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叁昧論
慧律禅師 講述
由 [YYFF123] 網友根據錄像整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法宣法師,諸位法師、諸護法,這一次本來我是不想來的,因爲 9.21 大地震,災情慘重,很多人都在重建家園,怕大家沒有時間,再來怕路 “ 柔腸寸斷 ” ,寸步難行。後來探聽:路沒有問題,大家也都在傷痛當中,慚慚地恢複了以往的生活,所以就決定來了。
我們養德禅寺在法宣法師的領導之下,漸漸地進入了正法、正知、正見,八關齋戒、佛七 …… 作師父的非常安慰。我們養德禅寺發到津貼 1 億兩千萬,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所有錢,都要化作智慧的語言,所有的金錢,都要應用在一切衆生身上,使衆生真正地受益。
我們今天講的這個題目非常的重要,你要好好地、細細地聽,這不是普通人隨隨便便就能聽得懂的,但是我盡量用現代的語言,來開發每一個人內在本來就具有的本性,使修行在刹那間就可以成就道業。所以,我們要把心收回來,全神貫注地聽師父這兩個鍾頭到底在講什麼?對初學佛法的人來講,講的可能就比較深一點,對老參來講,就特別的好 ---- 法法入心、針針見血,都是來談我們清淨的自性、禅宗的最高的思想,使我們能夠一針見血地見到自己清淨的自性。所以希望大家要好好地聽。
我們的題目是 “ 一行叁昧 ” 。一行,就是行住坐臥,任何的狀況,都保持實相的、智慧的心。叁昧,又稱 “ 正定 ” ;這個定,是有智慧的定,是真正解脫的定,不是外道的強迫式的、壓抑的定。 “ 一行叁昧 ” 就是內心充滿著智慧、定力,而且解脫,行住坐臥的心時時刻刻與佛相應。簡單講 “ 一行叁昧論 ” ,就是行坐住臥都與實相相應。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無相就是空,無不相就是菩提心。換句話說,一行叁昧,意思就是無論行住坐臥,都用一個虛空的心過活我們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的現實的世界;用一顆宇宙的、寬容的心,包容這些無量無邊可惡、惡劣、頑固、難調、難伏的衆生,但同時也不離一顆菩提心,這個叫作 “ 一行叁昧 ” 。換句話說,用絕對空性的心,同時存在著一顆救度衆生的菩提心,雖救度無量無邊衆生的菩提心,但無心可執,也沒有執著救度的心。空性,是二乘人所證的,證到空性不是佛,證到空性是阿羅漢;我們不能誤會證到空性就是佛,證到空性又具足菩提心,叫做佛。
發菩提心,什麼是發菩提心呢?無所發,無所來,沒有所謂的來去,沒有所謂的生滅,也沒有所謂的增減,從自性流露出來的大悲心,叫做菩提心。那麼,既然萬法回歸到當下,本自具足的這一念覺性,我們就必須要有次第地、慢慢、慢慢地討論,如果你今天好好地注意聽,那省掉了百千萬劫。爲什麼?因爲你方法正確,刹那間見到了佛性。可是你今天渾渾噩噩、迷迷糊糊,似懂非懂,用意識心在聽法,也結一個善緣,百千萬劫後才能成就佛道。所謂,迷則塵點劫,悟則刹那間,就看今天你怎麼聽。所以,你要全盤放下,外面的事情全部不要管,全力以赴地集中精神聽,去了解師父在講什麼。現在要處理我們內在最重要的課題,就是開悟的問題、要有證量的問題、要發揮在刹那之間就見道的問題,所以大家要很小心地聽,一句都不能漏掉。
我們慢慢來分析。
從唯識學裏講,怎麼樣才能達到一行叁昧呢?我們首先要認識一些次第性的東西。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統統叫做“相”。“相”叫做緣起,緣起就是條件所構成的。換句話說,我們冷靜地去分析一件事情,知道桌子刹那不住,柱子變化無常,色身、吃飯、細胞增增減減,人會一直長大到老死。我們稍冷靜地用智慧觀照一下這個“相”:“相”是無常的,是條件所構成的,是沒有永恒性的。第一個我們要認識的,凡是所有相,都是虛妄-----緣起,都是因緣生因緣滅,都是空無自性的。
第一,衆生第一關沒有辦法打破,就是執相。凡夫跟悟到一行叁昧的聖人,是完全不同的。凡夫無論擁有多少棟的房子、堆積如山的金錢,他不快樂。因爲他著相,每天只是在金錢的觀念裏面打轉。悟道的人就不一樣,他不被這個數量的觀念所轉,他即使身上只有10塊錢,也很解脫;身上空無一物,也解脫;他擁有幾百棟的房子,就象師父來講有七個道場來做住持,也一無所得。二六時中、一天24個小時都告訴自己:世間爲我所用非我所有,凡所有相都是虛妄。所以,第一個,了解相的無常性,叫作空性,叫做不可得。 有一天,我們會死掉,冰在冰凍庫裏面,一副死人的樣子,每一個人都要接受這個事實,這是第一個,要認識 “ 相 ”。
第二 , 要認識“名”,譬如這叫電燈、這叫杯子、這個叫做佛像、這個叫做牆壁,這個叫什麼阿花啦、 楊 小姐啦、 林 小姐啦、 林 先生啦、 張 先生啦。有這個相,就要安排這個名。然後,就開始執著這個名字。人家罵我們是豬,我們就生氣,人家贊歎我們是聖人,我們就高興,我們把生命都交給假名。我們無法作主,是因爲我們沒有辦法透視相的無常性,沒有辦法透視這個名利的假相 ---- 緣起性,所以人的一生,都離不開這些假相的緣起,名利的追求,一直到他生命的盡端,他一樣說:“那是我的,我的兒子還沒有結婚,我的孫子還沒有讀大學,我現在死了,很可惜”。有一個 “ 我 ” 的觀念,建立這個相,就是一個假相;建立一個名,譬如我叫做慧律法師,你們叫 林 小姐、 張 先生 …… ,就以自己爲整個宇宙的中心而開展出來,全世界就是我對,怎麼說都是自己對,就開始過煩惱的日子,從來沒有過過 一分一秒的智慧的日子。第二個,就是被名卡住了。
相,本來不可得,是緣起、無自性、無常法。名字,本來不可得,爲什麼?因爲是依它起,就是依種種的條件所起來的。譬如說,我看到錄像帶、電視報道的麥克傑克遜一上臺唱歌,底下幾十萬的人,女孩子感動得哭,爲什麼?那個氣氛太感人了。麥克傑克遜一上臺,就講:“ Everybody, I Love You ! ” (每一個人,我愛你,我永遠地愛大家!)哇,大家就感動了。那我這個人就不會這樣,像我們在新加坡弘法,新加坡人很恭敬叁寶,有幾萬個人參加,體育場爆滿。這在世間的人來講不得了,面子很具足啦;可對一個修行人來說就很平淡,跟平常的生活沒有什麼兩樣,像我就哭不出來,也不會哭,也不用哭。因爲這個都是短暫的、無所謂的榮耀。何以故?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沒有一個真正的、實在的、永恒的聚會,對不對?
再來,有了相,有了名,接著就是妄想,開始妄想。什麼是妄想呢?所有的電視廣告是妄想,總統選舉是妄想,包括一 國之 君,都是妄想的衆生;包括記者寫出來的東西,都叫做妄想,因爲都是通過無明。沒有見到世界宇宙真相的人,就是貴爲一國的總統乃至皇帝,都是凡夫。爲什麼?因爲離不開假相、離不開追求名。要選一個總統,你攻擊我,我攻擊你,對不對?這次支持連戰的說宋楚瑜,是投降主義,支持阿扁的,就說要改革。支持宋楚瑜的,就說我們跟大陸好好地合作可以降溫,有條件的叁通,每一個人寫的都不一樣。《綜合時報》、《聯合報》拚命地支持宋楚瑜,《自由時報》是每天都在罵宋楚瑜。我們舉這個例子,並不是介入政治。所以,政治是對立的,政治是殘酷的,政治是高明的騙術。宗教不一樣,宗教是慈悲的,宗教是平等的,宗教是要讓無量無邊衆生解脫的,不是要讓你攻擊來攻擊去的,因爲宗教尤其是佛教,有正確的智慧。什麼叫妄想呢?從以前就執著這個叫做杯子,你不能說這個是一棵樹;這是柱子,不能改變,不能說是其它的東西。所以,我們從小的教育叫做執著的教育,老師教導我們的,就教導我們拚命地執著,而且是一成不變地執著,我們從來沒有細心地去觀照世間宇宙的真相。所以,我們生生世世一直在過緣起性空,但是我們並沒有去覺悟它,我們變成六道輪回中的凡夫。今生今世我們要是沒有解脫,來世再繼續過六道輪回,你還是過緣起性空的日子 ---- 結婚呀、生兒、育女、賺錢呀,而且還不一定能碰到佛法,能不能碰到正法,還不一定呢。下輩子也許是破壞佛教者,也許是護持叁寶者,就憑這一點善根,下輩子也許你已經記不清楚了,上輩子是誰你都不知道,你怎麼知道要繼續護持叁寶要解脫生死呢?所以,這個妄想叫做偏計所執。偏,就是偏頗。偏計所執,妄想計度,度就是衡量。開悟的人,沒有量的;已經悟入空性的人銀行裏有 100 億,他不會快樂;他銀行裏沒有錢,他也不會傷心。爲什麼?他早就超越這個數量的東西,數量只是緣起的東西。在緣起裏面執著就是妄想,凡是緣起的東西,都會蠱惑迷惑你的清淨自性。換句話說,在緣起當中見好的,不要太高興,因爲它是無常的;見惡劣的衆生,不必太煩惱,因爲他還是緣起。所以,是非是空,對錯也是空,能攀緣的心、所攀緣的境界還是空,男孩子女孩子到最後還是空,硬的軟的,到最後還是空。
我們今天要學究竟的解脫,就絕對不能在假象裏面有一絲一毫的執著。我們割舍不下,便是過著痛苦不堪的日子。簡單講,在這宇宙當中,整個宇宙,包括我們生命所有的行爲,不管你走到哪裏,只要你妄想、對緣起的假相不了解、放不下妄想,你的痛苦就永遠存在。一直到什麼時候?一直到放下,而且是永遠放下,達到跟佛相應的那一顆心,你就永遠地解脫。
要了解這些道理並不困難,難就是難在習氣難斷,我們也知道要解脫,我們也了解緣起的空性,我們也了解世界的無常性,我們也了解萬法是假名,我們也了解萬法是對立的 ----- 愛因斯坦在 18 幾幾年才提出相…
《一行叁昧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