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境中運悲心
——傳喜法師于印尼慈法禅寺開示
2009-05-18
六根都攝心安詳
阿彌陀佛!大家下午好!
放生是開心的事情,這個地方我記得好像我是第二次來了。一來到上座部的寺院我就很喜歡,看他們禅修的房子,他們居住的地方,他們的佛堂。
像我們常年生活在溫帶,來到這裏之後就會覺得很熱。但是我現在慢慢、慢慢的有點喜歡上熱帶了,爲什麼?不是喜歡熱,我是覺得來到熱帶之後比較好修心。來到熱的地方,你必須把心要靜下來,否則的話出家人大汗淋漓,多不像樣啊!
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靜勝熱燥勝寒。如果你的心靜下來的話,你在熱的地方也能得到自在,一個修行好的人在寒冷的地方也能得到自在。
有一次蓮花生大士受難,國王把他抓起來,堆著柴火燒。結果很奇特,大火當中蓮花生大士居然毫無傷害,而且在火裏面還開出一朵蓮花來,坐在蓮花裏。過去的祖師也有這樣的,被別人抓起來燒,結果大火裏面結了一塊大冰,尊者坐在冰塊上。大家看就奇怪了,這個火裏面怎麼還有一塊冰啊?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本來我也蠻怕去西藏,因爲那裏是高海拔,至少都是海拔叁千米以上,我們平時生活在海拔一百米左右,像我們出生的上海,那個地方海拔不超過一百米,長期的生活了幾十年,一下子去到高海拔,叁千多米、四千米,心髒“怦怦怦”地跳。
晚上睡覺頭像爆炸一樣,因爲你站著的時候,血液要供給頭腦,當你躺下來的時候,心髒還是這樣工作,所以整個頭像炸了一樣。早上一起來,整個心髒又開始啓動,把血液壓到頭上去,光這一項就很難受。而且缺氧,它的氣壓比較低又缺氧,每次去就覺得很難受。
但是後來發現西藏這個地方適合修行,只要你心安住下來,氧氣就夠用,人還可以活。如果你心很散亂,馬上開始生病,並發症,甚至活都活不了!這就是強迫修行,必須得回光返照安住下來,就會像西藏人一樣活的很好。
我們來到熱帶也是這樣,剛才我從那邊走過來,法師叫我坐在這把椅子上,這把椅子剛才是誰坐的?Monday 他坐的。你看他身上袈裟披得比我們厚吧,他坐在這沒有流汗,爲什麼?剛才你們有沒有注意他的五官啊?他的五官都是內收的,我們念佛裏面講的都攝六根,那就叫都攝六根。他的五官是內收的,眼睛回光返照正視著裏面,挺挺的坐在這裏。師父在講,他似乎在微微的笑,這不是笑,是一種安詳,在一種心靈的甯靜安詳當中。
像昨天我們法師帶我們做超度的時候,先是“大慈悲爲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爲座”,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要在這種狀態裏。我們在大殿裏,並不是我們要依止這個大殿,依止這個大殿的話,這個大殿並不很莊嚴。縱使依止外面那個很高很高的大殿,現在還沒有裝潢好,也不是很莊嚴。縱使以後用七寶來莊嚴的話,我想那也不是我們的依止處,而是應該回光返照,這是一個適合修行的地方。
爲什麼在熱帶比較盛行上座部佛法?就是這樣,容易安靜下來。如果你六根一散亂,就會流汗,哪裏天天讓你換衣服,一天洗幾次澡啊,這就靠你內心的安定。用你的這種安定來攝受衆生,衆生看到你自然會歡喜,走起路徐步安詳,六根都攝,那種甯靜安詳是有攝受力的,它對衆生會有攝受力。
就像當初的馬勝比丘這樣在路上走的時候,就把舍利佛尊者給攝受了。舍利佛尊者在印度已經沒有人能辯論過他,他的這種智慧沒有人能折服他。卻不需要一句講話,馬勝比丘走了一趟路就把他折服了。因爲他是有智慧的人,他已經不再看嘴講什麼,他看的是這個人的神態,爲什麼這麼安詳?我沒有,我達不到你的境界,這個不是辯論出來的,這是修行出來的。
你們女衆不能碰出家人的身體,男衆你下次試試看,以後 Monday紮紮灣禅定的時候,你摸摸他身體,他身體是冰涼冰涼的。所以我剛才坐他的位置就覺得那位置很涼,像放過冰塊一樣,爲什麼?我坐在那裏,我也在收攝,我穿的衣服也比你們厚,對吧?我也不能出汗,靠什麼?也要靠回光返照。
這個時候我們觀想水,行不行?觀想水也不行啊,這還屬于相似法。包括死亡來臨的時候,靠你平時那樣講是沒有用的,靠相似佛法也了不了生死的。
定在戒中自清涼
戒可以得清涼,定要定在這個戒的清涼境中。生命如果是這樣的話它就會有香,所以叫戒定真香。
你看那棵樹,在熱帶的一棵樹,徐風吹來啊,常常有雨的滋潤,這個樹就長啊長,它在天地之間這樣的安定,它可以開花,可以結果。甚至當它倒下去了,在水裏泥裏慢慢地爛,爛到後來幾百年幾千年下來,再把它撈出來就變成沈香。你看是一棵朽木,樣子很難看,我們北幹巴魯就是出沈香,不但出石油,也出沈香。但是用火一焚,一加熱,它沈澱了百千萬年的香又出來了。
爲什麼戒定能有真香啊?我們看看那個沈香,回光返照想一想,我們也是一個生命,不要活了一輩子下來,我們人還不如棵樹哦,那就可惜了。我們人比其它的衆生,植物,有情衆生的福報都要大,有思維的能力,但是如果僅僅把我們的思維能力停到很低的狀態,沒有提升到思維很高級的東西的話就很可惜。
所以前面我們的紮紮灣師父說,我們今天聚會在一起,是因爲佛陀波羅密,布達波羅密、達摩波羅密,僧伽波羅密,因爲叁寶。爲什麼依叁寶能波羅密到彼岸呢?依佛到彼岸,依法到彼岸,依僧到彼岸。
依僧,僧會開顯我們法。所以師父說,如果以後雕一個木頭在那邊,這個僧不會說話,不會說話就不行啊!那他要說什麼話
他要把自己自證的境界,他在熱的地方他能清涼下來。這個清涼不是說我淋了很多水我會清涼,不是的。我記得我們以前在熱的時候,跳到遊泳池裏也照樣會出汗的。那種清涼是怎麼樣得來的?除了用嘴告訴我們,還要用身體示範給我們看。那我們要怎麼樣?我們要一心一意的皈依、皈命,要來學,要用心去體會。
法的解脫是要體會的,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坐在這邊的時候,我們有沒有體驗到法,有什麼象征呢?法是清涼的,有沒有體驗到清涼?如果你心裏還是躁動的,那你肯定是燥熱的,它的現象就是熱,如果你安靜了,你已依法而住。
佛陀常常跟阿難尊者講依法而住,還有四念處。有沒有思維法?思維法當中你有沒有得到清涼?心有沒有安下來?心如果安下來就會得到清涼。這個清涼是什麼?不是世間有爲的,這叫聖義谛的法。世間的一切如戲論,世間人做什麼大公司、小公司,吃飯吃叁碗兩碗,吃的什麼菜,這是好玩一樣,小孩子做遊戲一樣。只有法才是聖義的,它是超越生滅,它裏面是沒有痛苦的,所以皈依法才可以離苦得樂。它其實很簡單,但是很難描述,需要人很虔誠的皈依。
願衆離苦名大乘
所以佛陀說世間是苦啊,你們知道嗎?我已知道了。苦哪裏來?苦從迷惘的惑業當中感召而來。這樣迷惘的惑業我已經斷了,你們斷了嗎?如果你們沒有斷,那等于像鍋底的火還在燒。如果鍋底的火還在燒,那鍋裏面的苦是不會結束的,苦的沸水是不會停止下來的。
佛陀說這個苦的火我已經停掉了,苦我也知道了,而且我現在已經熄滅了,所以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你說他是小乘嗎?他是每一個衆生解脫的根本。如果我解脫了,我按照這樣子的法我得到利益了,我得到清涼了,看到別人都很燥熱,我就自然而然想把這種方法告訴給大家,想把這些告訴給大家這就變成大乘了。就是這個基礎上,這就叫大乘,願意大家一起離苦。
所以彌勒菩薩說把自己修行的結果告訴大家,勸別人修行就比自己還精進,勸至十余人,福德已無量,勸至百與千,是名真菩薩,勸至過萬數,真是阿彌陀!這個人的威德力他能感化上萬人,這個人的功德力他自然就是無量光無量壽。
法象一個船一樣,它可以載著你到彼岸,舍去方法的話,沒辦法達到。但是這個方法是什麼?要有僧寶,有體證的人。佛祖傳下來,然後僧寶有體證的人他會告訴我們正確的方法,書本上雖然會有文字描述它,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理解會不一樣,通過有證悟的僧寶會准確的傳達給我們文字的真實意義。
九玄七祖盡超生
有的人或許很疑惑,這個出家比丘他這麼好的功夫,爲什麼會生病呢?當他自己得到清涼的時候,他已經不依靠空調也不依靠電風扇就可以得到清涼。我們其他人依靠科技也可以得到清涼,靠冷氣機、靠冰鎮飲料,喝下去肚子涼涼的,馬上渾身也會涼下來。那牛也有辦法,熱了它鑽進水裏去,河馬鑽進水裏去泡一泡打個噴嚏,老鼠熱的時候往地下挖洞鑽到地底下。
這些衆生它也會找到自己的方法來解決,但是叁惡道的衆生除了這些動物之外,餓鬼道它沒有吃的,它靠什麼,它連水的名字都聽不到,食物的名字都聽不到,永遠的饑餓的煎迫。它沒有聖法可以依靠,它也沒有福報解決它的饑和渴,它生活在自己的業報當中。地獄的衆生連叁寶的名字都聽不到,更沒有辦法依止到聖法,它也沒有辦法去得到那些,受著業報的煎熬,在地獄當中苦一刻都不能停下來。
當一個出家人依靠聖法得到清涼的時候,或許人間的人可以不去理他,你這個出家人有什麼了不起,你不流汗,我們在空調裏也不流汗,那些動物也可解決這些問題。但是餓鬼怎麼樣?餓鬼就把出家人看成它的救命稻草,我們出家人吐的一個口水它都可以吃到,我們出家人吃飯洗缽水它就可以喝到,除此之外,它沒有辦法獲得安樂。
我們出家人,生生世世出家,輪回到現在,我們也有曆代的宗親,有冤親債主啊,有曆生的父母,我們想想看我們的曆生父母大多數在哪裏?大多數在叁惡道裏。一個兒子出家了,修的和佛法相應了…
《清涼境中運悲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