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及如鵝王網缦相,
45
肌膚柔軟且細嫩,身體七處極隆滿,
67
伊尼延鹿王腨相,陰藏猶如大象王,
89
上身猶如獅子王,雙肩隆滿極豐腴,
1011
臂肘渾圓豐腴相,手軟渾圓無高下,
1213
正立不俯手過膝,清淨之身具圓光,
1314
頸項無垢如海螺,兩頰平廣似獸王,
1516
齒具四十上下等,亦極清淨且密嚴,
1718
淨齒長短粗細勻,大牙極勝潔白性,
1920
難思無邊廣長舌,品嘗諸味得勝味,
2122
迦陵頻伽自然聲,梵音清澈深遠聞,
23
眼如蓮花 牛王睫,具淨白毫嚴飾面,
242526
頂有肉髻 膚金色,清淨細薄衆生尊,
2728
一孔生一細柔毛,右旋細輪向上靡,
29
淨發嚴如琉璃寶,身量端似尼拘樹,
3031
普賢無譬大仙人,那羅延力堅固身,
32
不思議相叁十二,佛說此是人王相。
(1)往昔學道時立堅固誓願故,成就足掌平滿相。
(2)往昔布施種種資財故,成就手足掌千輻輪相。
(3)往昔不輕視他人故,成就足跟廣長踝不突隆相,在《般若》中此者許爲二相。
(4)往昔以正法救度衆生故,成就手足諸指纖長相。
(5)往昔不破人眷屬故,成就手足網缦相。
(6)往昔布施種種妙衣故,成就皮膚柔軟且身善住細嫩相。
(7)往昔布施殊勝美味飲食故,成就身體雙腳背、雙手背、雙肩、頸後七處隆滿相。
(8)往昔護持佛法故,成就如伊尼延鹿王腨圓滿結實漸細相。
(9)往昔不說淫穢語並斷邪淫故,成就如象王馬王陰藏相。
(10)往昔漸次行持廣大善業故,成就如獅子王上身寬廣相。
(11)往昔行持真實善法故,成就肩膀缺骨隆圓豐腴相。
(12)往昔于衆生施無畏並賜安慰故,成就臂肘圓實莊嚴相。
(13)往昔恒常歡喜趨入助人成辦諸事故,成就柔軟、形圓、無粗細高低及不須俯身即能過膝的手相。
(14)往昔無厭足行持十善故,成就障垢清淨身具圓光相。
(15)往昔于諸病人惠施衆藥故,成就如海螺具叁紋理無垢頸項。
(16)往昔圓滿修持善法加行故,成就如獅王平廣臉頰。
(17)往昔于一切衆生心恒平等故,成就四十齒且上下各二十數量相等相。
(18)往昔平息紛诤、令破裂者和合故,成就清淨密嚴齒相。
(19)往昔布施極悅意如意寶故,成就無垢清淨、無長短粗細齊整齒相。
(20)往昔叁門一切作業未被過失染汙而行持故,成就如螺二牙潔白相。
(21)往昔一切時中持真實語故,成就細薄能覆自面的廣長舌相。
(22)往昔布施悅意美味故,成就無變、無量、所有不可思議殊勝味,縱味劣臭亦成美味。
(23)往昔斷惡語說柔和語故,不須觀待發心動機而自生之語如迦陵頻伽悅耳音及如梵天清澈遠聞音。
(24)往昔以慈悲心養育衆生故,成就如青蓮葉黑白分明修長妙眼相。
(25)往昔自心無诳故,成就厚密油黑無有混雜如牛王的睫毛相。
(26)往昔贊歎應贊處故,成就嚴飾面容、若抽則長一肘不抽右旋而住的眉間無垢白毫相。
(27)往昔恭敬頂禮上師故,成就一切衆生不見的頂髻相。
(28)往昔內心堪能並施悅意臥具故,成就具足清淨垢障且無皺縮、細薄如金色之膚相,是一切有情中最勝的佛陀所具,榮敦巴大師雲:“此是依導師釋迦佛的身相而言,若依藥師佛而言則以藍色代替。”我認爲是就具有善妙光澤而言。
(29)往昔斷除愦鬧、增上善根並且平等納受堪布阿阇梨的教授故,成就諸毛善妙細柔、一孔生一毛、向上右旋之相。
(30)往昔斷除毆打及持器械等故,成就無垢如琉璃寶般善住的绀發相。
(31)往昔安置自他一切于叁摩地中故,成就如圓滿尼拘陀樹長寬均等的佛身相。
(32)往昔修複佛像佛塔並從諸怖畏中救度有情故,成就普賢無比大仙人相,即是佛陀具威光勢力如金剛身堅固、正直,各方皆具莊嚴。
如是凡夫不可思議威光赫奕顯耀的功德——叁十二相,導師一切種智在經中宣說此等是人王諸如來大丈夫的標志。
壬二、以能表比喻歸攝:
猶如無雲空月色,秋季湛海水中見,
如是正覺壇城中,佛子能見遍主身。
猶如秋季在無雲虛空以及湛藍淨水盈滿的大海中見到圓滿月輪色相,如是,十地諸佛子與諸平凡衆生分別在正等覺壇城及世間壇城中見到遍主佛陀的二種色身。
庚叁、以經教了知彼等功德:
如是六十四功德,各自所具成就因,
及其次第當依照,寶女問經而了知。
如是十力等六十四種功德以及彼等各自之因——法身所具的離系因與色身所具的異熟因,此處依照《寶女請問大乘竅訣經》的次第而宣說,應當了知。
庚四、以喻義複攝其義分二:一、總說喻義相同;二、廣說各自喻義對應。
辛一、總說喻義相同:
由無毀壞無羸劣,無與倫比無動故,
次第金剛獅子王,虛空水月喻顯示。
十力是由違品不能毀壞故,無畏是由辯才無羸劣故,不共法是由聲緣不可比故,二種色身是由在法身中無移動故,依次以金剛、獅王、虛空、淨水中映現的月影諸比喻顯示。
辛二、別說彼等各自喻義對應分二:一、宣說離系果法身之功德;二、宣說異熟果色身之功德。
壬一、宣說離系果法身之功德分二:一、展開以比喻表示;二、歸納無差別之理。
癸一、展開以比喻表示分叁:一、以金剛喻表示十力;二、以獅子喻表示無畏;叁、以虛空喻表示不共法。
子一、以金剛喻表示十力分二:一、別別表示;二、共同表示。
醜一、別別表示:
初六中叁後一力,依此十力之次第,
遣除所知叁昧障,以及習氣諸障故,
如甲如牆如稠林,刺穿摧毀截斷故。
在如金剛的諸十力中,以處非處智力等前六力及染淨靜慮等中間叁力以及漏盡智力最後一力次第可遣除所知障叁摩地障及習氣諸障故,如金剛杵可刺穿堅硬铠甲、摧毀堅固牢牆、截斷稠密林木。
醜二、共同表示:
重精堅固不壞故,大仙勢力如金剛,
何以沈重由精華,何以精華由堅固,
何以堅固由不壞,不壞是故如金剛。
由沈重、精華、堅固、不壞四種差別因成立大仙佛陀的勢力猶如金剛。宣說彼者:爲何是沈重?是輪涅諸法的精粹或精華故;爲何是精華?是無爲且是任運自成的堅固性故;爲何是堅固?一切分別執著相等違品不能破壞故;如是摧毀一切所斷而自身不被摧壞故,十力猶如金剛。
子二、以獅子喻表示無畏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醜一、略說:
無畏懼故善住故,堅故勢力圓滿故,
釋迦獅子如獅子,于大衆中無畏懼。
于何者也無畏懼故,于何者也無須觀待而善住故,智慧堅固故,功德勢力圓滿故,人王釋迦獅子如獅子王于諸眷屬大衆中無所畏懼。
醜二、廣說:
正遍知故于何者,無所畏懼而安住,
清淨有情與自身,亦見不等故善住。
心于一切諸法中,一緣安住故堅固,
極細無明習氣地,徹底越故具勢力。
現量正遍知一切所知故,能無誤解答一切問難,因此對敵者等任何補特伽羅皆無畏懼而坦然安住;于已斷大部分障礙的十地清淨有情也見與己不平等故,毫不觀待他人而善住;自心于如所有盡所有的一切法無有分別且能一緣安住故,叁摩地堅固;也斷盡極難遣除的極細無明習氣地故,圓滿具足能徹斷違品的勢力之功德。
子叁、以虛空喻表示不共法:
凡夫聲聞及獨覺,具慧菩薩與如來,
愈上智慧愈細微,故以五大喻顯示。
一切世間受用處,故如地水火風大,
超越世出世間相,故不共法如空大。
執著我的世間凡夫衆生、證悟無我的聲聞、證悟人無我與部分法無我的獨覺、證悟人法二無我的具慧菩薩以及現量遍知一切的自覺如來,彼等愈上智慧愈微細故,如地等五大前前粗大而後後細微。或者佛陀的功德是世間活命受用的殊勝依處故,如能依的堅地、攝集的濕水、能成熟的暖火、能不腐爛的動風,是世間的受用處;或者,佛陀是超越世間諸凡夫及出世間聲聞等的體相故,不共法如超越地等的虛空。
癸二、歸納無差別之理:
此等叁十二功德,依止法身無別異,
如如意寶光色形,彼等叁者無別故。
此等叁十二種功德是自利勝義法身所具有並于彼中無別安住,如同如意寶的光色形無別般,此等功德也是在同一法身中無別故。
壬二、宣說色身異熟果之功德分二:一、叁十二相依報化二身而住;二、以月喻表示色身。
癸一、叁十二相依報化二身而住:
見時喜足功德者,所謂妙相叁十二,
依二色身即化身,聖法圓滿受用身。
以妙相莊嚴的佛身一見即生歡喜滿足的大丈夫之異熟功德,即是所謂的叁十二妙相,彼者依止化身及圓滿受用大乘法的報身,即依止二種色身。
癸二、以月喻表示二色身:
依于垢淨遠近衆,世間如來壇城中,
見此有情有二類,如現水空月輪色。
依于清淨見色身的障垢,遠之凡夫聲聞等、近之十地大菩薩分別在世間及如來壇城中,如在淨水中見月影及虛空中見真月色相般見到二種色身的所化有情的種性有兩類,如是,是如來真實色身及彼影像故,稱爲二壇城。
大乘無上續論辨叁寶種性中功德品第叁終。
大乘無上續論辨別叁寶種性中功德品第叁釋競。
腨(shuàn)腿肚子。
《大乘無上續論略釋·彌勒教言 功德品第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