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乘是佛說 恭敬願皈依▪P2

  ..續本文上一頁達摩祖師來之前,佛授記他說:“你東方的機緣已經成熟,你應該把佛法傳到那裏去,東方因爲有儒家的深厚的基礎,學習大乘教法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現在中國的儒家基礎也消殒了,退步了,反而西方追求人性、平等、尊重,變得很儒雅。現在世界上再偏僻,沒有開化的地方,甚至非洲,以前我們斥之爲蠻夷之地,像野人一樣的地方,他的思想品德,文明道德修養也不比我們差。

   看那個片子,不得了啊,那也是用叁D做的,這部片子得了國際大獎。在當今世界上這些得國際大獎的,特別像《黑客帝國》這個片子,我們中國人甚至佛教徒,你叫他看他都看不懂,竟然外國人不單看得懂還投它票,讓它得奧斯卡金像獎,那別人的解讀能力對生命的理解已經遠遠超過你了。不僅如此,從編導的角度說,他們領會到很深很深才能用一種比喻把這麼深奧的道理展現出來。

  

  千年聖教 遺風猶存

   像我去印度朝聖,從曆史的角度來說,印度的佛教已經滅掉一千多年了,但是他遺留下的民風,畢竟佛教在這方土地興盛了一千多年,這一千多年的影響所留下來的這種氛圍還是很濃厚的,感受得到的。印度人身上佛教的濃厚味道感覺得到,我當時的感覺就是他那裏還是濃濃的牛奶,到我們這邊已經不知道兌了多少水了,被稀釋掉了,怎麼找也找不到。

   一個人信佛,感應道交確實是很難的,到那邊很容易,好像佛陀的那種教導,那種文化還遺留在那裏。我們這延續到現在,但是我們這種延續已經是苟延殘喘。他是理論上書面的東西滅掉了,但是在人民的修養當中還保留著;我們呢,從我們身上看不到什麼了,我們僅僅理論上還保持著,經典被引進回來傳播回來,一代一代就這樣硬撐著這麼個形式,內在的很少了。

   像日本,日本佛教的理論研究是全世界最領先的,超過中國,但是你到那看有什麼佛教修養,談不上,已經完全世俗化了。佛教在日本已經很世俗化了,找不到什麼修行的影子,他的理論比我們中國還強大,我們中國很多經典還是從他那裏再引進回來。像我們現在也是,我們現在中國西藏把佛教又帶回印度,在那邊建廟度化印度的人信佛。

   雖然我們形式上有,理論上有,但我們內在的素養上比不過他們的,佛出世過的地方,佛教化過的地方,比不過他們的,從他們的眼神當中還可以學到很多,我們修了好半天了還沒有那個眼神。印度人的手勢很奇怪的,我們學也學不會,我們手的骨頭筋沒那麼軟,他全身的那種松,那個就是他的福德。

   我們現在雖然有理論,你比不過他的,內在的心靈世界沒他美。表面看他很窮很黑,沒有什麼。印度人大多數生活都是家徒四壁,比我們的六十年代還要窮,房間很小,小茅草房,門也沒有,窗也沒有,地上就是一個地鋪一樣的,真的是家徒四壁,但是他們的精神品格不比我們低。到現在,印度的出家人哪裏有像我們這麼大的住處,就幾個平方,他們的出家人就住在那邊,裏面一個佛像,他就坐在那,幫助別人燒香加持一下或者怎麼樣,沒有什麼隨身物的,我們講的比丘該有的這些他們到現在還是這樣,沒有常住也沒有隨身的什麼東西,走了就走了。

   有時候我在汽車上看到他們在路邊走,很自在的樣子。我們很享受的,過去國王的王宮也沒有我們現在的豪華啊,但是我們的心怎麼樣?我們的心有沒有在道上?有沒有思維著這些?

   剛才看的就是從凡夫怎麼成佛,就這麼簡單就可以成佛的,一直到梵頂穴,千瓣蓮花開。所以講《楞嚴經》的時候就說頂上千瓣蓮臺,上有化佛說楞嚴咒,那個就見法身佛了,上面就是毗盧遮那佛,從低級空間到高級空間,就到極樂世界了,你看就這麼簡單,所以佛陀成佛都是很簡單。

  人往高處走

   我們現在教法也有,這些理論也有,我們要以一個慚愧心,西方都有了,我們剛看到的。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我們當下有沒有在好好修,很多都是我們自己的一種心。出家前什麼樣,出家之後還是那個我,我們很多雖然皈依了,皈依之後還是我歸我。皈依叁寶要有皈依叁寶的樣子的,好好的學,然後一點一點的像叁寶弟子,但是有的多少年下來還是不像。

   爲什麼我們現在臉都不一樣,生到極樂世界臉都一樣?那你想想剛才那個片子,如果你一輪一輪進化,進化到頭頂,從頭頂再誕生出來,那個時候完全一樣。我們現在是什麼?我們現在完全都是過去的業力所生的,個個臉都不一樣。要修,修到後來臉有點一樣。至少爭取我們這生能夠盡此一報身,到時候都能往生極樂世界。

   但這個是願望,剛才那個片子就是捷徑,在大圓滿教法裏面更方便的捷徑就是破瓦法,從心輪直接出來,一個通道從頭頂出去,那個就更加簡便了。今天我們看到這個片是有福報的,這是很秘密的,但在西方已經公開了,我們人類文明的最頂級的這些寶藏。

   我們學佛的要突破自我的狹隘,要一層一層去學習,向高處走,人往高處走。今年叫大家修金剛薩埵,大家要記住啊,不要我一提修金剛薩埵還沒修,下次我提修金剛薩埵還是沒修。這個七輪,在金剛薩埵裏面就有,那個是關鍵性的,而且那個是佛教,是有傳承的,這個作爲影視還談不上傳承,所以大家要珍惜這樣一個機會。

   你說我什麼都不會,不會也可以,依止善知識,結了這個緣的話,善知識會爲你的生死負責,因爲什麼?因爲善知識用果地的千瓣蓮花直接攝受你,只不過你不懂的時候,雖然往生了但是是下品,在蓮花包裏面。雖然在蓮花包裏面,比升天堂不知要快樂多少倍,因爲沒有苦啦!你在佛的國裏面哪會有苦啊!

   我們苦就因爲我們在自己的業裏面,業力交感就有苦。剛才那個《七輪的奧秘》裏面也解釋了非常多的寶貴的信息,像財、色、名、食、睡,怎麼突破,這裏面都有的。特別我們生命最大的困惑,男的女的都有這個欲望,這個欲望是在哪裏?哪裏産生出來的?剛才描述的很清楚。地水火風空,如果你停在水裏面,那你好了,你就被這個困住的,被男女的欲望困住了。如果你能在這上面上去一步,進入肚臍的部分,那就進入火的階段。你再能提升,人要往高處走啊,你再往高處走到心輪,進入風,心是風嘛,然後再往上。我們講心風心風,這句話在禅宗裏偶爾有提到,更多的是在金剛乘的七脈裏,才會提到心風這兩個字。不得了的,所以學這個可以即身成佛,不學這個七繞八繞,叁大阿僧祇劫摸去吧。

   爲什麼這個方法不告訴?有的人級別不夠,像我們今天看的,多少人最終能得這個法的利益呢?很少的。嚴格來說不是輕易給看的,因爲你一旦不得利益,反而會墮落,因爲這個法力量越大,反彈力越大。我們看到這個法不要皺眉頭,不要懷疑,這還好;如果對這個法一皺眉頭一懷疑,好了,當下這個地獄的因就種下去了,而且很厲害,越好的法,反彈力越大。

   我們現在只不過是從一個佛學的角度,不是學佛的角度,從佛學的角度看一看,生生慚愧心。外國人都已經遙遙領先了,我們還在這裏徘徊著,還在討論著是不是迷信的,你說愚癡不愚癡嘛。兩千多年證明下來了,還在討論是不是迷信的,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這也是拓展一下我們學佛人的視野,如果覺得難得,那就好好把金剛薩埵法修好。金剛薩埵法做成片子大家看,看叁遍就得傳承,自己好好修。

  

  甯舍生命 亦隨佛學

   這點感想也是讓大家知道珍惜佛法,我們現在學到佛法遠遠不是那麼簡單的,經曆了兩千多年的傳播,人類裏唯一被傳下來的這麼具系統的一個文化,兩千多年了,居然被一代一代人傳到現在,多麼不容易。

   電視裏百年老店,百年老店算什麼,一個字傳幾百年讀音都讀錯了,像南無(mo)是唐朝時候的音,現在不知道的讀南無(wu),讀不准,讀音都這麼難傳下來。

   一首音樂,現在會彈古琴的人,有幾首古琴的曲會被傳下來啊?幾百年的古琴曲算不得了了,發掘性的了。你想幾千年一個具系統的文化這樣被繼承下來,這是一個多巨大的世界工程啊,我們居然這麼幸運作爲他的一個學生,珍惜這個機會,百分的珍惜,所以叫甯舍生命。

   要有這樣子大的信心,肉體我可以抛掉,我獲得肉體,豬身、狗身、馬身、驢身不知道多少次了,爲了賺錢、爲了吃東西、爲了一點感情、爲了爭口氣都能把命抛掉,種種的的原因都可以把生命抛掉。我這一生總算找到了一個正確的地方,我的生命要依這個而存在,甯舍生命,不能舍去我的信念。所以叁皈依的時候叫盡形壽皈依佛,你只要擁有這個身體,你就要保證他是皈依佛的,最後發願的時候甯舍生命不皈依天魔外道,我們這樣去理解,會深化我們對叁寶的感受。

   去阿育王寺拜佛舍利,我看門上寫了一個紙條,我讀了之後覺得有道理,但是這個道理很苦澀。他說一個宋朝的碗都視爲國寶,更何況是兩千多年前的佛陀舍佛陀舍利呢,沒法比喻。佛陀舍利,你怎麼比喻他的尊貴性,找了一個宋朝的碗來作對比,宋朝的碗都被視爲國寶,更何況兩千多年前的聖物。我們生命應該以怎麼樣的一種狀態來面對叁寶,這很難比喻,恭敬兩個字還是很膚淺的,大家要去慢慢體會。

  

  若得見彌陀 何愁不開悟

   怎麼從生命當中凝煉提煉,粹取出高貴的東西來向叁寶對應,這很重要的。你了了草草,以凡夫的眼光看佛也是凡夫。你怎麼樣把自己神聖的生命提升出來,這很重要的。

   像剛才《七輪的奧秘》裏面一樣,提升到什麼程度你才能見到什麼樣的境界,如果你老是停留在低級的狀態裏面,你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低級狀態。

   我們修行一定要自我提醒。爲什麼要慚愧?在這個慚愧心當中凝煉它,提升它,慢慢、慢慢的,像《封神榜》裏那…

《叁乘是佛說 恭敬願皈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