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智慧的语言 ( 六 )▪P4

  ..续本文上一页找到目的地。同样的,虽然他是凡夫僧,不过他是现僧宝的相,他就代表三宝,不管他有没有修行,我们一律恭敬,就这是我们的福报,这点要很注意、很注意!所以说, 两种人不能往生极乐世界,第一、盗常住物,你想往生极乐世界,两条戒律你不能毁犯,第一、盗常住物,偷取出家人的东西:第二、诽谤三宝,你就免谈了,你不可能往生,你去看《无量寿经》,就写得很清楚了! 所以说,出家人有没有修行,我们都无需操心,看到不妥当的,也百事不管,人家说:那个怎么样 …… 我不知道,我什么都没说。保持沉默就行了,阿弥陀佛 ….. 念我们的佛就行了,装成傻乎乎的,饭大口的吃,一问三不知,没有我们的事情,他造他的因果,我们怕我们的因果,(各人造业,各人承担) 这样你来亲近三宝,你就会成功,我们就会成功。如果说这个出家人,他的行为确实很严重,我们希望他好,可以!到一旁来讲,请师父来旁边,跪著,用跪的哦、用跪的哦,不能大呼小叫的,用跪的:师父!我的看法是这样,我跟你建议一下,很恭敬的跟师父说:我是这样给你建议一下,你是三宝,我建议一下,这件事情要怎么做,才会比较圆满。师父看到你那么恭敬,他也能够接受啊,对不对?是不是这样

   所以说,我们如果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三宝,我们今天能够听到佛法、正法,是来自于什么人呢?就是出家众代代一直相传下来,一代一代一直传下来,是由什么人传的?是在家居士传的吗?传戒,你有听过由在家居士传戒吗?没有!都是师父在传戒的,对不对?都是由出家众传戒。所以那个出家众有没有修行,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的因果要守住,这点很重要,我们的因果要守住。还要有感恩的心,礼敬三宝,我们若是不能礼敬三宝,你就不必自称在修行了,一个出家众师父,你都不能恭敬了,要如何论及成佛做祖呢?那不可能!释迦牟尼佛是什么身份?出家众!阿弥陀佛呢?出家众!对啊!都是出家重啊!地藏王菩萨也是出家众,都是出家众。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了解,要有感恩的心,所以我们如果有感恩三宝的心,听到正法,有智慧了,我们在三宝当中,就算看到一些不如法的,乃至一些我们觉得不妥当的,我们也同样很感恩!而且要常常想:我是凡夫,师父在做什么,我们不了解,我们是凡夫啊,师父在做什么事情,我们不了解,我们不必干涉,这样我们才不会犯到因果。

  再来,还有第四点,要有安乐无害的心,安乐就是安住于这一念喜悦的心,我们今生听到正法,已经非常值得了,又听到有一个极乐世界,已经很知足了,世间人讲的:死也甘愿了!真的!死也甘愿了!我还没有出家以前,我就经常在想:读大学毕业之后要做什么?做事业、娶妻、生子,然后创业、赚大钱,因为我小时候去给人家排八字,说我带著双层的财库来,说我以后会很有钱,结果哪有?像我现在就很穷,负担的债务重重叠叠,你们不要认为我很有钱,不是这样子的!接下来我们要这样想:安乐,要如何才能安乐?世间就是这样,从年轻打拼到年老,像我的想法就是这样,从年轻打拼到年老,生了孩子,然后女儿长大嫁人 …… 接下来要做什么?也许女儿们去美国留学、去南非留学,都不在身边,没有伴,没有伴到最后就做什么呢?牵著一条狗去公园散步,不然就牵著一只猫,不然就养一些宠物,或者养一条大蛇,以后好把我们吃掉。否则不晓得要做什么,你稍微冷静的想想看,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现在冷静的想想看,象白冰冰的遭遇——嫁人,嫁个日本丈夫,丈夫死了,身上好几亿,白晓燕死了,剩下她一个,虽然很会说话,书也写得很好,可是又能如何?最后只剩下她孤单一个,世间就是无常,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任何事情!所以我们要有安乐的心、要有无害的心,我们千万不要起心动念去残害众生,这样会伤害我们清净的本性,为什么我们今天会这么痛苦?最主要是因为我们在顺境中生活习惯了,所以逆境一来时,就像下面有一颗石头,上面也有一颗石头,我们给自己压力,所以我们自己执著,执著这个相,下面是烦恼、习气,上面又有压力,一摩擦之后就起现行,象是被石头一磨就摆平了!心就是这样,过去的习气仍然存在,加上与今生的逆境一磨擦,恨就起来了:我要让你死!恨就起来了,为什么?产生磨擦,内在,内在自我就产生磨擦系数,磨擦就生热,顺逆二境,以前都处于顺境,现在别人突然给我们逆境,就生恨了,嗔恨心就开始起来了,想置对方于死地了,他就不会说:我应该感谢他了。所以说: 三世诸佛以苦为良师,给我们痛苦的,就变成是在成就我们, 要这样想。给我们逆境的,就是在成就我们,要这样子想。所以无害的心我们才能够修行。在座诸位!这样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很难!我们如果活在顺境中,我们还有办法宽恕众生,我们如果活在逆境中,象白冰冰遇到这种事情,没有几个人承受得了,有的人说:应该宽恕那些歹徒,宽恕林春生、宽恕陈进兴、高天民,我说:你如果是白冰冰,你也做不到,你同样恨他入骨,学佛摆一边,佛陀先请一边,真的没办法!遇上那种事,你绝对没办法接受,自小为女儿处理屎尿,千辛万苦得将她抚养长大了,结果被他们绑票凌虐致死,哪个人受得了?没有那么简单!所以要修那个安乐无害的心,就要看境界现前时,我们还能保持这种心吗?没有几个做得到,那是很不简单的!如果是在顺境中,就比较没有问题。

  再来,宁静的心,静下来,我们每一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无论是早上也好,无论是晚上也好,要打打坐,冷静一下 …… ,念念佛,宁静的心,宁静的心就是回光返照,我今天活著为了什么?我在追求什么?我一直追求到最后,只剩一副骨头,死了之后火化,只剩一把骨灰,我今天在追求什么?事业做这么大,我又能够带走什么?要常常这样冷静得想:我今天恨一个人,有一天他也会死,有一天我也会死,一直困在这个地方、执著在这个地方,我的心就一直不平静。所以首先你就要观无常。要记住: 这个世间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这个世间是因缘生、因缘灭,无自性,没有一个可以主宰的我,我们今天一直著于假象中,这个心一直无法平静,我们难道不需要找个时间,来回光返照,冷静一下。我们难道不需要冷静一下,来看清楚这个世间的真相,今天看到这个邻居死了,没几天又有人过世,生离死别一直在上演,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我们难道不想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海吗?还要让自己茫茫渺渺继续下去吗?先不要讲超出六道轮回,我们如果冷静的回光返照,千般的计较何用?有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争夺,就算我们赢了,又赢得了什么 ?又带得走什么?要冷静 …… ,坐下来之后,我们就好好检讨一下,坐下来之后,就好好的思维一下,那么这个生命才不会迷失,生命才不会迷失,我们的前途才有目标,我们才会活得有意义,我们才了解生命的真相是什么。像我以前就是这样,世间人说的:我读这么多书,我来做事业,创业、结婚生子、老去,可是我的心不平静,我追求的,不是究竟的东西,所以我们如果有一颗回光返照的心,就能有一颗宁静的心,今天不管你是士农工商也好,我们尽我们的力量,去做我们的事业,但是我们一定要了解,这都是假相、这都是无常,没有一样是我们的,带不走,时时宽恕众生,学习放下,这样才是了不起,要有一颗平静的心,你就要慢慢的训练,除非你 开悟,开悟就叫做永恒的平静,永远的宁静, 他既然开悟,他就无所障碍了,世间千变万化,他的心性不变,他的本性不变,所以要有一颗宁静的心。所以说:今天我们赚了钱,赚到堆积了整座山,赚很多钱,堆积了整座山,有又什么用呢?你如果三餐吃的饱,有一张木板床可以睡,有车子可以开,有房子可以住,再来还能做什么呢?金钱变成数字游戏了,对不对?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用智慧,我们有智慧,就能够转这个念头, 所以智慧转念,比堆积如山的金钱更可贵。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这句话?智慧的转念,用智慧转变这个念头,我们有智慧,我们就能够转这个念头,用智慧来转念头,比我们拥有满山的金钱更可贵!诸位应该都同意这种看法。所以说,智慧的心是偷不走、抢不去的,我们如果有一颗智慧的心,别人想偷拿,偷不走;想抢,也抢不去,如果遇到强盗,顶多是抢走我的表而已,顶多是抢走这副金眼镜,要的话我就给你,对不对?身上的钱,要的话我就给你,不过我们身上的智慧,他抢得走吗?他抢不走啊,对不对?所以说,我们有一颗智慧的心,我们如果拥有智慧的心,别人就偷不走、抢不去,这叫做永恒的财富。所以记住佛陀的话: 没有智慧的人,是人生最可怕的贫穷。 没有智慧的人 , 是人世间最贫穷的人。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智慧,就可以断定这个人是世间最贫穷的人。再来,有智慧的人,他会尽量去看别人的优点,不要看别人的缺点,多随喜,少批评,在这个世间,再坏的人,他也有优点,我们多看别人的优点,我们自己的心情愉快,对方也快乐。如果要吹毛求疵,硬要找对方的缺点,是百分之一百大家都有的。我现在问你们一个问题:没有缺点的举手,你没有缺点的举手,你不曾犯错的举手,大家都有!是圣人的举手,没有人敢举手,为什么

   我们是凡夫啊,我们都曾经犯错,我们不是圣人。既然大家承认,我们都有缺点,我们是凡夫,我们都曾经犯错,那么为何我们要要求别人这么多呢?为什么我们只要求别人,为何不肯回光返照,来要求我们自己呢?所以智慧的心很重要!

  底下这段话出自经文,是佛陀讲的话。佛陀讲这段话,就是叫我们时时回光返照,教我们如何观照、我来解释一遍,“诸法同镜像”,一切法,“镜”就是镜子,镜的影像。“诸法”——我们眼睛所看到的、…

《智慧的语言 ( 六 )》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一行三昧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