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智慧 超越自我
——傳喜法師于慧日禅寺
2009-07-25
師父:感受怎麼樣啊?
信衆1:剛開始很想住兩天就回家。
師父:熬熬過去對不對?還有一個熬過去的心理。
信衆1:本來就是陪媽媽過來的,後來住下來慢慢地也知道一些道理,每天也挺開心的,找點事幹。
師父:參加了幾次法會了?
信衆1:兩次。第一次喝歌、念經的時候我還跟不太上,念不下去了,這一次都能大聲念出來、唱出來。
師父:嗯,好。以前都是印象嘛,不管書上看,電視裏看都是對佛教的一種印象,現在深入來體驗,我們這種形式應該還是可以接受。但是要體驗佛教裏面的那些智慧、慈悲,那是我們自己要去實踐了之後,才能夠感受到的。所以以後還要多一點,不要回去了就沒事了,現在只是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佛。念了很多經,但是意思並不一定懂,以後慢慢地去理解它,感受它。
寫出來的這些說是智慧也好,這些是佛菩薩表述出來的,怎麼引導我們生命當中也産生這樣的感受?那是很重要的。如果那個好,那要不要嫁接到我們生命裏來?這叫皈依。人才會越來越厚實,沈澱越來越豐富,這時候生命才形成一種財富。
我們現在看外國就看表面的東西,它近一兩千年來所積累的那個東西我們不知道,所以往往是學表面的,壞的學來了,好的東西不是一下能學到的。反過來我們東方文化怎麼毀,怎麼破四舊,破批判,哪怕我們嘴裏在喊反對迷信,封建那些都打倒,但是我們血液裏流著的,生活當中的還是這些東西,潛移默化的還在影響著。
東方文化不說是反對個一百年,批判它就能把它滅掉的,但是受損害還是會很大的。這個近五千年的文明被損害了半個世紀,損害之後想再恢複到以前,那很難很難。破四舊的時候,連一塊石頭雕刻的東西都砸掉,木頭的給燒掉,銅的熔掉。現在覺得好了,想把它再造回來,那很難的,化很大的價錢造出來還很粗糙。因爲是爲錢而造的,過去人不是的,過去人就當一樣活計在幹的,木工也好,石匠也好做出來都很精致的。連硬件上都恢複不起來,那軟件上,真正的那種修養,那種品德很難再有了。
現在我們看北京好了,比南方一些地方文化的積澱還是深,因爲畢竟是皇城嘛,國家文化的最高峰就在那邊,政治文化的中心。但是你看過去很古的那種片子,北京人早上一見面的那種問訊,那種修養,現在根本就沒有了嘛!所以現在看北京人就覺得北京人很油,因爲他那種很厚的文化底蘊沒有了,但是他又是政治中心,他看什麼都很清楚一樣,所以他心裏面就有一點玩世不恭的那種東西。
衆生的共業大起來是很厲害的,角角落落,只要有人的地方思想都會影響到,現在反而是那種山角落裏面的一些很偏僻的地方,有一些建築還保存了下來,那是硬件。
打打坐,學會控製自己,學會了解自己。中醫裏面說五髒六腑,五髒裏面它的髒氣,心氣盛的時候人就開心;肺的氣如果濁了,人會多愁善感;肝的氣如果旺的時候,人就會急躁發怒,其實就是一些化學反應,所以人有喜怒哀樂。西方科學它也研究了中醫脈絡對人的影響,甚至它可以做這種實驗,哪一個神經刺激它,人就會笑,哪一個神經刺激它,人就會憂傷,原來人這一臺機器是可以控製的。
學佛就是了解規律,認爲事情是有規律的,是有因果的。因果就是規律,了解它就是智慧,能夠駕馭它,就變成理性的生命。駕馭它了,是不是還是在這個境界裏?不是,最後要超越它。爲什麼能夠駕禦?爲什麼能夠讓它快樂?因爲它沒有固定的快樂,也沒有固定的憂愁,那些是因緣和合的,所以最後再超越它。
六道也是,六道也有它的因果,也有它的規律,怎麼樣構成了天堂、人道?就好像喜怒哀樂形成了一個生命的現象一樣。這輪回的現象裏面有高級的,比如說快樂的就是天堂;人呢是喜怒夾雜的,喜也有,怒也有,哀也有;地獄就是很陰沈的,只有痛苦沒有快樂;餓鬼到處漂蕩,悠悠忽忽,快樂沒有,憂傷比較多;畜牲就是不開竅的,麻木的,它也有喜怒哀樂,但是它不開竅,不會有很高級的思維。
佛教多偉大啊!如果你自己都不了解的時候,外在你拿再多的文憑也只不過是一個社會現象而已,我們是陷身于社會牢籠中的一個囚徒。當你能夠識別,能夠了解自我,能夠駕馭自我,能夠把自己定在快樂、清明、慈悲的狀態裏的時候,那你已經跟聖賢接軌了,甚至你能超越出六道的低級狀態,能夠以更高級的形式存在。
佛教講的了生脫死,生死是低級生命的一種特質,這種特質對于低級生命來說是一種苦。佛教對苦的認識,比如說痛苦的時候,它是苦苦,縱使他快樂,如果他逃不出這種特質的範圍的話,他還是苦。爲什麼?因爲這快樂不可能長久,要失去的。掌聲不可能永遠下去,這個幕總是要落下的,幕後的淒涼還是要你一個人去承擔,所以在幕前的時候也是一種苦,這叫壞苦。佛陀對苦的剖析這麼到位,讓我們能熟悉這些東西,能駕禦它,最後超越它。低級生命也是生命做的,高級生命也是生命做的,那何不選擇高級生命狀態呢!極樂世界也是世界,我們這六道輪回的苦的世界也是世界,何去何從要知道。
爲什麼有的人要移民到外國去?把孩子都要弄到國外去?他覺得國外的生命有保障,生命是有價值的。命看得比什麼都尊貴啊!在國外很重視生命,因爲它穩定的時間比較久一點,它的科學生産力成熟一點,然後就會創造出更多多余的財富,可以構建一個高福利的體系,所以中國人拼命的把孩子往外面送。
如果現在月亮上面有一個更高級的世界,喔,那肯定要想辦法往月球上去了。現在我們知道這個宇宙裏還有高級的世界,存在于高維空間裏的一個高級世界,靠走後門是去不了的,只有靠智慧,靠品德才能去。那就要修了嘛,要戒惡修善,戒定慧是通向極樂世界的一個電梯。所以佛教的任何一個理論它都有很完整的一個體系,理論體系當中的一個構架。
信衆2:師父,買古董是不是不好的行爲?
師父:對。
信衆2:我家裏到處都是。
師父:你先生啊?
信衆2:是。
師父:買古董容易招那些衆生,如果真正是古董的話,我們念施食的時候不是講“隨逐于人與財物”嘛,有一些鬼它是追人,有一些是追財物。它很執著那個東西,曾經是它的,然後七流轉八流轉,它會追著這個東西的,所以有一些搞古董的人會莫名其妙的生一些不好的病。
信衆2:得癌症的多。
師父:是的,因爲那些鬼會很氣嘛,你在那把玩的時候,它就很氣,這是我的!因爲你在把玩的時候,你認爲是你的嘛,但是它認爲這是我的!
信衆2:是不是買這個東西的人也是被操縱,癡迷?
師父:這個不一定。比如前世他做過古人的話會喜歡這些,這有習氣的。說明你先生他是有善根的,至少他在近期裏做過人的,不一定是前世,比如說前幾百年做過人,他有這個記憶,有這個習氣,而且有可能還是富家子弟。
信衆2:他父親開很多飯店、銀行,連點心店都有,配套的。
師父:他有可能有這些習氣,所以他才會喜歡這些東西,喜歡什麼東西也是生命當中的一個記憶,所以更加要學佛。像阿育王寺的舍利,宋朝的碗都是國寶了,那何況兩千多年前的佛陀的舍利,那還了得!哪一本經書都是幾千年傳下來的,你看兩千多年前翻譯的。要引他更進一步。
信衆2:佛像它是古董的話,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
師父:如果真正是古董的佛像,它具有很大的加持力,古時候的佛像比現在有加持力,特別是藏傳的。漢傳的如果它時間久,如果有高僧大德用過,那它就會有加持力,就不一樣。看是誰製作、供奉,這很重要。別買假的,假古董不要。
信衆2:師父,我看有的人是在念咒,念經,他不轉變心,我覺得那不是在學佛,有的人他特別精進的念經、念咒,念得好厲害,但是他的心完全不美,那就不是在學佛。
師父:他沒有控製自己的心,學佛就是學心。心你要認識它,然後怎麼樣按照那個經典的鏡子來照它。皈依法的時候,爲什麼我每次都要念“從今以後以法爲師,甯舍生命不皈依外道典籍”,再加一句“不傷害一切衆生”,無傷害的心,那個是符合佛法的。
信衆2:我以前認識一個人,我覺得他挺厲害,他畫的觀世菩薩都有很大的感應,但是他後來又上基督教那裏當頭了,他就買房子買什麼的,什麼都很好。然後他就特迷,領著一幫人也學佛,也學基督教。他說他要在基督教的門裏面度人,他說他以前是高僧、住持,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師父:不知道。到現在我沒有看過《聖經》,也沒有看過《可蘭經》,所以我的心裏面還都是純粹的佛經。道家的、儒家的我倒是浏覽過,這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我沒有背負更多的這些東西。
信衆2:師父您說有陰影的那個心靈境界是指什麼?
師父:曾經你這個心態走過極端,那會成爲你比較重的一個陰影,現在用佛的光來把它照開,那個結要把它打開。
信衆2:哦,還有憂郁的地方,黑暗的地方。
師父:對,我們現在學佛了,應該用佛的超時空的功德力把它照亮。就像我們現在超度冤親債主,他們生命的結,我們這個生命不要說無量劫以來,就這一生有沒有給自己打過結啊?
信衆2:師父,我有一次念觀世音菩薩,念了大約有五六個小時吧,突然地像整個世界爆炸了一樣,一切都沒有了,有過叁次,自己很清楚。我躺著念觀世音菩薩,感覺人就像佛躺著一樣,廣大虛空的,過…
《般若智慧 超越自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