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09年萬盞法會3·開顯解脫道之因果不虛▪P2

  ..續本文上一頁,佛也死了,但佛死不叫死,叫涅槃。因爲他沒有遭受痛苦,他沒有死苦,所以叫做涅槃。大德們圓寂的時候,叫圓寂不叫死,他們也不受痛苦。我們不是要解脫生死,而是要解脫生死的苦。有的人不懂,“佛不是也死了,某個某個大德不是也死了嗎?佛也病了,某個某個大德高僧不是也病了嗎?”是有病,但是他們沒有病苦;是有死,但是他們沒有死苦。

  生際必死,有生肯定有死。但是死和死不一樣。凡夫死和聖者死,你死和我死不一樣。一個是苦著死,一個是樂著死。“有死肯定有死苦吧,有病肯定有病苦吧。”很多人不理解,體會不到。肯定體會不到,因爲我們還沒有修到那個層次。

  文革期間,藏區好多當官的和一些大德一起進監獄,一起被批鬥,但是不一樣。那些大德、上師們,雖然在監獄裏,但他們沒有煩惱,沒有痛苦,一樣能吃、能喝、能睡、能念、能修行,一點點也不耽誤。那些官員不一樣,一進監獄就開始愁眉苦臉,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苦惱得不得了,痛苦得不得了,很難過,很痛苦。那些上師大德不是這樣,能吃能睡,還能修法。在他們的境界裏,沒有任何的障礙。無論是在山洞,在皇宮,在地獄,還是在天堂,都一樣。一樣快樂,一樣幸福,不受任何的因果。在他們的境界裏,沒有好沒有壞,沒有善沒有惡,就是要修行,想成就,這叫超越因果。就要這樣。能不能做到?

  大家一定要深心考慮,仔細觀察。若是沒有做到,若是做不到的話,別想學,別想修,別想解脫,別想成佛了,不可能!對那些善男善女,對那些有緣的衆生來說,學佛不難,修行不難,解脫不難,成佛也不難。但是對那些惡人,對一般的凡夫來說,非常難。你愛聽也好,不愛聽也好,我說的是實話。沒有那麼容易,那麼舒舒服服地,一點一滴的苦都不願意受,就能成就?你希求正法的心,是不是很強烈?你連這點苦都受不了,這點困難都克服不了,就說明你希求正法的心很脆弱,很不夠。

  在座的各位,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精神頭很足,到雪域,到藏區,雖然條件差,但一點點都不覺得苦,還非常的開心快樂,非常的精進。有的人不是這樣,不是這事就是那事。對這種人來說,成就很難,離成佛還很遠啊!在顯宗裏也講,處處都是好處,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你有沒有一點點的感受,你有沒有一點點的體會,有沒有一點點的了解?若是有,你就有救了,你很快就會成就。若是沒有這些,覺得這個地方好,那個地方不好;這個地方殊勝,那個地方不殊勝。吃飯、睡覺,想選好一點的,方便一點的地方,有那麼多的分別執著,這個心離佛還是很遠。金剛道友們在一起時,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都覺得很討厭,你看每個人都不是好人。

  事事都是好事,怎麼都是好事。不管是今天吃得好一點,還是吃得差一點,無所謂。有些人昨天太陽曬了,今天又下雨澆了,感覺太不舒服了,太熱了不好,太涼了不好,這顆心又動了。我們應該什麼都能接受,怎麼都可以。在家裏也是,有錢也行,沒錢也行,餓不著凍不著就行;有工作也行,沒工作也行,餓不著凍不著就行。真的是從心裏這樣想,不是光嘴上說的。現在很多人都這樣想,家裏沒錢怎麼辦啊,將來怎麼辦啊?我得想辦法。

  有病沒病都可以。有病是好事,消業還債,也是個機會;沒有病也好,就能更精進地學佛修行。怎麼都是個好。有家也好,和衆生結緣,爲衆生服務,也是了緣了債,也是修行的機遇。沒家也好,不要考慮那麼多,沒有那麼多挂礙。一切都是好事。

  土美仁波切《快樂之歌》裏講,怎麼也是個快樂,怎麼也是個好事。健康也好,不健康也好;有錢也好,沒錢也好;有家也好,沒家也好;有病也好,沒病也好;有事業也好,沒事業也好。到這個時候才是超越因果。真要修行就要這樣做。首先要深信因果,然後要轉變因果,最後再去超越因果。別的沒有什麼可修的。現在我們很多人還不是很深信。不深信因果就不能忏悔業障,不深信因果就不能積累福德。不信因果怎麼消業積福啊?不消業、不積福,怎麼能解脫,怎麼能成佛呢?所以說因果很重要。

  每一個修法都非常非常重要,都是甚深的、最最殊勝的竅訣,但是都沒有認識到,都想去修什麼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修什麼氣脈明點,算了吧,我最不愛聽這個。什麼叫氣脈明點啊?氣也好,脈也好,明點也好,有外、裏、密的解釋,什麼也不懂,只是聽說了氣脈明點,就說“我修氣脈明點。”很危險啊!“我在修淨土法門,我修禅宗,我密宗的,我持咒修本尊。”真的,一聽這些話,一看這些人,真的感到他們很可憐,很替他們可惜。連最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最基礎的修法都沒有。

  宗喀巴大師說,在修行的過程中,叁主要道是必不可少的叁種修法。我以前講過,修行人必須要過叁個關,就是叁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連出離心都沒有,然後去修菩提心,然後去修證悟空性的智慧。我在這裏非常肯定地跟大家說,這些統統都是想一步登天,不可能有任何的結果,不可能有任何的成就。比如我們今天要建一棟樓,或蓋一間房子,首先要打地基,然後再立圍牆,然後再蓋房頂,是這麼個過程。你先蓋房頂,再立圍牆,然後再打基礎,有這樣蓋房子的嗎?有這樣建樓的嗎?有這樣搞建築的嗎?不可能吧?

  修法,出離心是地基,菩提心是圍牆,證悟空性的智慧是房頂。這叁個都是必須要具備的,而且是要有程序、有次第的。不管你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你能接受也好,不能接受也好;愛聽也好,不愛聽也好,我一定會強調這些,我一定會抓住這些弱點。我跟大家說,若是你們真心想解脫,真心想成佛的話,唯一的希望,就是要按次第修行。別的我就不管了,我也管不了。如果你真心想學,真心想修,一定要如理如法,一步一步地,腳踏實地好好去修。別東跑西跑,別東學西學,否則最後什麼也學不到,就像猴子抓兔子一樣。

  以前有一只猴子,出去找食物,剛開始遇到了一個果園,他摘了好多桃子回來。路上又遇到了一個西瓜地,他把桃子扔了,抱了一個西瓜回來。在路上他又遇到了一只兔子,于是他把西瓜扔了,去抓兔子。結果兔子也沒抓到,什麼也沒有得到,兩手空空地回來了。我們學法修行也是,不能這樣東跑西跑,東學西學,最後什麼也學不到。到時候你一定會後悔的,一定會有眼淚止不住的時候,非常慚愧的時候,非常痛苦的時候。到那時才會發現自己錯了,但是晚了,來不及了。

  前幾天我們講的,人身那麼難得,壽命那麼無常,最難得的就是人身,最容易失去的就是生命。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大家真的別錯過。我作爲一個出家人,作爲一個法師,沒有什麼別的功德,但是對大家的心是真的。若是你們再不聽,若是你們再不依教奉行,那我也沒辦法,真的沒辦法。我現在到處傳法,每年搞這些法會活動,可以說完全都是爲了有緣的衆生。我反複地觀察過自己的相續,這些對我來說沒有必要。我現在可以說什麼也不缺。作爲一個修行人,作爲一個出家人,作爲一個法師,到哪兒都一樣,不愁穿,不愁吃,不愁住。修行上也是,我已經有了自己的上師,我已經有了自己的修持方法。我的上師法王如意寶圓寂以後,我再也沒去找過任何一個上師,再也沒去求過任何一個法。除了我的上師以外,不是沒有大德高僧,也不是沒有真正的善知識。除了我所修的法以外,也不是沒有其他的法。但是我覺得沒有必要這樣做,該有的我已經有了。所有的上師善知識都是一體的,所有的法門都是一體的,我自己能夠精進,能夠認真學修的話,我一定能今生解脫、成佛,這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我現在什麼也不缺,但是在形式上,在表面上,我爲什麼要做這些呢?就是爲了有緣的這些衆生。別人怎麼看,別人怎麼說,別人怎麼認爲我,無所謂。我現在真的是問心無愧。我心裏很亮堂,很輕松。我最起碼也是個修行人,最起碼也是個相信因果的人,若是我對衆生的心不是真的,若是我對衆生有一個不好的心態,我心裏不會這樣亮堂,也不會這樣踏實、坦然。

  你們再不學我也沒辦法了。現在飯已經做好了,已經端上了,路已經修到門口了,都給你們准備得好好的,現在什麼也不缺。淨土與大圓滿法是我們現在唯一要選擇的法。淨土法是臨終往生的方法;大圓滿是即身成佛的方法。這兩個都是今生解脫的方法,一個比一個殊勝。尤其是到了末法時期的時候,對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人來說,最最殊勝,最最相應的法就是這兩個法。我都已經給你們講得一清二楚,准備的一切完整圓滿。書、光盤,都是有針對性的;網站、小組、壇城,什麼也不缺。有的人還不精進,是自己的福報不夠,業障深重。現在就靠你們自己了,若是再不精進,再不好好修,那也沒辦法,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機緣,不會珍惜的人,不會有任何的福報和成就。

  人身難得今已得,我們已經得到了;佛法難聞今已聞,我們已經聞到了;上師難遇今已遇,我們已經遇到了。再不珍惜,再不精進,真的是沒辦法,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沒有什麼比修行更重要,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學法放在第一位。把佛學好,法修好了,世間的這些名聞利養,暫時的利益,自然而然就會有,這個你們不用愁,到時候了就會有,你不要也有。希望大家能夠珍惜機緣,能夠如理如法地學佛修行,能夠腳踏實地地修行,別老動心。自己好好修,別道聽途說。自己應該有自己的知見,自己應該有自己的修行目標和修行方向,首先把目標、把方向定下來。有的人雖然學佛好多年,但是到現在還沒有找到目標,沒有找到方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不是這樣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希望大家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一定要堅持到底。

  現在我們有這麼清淨的傳承,有這麼殊勝、完整的修持方法,有這麼好的學佛修行的機會,一定要依教奉行,好好地堅持,持之以恒地去學修。不管感覺好還是不好,有境界還是沒境界,覺得有進步還是沒進步,都不重要,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一定會成就!好不好?謝謝你們。今天就講到這兒,最後祝大家吉祥圓滿,紮西德勒!

  回向: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09年萬盞法會3·開顯解脫道之因果不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