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成就。
觀想也沒有什麼難的內容。“嗡啊吽”的含義,能夠憶念,能夠想到,而且有堅信,那就行了。其實做火施、供曼茶,這都是非常殊勝的法門,若是自己有信心,認真學修的話,能夠消業積福,對你的各方面都會有極大的幫助。
修密法修不好容易下地獄,真的是這樣嗎?
上師解答:無論修什麼法門,修不好都會墮落地獄。什麼叫修不好?若是你半途而廢,違背戒律,舍棄誓言,修哪個法門都一樣,都會下地獄。若不是這樣的話就不會的。其實真正能夠修密的人是很少的,按標准來衡量,那要求相當的高。真正能夠修持密法的人非常安全,基本上是不可能下地獄的。因爲什麼呢?真正能修密法的人是已經開悟的人,他基本上不會犯太大的錯誤,他是不會墮落的。
打掃衛生有什麼功德和利益?
上師解答:打掃衛生是最好的修持方法。一切法的自性是不垢不淨的,你感覺髒亂,那些衆生也感覺髒亂,這都是你的業障和煩惱,也是衆生的業障和煩惱。這些業障和煩惱正好顯現在你眼前,你把它們打掃幹淨了,就消除了自己與衆生的煩惱和業障,這才是真正的消業積福,這才是真正的還債。這裏有弘揚佛法,有救度衆生。你打掃得幹幹淨淨了,別人看了也有舒服的感覺,也有歡喜心。這是什麼?這是佛性。你讓衆生見到本來具有的佛性,這多好啊!
以前佛有個弟子叫周梨槃陀伽,特別笨,教什麼都學不會。最後佛告訴他,你就掃地吧。你掃地的時候,心裏想,你掃的這些塵土不是塵土,是你的業障,是你的煩惱。他特別虔誠,對佛所說的話沒有絲毫懷疑。他就那麼去做,最後把所有的業障煩惱都掃幹淨了,成阿羅漢了。這是一種消業積福、開悟證悟的方法呀!我們也一樣啊,這些灰塵、不幹淨的東西都是我們的煩惱業障、分別執著,打掃得越幹淨,我們的心地就會越清淨,心就會越自在。
在喇榮曾經有兩個人,特別有名,講法、辯經都非常好,人們都贊歎、恭敬他們。有一次,上師法王如意寶讓他們掃大道,一連七天。因爲他們有違緣,這是一種消災免難、去除違緣的方法,也是一種竅訣。我們藏地那邊有這種情況,修行的程度越高,魔力就越大。如果不能戰勝魔力,就去掃地;只要一掃地,一切魔力都會消失。小孩子上學學得特別好,大家都贊歎,這時候容易出現障礙,應該去打掃衛生,他就不會有魔力。這都是一種善巧方便。
有人說,我每天也打掃衛生啊,但是業障沒有減輕。這是爲什麼?因爲沒有發心。包括洗臉、刷牙、洗澡的時候都應該發心,這樣業障、煩惱都能洗幹淨了。這樣在日常的生活中你可以積福、消業。家庭就是佛國淨土,自身就是最圓滿的壇城。你莊嚴淨土,清淨壇城,這就是發心動機。轉念才能消除業障,轉心才能降服煩惱。
哪種供養和布施是最重要的?
上師解答:供養有很多種,但是法供養最圓滿、最殊勝的。對上師叁寶,你可以沒有別的供養,但是你不能沒有法的供養;對父母衆生,你可以沒有別的布施,但是你不能沒有法的布施。如果你對上師叁寶沒有法的供養,對父母衆生沒有法的布施,那你學也是白學,修也是白修,不會解脫、不會成就。
一定要發心,發慈悲心、發菩提心;一定要發願,爲衆生解脫,爲衆生成佛。然後好好地學佛,好好地修行,這就是對上師叁寶最大的供養,對父母衆生最大的布施。
婚姻、家庭會給我們帶來煩惱,是不是就不要結婚了呢?
上師解答:不是說不讓你結婚生孩子,而是不讓你執著這些。一切隨緣,你可以結婚。如果你執著了,你不結婚不生孩子也是一種苦惱;若是你真正看破放下有智慧了,結婚生孩子也是一種快樂,也是一種解脫。佛示現成佛以後,爲什麼七七四十九天沒有講經說法?就怕這些衆生不相信,怕衆生不明白。一講空,就認爲什麼也沒有了;一說有,就一下子又執著實有、真有。這裏也是,一說結婚、生孩子是自尋煩惱、自找痛苦,那就不能結婚了?這也是一種偏見,不是這樣的。
現今社會如何親近依止上師?
上師解答:想成就,確實是要依止上師,並且要能經常和上師交流,隨時與上師溝通。雖然現在我們沒有條件隨時見面,但是也不要緊,我們通過互聯網,通過各種渠道,隨時都可以聯系。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以前很多大德高僧都是到很遠的地方去尋找上師,跟隨、依止上師去學修,包括我們的曆代傳承上師都是這樣。以前哪有現在這些條件?那些上師、大德們連出幾本書都很費勁,什麼光盤,磁帶,電腦,網絡,電話,哪有?現在是信息時代,我們有很多方便,可以隨時溝通,隨時親近。以前交通也不方便,求法很難;現在不一樣,有汽車,有火車,有飛機,幾十分鍾就能見到,再遠的地方一兩天也能到了。
我們還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學法。我講法的內容,在我們大圓滿法網站裏都有;現在講的,幾個小時以後就會有。光盤,書籍,流通起來也很方便啊,有事情需要溝通,還可以打電話。現在親近上師的條件很具備,和以前不一樣,若是你想依止,想學修,一點困難都沒有,隨時都可以。就怕自己沒有決心,沒有信心。
業障重的人能修大圓滿法嗎?
上師解答:我們有上師,有叁寶,有這麼殊勝的法,不怕業障,業障很快就會消盡。出離心也好,菩提心也好,一生起,夙世的所有業障都能消盡;對上師生起信心,對衆生生起慈悲心的時候,業障很快就會消盡。業障沒有功德,但是通過忏悔能消盡,這是業障的功德。我們現在有忏悔之王——金剛薩垛除障法,怕什麼啊?所以大家好好修,不怕業障。按法本、按傳承好好修,腳踏實地修,這就行了,一切都會好的。
學生應該怎麼學佛修行?
上師解答: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就是修行。好好上學,認真學習,這都是應該的。同時,你一定要發一個好心。你是爲了什麼學習的?現在很多人都發心不正確,心裏不清淨,都是爲了自己的一些利益,怕沒有學曆找不到工作,賺不到錢,就是爲了這些。這都不是重要的。
你應該發心,爲了社會,爲了佛教的事業,爲了更多的衆生,而去努力學習。將來,你把所學到的這些知識,都變成利益衆生的工具。你將來有知識、有能力了,就能爲社會作出貢獻,幫助那些有緣的衆生。以這樣的心態,上學去學習,這樣完全都是修行。一定要這樣轉念,發心。
念觀音心咒的時候,有時候觀想的是佛菩薩,有時候觀想的是衆生,這如法嗎?
上師解答:修法的時候一定按傳承、按儀軌、按上師的要求,這就行了。不要再往裏面加別的,不要再去想別的什麼,這都不如法。你真能夠如理如法地觀想了,這就足夠了;若是還特意去想其他的,就已經耽誤了自己的修行。如果修法、觀想的時候,相續中自然地産生了一些念頭,那就讓它自然消滅就行了,不要特地去想。按儀軌、按傳承做就行了。
修法的時候坐不住,怎麼辦?
上師解答:沒事,慢慢就好了。剛開始學修佛法的時候,多看看書,先明白一些基礎的道理,然後再修。我們修法時覺得坐不住,主要還是由于不太明理,對佛法沒有太大的興趣,希求正法的心不強烈。若是強烈了,有信心了,一坐好幾個小時、好幾天,時間很快就會過去。這樣的修行是一種享受。
很多人還是心態沒有放平,沒有真正進入那種修法的狀態。太著急了,心也緊張,身體也肯定坐不住;心放松了,身體也自然而然就會輕松。著急也沒有用。一著急心態就不穩定了,更觀不出來了。能想到哪就想到哪,能觀到哪就觀到哪,這樣效果會更好。一定要學會放松,身心放松。心不能太緊張,也不能太放松,要保持適度。有的人太放松了,變成散亂了;有的人太緊張了,變成執著了。功夫費了不少,時間費了不少,沒有太明顯的效果,沒有太多的成就。因爲什麼?沒有把握適度,我們真正能夠把握適度,很快就能有效果。
我們觀修、思維的時候,剛開始肯定有這樣的時候,什麼也想不起來。修煉都有過程,慢慢就好了,一天比一天好,一個月、一年、幾年以後就完全沒問題了。
做早晚課念得快,半個小時就念完了,這樣可以嗎?
上師解答:觀想能跟上念誦就行;如果念得太快,觀想跟不上,那就不行了。我們有的修法裏要觀文武百尊,一百位本尊,觀想非常成功的人,一瞬間就能觀出來,而且能一清二楚地觀出來。觀想是一種功夫,我們平時做早晚課的時候一定要用心觀想,熟練了就容易觀出來了。
《學修問答(彙集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