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习性,若是谁个不犯色欲,可能早就超出六道轮回了。佛经说:“生死轮回的根本,欲为第一。”旨哉言乎!佛教将淫欲分为正淫与邪淫:正淫指正式的夫妇,在家信徒不犯罪;邪淫指男女野合,那是无论出家在家,皆不可犯,若是犯了,决受到最严厉的处罚,儒道两家的书中皆说:“万恶淫为首”,可见淫欲是儒释道三教皆悬为厉禁的。现时一般青年男女,不知道淫欲过害,所以整天谈情说爱,捻花惹草。而电影、戏剧、文艺、歌曲等,又在表演爱情故事,播送艳曲情词,推波助澜,怎能怨青年男女沉迷欲海,不肯回头呢!倘若有人,能剀切的宣说耽荒色欲的祸害,让青年男女知道了,无论如何,亦不敢再犯邪淫了。
吕洞宾警世诗:“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摧人骨髓枯。”淫欲之剑斩杀凡夫,究竟有多少呢?《印光大师文钞》说:“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此诸死苦,无不推之于命,岂知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本乎命者,乃居心清贞,不贪欲事之人。彼贪色者,皆自戕其生,何可谓之为命乎?至若依命而生,命尽而死者,不过一二分耳。”由此可知天下多半是犯淫欲而枉死的人。
淫欲是一切犯罪的根源:第一、犯淫易遭杀身之祸,奸淫有夫之妇,多被其本夫捉奸打杀,若奸淫处女、寡妇或淫女,亦多被情敌拈酸吃醋而杀害,试调查杀人案件,大多数与淫欲有关—“十场命案九场奸”,故曰“淫遭杀”。第二、男女淫乐,必须花费金钱,而钱财有限,欲壑无底,故好淫之人,必犯偷盗劫财以及诈骗等罪。第三、淫欲过度,身体亏损,于是饮酒食肉滋补,乃及服毒提神等等。一犯上淫,而杀盗服毒众罪皆犯。故佛说:“虽淫欲而生,不如贞节而死。”
以因果报应来说,犯淫的恶报最重,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男盗女淫,近报在身,远在儿孙。神明鉴察,毫发不紊。善恶两途,祸福攸分,行善福报,作恶祸临。”有人和人通奸,以为行踪秘密,无人知道。《聊斋志异》说:“人知之,损汝德;人不知,损汝寿。”这损寿一事,便是“神明鉴察,毫发不紊”的明证。试看纣王及陈后主等“拔山盖世之才,遭此亡身丧国”;司马相如与柳耆卿等“锦心绣口之士,因兹败节堕名”古今这许多犯淫的英雄文士,谁能逃出因果恶报?噫,可不戒哉!
录自《醒世周刊》第三十四期
第三十则:贪恋女色堕畜道
《蕅益大师全集》第一一八二八页见闻录:姑苏城南濠街有一人常作阴隶(阴隶是阳人为阴府皂隶之称),每数日,辄往值班。邻有一人语曰:能带我至阴府游戏乎?隶曰:可。汝但静卧室中,敕家人勿开户,我当带汝去,仍送汝回。邻人如命卧室中,隶即摄其魂同至府城隍庙前,嘱令站立石牌楼下相待,自乃持文书入庙去,邻人待久,生厌倦心,见一大车从西过东,载四娼女并二男子,中一娼女,原有旧情,以手招之,遂登车同去。隶出庙觅邻人不见,转问旁人,知登车去,乃回阳急至傅门外一居民家,见有新产小猪七头,其一即邻人也。以手掷杀之,摄其魂归房掷醒。因问曰:汝同我游阴府,颇适意乎?答曰:汝置我于庙前石牌楼下,入庙经久不出,我方厌倦,幸相识娼女邀我出傅门外,同至一舍,相与饮食,忽有人夺我食,打我项,我便惊醒,有何乐乎?隶笑语其故。黄洪江亲闻其事,乃发心学道。洪江是蕅益大师在俗时之善友,故有征可信。由此一故事看来,世俗人贪恋女色,尚堕畜道,出家人若犯淫戒,当知必定是生遭众人唾弃,断绝供养,穷愁潦倒;尔后“死堕地狱,卧于铁床,或抱铜柱,狱卒燃火,以烧其身,地狱罪毕,当受畜生......。”详如《八师经》所说,可不惧哉!
录自《沙弥律仪要略集注》页四一~四二
第三十一则:贪淫者丧身亡国
世俗之人,因贪淫欲杀身亡国者,不可胜计,众所周知者,有:夏桀王宠妹喜,商朝的纣王宠妲己,周朝的幽王宠褒姒,结果都丧身亡国。北魏太祖拓拔圭,见献明皇后之妹贺氏,美而艳,太祖很爱她,请献明皇后介绍纳贺氏为妃,皇后说不可,她太美丽,不适宜,而且已有丈夫了。太祖秘密的派人杀死她丈夫,纳贺氏为妃。贺妃生王子名绍,封清河王,绍凶狠阴悖,太祖谴责他,因怀恨在心,太祖病时,绍遂夜率甲士弑父王。这事记载史记北魏书。又史记晋书石崇传:石崇为荆州刺史,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后房婢妾百余人,有一妾名绿珠,美而贤,崇甚宠爱。孙秀使人求之,崇不许,秀乃劝赵王伦诛崇,全家皆被害。似此等事,古往今来,不计其数,都是因为贪染淫欲所致。所以有智慧的人,远离淫欲,如避火坑。《八师经》说:“淫为不净行,迷惑失正道,形消魂魄惊,伤命而蚤夭,受罪顽痴荒,死复堕恶道,吾因畏是故,弃家乐山薮。”
录自《沙弥律仪要略集注》页三九~四○
第三十二则:风清月白拒美色
明朝时,太仓有一位读书人陆容,长的英俊挺拔,仪表出众。天顺三年,到南京应试,借住在一家旅馆中。旅馆主人有一个女儿,因中意陆容不凡的相貌,晚间就到他窗外,流连不去,百般挑逗。陆公题诗拒之,女见之大哭而去,诗云:“风清月白夜窗虚,有女来窥笑读书,欲把琴心通一语,十年前已薄相如。”该年春季大考,陆公金榜题名。之前陆容父亲曾作一梦,梦见郡守率领众人抬著匾额,敲锣打鼓而来,匾上题了“月白风清”四字,不知何故,到此才知是中进士的预兆,于是写了一封信告诉陆容这个梦,陆公更觉警惕。后来官高极品,直至参政。
古人为政,著重修德,故官愈高而德愈大。今人为政,多只顾名利,不问道德,故有“一代当官,三代打砖”之语。噫!可不戒哉!
录自《五戒相经笺要集注》页一一二~一二三
第三十三则:一犯淫戒功德失
在清朝末年,有一个举子要到北京去考状元,状元是春榜,是过了年才考的。一般远地方的人,就要在冬天时出发赴京,才能赶得上春天的考试。在大陆上,一到冬天,北方就是冰天雪天,把路都埋没了。这位举子在赴京城的途中,就遭遇到这种情况,无法向前行,就只好住到一家客栈里面。这家客栈的老板娘是位年轻的寡妇,她先生刚去世不久。这位举子原来只计划在这家客栈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就继续赶路,没想到大雪连绵不断,马路积雪依旧很高,无法成行,就只好继续在客栈住下去。一天复过一天,一个是青年男子,一个是年轻寡妇,孤男寡女,天天对望,日久生情,就动了念头了。在动了淫念时,就犯了“远方便”的轻罪。在起了淫念之后,男的就起身走向女的房间,在他举手敲门之前,这个举子想到如果犯了淫,天庭会将他的状元名革除(中国古时候有一种说法:一个人若是犯淫,纵然是再好的学问,命中注定是今科考中状元,天庭会革除他的状元名,他就考不上。)于是走回自己的房间。这样,他已是犯了“次方便”的中罪。在年轻寡妇这方,她起了淫念之后,就走向男的房间,但在未进入男的房间之前,她想到,自己应该要为丈夫守节,死后才能升天;如果犯淫,就会下地狱。一想到此,她就走回自己的房间。同样的,这位寡妇也是犯了“次方便”的中罪。尽管男女双方都暂时控制自己的淫念,但欲火燃烧,终究按捺不住,这位青年举子和年轻寡妇,还是共处一室,身体抱在一起(尚十交媾)。这时,就是犯了“近方便”的重中罪。在他们身体相抱的时候,听到空中有一个人讲话了:“你们两个王八蛋,要干又不干;把我的功过簿,划得稀疤烂。”说著,就丢下一本功过簿。他们两个一看功过簿,上面都有他们的名字,一个是今科状元,因犯淫而革名;一个死后升天,也因犯淫而划掉她的名字。她们两个人一看,吓得发抖,从此不敢再起淫念。佛弟子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一犯淫戒,什么功德都没有了。
录自《五戒相经笺要集注》页九七~九九
第三十四则:不可二字实最难
《寿康宝鉴》云:余杭陈医生,有贫人病危,陈治之痊愈,亦不责求报酬;后陈因避雨过其家,其姑令妇伴宿以报恩,妇唯唯。夜深就之,曰:“君救妾夫,此姑意也。”陈见妇少而美,亦心动,随力制之,自语曰:“不可!”妇强之,陈连曰:“不可!不可!”坐以待旦,最后几不自持,又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难!”天明遁去。尔后陈有子应试,主试官弃其文,忽闻呼曰:“不可!”挑灯复阅,仍感无可取处,再弃之,又闻连声呼曰:“不可!不可!”因之复加详阅,实未达标准,最后决意弃之,忽闻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难!”连声不已,知必有阴德所荫,因录取之。榜后召问原因,其子亦不解何故。归告父,父曰:“此我壮年事也,不意天之报我其厚如此!”按:美色当前,生理冲动,人所难免。而现今社会,到处皆有诱惑之坑,是祸是福,亦凭各人之能否遵从礼法,力克其邪!为己、为子孙,可不慎乎?
录自《五戒相经笺要集注》页一○四~一○五
第三十五则:息淫念的狄仁杰
狄仁杰,唐朝山西太原人。少年时,丰神俊朗,面貌极美。有一年因为上京参加考试,途中寄宿在一家旅舍。是晚,当夜阑人静,他正埋首读书的时候,突然有一位美丽的少妇,偷偷的进来会见他。一问之下,才知道她是旅舍主人的媳妇。因丈夫刚死不久,难耐孤独,日间见他英俊逼人入迷,所以晚间特来相会。狄仁杰听完她的诉说,又见她想以美色来挑逗媚惑他,心里不觉楞了一下,遂即又心如止水,丝毫不被所动,并且以怜悯的语气,极温和的对她说:“看见你这妖娇的媚态,使我更加想起一个老和尚对我开示的话!”艳丽的少妇一听狄仁杰的话,很感讶异,于是娇声噘气的盘问他:“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狄仁杰见她动问,即顺机开导她说:“我以前借住在一间寺院读书时,曾经有一个老和尚为我看相说:“依你的相…
《见贤思齐·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