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
│ ├諸根完具
├癫狂 釋意根不具────────┘
│
└種種病苦 攝鼻等病────────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衆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衆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問】:第七大願中,先列諸苦,我之名號下,次第翻上。應如何分配耶?
【答】:秋篠有釋。今不取。今謂雲雲。
案:今據《義疏》文,列表如下。
┌─衆病逼切——多苦───────────衆病悉除,身心安樂。
└┬無救────────┐
├無歸────────┼───┬────家屬豐足
├無醫無藥—貧────┴───┼────資具豐足
└無親無家—窮────────┘
【問】:藥師除病救苦,是其本旨。但衆病悉除,足矣。雲何便複證得無上菩提?
【答】:揚氏有釋,今不取。今謂不盡一品無明,豈真衆病悉除。以知證得菩提,是真病除。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爲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舍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問】:揚氏謂轉女成男,爲來世受男身者。其說然欤?
【答】:不爾。長谷雲:今願現世轉女成男。其說則是,以符《七佛經》故。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于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問】: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者。秋篠釋雲:漸修菩薩十地之行,因中漸出四魔罥網,終至菩提究竟出離。其說然欤?
【答】:如是釋者,速證之義不成。今謂叁教纡曲,故雲漸修;皆入圓住,故雲速證。若就圓論者,此約理外七種方便,漸入圓因,謂之漸圓。當知往前作意,未免漸修;住上任運,故速證耳。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錄,繩縛鞭撻,系閉牢獄,或當刑戮。及余無量災難陵辱,悲愁煎迫,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爲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衆伎,隨心所玩,皆令滿足。
戊叁 結。
曼殊室利!是爲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丁二 明佛土及侍者:初總標,二別明,叁結勸。 今戊初。
複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說不能盡。
戊二 別明二:初佛土,二侍者。 今己初。
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爲地,金繩界道;城阙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
【問】:秋篠謂淨琉璃土爲報土,其說然欤?
【答】:報土雖勝,不接凡夫。臺宗以西方爲同居淨土。西方既爾,東方亦然。又據下文,有二菩薩次補佛處。既有補處,知同居土。
【問】:既與西方等無差別,何遣八士引導西方!
【答】:佛事門頭,等無差別。隨機門時,隨彼所好。
己二 侍者
于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诃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衆之上首;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
戊叁 結勸。
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丙二 明種種功德二:初滅惡,二生善。 丁初滅惡四:初悭貪,二破戒,叁贊毀,四乖離。 戊初悭貪二:初舉過,二獲益。 己初舉過二:初生報,二後報。 今庚初。
爾時,世尊複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諸衆生,不識善惡,唯懷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癡無智,阙于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複有無量悭貪有情,積集資財,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
庚二 後報。
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趣。
【問】:本譯今雲,餓鬼旁生,晉雲地獄。應如何合會欤?
【答】:境有叁品,于心亦然,此約中下品說。若晉本所雲:恐就心境上品言耳。
己二 獲益二:初在彼憶念,二轉生獲益。 今庚初。
由昔人間,會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
庚二 轉生獲益。
即于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惡趣苦,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贊歎施者;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況余財物。
【問】:此獲益文,如何翻上而分配耶?
【答】:青丘雲雲。
案:今據青丘古迹記文,列表如下。
┌─不識惡。───────────────畏惡趣苦,不樂欲樂。
│ 不識善,唯懷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報。好行惠施,贊歎施者。
│ 愚癡無智。───────────────────得宿命念。
│ 阙于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一切所有,悉無貪惜。
└─見乞者來,其心不喜,乃至及來乞者。漸次尚能,乃至況余財物。
戊二 破戒二:初舉過,二獲益。 己初舉過二:初自過,二及他。 庚初自過二:初示過,二示報。 今辛初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雖于如來受諸學處,而破屍羅。有雖不破屍羅,而破軌則。有于屍羅、軌則,雖得不壞,然毀正見。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于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有雖多聞,而增上慢。
辛二 示報。
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爲魔伴黨。
庚二 及他二:初現報,二後報。 今辛初
如是愚人,自行邪見,複令無量俱胝有情,墮大險坑。
辛二 後報
此諸有情,應于地獄、旁生、鬼趣,流轉無窮。
己二 獲益
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舍惡行,修諸善法,不墮惡趣。設有不能舍諸惡行,修行善法,墮惡趣者,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舍家,趣于非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增上慢,不謗正法,不爲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速得圓滿。
【問】:同聞藥師名號,或便舍惡修善,不墮惡趣,或不能舍惡修善,先墮惡趣,乃生人趣者。是何故欤?
【答】:秋篠雲:有情業有輕重,根有利鈍。若業輕根利者,現聞佛名,即能舍惡行善不墮惡趣。若業重根鈍者,要先墮惡趣深生厭離,更聞佛名,方生人趣。
(文)——案:此文本唐疏。
【問】:此獲益文,如何翻上而分配耶?
【答】:秋篠雲雲。
案:今據秋篠記抄文,列表如下。
┌─雖于如來受諸學處,乃至而破軌則。─────無有毀犯。
│ 有于屍羅、軌則,乃至然毀正見。────────正見。
│ 有雖不毀正見,乃至不能解了。────多聞,解甚深義。
│ 有雖多聞,而增上慢。───────────離增上慢。
└─由增上慢,乃至爲魔伴黨。────不謗正法,不爲魔伴。
戊叁 贊毀叁:初舉過,二明報,叁獲益。今己初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悭貪嫉妒,自贊毀他。
【問】:青丘、秋篠、魏塘等,釋悭貪嫉妒自贊毀他,互有不同。今須宗何說欤?
【答】:諸釋皆非。今據青丘釋《梵網》自贊毀他戒雲:《瑜伽》戒本謂:爲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贊毀他;是即多分以貪究竟。若無所得,但由嫉妒,以嗔究竟。
(文)以故乃知今文所雲,即是或起悭貪,或嫉妒心,而自贊毀他。其主意在自贊毀他,不在悭妒,又對余叁釋之文,亦應如是釋也。
己二 明報
當墮叁惡趣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受劇苦已,從彼命終,來生人間。作牛、馬、駝、驢,恒被鞭撻,饑渴逼惱。又常負重,隨路而行。或得爲人,生居下賤,作人奴婢。受他驅役,恒不自在。
己叁 獲益
若昔人中,曾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由此善因,今複憶念,至心歸依。以佛神力,衆苦解脫。諸根聰利,智慧多聞。恒求勝法,常遇善友。永斷魔罥。破無明殼,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戊四 乖離二:初舉過,二獲益。 今己初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好喜乖離,更相鬥訟,惱亂自他。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展轉常爲不饒益事。互相謀害,告召山林樹冢等神。殺諸衆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羅刹婆等。書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惡咒術而咒咀之。厭媚蠱道咒起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
【問】:文雲以身語意,如何分配上文耶?
【答】:青丘有釋,今不取。今謂好喜乖離是總稱耳,鬥是身業,訟是語業,惱亂屬意。
案:衆生,新譯爲有情。故此經中多作有情。亦有數處仍作衆生者。如此段文雲殺諸衆生;前文中第二大願雲幽冥衆生;第叁大願雲莫令衆生;悭貪章雲有諸衆生;後文中阿難章雲,有諸衆生;救脫章雲,有諸衆生;又雲雜類衆生;又雲殺種種衆生。此或是隨宜潤文,或亦疏于檢校欤!
己二 獲益
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于自所受,生于喜足。不相侵陵,互爲饒益。
丁二 生善二:初生淨土,二生善道。 戊初生淨土二:初舉機,二明益。 今己初
複次,曼…
《藥師經析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