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韋馱菩薩 護法降魔

   韋馱菩薩 護法降魔

  ——傳喜法師開示

  2009-07-24

  

  朝拜聖地 甘露灑淨

   今天六月初叁是韋馱菩薩的聖誕紀念日。浙江臨安的天目山是韋馱菩薩的道場,被稱爲八大小山之一。

   天目山大多數在臨安境內,分東南西北中五個峰。我來慧日寺之前曾經在中天目普昭寺住過半年的時間,所以常常會憶念韋馱菩薩。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我也去拜過天目山,西天目山和東天目山都去過。在西天目山下面有個禅源寺,那時是空的,沒有住持師父,那個地方當時還沒有恢複。東天目山山下有個小寺院,我師父當時是那的名譽方丈,實際上是普陀山一位老和尚在那邊修複。

   然後我們也去了東天目山的山上,大家知道那現在名氣很大,但是那時候是一片廢墟,沒有人迹的,很可憐,那雕梁畫柱的山門非常美。

   我去的時候正好也是蒙蒙細雨,天氣跟今天有點相似,一路上都是陰天。到達那座寺院的時候又下了一點小雨,所以我們爬上去的時候覺得還可以,當時那沒有人修複。

  後來又去了昭明太子分經臺,倒是看到還有一個又像是在家居士,又像出家衆一樣的人在那邊住茅蓬。

  

  懸崖苦修 菩薩護持

   西天目山在元朝時出過兩位高僧,一位叫妙高峰禅師,一位是他的徒弟中峰禅師。特別是中峰禅師被稱爲國師,他修行的那個地方在西天目我特意去拜過。

   西天目由于在佛教界出過妙高峰和中峰禅師,所以這個地方曾經一度在中國佛教的地位很高。特別是中峰禅師把禅宗再度弘揚起來,當時叫“禅源寺”。元朝的時候中興禅宗,所以名氣很大。

   我去拜見的時候,他的墓還在山上,懸崖峭壁邊上的一個墓,這個懸崖峭壁就是他曾經修行的地方。

   在他之前,妙高峰禅師也在這裏修行,那時禅師自己編了一個籃子,只能坐一個人的,然後用山上的藤條做一根繩子,栓在一棵大樹上,把籃子吊在懸崖的半空,他順著繩子到籃子裏面打坐,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

   這之前他是在懸崖邊上打坐,有次晚上打瞌睡,不小心一個跟鬥就栽下去了,落到一半時被一只大手托起來,放回懸崖上。妙高峰禅師當時就想,我這個修行還可以噢,我掉下去了還有護法神給我托起來。他這樣一想,韋陀菩薩的聲音就跟他說:“天下像這樣修行的人多如牛毛,就這一點你就起傲慢心啦?我十二劫不做你的護法!”他一聽很慚愧,這個起心動念不對。菩薩救我,我還起傲慢心,菩薩救我那是菩薩大慈大悲啊,我有何德何能啊!還起傲慢心,哎,特別地慚愧!

   忏悔了之後,他依舊還是到懸崖邊上去打坐。他想我不能打瞌睡,再打瞌睡摔下去,那可真的要摔死了,粉身碎骨。打瞌睡不是自己主觀要的,它是被動的,結果不小心一打瞌睡,又一個跟鬥下去了。

   你們能不能想象一個人坐在邊上打瞌睡的時候會不會翻下去?這會的。敏公上師那邊,他們做早晚功課是坐在法座上的,那個維那師父坐的法座比別人高。一般性格魯派上早課很早,叁點就起來了,要做叁四個小時的功課。他很早就坐在那邊,念著念著這個維拿師父打瞌睡了,也是不小心“嘭”下來了,他本事大到什麼程度呢?翻了個跟頭坐在地上,這本事大,他那個法座也蠻高的。這個會的,一不小心就會翻下來的。

   我們在禅堂裏面坐禅也是,有的瞌睡了,不小心就從禅座上摔下來了。連我們這個講堂裏面打坐的時候,我聽他們說都有人翻下來過,幸虧我當時發明的時候那個凳子不是很高,如果凳子高,下面又是石板,那摔下來額頭要破了。

   當時妙高峰禅師一不小心又摔下去了,那個地方的地名叫倒挂蓮花,懸崖伸出去像倒挂的蓮花一樣。妙高峰禅師一下就掉下去了,在半空中醒來,他想這下必死無疑了。結果在半空中又被一只大手接回來了,他就特別感激,他說:“韋陀菩薩,你不說十二大劫不護我了嘛,你爲什麼這麼慈悲又救了我一命呢?”韋陀菩薩說:“你一念真心的忏悔已經超越十二大劫了。”爲什麼我們說一念真心念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啊?要真心地忏悔,你看韋陀菩薩慈悲吧!

   那時我特意去拜了這個地方,當時也是很奇怪,也是下著蒙蒙的細雨,在蒙蒙細雨中我拜了妙高峰祖師的塔。那個塔很奇特,造的像墳一樣,裏面是空的很安靜,人可以進去,裏面還有一座小的塔,外面就是倒挂蓮花。

   後來禅師不單單在懸崖邊上打坐,索性拿一個吊籃吊在懸崖下面,刮風下雨的時候“咯吱、咯吱……”悠來悠去的。徒弟們說:“師父,你爲什麼要這樣修呢?我們天天提心吊膽的。”師父講這樣子你才不會打妄想。你每時每刻就在死亡的邊緣,你就不會去想其他的了。想股票漲不漲啊,想經濟危機什麼時候結束啊,房價什麼時候排榜,不會想這些啰裏八嗦的事情了。正因爲這樣,他老人家也就聞名天下。

   當時是元朝初期的時候,他爲了表示對前朝的忠心,也不怎麼出來弘法,但是他帶出一批弟子來。特別是中峰禅師,元朝拜他爲國師,把佛法弘揚天下,處處去開示,弟子們把他的開示記載下來彙成冊,一直保留到現在,《中峰法語》,在《大藏經》裏也有收藏。

   從妙高峰祖師修行的地方再往前一點點,隨著山勢往上,那個懸崖探出去的,好像有一點房子的感覺,曾經這個地方出了中國的另一位著名人物,道教的創始人,就是五鬥米教的創始人張道陵。當時他媽媽爲了避戰亂躲到西天目上,就在這個懸崖下面過日子,後來生下了張道陵。離妙高峰禅師打坐的地方不遠,這西天目,它的曆史已經很久了。

  

  千變寶志 神通化世

   那東天目有沒有名氣呢?東天目在更早的時候名氣非常大。梁武帝的時候,寶志禅師他的住棲地就在東天目。寶志禅師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所以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不僅我們現在在拜,很早就在我們中國了,梁武帝那個時候一千五百年前呢!

   寶志禅師他很奇特的,有一個出家人在那裏走,發現樹上面有小孩子的哭聲,是從一個大的鳥巢裏面傳出來的,老和尚爬到樹上,把這個小孩子抱下來。他是從樹頂上鳥巢裏抱下來的,這個小孩子哪裏來的也不知道。這個老和尚就帶著他,帶大之後,他也跟師父一起修行。後來師父圓寂了,他就顯現了像濟公一樣的,穿得破破爛爛啊,在街上有時候點化點化別人,瘋瘋顛顛的樣子。

   當時那個時代也是很亂,梁武帝之前,宋齊年間社會非常的亂。當時的統治者爲了淨化這個社會,寶志禅師瘋顛瘋顛的,在街上不雅觀,說的話也是顛顛倒倒的,似真非真的,就把他抓起來。他又沒什麼罪名,也不是什麼刑事犯。

   關在監獄裏也好,本來他家也沒有,關監獄從此倒有家了。他白天不住的,他白天就有本事從監獄裏邊出來,繼續跑到街上去,晚上再回到監獄。他開始把監獄當家了,別人沒有辦法管住他,大家也不知道他爲什麼會那樣,他也不當人的面顯神通,反正大家就傳說,這是一個怪人,沒有人能夠關住他。他就這樣白天跑出來瘋瘋顛顛,晚上就回到牢房裏睡覺。

   齊朝滅亡之後,梁武帝做皇帝的時候,大赦天下,放到他,發現什麼罪名都沒有,一了解之後呢,就有人把這一樁怪事告訴了梁武帝。梁武帝非常地愛才,特別自己是信佛的,他聽說有這麼一個瘋瘋顛顛的人,有這樣種種的奇迹,就傳旨趕快把這個人找來見一見。

   寶志公禅師見到梁武帝之後,梁武帝跟他一問一答,喔,梁武帝知道這是一位大聖人,這是已經證果得道的大聖人,就特別地尊重他,拜他爲師,很多重大的事情都請教寶志公禅師。

   後來梁武帝要給他塑一尊像,沒有任何人有這樣子的技藝。寶志公禅師坐在那裏,就好像現在畫油畫一樣的,模特要坐在那,他們給他畫。看清楚了下筆,再擡頭一看,咦?他的臉變了跟前面的不一樣,根本沒有辦法畫清楚他,所以那時候叫他“千變寶志”。甚至開他們玩笑,他就像川劇裏面變臉一樣。他說你們看清楚噢,他手一抹就變掉了。你不用低頭的,就盯著他看,他手一抹就變掉了。

   有一天,梁武帝陪師父在江邊看風景的時候,寶志公禅師看到從上遊漂下一根木頭來,就跟皇帝說:“那根木頭很好,趕快打撈。”打撈上來果然是一根好木頭,志公禅師就說:“你不是要給我雕像嗎?就用這根木頭雕吧!”

   工匠請來,要給寶志公禅師雕像的時候,刹那之間寶志公禅師顯現了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形象,這個時候才知道他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而且這根木頭不是人雕的,木匠雕的時候自然地剝落,廢的地方剝開,剩下來的部分就是寶志公禅師的樣子。

   寶志公禅師圓寂之後,梁武帝特別地哀傷,就把他葬在了南京的靈谷寺,靈谷寺就是寶志公禅師的塔寺,一直到現在。但是作爲寶志公禅師,他真正的比較象征性的道場就是在東天目山。

  

  靈谷風雲起蕭牆

   後來在民國期間,靈谷寺又成爲一些陣亡將士牌位的供奉處,一些陣亡將士都供在那邊。而且今年還發生一樁慘案,靈谷寺慘案。這位方丈非常年輕。講這個不是爲了宣揚,是讓大家知道有一些我們看不到的力量。

   他升座的時候,當時各省的會長,副會長,好幾十位方丈,甚至連星雲大師都到那邊,因爲南京也是星雲大師主要的一個成長的地方,所以爲了表示祝賀,把星雲大師也請去了,那個儀式是很隆重的。

   升座之後一個月,臺灣那的大學邀請他們參加玄奘法師頭骨舍利研討會,因爲靈谷寺供奉了玄奘大師的頭骨舍利。這是當時日本人侵略戰爭的時候,等于是從中國偷去的。抗日戰爭勝利之後,當時國民黨的佛教界都要求賠還,這是我們中國的聖物。後來日本佛教界把這個分作幾份,日本供養一份,臺灣供養一份,還有一份給中國大陸,被保存在靈谷寺中,一直就密封在那…

《韋馱菩薩 護法降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