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舌頭,夜裏沒被嚇死才是奇怪!有時候爲了瘦身,還讓人爬到身上去踩,爬到身上去踩、踏一踏,還有叁溫暖啦、化妝啦,全是爲了這個肉體,你把這個肉體養到最後,它也會離你而遠去,你把它養得白胖可愛,有一天它要死亡時,它也是撒手就走了,不會因爲你把它養得很漂亮,打扮得很美,它就不用死,照樣會死!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冷靜一下!
我們如果對世間透視之後,道理了解之後,開始就要做訓練的工作了。那麼就問題了:請問師父!什麼叫做修行?你注意聽哦!時時刻刻訓練自己的心放下,再放下,無所求、無所著,一切法不可得,萬相皆空,世間沒有一樣是我們的,時時刻刻訓練我們的心放下,再放下,放不下,你也照常要放下,不然到頭來,你臨命終的時候,你會死不瞑目,你放不下,你臨命終時,就會瞪大著眼睛,因爲你放不下啊!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一個觀念,訓練自己的心放下,這比賺錢更重要!訓練自己的心放下,比我們賺錢更重要。我們在賺錢,錢可以買書本,但是錢買不到智慧啊。錢可以買床鋪,不一定買得到睡眠啊!有錢人那張床要好幾萬元,可是晚上躺在床上,精神衰弱睡不著,窮人只睡一張硬板床,他上工回來累得半死,回到家躺在硬板床上就呼呼大睡,對不對?金錢買得到床鋪,買不到睡眠;錢可以買到書本,但是買不到智慧,你想買到智慧,就要訓練,聽經聞法。所以我們要將聽經聞法,當做是生命的第一功課,爲什麼呢?我們要了生死啊!我們還要做好事,我們要將聽完的錄音帶送給左鄰右舍,也許他正活得很痛苦,聽到一句話,說不定他也解脫了,我們也是功德無量。好事做一點,壞事不要做。
再來,我們若是遇到逆境,當我們遇到逆境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夠自動的,把它認爲:這是好的,這是喜樂的、喜悅的事情,即使我們面對,我們面對很多的逆境,第一個,批評,我們今天爲了想保護自己,所以我們都無法接受批評,在這個世間,沒有幾個人能夠接受別人的批評,因爲我們的我執很重,包括出家修行,也沒有幾個人,能夠接受別人的批評,因爲訓練不夠。要接受批評是相當困難的。有一些師姑,很認真的來幫忙煮飯,她很發心的來煮飯,做到累得半死也無所謂,她可以從早忙到晚,可是人家只跟她講一句:師姑!你香菇加太多了,這樣會浪費常住的錢。她馬上就把鍋鏟放著:你厲害!你自己來煮!她就不做了!她可以從早忙到晚不喊累,可是你只是告訴她香菇加太多,這樣就不行了,一句話就受不了了,沒辦法接受別人的批評。我們現在摸摸自己的良心,所以我們要養成一個美德,接受別人的批評,這也是一種修行,要記住!先冷靜聽聽看別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解釋自己的立場,你要聽師父的勸告,你慢慢就會活得很快樂。再講一遍,冷靜的接受別人的批評,等他講完了,你再發表意見,不要急于強調自己的存在,或者是抗拒別人的批評,這樣會傷害彼此之間的感情。第一點,我們如果遇到逆境,我們就自動把它當作是有利的,接受批評。第二、如果我們很貧窮,其實貧窮比富有更好修行,富有的人,其實不好修行,貧窮其實比富有更好。窮,只要不是窮得很嚴重,窮得恰恰好說行了,不要窮到連內衣褲都穿不起,叁餐也沒得吃,當然那就很嚴重了!我所謂的窮,是基本上的生活沒問題,我們窮,其實反而好修行,富有,不一定好修行!如果我們今天很有錢,我們就會搞很多名堂,我們在逆境當中,反而比較能夠成就道業。所以講到這個,我就覺得很感謝了,我小時候,叁歲時家庭就發生變故了,我母親得獨自撫養我們兄弟姐妹?我也常常說,日本有阿信,臺灣有朗飼,我母親叫做朗飼,朗飼。(衆鼓掌)我小時候,我母親去做清道夫,去掃街道、幫人洗衣服,我們就去撿破銅爛鐵,今天我叁哥也有來,他們都可以做證明,我們要去撿破銅爛鐵,有時候要去撿菜,他們是做得比較累,我是做得比較少,我們小時候就是這麼艱苦。吃的菜,就是去菜市場撿人家削掉的筍子,筍子的第一片都比較粗,人家把它削掉不要,我們就去撿那些竹筍回來,撿那些人家不要的菜。要是碰上臺風天,一些雞被淹死了,就把這些雞撿回家,用水燙過後,毛拔一拔,也不管它有沒有毒了,用油炸過加些姜母,還是得吃啊!我今天會這麼矮,不知道是不是吃那個中毒的?變成長不大了,阻礙發育了,不知道有沒有中毒?可能沒有啦!我們就是這樣艱苦的過日子,要去撿破銅爛鐵、撿廢紙,但是很安慰的就是,我從小就很會讀書,很有讀書的天份,也很有志氣,所以我的個性很倔強,我從來不曾求人,不求于人,我們建文殊講堂,從頭到尾都是赤手空拳,憑著一股毅力,靠著衆生的慈悲,來建立這個文殊講堂,現在我們擁有四個道場,剃度男衆八十個比丘,都是吃盡苦頭來的。所以說,有今天,就是因爲我小時候很艱苦受過磨練。父母親分道揚镳,各自生活,我小時候去撿破銅爛鐵、撿菜,也是被人瞧不起,譬如說,我背著一個籮筐,背著一個撿破銅爛鐵的籮筐,我今年四十四歲,小時候背著一個籮筐去撿破銅爛鐵,走到人家的門口,就被人家驅趕:你這個小扒手,走開!走開!每次都來偷我們的鐵條,連煙囪、塑膠管也偷!其實都是別人偷拿的啦,爲什麼說是別人偷拿的呢?因爲我從小就不敢偷東西。爲什麼說是別人偷拿的呢?因爲是同伴偷拿的啦,別人偷拿的,然後他叫我把風,他叫我守:如果有人來,你就咳嗽暗示我。我說:好啊!他說:我拿到之後,我會分一點給你。我說:好啊!他說:你個子小拿不到,我去偷比較快。我就負責把風。他個子比較高,手也夠長,就伸進去人家的倉庫裏面,偷拿塑膠管,因爲也沒有看到有人來,我就一直沒咳嗽,他就一直拿……有啦!他拿完之後,定有分幾支給我啦!依你們看,這樣有罪嗎?這個罪應該不是很重吧,他只是分幾支給我,我只是負責把風而已,那時候又沒有學佛,也不曉得這樣叫做偷盜共犯。所以走到哪裏都被人家趕,說我們是小扒手,都瞧不起我們。碰到下雨也沒地方躲,去士林那裏撿破銅爛鐵、撿廢紙的時候,有一個人,不曉得是沒生兒子還是怎麼樣,可能是沒有兒子,他看到我很高興:老伴!這個孩子長得很好,我們把他帶回去養。我嚇得大哭,趕緊跑,怕他把我帶回去當兒子。要是講到小時候,真的是吃了很多苦。所以我今天出家,我能夠體諒到窮人;我能夠體諒到困難的人;我能夠體諒到一些職業,有些人對自己的職業很有自卑感,譬如說當舞女、當妓女,這個我們也體會得出來,有時候她若是把苦衷說出來,也許比我們更孝順也不一定,對不對?真的是這樣,當然如果是自願去做的則另當別論。她會去當舞女、或是當妓女,或是其他陪酒等等,她也有很大的苦衷,她如果說出來,也許比我們更苦惱。
所以我們絕對不要瞧不起別人,千萬不要瞧不起別人,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立場。所以我因爲從小,我就很成熟,我讀大學的時候,我跟同學沒有話講,因爲他們的思想就是每天都在講女人,把馬子啦、去那裏交女朋友啦、寫情書啦,我都跟他們談不來,我要談話,都是找教授,我都是找教授。教授就這樣說,他說:很奇怪!他說:林同學!你這麼一個小孩子的心靈,爲什麼你的思想是這麼超越?你的思想爲什麼超越你的年齡二十年以後?我說:我跟同學都沒有話講,我也不知道要跟他們講什麼,講了也是話不投機,因爲他們整天就是要跳舞、要踏青,要去KTV唱歌,或是把馬子、寫情書,我說:這些對我來說,我覺得是很無聊的事,面對生老病死,這種東西不能解決我的苦惱,我想追求的是真理。教授說:這是結過婚的人,經過痛苦洗禮的人才能夠開悟,莫非你是六祖再來的?教授這樣稱贊我。(衆鼓掌)我說:六祖早就死了,那來六祖?我沒有那麼偉大,只是覺得這個世間,都不能滿足我求知的欲望,我覺得這個世間很無常,大哥、二哥、叁哥,他們都結婚了,走結婚的路,大姐也走結婚的路,世間人都是走結婚的路,我如果也走結婚的路,也不過是一個這樣子啊!對不對?我說:釋迦牟尼佛這麼偉大,我很想走出家這條路,但是我只有跟教授講而已。他說:你做什麼事情一定成功,這沒有什麼驚訝的,因爲你的個性就是這樣。
我的個性就是這樣,我要做什麼事情,我一定是冷靜、思惟,重複的演練才動工。所以到今天,我的知名度夠了,人家去跟教授說:現在人家那個林同學怎麼樣怎麼樣……意思就是說很有成就。我們那個教授,一點都不驚訝,他說:這個孩子,二十年前我們就知道了,他在做事情很穩重。因爲我也不會吹噓,誇大其詞,因爲我是窮人家出身的。所以我們要感謝苦、感謝貧窮。所以《法華經》說:十方叁世佛,以苦爲良師。十方叁世一切佛,以苦爲師,就是要吃苦,才能夠成就。所以在座諸位!如果我們今天貧窮,沒關系,今天我們很富有也沒關系,只要我們有智慧,富有,正能夠好好的安排我們自己,施舍,獨樂不如與衆樂。
再來,我們若是遇到困難,或是遇到失敗,我們內心都要這樣觀察:因緣果報,爲什麼別人做就能成功,我們做就失敗?我們要冷靜檢討我們的因果,不然我們就當做是償還債務。有的人倒是很象掃把星,世間真的有那種不曉得是什麼八字來出生的,不管他去那一間公司上班,凡是請到他的,那間公司的老板就一定倒閉,真的!真的有這種人,那間公司一定倒閉。有一個人來說:師父!很奇怪!我很想好好工作,可是不管跟那一個老板,每個老板到最後都倒閉了,現在要來依靠文殊講堂,慧律法師!你會不會也被我連累了?我說:我不怕你來依靠我,我這裏有佛陀讓我依靠,佛陀總不會倒閉吧!所以我們如果遇到困難,或是失敗,我們自己要冷靜一下,不要牢騷、抱怨,不要怨天尤人,我們就想:冥冥當中都有業力,都有定數,都有因果,我們前世壞事做太多了,我們今生又沒有結…
《智慧的語言 ( 四 )》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