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韦驮菩萨 护法降魔

   韦驮菩萨 护法降魔

  ——传喜法师开示

  2009-07-24

  

  朝拜圣地 甘露洒净

   今天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的圣诞纪念日。浙江临安的天目山是韦驮菩萨的道场,被称为八大小山之一。

   天目山大多数在临安境内,分东南西北中五个峰。我来慧日寺之前曾经在中天目普昭寺住过半年的时间,所以常常会忆念韦驮菩萨。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也去拜过天目山,西天目山和东天目山都去过。在西天目山下面有个禅源寺,那时是空的,没有住持师父,那个地方当时还没有恢复。东天目山山下有个小寺院,我师父当时是那的名誉方丈,实际上是普陀山一位老和尚在那边修复。

   然后我们也去了东天目山的山上,大家知道那现在名气很大,但是那时候是一片废墟,没有人迹的,很可怜,那雕梁画柱的山门非常美。

   我去的时候正好也是蒙蒙细雨,天气跟今天有点相似,一路上都是阴天。到达那座寺院的时候又下了一点小雨,所以我们爬上去的时候觉得还可以,当时那没有人修复。

  后来又去了昭明太子分经台,倒是看到还有一个又像是在家居士,又像出家众一样的人在那边住茅蓬。

  

  悬崖苦修 菩萨护持

   西天目山在元朝时出过两位高僧,一位叫妙高峰禅师,一位是他的徒弟中峰禅师。特别是中峰禅师被称为国师,他修行的那个地方在西天目我特意去拜过。

   西天目由于在佛教界出过妙高峰和中峰禅师,所以这个地方曾经一度在中国佛教的地位很高。特别是中峰禅师把禅宗再度弘扬起来,当时叫“禅源寺”。元朝的时候中兴禅宗,所以名气很大。

   我去拜见的时候,他的墓还在山上,悬崖峭壁边上的一个墓,这个悬崖峭壁就是他曾经修行的地方。

   在他之前,妙高峰禅师也在这里修行,那时禅师自己编了一个篮子,只能坐一个人的,然后用山上的藤条做一根绳子,栓在一棵大树上,把篮子吊在悬崖的半空,他顺着绳子到篮子里面打坐,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

   这之前他是在悬崖边上打坐,有次晚上打瞌睡,不小心一个跟斗就栽下去了,落到一半时被一只大手托起来,放回悬崖上。妙高峰禅师当时就想,我这个修行还可以噢,我掉下去了还有护法神给我托起来。他这样一想,韦陀菩萨的声音就跟他说:“天下像这样修行的人多如牛毛,就这一点你就起傲慢心啦?我十二劫不做你的护法!”他一听很惭愧,这个起心动念不对。菩萨救我,我还起傲慢心,菩萨救我那是菩萨大慈大悲啊,我有何德何能啊!还起傲慢心,哎,特别地惭愧!

   忏悔了之后,他依旧还是到悬崖边上去打坐。他想我不能打瞌睡,再打瞌睡摔下去,那可真的要摔死了,粉身碎骨。打瞌睡不是自己主观要的,它是被动的,结果不小心一打瞌睡,又一个跟斗下去了。

   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个人坐在边上打瞌睡的时候会不会翻下去?这会的。敏公上师那边,他们做早晚功课是坐在法座上的,那个维那师父坐的法座比别人高。一般性格鲁派上早课很早,三点就起来了,要做三四个小时的功课。他很早就坐在那边,念着念着这个维拿师父打瞌睡了,也是不小心“嘭”下来了,他本事大到什么程度呢?翻了个跟头坐在地上,这本事大,他那个法座也蛮高的。这个会的,一不小心就会翻下来的。

   我们在禅堂里面坐禅也是,有的瞌睡了,不小心就从禅座上摔下来了。连我们这个讲堂里面打坐的时候,我听他们说都有人翻下来过,幸亏我当时发明的时候那个凳子不是很高,如果凳子高,下面又是石板,那摔下来额头要破了。

   当时妙高峰禅师一不小心又摔下去了,那个地方的地名叫倒挂莲花,悬崖伸出去像倒挂的莲花一样。妙高峰禅师一下就掉下去了,在半空中醒来,他想这下必死无疑了。结果在半空中又被一只大手接回来了,他就特别感激,他说:“韦陀菩萨,你不说十二大劫不护我了嘛,你为什么这么慈悲又救了我一命呢?”韦陀菩萨说:“你一念真心的忏悔已经超越十二大劫了。”为什么我们说一念真心念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啊?要真心地忏悔,你看韦陀菩萨慈悲吧!

   那时我特意去拜了这个地方,当时也是很奇怪,也是下着蒙蒙的细雨,在蒙蒙细雨中我拜了妙高峰祖师的塔。那个塔很奇特,造的像坟一样,里面是空的很安静,人可以进去,里面还有一座小的塔,外面就是倒挂莲花。

   后来禅师不单单在悬崖边上打坐,索性拿一个吊篮吊在悬崖下面,刮风下雨的时候“咯吱、咯吱……”悠来悠去的。徒弟们说:“师父,你为什么要这样修呢?我们天天提心吊胆的。”师父讲这样子你才不会打妄想。你每时每刻就在死亡的边缘,你就不会去想其他的了。想股票涨不涨啊,想经济危机什么时候结束啊,房价什么时候排榜,不会想这些啰里八嗦的事情了。正因为这样,他老人家也就闻名天下。

   当时是元朝初期的时候,他为了表示对前朝的忠心,也不怎么出来弘法,但是他带出一批弟子来。特别是中峰禅师,元朝拜他为国师,把佛法弘扬天下,处处去开示,弟子们把他的开示记载下来汇成册,一直保留到现在,《中峰法语》,在《大藏经》里也有收藏。

   从妙高峰祖师修行的地方再往前一点点,随着山势往上,那个悬崖探出去的,好像有一点房子的感觉,曾经这个地方出了中国的另一位著名人物,道教的创始人,就是五斗米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当时他妈妈为了避战乱躲到西天目上,就在这个悬崖下面过日子,后来生下了张道陵。离妙高峰禅师打坐的地方不远,这西天目,它的历史已经很久了。

  

  千变宝志 神通化世

   那东天目有没有名气呢?东天目在更早的时候名气非常大。梁武帝的时候,宝志禅师他的住栖地就在东天目。宝志禅师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所以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不仅我们现在在拜,很早就在我们中国了,梁武帝那个时候一千五百年前呢!

   宝志禅师他很奇特的,有一个出家人在那里走,发现树上面有小孩子的哭声,是从一个大的鸟巢里面传出来的,老和尚爬到树上,把这个小孩子抱下来。他是从树顶上鸟巢里抱下来的,这个小孩子哪里来的也不知道。这个老和尚就带着他,带大之后,他也跟师父一起修行。后来师父圆寂了,他就显现了像济公一样的,穿得破破烂烂啊,在街上有时候点化点化别人,疯疯颠颠的样子。

   当时那个时代也是很乱,梁武帝之前,宋齐年间社会非常的乱。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净化这个社会,宝志禅师疯颠疯颠的,在街上不雅观,说的话也是颠颠倒倒的,似真非真的,就把他抓起来。他又没什么罪名,也不是什么刑事犯。

   关在监狱里也好,本来他家也没有,关监狱从此倒有家了。他白天不住的,他白天就有本事从监狱里边出来,继续跑到街上去,晚上再回到监狱。他开始把监狱当家了,别人没有办法管住他,大家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那样,他也不当人的面显神通,反正大家就传说,这是一个怪人,没有人能够关住他。他就这样白天跑出来疯疯颠颠,晚上就回到牢房里睡觉。

   齐朝灭亡之后,梁武帝做皇帝的时候,大赦天下,放到他,发现什么罪名都没有,一了解之后呢,就有人把这一桩怪事告诉了梁武帝。梁武帝非常地爱才,特别自己是信佛的,他听说有这么一个疯疯颠颠的人,有这样种种的奇迹,就传旨赶快把这个人找来见一见。

   宝志公禅师见到梁武帝之后,梁武帝跟他一问一答,喔,梁武帝知道这是一位大圣人,这是已经证果得道的大圣人,就特别地尊重他,拜他为师,很多重大的事情都请教宝志公禅师。

   后来梁武帝要给他塑一尊像,没有任何人有这样子的技艺。宝志公禅师坐在那里,就好像现在画油画一样的,模特要坐在那,他们给他画。看清楚了下笔,再抬头一看,咦?他的脸变了跟前面的不一样,根本没有办法画清楚他,所以那时候叫他“千变宝志”。甚至开他们玩笑,他就像川剧里面变脸一样。他说你们看清楚噢,他手一抹就变掉了。你不用低头的,就盯着他看,他手一抹就变掉了。

   有一天,梁武帝陪师父在江边看风景的时候,宝志公禅师看到从上游漂下一根木头来,就跟皇帝说:“那根木头很好,赶快打捞。”打捞上来果然是一根好木头,志公禅师就说:“你不是要给我雕像吗?就用这根木头雕吧!”

   工匠请来,要给宝志公禅师雕像的时候,刹那之间宝志公禅师显现了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形象,这个时候才知道他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而且这根木头不是人雕的,木匠雕的时候自然地剥落,废的地方剥开,剩下来的部分就是宝志公禅师的样子。

   宝志公禅师圆寂之后,梁武帝特别地哀伤,就把他葬在了南京的灵谷寺,灵谷寺就是宝志公禅师的塔寺,一直到现在。但是作为宝志公禅师,他真正的比较象征性的道场就是在东天目山。

  

  灵谷风云起萧墙

   后来在民国期间,灵谷寺又成为一些阵亡将士牌位的供奉处,一些阵亡将士都供在那边。而且今年还发生一桩惨案,灵谷寺惨案。这位方丈非常年轻。讲这个不是为了宣扬,是让大家知道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力量。

   他升座的时候,当时各省的会长,副会长,好几十位方丈,甚至连星云大师都到那边,因为南京也是星云大师主要的一个成长的地方,所以为了表示祝贺,把星云大师也请去了,那个仪式是很隆重的。

   升座之后一个月,台湾那的大学邀请他们参加玄奘法师头骨舍利研讨会,因为灵谷寺供奉了玄奘大师的头骨舍利。这是当时日本人侵略战争的时候,等于是从中国偷去的。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当时国民党的佛教界都要求赔还,这是我们中国的圣物。后来日本佛教界把这个分作几份,日本供养一份,台湾供养一份,还有一份给中国大陆,被保存在灵谷寺中,一直就密封在那…

《韦驮菩萨 护法降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