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心七要》耳傳略釋▪P7

  ..續本文上一頁選擇哪一個?”他准保不假思索地回答:“衆生快不快樂,我可管不著,只要我自己能快樂就行。”這種人算是大乘修行人嗎?

  《修心七要》屬于實修法,我們剛開始修的時候,由于無始以來一直串習“我”爲實有,所以根本接受不了讓“我”去感受世界上的一切疾病、痛苦,而讓別的衆生來代受“我”原本的所有快樂,因此在初修階段,經常有些人會産生一些畏怖退縮的心理。其實這種現象非常正常,畢竟每個人對這個“我”的愛執並非只是一朝一夕,所以自他交換需要一個過程,只要我們再叁串習,當“我”的力量逐漸消失時,菩提心的境界才會真正現前。以往數不勝數的高僧大德,都依此菩提心而獲得了成就,作爲後學者,生起菩提心也並非難如登天,只要你們肯修,無論任何人,最後都能獲得這個無上至寶的。

  【《入行論》雲:“如是汝屢屢,害我令久苦,今憶宿仇怨,摧汝自利心。”在我執苗頭出現之際,便應提高警惕,並及時提醒自己:“所謂的“我”,是在任何地方也不可能存在的,怎麼能執著于我呢?”從而在我執産生的當下,便將其抛棄于萌芽之間。】

  此處以擬人的手法,揭露了我執的險惡面目:“我執啊,你叁番五次地加害我,令我在輪回中飽受了無量痛苦,現在我終于憶起了你對我造的種種傷害,從今以後我要與你不共戴天,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將你這個害人不淺的家夥徹底摧毀!”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只要發覺了“我執”敵人的蹤影,馬上就要高度警惕,趕緊提起正知正念:“所謂的我,在身體的上上下下、環境的裏裏外外,根本找不到一點一滴。既然我都不存在了,又有什麼可執著的?”依靠這把無我空慧的鋒利寶劍,在我執露頭的當下,立即將其一劍斃命、斬草除根。

  【爲了從今以後不再生起愛護自己的執著,就應當黾勉精進地修行。正如《入行論》所雲:“昔時受汝製,今日吾已覺,無論至何處,悉摧汝驕慢。”無論出現任何損害,都是因爲我執這個惡魔引起的,因此,我們應當努力地將其馴服。】

  寂天菩薩繼續堅定我們對“我執”的仇恨立場:“我執啊,以前就是因爲你的擺布,我才在輪回中遭受了這麼多痛苦,如今我終于覺悟了,從此以後,無論何時何地,我都與你奮戰到底,想方設法將你的驕慢(執五蘊爲“我”的我慢)摧毀無余!”

  放眼周圍世界,大至國與國之間的戰亂紛爭,小至人與人之間的明爭暗鬥,無一不是由我執而起。如同大地是一切萬物生長之本一樣,我執是一切衆生的痛苦之源,衆生沈溺于輪回,根本原因就是我執,如果沒有我執,我們早就證得圓滿菩提了,然而正是因爲它的存在,我們至今仍在輪回中不斷感受著各種痛苦。密勒日巴尊者及噶當派的諸多教言中都說:有人認爲外面的魔非常可怕,但實際上,對于真正的修行人來說,最可怕的並不是外魔,而是自相續的我執魔王。

  以前我們在學《智慧品》、《中論》等中觀論典時,很多人當時都明白了所謂的“我”根本不存在,但是事後若沒有經常串習,這種見解不一定能保持很長時間。同樣,我現在給你們傳授了殊勝的菩提心竅訣,在聽的時候,每個人可能都有強烈感觸:“對對對,“我”的確不存在”,“爲了一切衆生,我應該修菩提心”,但是一下課後,這種感覺就開始退溫了,不用兩叁天,對大乘法串習不深的人基本上就全忘光了。所以,在座的道友啊,你們聞法以後一定要反複思維、經常串習,這樣才能讓正法真正轉變我們的相續。

  【夏沃瓦尊者雲:“短暫之此生,當滅此惡魔。”並將具有謀求自利心行的人稱爲俗人,而將具有成辦他利心行的人稱爲修行者。】

  夏沃瓦尊者認爲:人生一世不過百年,既然如此短暫,我們就必須要下定決心,利用此生此世,將這個害了自己生生世世的我執惡魔徹底消滅!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尊者還專門製定了一個標准,用來區別“俗人”與“修行人”。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修行人呢?依照發心的不同,修行人可分大乘、小乘兩種,具有出離心的是小乘修行人,具有菩提心的是大乘修行人。由此可見,作爲小乘修行人,相續中最起碼應具備出離心;而作爲大乘修行人,則應具備利他的菩提心。倘若沒有出離心與利他之心,這種人就跟旁生沒有太大差別,依教言衡量,他們只不過是世間俗人,而根本稱不上是修行人。

  所以,大家應該扪心自問:“我算不算是一個修行人?我一天所起的念頭中,多少是爲了衆生的利益,多少是爲了自己的事情?”有些人從早到晚想的都是自己:我以前怎麼樣,現在怎麼樣,未來又要怎麼樣……所有的念頭一直都是以“我”爲中心,而從來沒有想過:以前我從未成辦過衆生的利益,現在我應該多爲衆生做一些事情,哪怕對他們有一點點利益,我也在所不惜……

  試問,你們有沒有過類似的念頭?如果沒有,就算不上是一個修行人。

  【奔貢甲格西在實際行動中,也是遵照這一點來進行取舍的。奔貢甲格西還生動形象地說道:“現在應當用對治的短矛瞄准心的城門進行把守,除此之外別無他事。如果它緊張,則我也緊張;如果它松懈,則我也松懈。”】

  在實際行動中,奔貢甲格西也是遵照這一點進行取舍的,他還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像爲了防止敵人的進攻,護城者手持短矛瞄准城門,時刻嚴陣以待。敵人若有風吹草動,護城者就非常緊張;敵人如果按兵不動,護城者就可以稍事休息。同樣的道理,修行人也應時時手握對治我執的短矛,看守住菩提心的城門,防止我執大軍破門而入。如果我執活動得非常猖獗,成天的所作所爲、所言所行都圍繞著“我”轉,對菩提心的城門已經構成了威脅,那麼我們就要毫不留情地用對治短矛將它碎屍萬段;如果我執的活動略有松懈,對“我”的執著也沒那麼厲害,此時我們就可以讓緊握短矛的手放松一下,不用那麼緊張。除此以外,修行人再也沒有其他的事可幹了。

  平時大家也應經常以此教言,對治我執煩惱,保護自相續中的菩提心。如果幾天之內,自己的“我執”不是很猖狂,活動也不是很過份,言行舉止都在利益他衆,那麼對治的念頭就可以輕松一些;反之,如果我執活動得特別強烈,不僅強烈,還要去做一些非法的事情,比如跟金剛道友吵架等等,我們就要帶上空性智慧刀、大悲菩提劍、大圓滿金剛矛等百般武器,直搗我執魔王的老巢,將它斃命于自私自利的溫床上。這就是修行人的任務。

  【在將我執看成怨敵並予以舍棄方面,夏沃瓦尊者還說道:“對待魔鬼,就要用放逐魔鬼之法。”】

  在對治我執這方面,夏沃瓦尊者還提醒道:“對待我執魔鬼,就要用放逐魔鬼的方法把它舍棄。”什麼是放逐魔鬼的方法呢?這裏指的是人無我、法無我等空性教言,或者噶當派修心法要中的菩提心修法。

  【因此,爲了能將我執視爲敵人,並由此而對他衆産生關愛之情,(故于頌詞雲:)】

  【于衆修大恩】

  前面講了,我們的痛苦煩惱都來源于我執;現在反過來說,一切的利益安樂皆依衆生所賜。

  【總而言之,從無始以來,一切衆生都有爲己父母的大恩大德。不僅過去世于己有恩,將來修持無上菩提,也需要依靠衆生。《入行論》雲:“修法所依緣,有情等諸佛,敬佛不敬衆,豈有此道理?”】

  衆生對我們恩德很大的原因一共有兩個,第一個昨天也講了,一切衆生皆做過我們的父母。很多沒學過佛的人對此滿腹懷疑:“不可能吧,這麼多的衆生,怎麼都做過我的父母呢?”對于這一點,噶當派的大德在觀修時,也並非盲目地人雲亦雲,而是依靠各種教證理證,反複辨析,才令自己深信不疑的。所以,對于“衆生皆爲父母”這一點,我們若想真正生起信解,也必須要長期熏學大乘佛法,依靠教理再叁推敲。

  這裏講的是第二個原因:衆生不僅以前對我的恩德很大,而且未來我的成佛也完全依賴他們。因爲要想成佛,必須先圓滿六波羅蜜多,而圓滿六波羅蜜多,就一定要有我修六波羅蜜多的對境。倘若沒有衆生,那我一個人對誰修布施?自己對自己布施是不可能的,我也不可能對石頭、木頭等無情物布施,所以,圓滿布施度,必須要依靠衆生。同樣,圓滿持戒度也需要衆生,圓滿安忍度還需要衆生……圓滿六度功德,沒有一個不需要衆生的,倘若沒有衆生,我一個人根本沒辦法成佛。所以,從助己成佛的角度來看,衆生與佛陀沒有任何差別。

  然而,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一看到大活佛、大上師,就特別恭敬歡喜,賣東西的時候也不賣了,滿臉堆笑地迎上去:“啊,活佛,您老人家來了!快來這邊,快來這邊!”這時,如果剛好有個人來買東西,他就特別氣憤,橫眉冷對道:“沒見我現在正在接待活佛嗎?去別處買,我現在沒空……”對這種“敬佛不敬衆”的人,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呵斥道:簡直豈有此理!

  【對于修習佛果的補特伽羅而言,佛陀與衆生的恩德是完全等同的,對于具有如此深恩的衆生,就應當在修習猛厲的慈心與悲心之後,將他們的痛苦由自己來領受,並將自己的安樂與善根施予他們。】

  在了解了衆生的恩德之後,就應對他們生起強烈的慈心與悲心,迫切希望自己能爲他們予一切樂、拔一切苦。當內心的這種境界逐漸成熟時,外在的行爲就會自然體現出來。比如有兩個人坐班車,如果當時只有一個座位,那麼發了菩提心的人肯定會選擇自己站著,而將座位讓給別人;我們在買東西時,如果人特別多,發了菩提心的人就會默默地站在旁邊,而讓他人先買;如果買菜時看到有爛的蔬菜,發了菩提心的人也會自己買下來,而將新鮮的留給別人。總而言之,他一切的言行,都是爲了讓衆生快樂。

  【尤其在毀害自己的人或者非人出現的時候,就更應該觀修:從無始以來,這些傷害者都曾做過自己的母親。它們都曾在不顧痛苦與惡言的情況下,反反複複地利益過我,並由此而承受了輪回世間無量無邊的種種痛苦。】

  在順境中,…

《《修心七要》耳傳略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