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無上續論略釋·彌勒教言 功德品第叁

  功德品第叁

  戊叁、覺之功德義分二:一、對應二身功德之分類;二、抉擇功德之分類。

  己一、對應二身功德之分類分二:一、分別宣說身與功德;二、彼等各自分類。

  庚一、分別宣說身與功德:

  自利他利勝義身,及依彼者世俗身,

  離系果與異熟果,功德分類六十四。

  于此,成辦自利的勝義法身及依彼而顯現的成辦他利的世俗色身。法身具有叁十二種離系功德,色身具有叁十二種異熟果或功德,功德的所有分類共有六十四種。

  庚二、彼等各自分類:

  自利圓滿功德處,即一切佛勝義身,

  他利圓滿功德處,即一切佛世俗身。

  初者法身十力等,離系功德皆具足,

  二者大丈夫相等,異熟功德皆具足。

  成就一切自利圓滿功德的依處是聖者智慧境界的勝義身,諸大仙佛陀的世俗色身是能成就他利圓滿功德的依處。初者法身具足十力等一切離系功德,第二色身具足大丈夫相等以積累福德資糧的異熟功德。

  己二、抉擇功德之分類分四:一、總標略說喻義對應;二、廣說各義;叁、以經教了知彼等功德;四、複說喻義攝義。

  庚一、總標略說喻義對應:

  力破愚癡如金剛,處衆無畏若獅子,

  善逝不共類虛空,佛現二身同水月。

  十力能無礙摧破無明等諸多障礙且不被其它所摧如金剛杵;以四無畏身處無量眷屬衆中絲毫無畏如獅子王;善逝十八不共法與其它不共如同虛空;能仁對所化衆生顯示具足相好的二種色身,雖于遠近所化衆前顯現,然非彼等自性故,如水月與空月。

  庚二、廣說各義分二:一、廣說自利勝義法身具離系功德;二、廣說他利世俗色身具異熟果功德。

  辛一、廣說自利勝義法身具離系功德分叁:一、十力;二、四無畏;叁、十八不共法。

  壬一、十力分二:一、所表義之本體;二、依能表比喻了知。

  癸一、所表義之本體:

  知處非處業異熟,種種根機種種界,

  種種信解遍趣行,染淨二種靜慮等,

  憶念自他之宿命,了知生死天眼通,

  寂滅煩惱習氣智,如是宣說十種力。

  ①以往昔堅固勇猛修習大乘佛法爲因,獲得了知因果等處與非處的智力。

  ②以往昔觀察衆生根機並契機說法爲因,獲得了知一切所化信等利鈍中等之根機差別的智力。

  ③以往昔內心堅固串習因果爲因,獲得了知因果等諸業異熟的智力。

  ④以往昔已契入諸所化界爲因,獲得了知叁乘等種種種性或界的智力。

  ⑤以往昔隨順衆生信解普施妙法爲因,獲得了知對叁乘等信解的種種智力。

  ⑥以往昔修習一切乘爲因,獲得了知叁種界或叁菩提等遍行道的智力。

  ⑦以往昔修習叁摩地爲因,獲得了知四禅、四無色定、八解脫、九等至等雜染世間靜慮以及清淨涅槃禅定的智力。

  ⑧以往昔善根未曾散失及不放逸爲因,獲得了知自他一切宿世諸行及其因的智力。

  ⑨以往昔未曾讓衆生怖畏且以清淨心宣演妙法爲因,獲得了知衆生的死處及中陰等一切差別的天眼通智力。

  ⑩以往昔爲斷漏法宣說妙法爲因,獲得了知寂滅自他煩惱及習氣的智力。

  以上十種智力即是十力。

  癸二、依能表比喻了知:

  是處非處異熟界,衆生種種信解性,

  遍趣行與染淨定,種種根機憶宿命,

  天眼通及漏盡智,無明铠甲牆與林,

  能刺能摧能截故,佛力猶如金剛杵。

  了知因果的處與非處、業的異熟、所化的種性或界、衆生的種種信解、種種遍趣的道、九等至等具染淨的差別、信等種種根機、能憶念自他宿命、天眼觀知死與生、了知自他漏法滅盡智,如是十種智力各自的違品無明——所知障、叁摩地障及習氣障叁者依次如堅甲、牢牆及稠林,彼叁者分別由能刺能摧能截故,所謂十種智力能無礙摧毀各自違品而不被一切所摧故,猶如金剛杵。

  壬二、四無畏分二:一、認定本體之義;二、以比喻了知彼義。

  癸一、認定本體之義:

  諸法圓滿覺菩提,一切諸障能禁止,

  宣說道谛及滅谛,如是四種無所畏。

  諸法自知令他知,道障自斷令他斷,

  入道自得令他得,說二利谛佛無畏。

  初者四無畏之本體:往昔以平等心無悭爲衆生說法,由此現證如所有盡所有的一切法而自言“我圓滿覺悟菩提無所怖畏”;往昔未曾依止障礙法,由此自言“貪等煩惱是障解脫法,當須遮遣無所怖畏”;往昔以信解趨入白法,由此自言“我說能斷的叁十七菩提道無所怖畏”;往昔無慢說法,由此自言“斷盡所斷的滅谛我今已得無所怖畏”。如是自說自利斷證圓滿以及爲利他宣說道與道障。于此依恃苦行、種性、受用、勢力及離世間貪欲而生我慢的依次是沙門、婆羅門、天、魔及梵天等,不見彼等任何人有如理遮破之相,由身無不樂、語無怯懦、意無怖畏故,佛在具大福德尊勝衆中高聲唱言,在眷屬衆中作獅子吼,在梵天處轉*輪毫無怖畏。

  如是四種無畏其作用是從自利利他展開,即佛自說“所知有事痛苦等一切相我今已知,爲令他知而說法”;“所斷有事集業惑等我已徹斷,爲令他斷而說所斷障礙法”;“所依之道我已圓滿依止,爲令他依止而說道法”;“所得極爲清淨具二淨的無上滅谛我今已得,爲令他也能獲得而說漏盡滅谛法”。如是自已現前爲利他而宣說四谛故,大仙佛陀任處何等眷屬中均無障礙。

  癸二、以比喻了知彼義:

  林中獸王常無畏,百獸群中自在行,

  佛陀獅王處衆中,無畏善住堅勢力。

  猶如獸王獅子恒住林中而毫無畏懼、顧慮自在遊行,如是,能仁佛陀獅王身處眷屬衆中,以自身最尊最勝無所畏懼而善住,並且毫無顧慮故無須觀待,及由心恒時安住堅固入定的功德,微細者也斷盡故,具足勢力而安住。

  壬叁、十八不共法分二:一、真實義;二、喻義對應。

  癸一、真實義分二:一、十八不共法各自之分類;二、複說上義及作用與獲得之理。

  子一、十八不共法各自之分類分二:一、廣說;二、攝義並說余義。

  醜一、廣說分四:一、行所攝六法;二、證所攝六法;叁、事業所攝叁法;四、智慧所攝叁法。

  寅一、行所攝六法:

  如來無過亦無诤,無有心意失念過,

  亦無不定散亂心,及無輪涅種種想,

  並無不擇而舍置。

  由往昔修習爲迷路者無誤示路等,佛身無有以叁毒引發的奔跳等過,是爲身之一德。由往昔無诤且斷除妄語绮語等,佛沒有以煩惱引起的诤論、绮語等雜亂語過,是爲語之一德。由往昔修習六隨念,導師佛無有忘失往事之過;由往昔修習善護他人心等,無有不能一心安住叁摩地的散亂心;由往昔修習斷除顛倒心與想,也無執著輪涅他體的種種過失;由往昔修習自他輪涅平等性,無有不經抉擇舍置根熟衆生的過失,是爲意之四德。

  寅二、證所攝六法:

  志欲精進及正念,以及智慧與解脫,

  解脫知見不退失。

  由往昔修習求取深廣法等,紹隆叁寶種性及利益衆生的志欲不退失;由往昔勤修依止上師、成熟衆生等,勇悍利他的精進不退失;由往昔修四念處等,如實照見諸法的正念不退失;由往昔無厭足求法並生起叁慧,辨析諸法的智慧不退失;由往昔修習斷除愦鬧安住靜處及叁解脫門,遠離障礙的解脫不退失;由往昔爲利他了知正法並說法及以修行了知緣起律,于法自在的智慧——從障礙中解脫的智慧不退失,以此照見一切諸法。此處未說禅定,然也可攝于無有不定散亂中;有些經論未說正念,然可攝于心意無有忘失念中;有些經論中全部具足,以此觀點而言,志欲精進應合爲一法,或解脫與解脫知見合爲一法。如是善逝根安住于證所攝的六法,且無有果中當得的退失。

  寅叁、事業所攝叁法:

  叁門事業隨智轉。

  由往昔修習遠離谄曲、欺诳、狡詐等的梵行,身業顯示神變等;由往昔修習斷除妄語等並演說正法,語業宣說正法;由往昔修習斷除貪欲等並修習正見,意業入禅定等,即身語意一切業均以智慧爲導,隨彼而轉。

  寅四、智慧所攝叁法:

  智慧無礙知叁世。

  由往昔獲得對過去、現在、未來諸法無著無礙無疑的智慧,且自己發起欲得的意樂,並爲自利也如是趣入修行故,無著無礙的智慧了知過去、現在、未來等,亦即智慧無礙了知叁世。

  醜二、攝義並說余義:

  如是十八及余法,是爲佛陀不共德。

  佛不共法包括十八種及其余功德,所謂其余功德即是諸如佛所著法衣離身四寸、無量身、勝伏一切、殊勝超越無見頂相等,以及如同善見藥樹一見即能寂滅衆生過失,也是導師的不共功德法。

  子二、複說上義及獲得之理:

  佛身語意悉無過,心無動搖無異想,

  不擇舍置亦遠離,志欲精進清淨念,

  無垢智慧及解脫,解脫知見均不退,

  諸業普隨智導轉,叁世無礙廣智行。

  覺彼不共大菩提,爲衆無畏轉妙輪,

  此唯具足大悲者,一切中勝如來得。

  佛陀身無錯亂過,語無喧雜過,意無失念過,無有以散亂撓動自心過,無有輪涅種種異想,大仙佛陀無有不擇而舍置過,並且尋求利他的志欲、勇悍利他的精進、照見一切義的清淨正念、無垢智慧、從障礙中出離的解脫、見一切所知義的解脫智慧,彼等皆無退失,佛身語意叁門作業以智慧爲導且隨智慧而轉,對叁世一切所知恒時以無著無礙不可思議廣大智慧悟入盡所有義。如是覺悟並獲得十八不共法後對所化衆生無畏而轉聖法大*輪,唯是具足欲從痛苦中救度衆生的大悲且勝伏四魔的諸佛勝者所獲得。

  癸二、喻義對應:

  地等體相空中無,虛空體相色中無,

  然五大種世間共,不共世間塵許無。

  一切有爲法之相如地大等堅濕相不是虛空的相,在四大種的色法中無有無障無礙等無爲法之相,由與其它不共故,說與虛空相同。然在世間,地水火風空同是大種故,是相同,在世間無有塵許法與佛不共法相同故,虛空也不能表示彼。

  辛二、廣說色身異熟果功德分二:一、所表之叁十二相;二、以能表比喻歸攝。

  壬一、所表之叁十二相:

  善住平滿輪輻相,足跟廣長踝不隆,

  123

  手足諸指悉纖長…

《大乘無上續論略釋·彌勒教言 功德品第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