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見賢思齊·廣化律師弘法故事集▪P16

  ..續本文上一頁貌,將來必能大貴,但一生中要特別謹慎,不要因貪愛美色,而犯了淫戒。”我當時就請教他說:“美色是人見人愛,極難控製,不知有什麼方法,才能息滅貪淫欲念呢?”那老和尚很慈祥的開示我說:“我教你一個很好的方法,大凡人之所以會興起男女淫欲的念頭,就是因爲貪愛著對方的美貌,如果能試著把那美豔的軀體,運想成忽然生了一場大病,纏綿床笫,骨瘦如柴而頭發蓬散,眼睛深陷而無神,好像鬼一般的可怕。或者運想那美麗的軀體,因臥病太久,即將死亡,一陣青一陣白,全身抽搐,變得很醜惡,令人不敢看。更進一步,運想死後,時間一久,遍體腐敗臭穢,口、鼻、眼、耳都有蛆蟲,鑽入鑽出齧食骨肉。本來嬌豔美麗的軀體,一下子變作骨是骨,肉是肉,被蟲齧得骨肉零亂不成形。到此地步,相信你必會把那炎熾的淫欲念頭,潑得冷如寒冰,再也提不起興趣了。”我敬佩並遵守著這位老和尚的教誨,不敢稍有違背遺忘。現在看到你來,對于你那嬌媚的身材、動人的儀態,起初我也非常的喜愛,差點難以控製。于是即刻憶起老和尚的教誨,把你當作生病想、將死想、已死想,頓時把那貪淫的念頭息滅掉,心有如死灰,不再複燃了。我聽你之意,本想爲丈夫守節終身,可是因看到我的英俊,所以一時控製不住,才偷偷的來看我,想滿足你那淫欲的愛念。如果你能把我也像老和尚所教的方法想一遍,那麼我又有什麼值得你興起愛欲呢?”這時那少婦認爲他的話很有道理,于是默然的站著,照那方法想一下,忽然感激得流下眼淚,向狄仁傑跪拜說:“很感謝你的大恩大德,不但保全了我的名節,還指示我熄滅淫欲的極好方法。使我從此以後,能做到古井無波,爲丈夫守節終身,此後決不會再有淫欲難抑的困難了。”說著一再的向狄仁傑拜謝,懷著感佩的心情離去了。後來這少婦,竟能以堅守婦節,受到朝廷的表揚,爲天下人所稱贊。而狄仁傑則輔助唐朝安邦定國,處處毀淫詞,勵百姓以德,成爲一代名臣,以賢宰相而終,後于唐睿宗時被追封爲梁國公。

  狄仁傑拒美色詩雲:“美色人間至樂春,我淫人妻妻淫人,若將美色思殘軀,遍體蛆鑽滅色心”,此詩即脫胎于不淨觀。狄梁公少年時有此德行,宜其後來賢宰相,若佛弟子常作如是觀,持戒自能清淨矣!

  錄自《五戒相經箋要集注》頁一○九~一一二

  第叁十六則:戒香流芳的沙彌

  淫欲是生死根本,罪惡淵源,所以佛製出家之人,絕對戒禁淫欲,若受戒犯戒,罪加一等,苦報無窮無數。......古時印度有一沙彌,奉師命到信徒家托缽乞食,恰巧其家人皆外出,僅有一少女看家,少女欲強迫沙彌與她行淫,如不答應便不給你出門。沙彌被迫無奈,入室閉戶,向空發願甯死不犯戒,遂用剃刀自殺而死。國王聽到此事,以寶車奉迎屍身,用檀香木將他火葬,至今流芳千古。

  錄自《沙彌律儀要略集注》頁四○~四一

  第叁十七則:舉頭叁尺有神明

  中國人有句話:“舉頭叁尺有神明”,我們每個人頭頂上都有神明。又有另外一種說法:“舉頭叁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這句話是叫我們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爲,要止惡行善。佛家的說法是:每個人身上有兩個神,一個叫“同名神”,另一個是“同生神”。同名神是男的、是白的、是計善的神;同生神是女的、黑的、是計惡的神。我們任何一個起心動念,是善是惡,他們都會記下來。所以我們最好不要隨便起心動念,以免造惡因。萬一造了惡因,就要趕快回頭,不要一直繼續下去,觸犯了戒律。《無量壽經》說:“神明記識,犯者不赦。”有神明記下我們所造的善惡,如果犯了罪,他是不會饒恕你的。他們是每個月六次以上,到天堂、地獄去校對那裏的善惡簿,我們要隨著自己所造的善惡,而去受苦受樂。講這些都是爲了警惕大家持戒。現在,我講一個我學佛以前,看過一本世間法的雜志,上面所記載的故事給大家聽。

  清朝末年,有一個舉子要到北京去考狀元,狀元是春榜,是過了年才考的。一般遠地方的人,就要在冬天時出發赴京,才能趕上春天的考期。在大陸上,一到冬天,北方就是冰天雪地,一片白茫茫,根本分不出路在那裏,出外的人,若是遇上了大雪封路,就只有等,根本沒地方可走。這位舉子在赴京城的途中,就遭遇到這種情況,無法向前行,就只好住到一家客棧裏面。這家客棧的老板娘是位年輕的寡婦,先生才去世不久。這位舉子原來只打算在這家客棧住一晚,第二天就繼續趕路,沒想到大雪連綿不斷,道路上的積雪很高,無法成行,就只好繼續在客棧住下去。一天複過一天,一個是青年男子,一個是年輕寡婦,孤男寡女,天天對望,日久生情,就動了念頭了。在動了淫念時,就犯了“遠方便”的輕罪。在起了淫念之後,男的就起身走向女的房間,在他舉手敲門前,這個舉子想到:“不可以!我是去考狀元的,這一進去要是犯了淫,天庭會除名的,回去吧!”他這邊回去了;她那邊起了念頭,想去找他了。一出門,心裏想到:“咦!不可以,我是個寡婦,應該爲丈夫守住貞節才對,怎麼看到年輕人就忘了本份,不可以,回去吧!”在我們中國,女子若是嫁了丈夫,就要爲丈夫守節,丈夫去世,要爲他守寡,守得貞操清白,死後可以升天的;但若是寡婦犯淫,這個罪惡也足以令她下地獄的。所以這個寡婦想到這裏,就回房去了。那個男的回去以後,又禁不住欲火的煎熬,又來到女的這門邊了,到了門邊就是“中方便”,敲了門,那個寡婦就起來開門時,那男的又趕快跑掉,因爲他又覺得不可以這樣做,怕犯了淫會被革名。我們古時候有這種說法,縱然你有很好的學問,命中注定是狀元,倘若是犯了淫、或是造了惡,天庭會除去你的狀元名份的。所以他趁女的將要開門,趕快回頭去了。但是那個女的已經知道了,也跟過來敲他的門,而內心又掙紮的告訴自己,不可以失節,又回去了。就這樣來來回回的走了兩叁次。最後一次,這個男的起來開了門,這時候就是“近方便”了,兩個人在那邊半推半就,又想要,又想不可以這樣做,就在這要成不成的時候,聽到空中有聲音說話了:“你們兩個王八蛋,要幹又不幹,把我的功過簿,劃得稀疤爛!”說完就用下一個東西來。他們兩個在床上聽到這些話,嚇得發抖,趕快撿起來看,原來是一本“功過簿”,上面有他們的名字:一個今科狀元,犯淫革名,打差劃掉了;一個是守節寡婦,死後升天,現在犯淫,也劃掉了。再看看,又寫“不犯”,勾上去。又再看下面,又寫“犯”,又劃掉了。然後又是“不犯”,勾上去。“犯”,劃掉。把這本功過簿又劃又勾的弄得一塌糊塗,連神祇都生氣得破口大罵。這兩個人一看,趕快各自回房,從此再也不敢犯淫念了。書上雖然把狀元的名字隱藏起來,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大陸上凡是書香家庭的子弟,都會聽到這類故事的告誡,學問好,道德操守也不能虧損,才有求取到功名的可能。出家人尤其要注意到這一點,一犯淫戒,什麼功德都沒有了,所以要特別小心。

  錄自《戒學淺談》頁二○九~二一叁

  第叁十八則:一句惡言墮狗身

  惡言之害也,按《賢愚經》和《報恩經》皆有記載。佛言:過去迦葉佛時,有一年少沙彌,見一老比丘讀經時,氣弱音濁,對之輕笑道:你讀經的聲音像狗吠。老比丘對他說:我已證阿羅漢道,你輕笑聖者,應速忏悔。年少沙彌非常恐怖自己的失言,立刻誠求忏悔,幸免地獄,還須五百世墮作狗身。爾時百千大衆,聞佛所說,皆發誓言:“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爲此苦,而發于惡言。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爲此苦,毀謗賢聖人。”爾時有五百商人,帶此一白狗旅行。中途休息時,狗盜吃商人所作之肉食,商人很氣,斷狗四足,丟到糞坑裏。被舍利弗尊者天眼看見,狗在坑中痛苦饑餓,就拿一缽飯去喂它,並向它說法。這狗飽食又聞法,心生歡喜,死後轉生舍衛國婆羅門家,名叫均提,到七歲時,從舍利弗出家。因夙世持戒善根故,不久即證阿羅漢,具六通神,自見前身爲狗,蒙師舍利弗救度,今得人身,又證聖果,遂發願長作沙彌,不受大戒,以便終身侍奉師父,報答師恩。試看,說了一句惡言,受五百世狗身,可不畏哉!

  錄自《沙彌律儀要略集注》頁五○~五一

  第叁十九則:不向俗人說僧過

  現時有些僧尼,爲了拉信徒,不惜用妄言、惡口,誹謗鄰近寺院,妄以爲這樣可使鄰近寺院的信徒,到自己的寺院來拜拜,豈知信徒聽到你們出家人,互相攻讦,爲避免是非起見,幹脆以後都不到寺院去了。如此蠢行,既損人又損己,切須痛改。《薩婆多論》雲;“若向白衣說比丘罪惡,則前人于佛法中無信敬心,甯破塔壞像,不向俗人說比丘過惡,若說過惡,則壞法身。”這意思就是,向俗人說出家人的過惡,會永遠不得成佛的,因爲他的法身已壞了。《輪轉五道經》雲:“爲人喜傳人惡,死入地獄,烊銅灌口,拔出其舌,以牛犁耕之。後轉生爲惡鳥,人聞其聲,莫不驚怖,咒令其死。”觀乎此,好揭發他人陰私者,等于自找苦吃,何苦來哉!

  錄自《沙彌律儀要略集注》頁四八

  第四十則:妄語者法不入心

  往昔羅侯羅幼時,嘗伺候佛,歡喜诳言。世尊在室內時,人家來問他,“世尊在嗎?”他說“不在。”若不在時,人來問他“世尊在嗎?”他卻說“在”。被诳的人多了,有人去告訴佛。佛自外遊化歸來,便叫羅雲“澡盆取水來洗足。”洗足了後,羅雲把水倒了。佛又叫羅雲“把澡盆覆地”,羅雲遵命覆盆,佛又叫他“以水傾注”。水注過了,問羅雲道:“水入盆裏沒有?”答言:“不入。”“無慚愧人,妄語覆心,道法不入,亦如是也。”羅雲自經此次訓誡,終生不敢妄語。

  錄自《沙彌律儀要略集注》頁四六

  第四十一則:延壽大師是彌陀

  今時有人爲貪名利,自言:我是某佛再來,或言某菩薩再來,或…

《見賢思齊·廣化律師弘法故事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