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智慧的語言 ( 六 )▪P13

  ..續本文上一頁old are you ?她就說: I ” m forty-two years old. 她四十二歲 , 你知道有多蒼老嗎?因爲她的脖子自小就被纏緊,纏緊之後阻礙新陳代謝,整個乳腺不發達,變成扁平族,完全沒有胸部,可說是發育不良,可說是完全違反自然,不像一個女人的身材,看不出來,分不清楚前胸後背,前面就是後面,後面就是前面,全部平平的,爲什麼?違反自然。他問我: Hello ! How old are you ?他問我幾歲: You ! You !我說: I ” mforty-five years old. 我說:我四十五歲。她說: Oh ! You are beautiful. 她稱贊我很漂亮。我說:你真會講話,我最喜歡聽這句話,講得正合我意!再送上二十元。我還跟這對母女拍了張紀念照,你看那有多可憐! 人類的慣性意識,傳統的慣性意識,錯的就當作對的,這很可怕! 人的習氣也是這樣。譬如說嚼槟榔,南投縣也種植了很多槟榔,根據醫學對吃槟榔的調查報告,一百個口腔癌患者當中,吃槟榔的人占了九十五個,但是你看我們臺灣種了多少槟榔,醫生的警告也沒有人肯聽。我們的慣性意識就是說:我如果沒有得口腔癌,就與我無關。人的慣性意識的思想,這種習氣非常難斷。

  再來,譬如說殺人,殺人頭祭祀。一個種族殺人頭去祭拜,古代有這種情形,現在廢除了,他也認爲他對啊!所以傳統的慣性,傳統留下來的文化,包括個人的習性,會把不對的事情當作對,這都是違背自然的。我曾聽師媽說到女子要出嫁的情形,她說:你知道從前女子出嫁是什麼情形嗎?我問:什麼情形?我聽她說,女衆從一大早開始就不能小便,起床後上完廁所,就不能吃東西、不能喝茶,統統不可以!化好妝之後就等男方來迎娶,然後一直憋尿……憋到下午、晚上,整天幾乎都沒有上廁所,說這樣叫做結婚,你看這是不是違反自然,對不對?

  我們人類有很多東西都叫做顛倒的東西。我們人也是一樣,我們人的慣性意識就是這麼淒慘,譬如說執著于文字,我們離開文字,我們沒有辦法,佛法爲什麼會很難?離文字相,離開心緣相,離一切相,就很難!我們是活在有相的世間,樣樣都要有形的東西來襯托。所以有一個畫家去我那裏,這畫家帶了兩個徒弟來,徒弟說:慧律法師!我們老師精通繪畫,什麼佛像都畫過了,地藏王菩薩、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他都很擅長!我說:這麼厲害!我說:你稍等一下,待會請你幫我畫張圖。我上完廁所出來後,他問:慧律法師!你想畫什麼?我說:你幫我畫我的本性。他當場就愣住了!拿著筆不曉得要畫什麼,本性是什麼?圓的?扁的?長的?還是叁角形?你想畫什麼?本性是什麼東西,你要怎麼畫呢?無形相、無來無去的覺性,清淨的本性,你要畫什麼形狀?你要如何描繪呢?所以因爲我們在假相中打轉,以爲有對跟錯的東西。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我們不要被我們的習氣牽引了,要記住! 習氣不改變,臨命終的業力是很可怕的! 譬如說你貪著你的妻子,執著你的先生,執著你的金錢、名利、地位,你小心了!男女中的欲望掙脫不開,你小心!爲什麼?生死不了。九點半了,再講十分鍾,阿彌陀佛!

  我們人的習慣性,惡的習慣性、善的習慣性,我們叫做一種潛能——心理學家叫做潛能,那種蘊育在內在的潛能,有一天它會爆發出來。因緣會遇、際會的時候,它就爆發出來了。譬如說:這個人我很恨他,這個種子落入潛意識形成慣性意識,我恨他已經成習慣了,我就是恨他、討厭他!有一天因緣具足,兩人又來共事,爲了一點小事,兩人就吵起來了,最後這個人就拿刀殺死對方了!爲什麼?潛在的那個“恨”,很可怕!所以修行的定義是什麼? 修正錯誤的觀念,叫做修行, 我是不是跟諸位說過。所以你不要去恨別人,你不要起心動念去恨一個人,也不需要埋怨,也不需要嫉妒,他造惡有他的因果,我們造惡有我們的因果,我們對自己的因果負責任就好了。 所以我們不能讓惡的慣性意識,一直推動我們,否則我們的生死問題就難了。 所以智者修行,斷習氣叫做修行。有人說:哎呀!本自具足。像六祖說的,本自具足,本不生滅。對不對?我們的本性,本來具足一切,爲什麼我們還要修行?禅宗說:斷習氣名爲修行。斷習氣,方便說叫做修行,本來無一物可得、無一法可修,本性具足,但是因爲我們的習氣重,習氣是什麼東西呢?要解釋一下,我這個茶杯,如果每天泡牛奶,每天都用它泡牛奶,我把牛奶喝完之後,將茶杯洗一洗,看起來都很幹淨了,可是會聞到什麼味道呢?牛奶的味道,這就叫做習氣。我們用來泡茶的茶壺,, 每天都泡茶,日也泡茶、夜也泡茶,今天泡茶,明天泡茶,天天都泡茶,茶垢積得很厚了,經過一年、兩年、叁年,每天泡茶,就算你把茶壺洗滌幹淨之後,拿起茶壺來,還是會聞到什麼呢?清香的茶味,對不對?同樣的道理 , 人就是隨著習氣去,我們人的臨命終, 隨叁個角度去:隨念而去,隨業而去,隨著習氣而去,隨這叁種力量。 隨著念頭,隨著你臨命終的念頭,你起什麼動念,你就轉世于六道之一。隨業而去,隨著你的業,你造什麼業,就隨你的業去。第叁、隨著你的習氣,隨著習氣而往生。所以你可以有好的習氣,不能有壞的習氣,我們要有好的習氣,想要有好的習氣,就是要熏習,要常常聽經聞法,看書、聽經聞法,親近善知識。

  這世間就是這樣,慣性意識是很可怕的。爲什麼很可怕呢?譬如說林清玄這件事,報紙一報導出來之後,有的人說要燒毀他的書啦,有的人替他的原配不滿啦,一直批評林清玄,本來爬得最高的,現在掉下來,一落千丈。這個就是因爲衆生的慣性意識,衆生的內心就是這樣,林清玄也沒有告訴你他是祖師,他也沒有告訴你他是聖人,他也是凡夫啊!對不對?我們現在看到他的書《頓悟菩提》,我們就把他當作什麼呢?高高的捧起來,他沒有叫你這樣,但是我們自己雕塑,把林清玄雕塑成可說是祖師級的一個居士,他教人怎麼生活,家庭怎麼分配,可是他現在對原配這樣,很多人對他不滿,就要告他。其實問題在那裏?在記者,記者叫他出來說明,林清玄對記者說了不恰當的話,說了些對記者不滿的話。所以我說得罪記者,你就等于判死刑了,真的啊!隔天報紙就開始攻擊了,全臺灣省的報紙群起撻伐,他從中時晚報開始,一上報就難以翻身了!其實林清玄對佛教的貢獻很大,他度了許多初機的人,他也沒有叫你把他雕塑成祖師大德,可是我們人的慣性意識認爲學佛不應該有這些事情。照理說他是在家人,人家說他又娶妻重婚,這在世間來說是很平常的事情,沒有什麼好責備的,但是世間人就把事情看得非常大,非常嚴重!在我的心中,我是很平靜的,所以信徒看到報紙來問:“師父!你對林清玄有什麼看法?”我說:“我沒什麼看法,我也是很贊歎他,哪有什麼看法呢?”對不對?我認同他對佛教的貢獻很大,他接引很多初機的人, 這樣就夠了。關于他的私生活,他自己最清楚啊,他對原配有情無情,林清玄自己很清楚,我們爲什麼不管自己的因果呢?他說:“報紙都這樣報導啊!”我說:“報紙的話如果能聽,狗屎都可以吃了。”真的!報紙如果能相信,狗屎也可以吃了!我講這句話是比較粗魯,不過這是一句實話,報紙上報導的,有那一件是准確的?我問你,那一件是准確的,它的准確度到底有多少?所以一個高僧大德說:現在是什麼時代了,還相信報紙啊!對不對?我們應該了解,我們善的、惡的慣性意識,把思想雕塑成嚴重的一種區隔感,二元論,二元對立的時候,我們的慣性意識,使我們善惡的慣性意識、能所的慣性意識、是非的慣性意識非常的強,永遠的一直在對立裏面。林清玄也沒有叫你這樣做,他也沒有叫你對他有什麼希望,應該依法不依人。所以信徒一直問我:“師父!你對林清玄有什麼看法?”我說:“佛陀說了一句話最正確:依法不依人。”這樣你聽懂了嗎?就是這麼簡單!你何必擔心林清玄的什麼事情,我問:“他講的法對嗎?”信徒說:“他寫得很好。”我說:“這樣就對了,你還擔心其他的作什麼?瘋子才會這樣!真的是腦筋壞掉了,我都如如不動了,你何必杞人憂天。”

  再來,最後一個,執實性。執實性就是說,我們將這個世間,當作是真實的東西,而且有執著它,安上一個名詞。譬如說花,安排一個花的名詞;桌子,安排一個桌子的名詞;麥克風,安排一個麥克風的名詞;這個身體,這是四大本空、五蘊無我,你也安排一個名詞叫慧律法師,不然你要怎麼稱呼呢?對不對?大家都要有假名啊,不然要怎麼稱呼呢?只有一直喊:喂、喂了老半天也不曉得在叫誰,如果喊一聲:阿花!她就馬上知道了,一喊:賣菜花,她就知道了,如果去菜市場一喊,一群人都會應聲,一喊:阿蘭!一整排人都會回頭,大衆化的名字就是這樣,一喊整排人都回應你。所以我們人因爲執著,以爲有一個實在的人,痛苦就産生了。所以你就對你的兒子有一個期望,對賺錢有一個執著性,因爲我們將世間當作真的,痛苦就來了。我們人第六個思想上的嚴重的病態,就是執著這個世間是實在的東西。不知道這個世間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都是假相的東西。所以明心見性的人,無是亦無非,沒有對也沒有錯,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所以報上如果報導什麼,有時甚至是佛教當中,互相寫黑函攻擊,我連看都不必看。最近印尼有個人在攻擊一個法師,一直寫黑函來我文殊講堂,從印尼專程寫黑函來,已經寄來兩次了,一直在罵那個出家人,我看到之後就把信丟掉了。爲什麼? 整張信都充滿著恨,我們不是當事者,我們怎麼知道誰對誰錯呢?我問你,他寫一張黑函來,我就受他影響,我怎麼算是有智慧呢?對不對?…

《智慧的語言 ( 六 )》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一行叁昧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