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修問答(彙集九)

  我們平時修法的時候,可以轉轉經輪嗎?

   上師解答:修法的時候,最好不要轉轉經輪,應該專心觀修。但是有的人轉轉經輪的時候,也並不影響自己的觀修,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如果影響了觀修,那就不太好,不如法了。我們學習“聞法的方式”裏講過,聞法的時候,連念珠和轉經輪都要放下,專心谛聽。修法的過程中也是一樣,應該是專心觀修,不應該做其他的事,包括善事都應該放下。平時自己方便的時候轉一轉,這都可以。

  

  在修行人中,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我們與外人能夠相處好,與家人卻相處不好;我們對外人很慈悲,但是對家人卻不行。爲什麼會這樣呢?怎麼才能改變?

   上師解答:很多人說,“我對外人挺好,別人對我的印象也很好;但是我對家人不行。對其他人我有慈悲心,但是我對家人始終發不出來慈悲心。”這就說明了你沒有真正的慈悲心,你沒有修行。因爲別人還不了解你,你在外人面前偶爾說幾句好話、關心關心、照顧照顧就行了,不用經常裝,這沒什麼可難的。難在哪?你對經常接觸的人要持之以恒地付出、照顧、關心,那才是真正的難處。你能感化他,這才是你真正的進步。

   那些外人跟你不經常接觸,不太了解你,也不怎麼需要你,所以沒有什麼矛盾和沖突。家人不一樣,天天接觸,互相太了解了,太熟悉了,你如果不是真心對他們好,互相就很難相處。其實你跟家人在一起的心態,才是你真正的心態,真正的面目!對外人挺祥和的,這都是裝的嗎!裝模做樣、花言巧語,你已經欺騙衆生了。

   發慈悲心、菩提心的時候要慢慢擴大範圍,尤其是實際行動的時候更要按次第,從自己身邊的有緣衆生做起,無緣的衆生你想度也度不了,想幫也幫不了。他成爲了你的親人,這也是一種緣分。現在我們都修慈悲心和菩提心。修慈悲心是你一定要把他人當作自己的父母,修菩提心是你一定要把他人當作佛。這也有過程,我們要努力,慢慢一定要做好。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具足四個條件,遠離兩種違緣。兩種違緣一個是五無間罪,另一個是謗法罪。請問什麼是謗法罪,怎樣消除謗法罪?

   上師解答:無論是顯宗、密宗,大乘、小乘,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佛說的,都是解脫的方法。不能說任何有關佛法不好的話,若是說了就是犯了謗法罪。心裏對不同的法門有分別、執著,相互攀比、排斥,認爲這個法門不好,那個法門不是正法,也都屬于是謗法罪。謗法的罪過非常嚴重;犯了謗法罪的人念佛念得再多再好,也不能往生。

   具足四種對治力而修持金剛薩垛除障法,能夠清淨、消除謗法罪。還有,經常修持“請轉*輪”的修法,就是經常在心裏觀想、默念、祈請諸佛菩薩輾轉*輪,講經說法,這樣也能消除謗法罪。

  

  我們修除障法時,要明觀上師金剛薩埵佛。那什麼叫上師金剛薩埵佛呢?

   我們觀修金剛薩埵除障法時,要觀想金剛薩埵佛作爲皈依、忏悔的對境。在這裏,上師金剛薩埵佛代表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一切主尊,一切上師叁寶。

   什麼叫上師金剛薩埵佛呢?上師和金剛薩埵佛是一體的,他在顯現上是金剛薩埵佛,但實際上是自己的根本上師。也可以說形象爲本尊,本體爲上師。通過這種修持方法能快速成就。我們與上師的緣分非常近,與本尊的緣分相對來說遠一些,所以成就有快慢。若是你觀修金剛薩埵除障法時,能跟上師瑜伽相結合來修持,成就的速度就會非常快。若不這樣修持,你精進學修最終也能成就,但是這個過程非常慢。所以我們現在修法的時候最好將本體觀爲上師,形象觀爲金剛薩埵佛。其實不管是上師還是金剛薩埵佛都是一體的。

  

  觀修金剛薩垛除障法中的四種對治力是什麼?

   上師解答:

   (1)所依對治力

   所依對治力有內所依對治力和外所依對治力。內所依對治力是在相續中具足願行菩提心。外所依對治力是觀想、皈依上師金剛薩垛佛,通過他的加持及願力消除自己的業障。

   (2)厭患對治力

   厭患對治力也可以叫破惡力,就是對自己往昔所做的惡業生起強烈的追悔心。我們已經造過那麼多業,犯過那麼多戒,猶如服了很多毒藥。我們解脫的慧命快要斷了,成佛的因緣快要斷了,怎麼能不後悔呢?僅僅在口頭上說沒有用,要發自內心的忏悔,通過這樣的意念來忏悔,才能破壞惡業,消除業障。簡單地說,忏悔就是在上師面前,在主尊面前認錯。發現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是最最重要的。

   (3)返回對治力

   對自己以往所造的惡業,下決心從今以後縱遇命難也決不再造。改正錯誤,去掉毛病,斷煩惱、斷惡習,這就是返回對治力,也是恢複對治力。這樣才能恢複原狀,才能回歸當初。人都是煩惱的奴隸,它們征服我們的時候,我們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抵抗,只能在它們的牽引下去做。當我們對自己往昔所做的這些惡業有強烈的追悔心時,才會下這樣的決心。

   (4)現行對治力

   觀想金剛薩垛、念誦百字明、祈請金剛薩垛加持,消除自己的業障。金剛薩垛降下甘露,沐浴自己的身心,淨除自己心靈上的障礙,病障、魔障、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所有的障礙都從汗毛孔、腳底、肛門排出去了,于是身口意得以清淨。

  

  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障礙,那什麼事情最能障礙我們修行呢?

   上師解答: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會有很多障礙,這個時候一定不要忘記上師叁寶,我們要共同祈禱上師叁寶,要保持穩定,保持清淨,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上師和弟子之間,道友之間,金剛兄弟姐妹之間發生矛盾,互相誹謗、互相傷害、互相舍棄,這些才是最大的障礙。別的都不算什麼。我們這個壇城很清淨,大家發心也清淨,都清淨。清淨心的力量大,那麼魔就黏不上我們,障礙不了我們。

  

  佛當時爲什麼要經過祈請才轉*輪?我們現在應該怎樣修持請轉*輪,都有哪些功德?

   上師解答:釋迦牟尼佛成佛後,見衆生愚癡,不能體悟佛法的甚深道理,更不懂得珍惜法寶,于是默然不語,七七四十九天沒有講經說法。大梵天王和帝釋天王等很多天人見到這樣的情形,就向佛供養了海螺和金輪,祈請了叁次,這樣佛才開始輾轉*輪。

   末法時期的衆生因福薄慧淺,業力越來越大,只追求飲食、衣飾、錢財、玩樂,不知道有解脫的方法。即便是進了佛門,也沒有輾轉*輪的能力。所以我們應當以種種善巧方便,勸請十方諸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廣轉*輪,講經說法,向衆生開示解脫之道。這樣,佛法的光芒才能照亮整個世界,才能鏟除衆生心靈上的黑暗。如果在我們周圍有具德的上師善知識,也應該盡力向他們請求講經說法。

   修請轉*輪的功德,第一能消除謗法罪。我們很多人都在過去的生生世世誹謗過上師叁寶,犯過謗法罪。如果我們經常勸請諸佛菩薩、上師善知識轉*輪的話,這些業障都能消盡。第二,能種下慈憫衆生的善根,生生世世都能遇到佛法,在相續中不會生起邪知邪見。

  

  在金剛薩垛除障法的修法裏,念完百字明以後,上師金剛薩垛佛化成光融入自己的體內,自己瞬間也變成金剛薩垛佛。此處把自己觀成佛,要具足什麼樣的條件?

   上師解答:觀想上師金剛薩垛融入自己的體內,自己成爲金剛薩垛。這個時候,第一,一定要觀得特別明了,清清楚楚。第二,淨知,把自己觀爲佛了,已經清淨了。在這裏,不是讓你將不清淨的東西觀爲清淨,強行讓你將自己觀爲佛;而是你本來就清淨,本來就是佛,你也認識到了這個道理。第叁,是穩。穩就是觀金剛薩垛佛融入自己的體內,從心裏想自己與金剛薩垛佛無二無別,對這個道理有一顆堅定而穩固的信心。這叁點一定要具足。

  

  有怎樣的發心,才算是大乘修行者?

   上師解答:現在很多人學法修行,都是爲了解脫,爲了往生,但不是爲了衆生。還有的人一聽說佛功德大,福德大,智慧高,有各種神通神變,貪心就起來了,貪著這些佛的境界,特別想成佛,想玩神通,享受這些福報。這都不是爲了衆生,也就不是菩提心,所以這都不是大乘修行者的發心。

   那麼,什麼才是大乘修行者的發心呢?有兩種發心,都是爲衆生。第一個,發誓發願要成佛,這個也是爲了救度衆生。第二個,發誓發願精進認真聞思修行。精進認真聞思修行是爲了成佛,但是成佛是爲了衆生,始終也是爲衆生。有這種發心,然後去學修,這才是真正的大乘修行。

  

  觀修上師瑜伽的時候,應該觀想上師的形象,還是觀想佛菩薩、本尊的形象?

   上師解答:修上師瑜伽的時候要觀福田,就是觀想上師。如果對上師有具足的信心,每當見到上師、聽到上師、想到上師的時候就會生起無與倫比的歡喜心,在你的心目中上師跟佛沒有任何區別,你有這樣具足的信心,就可以直接觀想自己的上師。觀想在自己的頭頂或者前方有一個寶座,在寶座上面有蓮花座,蓮花座上有日輪墊,日輪墊上有月輪墊,上面坐著自己的上師。

   如果你對上師的信心不是特別足,還有上師和佛的分別,覺得除了自己的上師以外還有佛,覺得佛比上師更好,你可以把自己上師的形相觀爲蓮花生大士或是其它的本尊,或者是你最有信心的佛菩薩。

  

  很多人學佛修行,就是想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但往生不是很容易的。具足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呢?

   上師解答: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具足四個條件:一、發願行菩提心;二、積累福慧資糧;叁、念修、觀修阿彌陀佛;四、回向發願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同時還要遠離兩種違緣:五無間罪和謗法罪。

   只…

《學修問答(彙集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