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子行叁十七頌 講記1▪P2

  ..續本文上一頁輪回就像個火坑,就像個苦海,只有痛苦沒有安樂!佛講無常,所有屬于世間的這些緣法都是無常的,都在刹那刹那當中變,沒有任何一個是可靠的,沒有任何一個是恒常的。我們不能再迷惑,不能再愚昧,不能再顛倒,一定要清醒,不要在意屬于世間的名聞利養等利益。

  一切快樂和利益的來源是佛果。我們修到佛果,我們修成佛的那一天,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與快樂。那麼,我們什麼時候才能修到佛果,怎樣才能成爲佛呢?佛果不是無緣無故就能證得的。要成佛,要想修到佛果,就要修持正法。通過修行,最後才能證得佛果。那什麼叫正法、什麼叫修行呢?修行就要有修行的方法。現在許多人雖然在表面上學佛,在表面上修行,但是沒有一個完整正確的修持方法,都在盲修瞎練,導致最後沒有絲毫的變化,沒有絲毫的進步,沒有絲毫的成就。《佛子行叁十七頌》就是修持佛法唯一殊勝的竅訣。我們能夠學修《佛子行叁十七頌》,才能趨入佛道,最後才能得到佛果。在這裏,土美仁波切的意思也是,一切快樂和利益的來源是佛果,要達到佛果就要修持正法,要修持正法就要修學《佛子行叁十七頌》。他認爲渴望解脫的衆生都需要這些方法。所以他就立下誓言,發誓發願爲大家寫這個論典。這些都屬于是初義。

  第二個是論義,論義也可以分兩個。第一個是入前行法之方式,第二個是正行宣說叁十道。第一可以分七個部分。

  第一個是當使難得之暇滿人身具義。

  已獲暇滿大舟時,爲自他渡輪回海,日日夜夜不懈怠,聞思修持佛子行。

  這裏主要強調的是要珍惜人身。這個人身很難得到,尤其是暇滿的人身非常難得。佛在經中講過,從因的角度、從比喻的角度、從數目的角度來看,人身確實難得,暇滿的人身更難得。遠離八種無閑暇處,具足十種圓滿的人身叫暇滿的人身,這樣的人身才是學佛修行的殊勝機緣。若是沒有暇滿的人身,就不能學修正法。若不是暇滿的人身,就無法能夠解脫輪回,逃脫叁界。所以說,暇滿的人身就像條船一樣。我們現在在輪回的苦海中,我們如果想達到彼岸,想得到解脫,就要依靠暇滿人身這條船。我們通過這條船才能脫離輪回苦海,才能達到解脫的彼岸。所以一定要珍惜暇滿的人身,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一旦失去了這個人身,就再也得不到了。爲什麼這樣講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從因的角度來思維,想得到人身就要行善斷惡,要斷十種惡業,要行十種善業,還要有上供下施等廣大的布施才能夠得到人身。大家反省一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自己是否能做到斷十種惡業,行十種善業?斷十種惡業:身叁業、口四業、意叁業。身叁業:殺生、偷盜、邪淫。口四業:妄語、绮語、離間語、惡語。口四惡業比身叁惡業容易犯。平時我們一定要仔細觀察。有沒有說假話,不說谛實話?有沒有說離間語,惡口罵人?有沒有讓人傷心,讓人生氣,擾亂人心?這都屬于是惡語啊!绮語:就是說這些閑話,說沒有用的。我們不是經常在那裏說閑話麼,說這些家常話。這都是沒有意義的話,都屬于是绮語。這都是墮落惡趣的因緣,下地獄的因緣啊!不是小事,是大事啊!不是小問題,是大問題啊!

  還有意叁業:貪心、害心、邪見。貪心:貪著于別人的擁有,想占有別人的擁有,這都屬于是貪。想害他人,想傷害衆生的心。不管是想傷害人還是想傷害其它這些蚊子、蒼蠅、螞蟻等等小含生,若是有傷害他們的心,就屬于是害心。邪見: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輪回,不覺得有吧?如果你深信因果的話,你還會你造業嗎?如果你相信輪回的話,你還會這樣嗎?我們只是在表面上信,只是在理論上明白一些,實際還是沒有信,實際還是不明白,還不是深信。還是不相信佛講的輪回,不相信因果,不相信佛講的這些事實真相。佛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是虛假的,都是如幻如夢的。我們到現在還沒有相信。這都屬于是邪見啊!

  這樣說來,自己看看有沒有斷惡行善啊?不殺生,反而愛護生命。不偷盜,還做布施,修舍心。不邪淫:受戒、持戒。不妄語:說谛實語,說谛實話、說真話。不绮語:念佛、誦經、持咒。不惡語:說悅耳話。不離間語:不兩舌、化解怨恨。不貪:當修舍心;不害心:修饒益心;不邪見:保持正見。做到了嗎?若是沒有做到行十種善,斷十種惡,無法能夠得到人身。連人身都得不到,就別提其他的了,不要說別的了。連人身都難得到,沒有把握來世還能得到人身。這是因。緣,還要有廣大的布施,上供下施,有嗎?這是從因緣的角度來思維的。

  佛在經中講過好多比喻,從比喻的角度來思維。在光滑的牆面上撒一把豆,會不會停留一顆、兩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同樣,在流轉輪回中再也不會得到人身。還有數量的比喻:地獄衆生猶如整個大地的塵土;餓鬼衆生猶如酒糟;傍生就是恒河沙;阿修羅就是狂風中的暴雪;人和天人就是指甲上的微塵。指甲上多少微塵?等于沒有一樣。這樣相比,這樣一對比,人和天人可以說是不存在,太少了。爲什麼這麼少呢?就是難得,沒有多少。如意寶爲什麼這麼少?黃金爲什麼這麼少?就是難得。若是不少,不可能珍貴;若是不難得,不可能那麼缺少。在六道中,在輪回中,人和天人爲什麼這麼少呢?因爲難得,幾乎得不到。

  我們今生今世得到這個人身,得到這樣暇滿的人身,是很多生生世世修來的福報,之後才有了這樣的機緣,才有了這樣的福報。我們不能不珍惜,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不能靠人身、拿這個人身來承辦這些世間的利益,不能光吃喝玩樂來虛度這個人身。一定要把它好好地利用起來,一定要把它用在該用的地方。我經常跟大家講:吃喝玩樂不是人和畜生的區別。吃喝玩樂連這些畜生,連螞蟻、蒼蠅都會。這些小動物有它們自己的世界,有它們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它們自己的吃喝玩樂。如果我們只用這個人身吃喝玩樂,只是去承辦暫時的這些世間的利益,那我們就和畜生沒有什麼區別了!和狗、貓、螞蟻、蒼蠅沒有區別了。

  真正的人身價值是什麼呢?就是通過學佛,通過修行,讓自己了脫生死,擺脫輪回的痛苦,超出叁界,然後去承辦衆生的利益,讓衆生解脫。這才是真正人身的價值,這樣才是把人身用在該用的地方。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人身。能夠學佛修行,能夠讓自己今生解脫,成就佛果,這才是真正的珍惜人身,這才是真正的佛子行。你想做佛子,你想做菩薩,你想解脫想成佛的話,必須要做到珍惜人身,必須要勇猛精進。認真學修佛法,聞思修行。

  

  “日日夜夜不懈怠,爲自他度輪回海。”日日夜夜不懈怠啊,珍惜每分每秒,珍惜每一刻,不能浪費,要抓住。不是讓你經常在佛堂,也不是讓你經常在廟裏,也不是讓你光誦一部經或者只持一兩種咒語。而是隨時要觀察自心,隨時要調整心態。讓所有的行動,讓所有的念頭都變成修行。行住坐臥都是修行的過程,吃喝玩樂都是修持的方法。若是內心清淨,發心正確的話,確實是這樣。不要浪費每分每秒,不要錯過每分每秒。若是沒有這樣的善巧、這樣的修持方法,沒有這樣的發心和動機的話,你無法能夠做到時時刻刻、日日夜夜不懈怠而精進勇猛地學修佛法。大家要了知這個。

  若是我們沒有發心,沒有這樣的從心底接受這種善巧修持方法,我們就不可能做到日日夜夜、勇猛精進聞思修行。我們都是人,都需要飲食、休息。尤其是你們這些在家居士,有家有孩子,要上班要工作,不能爲了修行而舍棄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發心,時時刻刻、日日夜夜發心,不管是吃飯的時候,還是睡覺的時候,不管是行走的時候,還是在休息的時候,都要發心。要憶念上師叁寶的功德,要發心承辦利益衆生的事業,要發心爲衆生修持成佛;要發心爲成佛認真學修佛法。

  若不是這樣學修,很多人心裏肯定會有很多的矛盾與沖突。我經常跟大家講,佛法是圓融的,佛法是方便的,佛法是通達的,佛法是無礙的。心裏有障礙,有矛盾,有沖突,都是因爲自己的智慧不夠,修行不夠。若是有智慧、有修行的話,不會有矛盾也不會有沖突。佛法不離世間,修行不離世間!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也可以學,也可以修。這些很重要、很重要!就要這樣去理解,這樣去學修,這才是真正的佛子行。

  今天晚上就到這裏。最後祝願大家吉祥圓滿、紮西德勒!

  共同回向吧: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佛子行叁十七頌 講記1》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