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无上续论略释·弥勒教言 功德品第三

  功德品第三

  戊三、觉之功德义分二:一、对应二身功德之分类;二、抉择功德之分类。

  己一、对应二身功德之分类分二:一、分别宣说身与功德;二、彼等各自分类。

  庚一、分别宣说身与功德:

  自利他利胜义身,及依彼者世俗身,

  离系果与异熟果,功德分类六十四。

  于此,成办自利的胜义法身及依彼而显现的成办他利的世俗色身。法身具有三十二种离系功德,色身具有三十二种异熟果或功德,功德的所有分类共有六十四种。

  庚二、彼等各自分类:

  自利圆满功德处,即一切佛胜义身,

  他利圆满功德处,即一切佛世俗身。

  初者法身十力等,离系功德皆具足,

  二者大丈夫相等,异熟功德皆具足。

  成就一切自利圆满功德的依处是圣者智慧境界的胜义身,诸大仙佛陀的世俗色身是能成就他利圆满功德的依处。初者法身具足十力等一切离系功德,第二色身具足大丈夫相等以积累福德资粮的异熟功德。

  己二、抉择功德之分类分四:一、总标略说喻义对应;二、广说各义;三、以经教了知彼等功德;四、复说喻义摄义。

  庚一、总标略说喻义对应:

  力破愚痴如金刚,处众无畏若狮子,

  善逝不共类虚空,佛现二身同水月。

  十力能无碍摧破无明等诸多障碍且不被其它所摧如金刚杵;以四无畏身处无量眷属众中丝毫无畏如狮子王;善逝十八不共法与其它不共如同虚空;能仁对所化众生显示具足相好的二种色身,虽于远近所化众前显现,然非彼等自性故,如水月与空月。

  庚二、广说各义分二:一、广说自利胜义法身具离系功德;二、广说他利世俗色身具异熟果功德。

  辛一、广说自利胜义法身具离系功德分三:一、十力;二、四无畏;三、十八不共法。

  壬一、十力分二:一、所表义之本体;二、依能表比喻了知。

  癸一、所表义之本体:

  知处非处业异熟,种种根机种种界,

  种种信解遍趣行,染净二种静虑等,

  忆念自他之宿命,了知生死天眼通,

  寂灭烦恼习气智,如是宣说十种力。

  ①以往昔坚固勇猛修习大乘佛法为因,获得了知因果等处与非处的智力。

  ②以往昔观察众生根机并契机说法为因,获得了知一切所化信等利钝中等之根机差别的智力。

  ③以往昔内心坚固串习因果为因,获得了知因果等诸业异熟的智力。

  ④以往昔已契入诸所化界为因,获得了知三乘等种种种性或界的智力。

  ⑤以往昔随顺众生信解普施妙法为因,获得了知对三乘等信解的种种智力。

  ⑥以往昔修习一切乘为因,获得了知三种界或三菩提等遍行道的智力。

  ⑦以往昔修习三摩地为因,获得了知四禅、四无色定、八解脱、九等至等杂染世间静虑以及清净涅槃禅定的智力。

  ⑧以往昔善根未曾散失及不放逸为因,获得了知自他一切宿世诸行及其因的智力。

  ⑨以往昔未曾让众生怖畏且以清净心宣演妙法为因,获得了知众生的死处及中阴等一切差别的天眼通智力。

  ⑩以往昔为断漏法宣说妙法为因,获得了知寂灭自他烦恼及习气的智力。

  以上十种智力即是十力。

  癸二、依能表比喻了知:

  是处非处异熟界,众生种种信解性,

  遍趣行与染净定,种种根机忆宿命,

  天眼通及漏尽智,无明铠甲墙与林,

  能刺能摧能截故,佛力犹如金刚杵。

  了知因果的处与非处、业的异熟、所化的种性或界、众生的种种信解、种种遍趣的道、九等至等具染净的差别、信等种种根机、能忆念自他宿命、天眼观知死与生、了知自他漏法灭尽智,如是十种智力各自的违品无明——所知障、三摩地障及习气障三者依次如坚甲、牢墙及稠林,彼三者分别由能刺能摧能截故,所谓十种智力能无碍摧毁各自违品而不被一切所摧故,犹如金刚杵。

  壬二、四无畏分二:一、认定本体之义;二、以比喻了知彼义。

  癸一、认定本体之义:

  诸法圆满觉菩提,一切诸障能禁止,

  宣说道谛及灭谛,如是四种无所畏。

  诸法自知令他知,道障自断令他断,

  入道自得令他得,说二利谛佛无畏。

  初者四无畏之本体:往昔以平等心无悭为众生说法,由此现证如所有尽所有的一切法而自言“我圆满觉悟菩提无所怖畏”;往昔未曾依止障碍法,由此自言“贪等烦恼是障解脱法,当须遮遣无所怖畏”;往昔以信解趋入白法,由此自言“我说能断的三十七菩提道无所怖畏”;往昔无慢说法,由此自言“断尽所断的灭谛我今已得无所怖畏”。如是自说自利断证圆满以及为利他宣说道与道障。于此依恃苦行、种性、受用、势力及离世间贪欲而生我慢的依次是沙门、婆罗门、天、魔及梵天等,不见彼等任何人有如理遮破之相,由身无不乐、语无怯懦、意无怖畏故,佛在具大福德尊胜众中高声唱言,在眷属众中作狮子吼,在梵天处转*轮毫无怖畏。

  如是四种无畏其作用是从自利利他展开,即佛自说“所知有事痛苦等一切相我今已知,为令他知而说法”;“所断有事集业惑等我已彻断,为令他断而说所断障碍法”;“所依之道我已圆满依止,为令他依止而说道法”;“所得极为清净具二净的无上灭谛我今已得,为令他也能获得而说漏尽灭谛法”。如是自已现前为利他而宣说四谛故,大仙佛陀任处何等眷属中均无障碍。

  癸二、以比喻了知彼义:

  林中兽王常无畏,百兽群中自在行,

  佛陀狮王处众中,无畏善住坚势力。

  犹如兽王狮子恒住林中而毫无畏惧、顾虑自在游行,如是,能仁佛陀狮王身处眷属众中,以自身最尊最胜无所畏惧而善住,并且毫无顾虑故无须观待,及由心恒时安住坚固入定的功德,微细者也断尽故,具足势力而安住。

  壬三、十八不共法分二:一、真实义;二、喻义对应。

  癸一、真实义分二:一、十八不共法各自之分类;二、复说上义及作用与获得之理。

  子一、十八不共法各自之分类分二:一、广说;二、摄义并说余义。

  丑一、广说分四:一、行所摄六法;二、证所摄六法;三、事业所摄三法;四、智慧所摄三法。

  寅一、行所摄六法:

  如来无过亦无诤,无有心意失念过,

  亦无不定散乱心,及无轮涅种种想,

  并无不择而舍置。

  由往昔修习为迷路者无误示路等,佛身无有以三毒引发的奔跳等过,是为身之一德。由往昔无诤且断除妄语绮语等,佛没有以烦恼引起的诤论、绮语等杂乱语过,是为语之一德。由往昔修习六随念,导师佛无有忘失往事之过;由往昔修习善护他人心等,无有不能一心安住三摩地的散乱心;由往昔修习断除颠倒心与想,也无执著轮涅他体的种种过失;由往昔修习自他轮涅平等性,无有不经抉择舍置根熟众生的过失,是为意之四德。

  寅二、证所摄六法:

  志欲精进及正念,以及智慧与解脱,

  解脱知见不退失。

  由往昔修习求取深广法等,绍隆三宝种性及利益众生的志欲不退失;由往昔勤修依止上师、成熟众生等,勇悍利他的精进不退失;由往昔修四念处等,如实照见诸法的正念不退失;由往昔无厌足求法并生起三慧,辨析诸法的智慧不退失;由往昔修习断除愦闹安住静处及三解脱门,远离障碍的解脱不退失;由往昔为利他了知正法并说法及以修行了知缘起律,于法自在的智慧——从障碍中解脱的智慧不退失,以此照见一切诸法。此处未说禅定,然也可摄于无有不定散乱中;有些经论未说正念,然可摄于心意无有忘失念中;有些经论中全部具足,以此观点而言,志欲精进应合为一法,或解脱与解脱知见合为一法。如是善逝根安住于证所摄的六法,且无有果中当得的退失。

  寅三、事业所摄三法:

  三门事业随智转。

  由往昔修习远离谄曲、欺诳、狡诈等的梵行,身业显示神变等;由往昔修习断除妄语等并演说正法,语业宣说正法;由往昔修习断除贪欲等并修习正见,意业入禅定等,即身语意一切业均以智慧为导,随彼而转。

  寅四、智慧所摄三法:

  智慧无碍知三世。

  由往昔获得对过去、现在、未来诸法无著无碍无疑的智慧,且自己发起欲得的意乐,并为自利也如是趣入修行故,无著无碍的智慧了知过去、现在、未来等,亦即智慧无碍了知三世。

  丑二、摄义并说余义:

  如是十八及余法,是为佛陀不共德。

  佛不共法包括十八种及其余功德,所谓其余功德即是诸如佛所著法衣离身四寸、无量身、胜伏一切、殊胜超越无见顶相等,以及如同善见药树一见即能寂灭众生过失,也是导师的不共功德法。

  子二、复说上义及获得之理:

  佛身语意悉无过,心无动摇无异想,

  不择舍置亦远离,志欲精进清净念,

  无垢智慧及解脱,解脱知见均不退,

  诸业普随智导转,三世无碍广智行。

  觉彼不共大菩提,为众无畏转妙轮,

  此唯具足大悲者,一切中胜如来得。

  佛陀身无错乱过,语无喧杂过,意无失念过,无有以散乱挠动自心过,无有轮涅种种异想,大仙佛陀无有不择而舍置过,并且寻求利他的志欲、勇悍利他的精进、照见一切义的清净正念、无垢智慧、从障碍中出离的解脱、见一切所知义的解脱智慧,彼等皆无退失,佛身语意三门作业以智慧为导且随智慧而转,对三世一切所知恒时以无著无碍不可思议广大智慧悟入尽所有义。如是觉悟并获得十八不共法后对所化众生无畏而转圣法大*轮,唯是具足欲从痛苦中救度众生的大悲且胜伏四魔的诸佛胜者所获得。

  癸二、喻义对应:

  地等体相空中无,虚空体相色中无,

  然五大种世间共,不共世间尘许无。

  一切有为法之相如地大等坚湿相不是虚空的相,在四大种的色法中无有无障无碍等无为法之相,由与其它不共故,说与虚空相同。然在世间,地水火风空同是大种故,是相同,在世间无有尘许法与佛不共法相同故,虚空也不能表示彼。

  辛二、广说色身异熟果功德分二:一、所表之三十二相;二、以能表比喻归摄。

  壬一、所表之三十二相:

  善住平满轮辐相,足跟广长踝不隆,

  123

  手足诸指悉纤长…

《大乘无上续论略释·弥勒教言 功德品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