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智慧的語言 ( 六 )▪P4

  ..續本文上一頁找到目的地。同樣的,雖然他是凡夫僧,不過他是現僧寶的相,他就代表叁寶,不管他有沒有修行,我們一律恭敬,就這是我們的福報,這點要很注意、很注意!所以說, 兩種人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第一、盜常住物,你想往生極樂世界,兩條戒律你不能毀犯,第一、盜常住物,偷取出家人的東西:第二、誹謗叁寶,你就免談了,你不可能往生,你去看《無量壽經》,就寫得很清楚了! 所以說,出家人有沒有修行,我們都無需操心,看到不妥當的,也百事不管,人家說:那個怎麼樣 …… 我不知道,我什麼都沒說。保持沈默就行了,阿彌陀佛 ….. 念我們的佛就行了,裝成傻乎乎的,飯大口的吃,一問叁不知,沒有我們的事情,他造他的因果,我們怕我們的因果,(各人造業,各人承擔) 這樣你來親近叁寶,你就會成功,我們就會成功。如果說這個出家人,他的行爲確實很嚴重,我們希望他好,可以!到一旁來講,請師父來旁邊,跪著,用跪的哦、用跪的哦,不能大呼小叫的,用跪的:師父!我的看法是這樣,我跟你建議一下,很恭敬的跟師父說:我是這樣給你建議一下,你是叁寶,我建議一下,這件事情要怎麼做,才會比較圓滿。師父看到你那麼恭敬,他也能夠接受啊,對不對?是不是這樣

   所以說,我們如果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叁寶,我們今天能夠聽到佛法、正法,是來自于什麼人呢?就是出家衆代代一直相傳下來,一代一代一直傳下來,是由什麼人傳的?是在家居士傳的嗎?傳戒,你有聽過由在家居士傳戒嗎?沒有!都是師父在傳戒的,對不對?都是由出家衆傳戒。所以那個出家衆有沒有修行,跟我們沒有關系,我們的因果要守住,這點很重要,我們的因果要守住。還要有感恩的心,禮敬叁寶,我們若是不能禮敬叁寶,你就不必自稱在修行了,一個出家衆師父,你都不能恭敬了,要如何論及成佛做祖呢?那不可能!釋迦牟尼佛是什麼身份?出家衆!阿彌陀佛呢?出家衆!對啊!都是出家重啊!地藏王菩薩也是出家衆,都是出家衆。所以說,我們一定要了解,要有感恩的心,所以我們如果有感恩叁寶的心,聽到正法,有智慧了,我們在叁寶當中,就算看到一些不如法的,乃至一些我們覺得不妥當的,我們也同樣很感恩!而且要常常想:我是凡夫,師父在做什麼,我們不了解,我們是凡夫啊,師父在做什麼事情,我們不了解,我們不必幹涉,這樣我們才不會犯到因果。

  再來,還有第四點,要有安樂無害的心,安樂就是安住于這一念喜悅的心,我們今生聽到正法,已經非常值得了,又聽到有一個極樂世界,已經很知足了,世間人講的:死也甘願了!真的!死也甘願了!我還沒有出家以前,我就經常在想:讀大學畢業之後要做什麼?做事業、娶妻、生子,然後創業、賺大錢,因爲我小時候去給人家排八字,說我帶著雙層的財庫來,說我以後會很有錢,結果哪有?像我現在就很窮,負擔的債務重重疊疊,你們不要認爲我很有錢,不是這樣子的!接下來我們要這樣想:安樂,要如何才能安樂?世間就是這樣,從年輕打拼到年老,像我的想法就是這樣,從年輕打拼到年老,生了孩子,然後女兒長大嫁人 …… 接下來要做什麼?也許女兒們去美國留學、去南非留學,都不在身邊,沒有伴,沒有伴到最後就做什麼呢?牽著一條狗去公園散步,不然就牽著一只貓,不然就養一些寵物,或者養一條大蛇,以後好把我們吃掉。否則不曉得要做什麼,你稍微冷靜的想想看,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你現在冷靜的想想看,象白冰冰的遭遇——嫁人,嫁個日本丈夫,丈夫死了,身上好幾億,白曉燕死了,剩下她一個,雖然很會說話,書也寫得很好,可是又能如何?最後只剩下她孤單一個,世間就是無常,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任何事情!所以我們要有安樂的心、要有無害的心,我們千萬不要起心動念去殘害衆生,這樣會傷害我們清淨的本性,爲什麼我們今天會這麼痛苦?最主要是因爲我們在順境中生活習慣了,所以逆境一來時,就像下面有一顆石頭,上面也有一顆石頭,我們給自己壓力,所以我們自己執著,執著這個相,下面是煩惱、習氣,上面又有壓力,一摩擦之後就起現行,象是被石頭一磨就擺平了!心就是這樣,過去的習氣仍然存在,加上與今生的逆境一磨擦,恨就起來了:我要讓你死!恨就起來了,爲什麼?産生磨擦,內在,內在自我就産生磨擦系數,磨擦就生熱,順逆二境,以前都處于順境,現在別人突然給我們逆境,就生恨了,嗔恨心就開始起來了,想置對方于死地了,他就不會說:我應該感謝他了。所以說: 叁世諸佛以苦爲良師,給我們痛苦的,就變成是在成就我們, 要這樣想。給我們逆境的,就是在成就我們,要這樣子想。所以無害的心我們才能夠修行。在座諸位!這樣聽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做起來很難,很難!我們如果活在順境中,我們還有辦法寬恕衆生,我們如果活在逆境中,象白冰冰遇到這種事情,沒有幾個人承受得了,有的人說:應該寬恕那些歹徒,寬恕林春生、寬恕陳進興、高天民,我說:你如果是白冰冰,你也做不到,你同樣恨他入骨,學佛擺一邊,佛陀先請一邊,真的沒辦法!遇上那種事,你絕對沒辦法接受,自小爲女兒處理屎尿,千辛萬苦得將她撫養長大了,結果被他們綁票淩虐致死,哪個人受得了?沒有那麼簡單!所以要修那個安樂無害的心,就要看境界現前時,我們還能保持這種心嗎?沒有幾個做得到,那是很不簡單的!如果是在順境中,就比較沒有問題。

  再來,甯靜的心,靜下來,我們每一天,都要抽出一點時間,無論是早上也好,無論是晚上也好,要打打坐,冷靜一下 …… ,念念佛,甯靜的心,甯靜的心就是回光返照,我今天活著爲了什麼?我在追求什麼?我一直追求到最後,只剩一副骨頭,死了之後火化,只剩一把骨灰,我今天在追求什麼?事業做這麼大,我又能夠帶走什麼?要常常這樣冷靜得想:我今天恨一個人,有一天他也會死,有一天我也會死,一直困在這個地方、執著在這個地方,我的心就一直不平靜。所以首先你就要觀無常。要記住: 這個世間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個世間是因緣生、因緣滅,無自性,沒有一個可以主宰的我,我們今天一直著于假象中,這個心一直無法平靜,我們難道不需要找個時間,來回光返照,冷靜一下。我們難道不需要冷靜一下,來看清楚這個世間的真相,今天看到這個鄰居死了,沒幾天又有人過世,生離死別一直在上演,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我們難道不想脫離六道輪回的苦海嗎?還要讓自己茫茫渺渺繼續下去嗎?先不要講超出六道輪回,我們如果冷靜的回光返照,千般的計較何用?有什麼意思?有什麼意義?今天我們爭奪,就算我們贏了,又贏得了什麼 ?又帶得走什麼?要冷靜 …… ,坐下來之後,我們就好好檢討一下,坐下來之後,就好好的思維一下,那麼這個生命才不會迷失,生命才不會迷失,我們的前途才有目標,我們才會活得有意義,我們才了解生命的真相是什麼。像我以前就是這樣,世間人說的:我讀這麼多書,我來做事業,創業、結婚生子、老去,可是我的心不平靜,我追求的,不是究竟的東西,所以我們如果有一顆回光返照的心,就能有一顆甯靜的心,今天不管你是士農工商也好,我們盡我們的力量,去做我們的事業,但是我們一定要了解,這都是假相、這都是無常,沒有一樣是我們的,帶不走,時時寬恕衆生,學習放下,這樣才是了不起,要有一顆平靜的心,你就要慢慢的訓練,除非你 開悟,開悟就叫做永恒的平靜,永遠的甯靜, 他既然開悟,他就無所障礙了,世間千變萬化,他的心性不變,他的本性不變,所以要有一顆甯靜的心。所以說:今天我們賺了錢,賺到堆積了整座山,賺很多錢,堆積了整座山,有又什麼用呢?你如果叁餐吃的飽,有一張木板床可以睡,有車子可以開,有房子可以住,再來還能做什麼呢?金錢變成數字遊戲了,對不對?所以說,我們一定要用智慧,我們有智慧,就能夠轉這個念頭, 所以智慧轉念,比堆積如山的金錢更可貴。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這句話?智慧的轉念,用智慧轉變這個念頭,我們有智慧,我們就能夠轉這個念頭,用智慧來轉念頭,比我們擁有滿山的金錢更可貴!諸位應該都同意這種看法。所以說,智慧的心是偷不走、搶不去的,我們如果有一顆智慧的心,別人想偷拿,偷不走;想搶,也搶不去,如果遇到強盜,頂多是搶走我的表而已,頂多是搶走這副金眼鏡,要的話我就給你,對不對?身上的錢,要的話我就給你,不過我們身上的智慧,他搶得走嗎?他搶不走啊,對不對?所以說,我們有一顆智慧的心,我們如果擁有智慧的心,別人就偷不走、搶不去,這叫做永恒的財富。所以記住佛陀的話: 沒有智慧的人,是人生最可怕的貧窮。 沒有智慧的人 , 是人世間最貧窮的人。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智慧,就可以斷定這個人是世間最貧窮的人。再來,有智慧的人,他會盡量去看別人的優點,不要看別人的缺點,多隨喜,少批評,在這個世間,再壞的人,他也有優點,我們多看別人的優點,我們自己的心情愉快,對方也快樂。如果要吹毛求疵,硬要找對方的缺點,是百分之一百大家都有的。我現在問你們一個問題:沒有缺點的舉手,你沒有缺點的舉手,你不曾犯錯的舉手,大家都有!是聖人的舉手,沒有人敢舉手,爲什麼

   我們是凡夫啊,我們都曾經犯錯,我們不是聖人。既然大家承認,我們都有缺點,我們是凡夫,我們都曾經犯錯,那麼爲何我們要要求別人這麼多呢?爲什麼我們只要求別人,爲何不肯回光返照,來要求我們自己呢?所以智慧的心很重要!

  底下這段話出自經文,是佛陀講的話。佛陀講這段話,就是叫我們時時回光返照,教我們如何觀照、我來解釋一遍,“諸法同鏡像”,一切法,“鏡”就是鏡子,鏡的影像。“諸法”——我們眼睛所看到的、…

《智慧的語言 ( 六 )》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一行叁昧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