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智慧的語言 ( 五 )▪P9

  ..續本文上一頁不失。所以說:天欺人欺,因果不欺。天會欺我們,人會欺負我們,因果不會欺負我們。我們今天,譬如說,這個人對我們很不好,他有他的因果,這個世間煩惱的衆生,沒有幾個會講良心話的,如果一讓他氣起來,白的都可以說成黑的,當他想害人時,什麼話都說得出來,講到這種人,當法官的最清楚了,當檢察官的最清楚。上法庭就是比賽誰比較會說謊,上法庭就是這樣,雖然講求證據,有多少證據辦多少,但是我告訴你們,這個世間,上法庭的時候就看誰比較會說謊了,你想分辨誰對誰錯,這是很困難的事,膽子大的人較占優勢,只有我們學佛的人,才會摸自己的良心說實話,我們不敢打妄語。所以說,我們如果看到凶惡的衆生、看到橫行霸道的衆生,欺負我們的衆生,一直要置我們于死地,除非威脅到我們的生命跟財産,否則的話,放下!他造什麼因,他要受什麼果報,如果他一直傷害我們,實在沒辦法,再走法律,真的沒有辦法,再走法律。我們若是相信因果,心自然就清淨,我們若是能夠相信因果,我們的眼睛,不要去看別人的缺點,因爲我們不知道對方心裏的想法,我們也不了解,對方心裏的出發點是什麼,有時候他是菩薩發心的,人家的背後那一顆心,我們看不清楚,我們不能只看表面。只看表面,我們會錯覺。所以說,這句話要怎麼解釋呢?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對一件事情,若不是很徹底的去了解,我們千萬不要輕易的誹謗、輕易的批評,落入偏見、主觀的意識形態,這樣會誤了大事,我們的因果會很不清淨。佛陀說:對于一件我們不了解的事,最好保持尊重,最好保持尊重的態度,否則會顯示我們自己的無知。我們不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又一直批評人家,一直誹謗人家。像那些記者,記者說:佛教最近很敗壞,發生很多事情。就是指宋七力、妙天禅師。我跟他說:他們跟佛教有什麼關系?我問你。記者還是大作文章,當然這是少數啦。「宋七力」的名字,聽說是從買槟榔來的,買叁粒槟榔送七粒,所以叫做宋七力,他自稱能夠分身,也有本尊,他的信徒對他是十足的恭敬,當然這也沒有錯啦,也沒有什麼過失,稍微有一點佛教思想的人,會覺得這種事情實在是非曲直分不清,太幼稚了!爲什麼呢?他的信徒說,在北京有看到他的分身,說在拆除宋七力會館的時候,看到宋七力在空中分身,《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眼睛所看到的,六根、六塵、六識,這都是妄想、都是顛倒,成佛尚不可得,何況見一切相。絕對的佛性,空無自性,畢竟平等,哪有這些相呢?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若是看到一切相非相,也就是空性,那麼你就見到如來,怎麼會去執著宋七力的分身或本尊呢?

  好!話再說回來,就算真的讓你看到宋七力的本尊或分身,我們內心的煩惱不斷,那你又能如何?別說是看到宋七力了,就算看到佛陀好了,看到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現前,讓你看到了,你內心的貪嗔癡不去除,你照樣不能脫離六道輪回,甚至你會著魔,我不騙你!所以學佛的人,念佛,阿彌陀佛現前,那個瑞相是給我們增上緣,不是要讓我們執著的,是要給我們信心的,不是要讓我們執著的,有很多人念南無阿彌陀佛,看到西方境界,看到西方叁聖,只要我們不執著,這才是好的境界。我們若是執著,就是壞的境界,就是不好的境界。因此我就告訴過他們,那些記者要負很大的因果,爲什麼呢?不懂,又亂寫、亂說,這個跟佛教完全扯不上關系。好比說妙天,那根本跟佛教扯不上關系,要是說中臺禅寺,這雖然是屬于佛教,它本來是一個很單純的剃度事件,媒體卻大肆炒作,記者拼命的一直寫、電視一直報導,造成很嚴重的傷害。所以說,我們若是相信因果,我們就不要亂做,每一件事情,要徹徹底底的去了解,不要人雲亦雲,不要道聽途說,尤其是不可以隨便開口誹謗、批評別人,這樣是很沒有修養的,你對事情根本還沒有搞清楚。

  我在這裏要向諸位建議一件事情,碰到任何事情,要冷靜、要用智慧,最後一件工作就是要查清楚,你才說話,你要把事情查清楚,你才能夠下定論。孔子說: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我把眼睛閉起來,我還沒有看到這是什麼顔色,我就亂猜:這是黃色的、這是紅色的、這是黃色的、黑色的。眼睛失明,看不見色彩,才會亂猜,你一個明眼人,你明明知道它是白色的,你爲什麼說是黑色的?你明明可以用眼睛看,你爲什麼要亂猜?同樣的意思,我們對一件事情,如果不是很清楚,我們若是不了解,修行人或是世間人背後那一顆心,我們不能妄加批評,不能胡亂誹謗,這才是有智慧、才是客觀、才是中道。

  再來,剩下十分鍾了。修行叁大障礙,修行的叁大障礙,你要牢牢的記住,第一,傲慢,我慢。佛陀說:看不起別人很容易,要擺平自己是很困難的。要看不起別人,這很簡單,人很輕易的就會看不起別人,就會輕視別人,但是要擺平自己,相當困難!所以人,人能夠統禦百萬大軍,就是沒有辦法超越自己。所以第一,要降伏傲慢,所以我們的自尊心不要太強,優越感不要太強,所以我們二十四小時要常常告訴自己:我是世間最平凡的人,我是世間很平凡的人,我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我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世間比我厲害的人太多太多了!我們要這樣想,作如是觀察,那麼我們的心,就不會生起我慢,不要瞧不起窮人;不要瞧不起殘障的人,不要輕視弱勢團體,我們要一視同仁,平等心。在一個大修行人來說,譬如說李登輝去拜訪師父,總統去拜訪我,他是總統,再過二十年、叁十年,他也是得死啊,他今天穿上一套西裝,或是穿名牌衣服,他貴爲總統,可是洗澡時,他也是要打赤膊呢,總統會穿著西裝洗澡嗎?他也是光著身子一直搓啊。所以看起來都一樣啊!在修行人的心中,總統跟乞丐都一樣,爲什麼?都是無常!總統對國家有貢獻,我們要尊重他,但是乞丐,我們也不能瞧不起他,也不能瞧不起他,他有他生命的權利,他以後也能成佛作祖,乞丐若是認真修行,認真念佛,他也能夠成佛作祖!

  所以第一,要降伏我慢,才不會障礙我們的修行。第二,嫉妒是修行最大的障礙。包括出家人,我們出家人的道場若是說:哎呀!我們的信徒跑到那邊去了。心裏就不高興了,心裏就不爽快了!信徒若是跑到自己這邊來,又覺得很高興了!法師要互相勉勵,不能有這種心。我們要記住!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我們的德行若是具足、慈悲具足,信徒自然就會來親近我們,我們若是有法給信徒,我們若是有智慧能夠教他,信徒就會來親近我們,用搶的也搶不來,不是我們的,用搶的是一種災難,是一種造業,所以我文殊講堂沒有在分黨派的,我不會去獨占信徒,我不會因爲這個信徒出一百萬,我就想將他占爲己有,我不會這樣子。這個信徒出一百萬,有法師來,我都介紹給他們認識,我文殊講堂的大門,我都跟他們講過,二十四小時永遠敞開,你認同我的法,你跟我有緣的,歡迎你進來;你如果跟我無緣的話,你可以自由離去,但是不要誹謗、不要誹謗,來自在、去也自在,這叫做佛法。我沒有搶信徒的,平等,你要親近佛光山,那是你的事;你要親近慈濟,這是你的事;你要親近哪一間道場,聖嚴法師那裏、聖印法師那裏,我都爲你歡喜,你親近哪一間道場,我都歡喜,因爲我度不了你啊,我不是全能的,分一些給別人度,這不是很輕松的事嗎?別人代替我度他,我怎麼會不輕松呢?對不對?有因緣我度,我沒有因緣,就給別人度,同心協力度衆生,不是很歡喜的事嗎?何必分彼分此呢?分彼此做什麼?我就想不通!所以人家問:慧律法師!你是什麼派的?我說:我釋迦派的啦!釋迦牟尼佛這一派的。出家人還分什麼派?笑死人了!又不是國民黨、民進黨、新黨,對不對?我沒有在分什麼派的,沒有在分什麼黨派的。所以說,我沒有嫉妒心,我們這些法師,你有能力的話,最好是這些衆生都讓你度,我反而落得輕松,都平等嘛。如果這些衆生跟我有緣,就讓我來度他們,對不對?就是這樣,彼此合作,沒有嫉妒心,這就是佛的心,我們修行,要用佛的心去修行,去行菩薩道,怎麼能用嫉妒心呢?所以我如果看到道場,一些比丘、比丘尼的道場法會搶信徒,這是很不好的,在家人會瞧不起我們,信徒來我們這邊時,你跟他說:你不要去那間道場。這樣在家人會瞧不起我們,你應該跟他說:沒關系!哪一間道場跟你有緣,你覺得很快樂,能夠使你解脫的,你盡管去沒關系,師父不會阻止你,只要是正法,只要是正知正見的道場,你都可以去。我就是秉持這樣。所以我晚上睡覺時,很好入眠,我也不曾跟哪一間道場計較,我也不曾去得罪哪一個法師,我只有贊歎叁寶,贊歎出家人,贊歎所有的道場,我不曾跟任何道場有紛爭,爲什麼?我不怕你搶信徒,我沒有信徒啊,來也空,去也空,世間的真相,就是萬法皆空,本來就是不生不滅,廣欽老和尚講的:不來不去,沒有事,修行人,沒有事就是修行嘛,是不是這樣?沒有事就是修行,而我們來來去去,一大堆事!是不是這樣?這個信徒拿一千萬給我們,我們帶得走嗎?有人會說:可以給我們建道場啊!沒有給我們這一千萬,我們就建得慢一點;如果給我們這一千萬,我們就建得快一點,快也好,慢也好,道場建好了,也是無常;道場建不好,也是無常,萬一還沒有建好,你就奄奄一息了呢?那不是得死啊!對不對?若是道場沒有建好,我就放不下,這樣子要怎麼做法師?道場建得好,不用管它;建不好,不用管它,隨緣,無事,那就妥當了!修行就是這樣,輕松非常!意思就是很輕松。世間人的口頭禅。

  再來,修行人第叁個障礙,叫做偏見。偏見就是先入爲主、執著,先入爲主叫做偏見、偏見是修行人很大的障礙!什麼叫做偏見呢?偏見就是:我這樣叫做持戒、叫做修行,你這樣叫做犯戒,我這…

《智慧的語言 ( 五 )》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