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好事、說好話。
◎世界的劫難,必須靠多數人知道忏悔、改過自新,才能夠化解。但是這件事情很不容易,因爲這是衆生業力深重,感得大自然的報應。
◎唱念不容易,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平劇裏面的唱腔、白文,與佛門的唱念很接近,我們可以學習、做參考。唱念的本質是真誠心的流露,技巧是表達的方式,心不真誠,唱腔再好也不能感動人。有真誠心,就算沒有技巧,還是能夠令人感動。佛當年以音聲作佛事,整部大藏經,都可以譜成曲歌唱,由此可知唱念的重要。
◎真正的好老師,一定很願意教學生,把好的東西流傳給後世;只可惜找不到學生。畢竟真正肯學的人是少之又少,多半都是放逸、懶散,沒有尊師重道和敬業的精神。
◎我們生在這個濁惡時代,是共業所感,自己無始劫來的習氣,加上外面環境的惡緣,沒有不造業的。但是也有真正的好人不受環境汙染,不需要別人勸勉就能夠潔身自愛,這種人都是乘願再來的大菩薩。
◎八地菩薩的境界,我們業障凡夫的確沒分,但是念佛人只要信心清淨、淨念相繼,就可以達得到。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都比不上一個老實念佛人,因爲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一生就可以圓滿成佛。佛經上說,這種人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數的諸佛如來,今生因緣成熟,承蒙十方諸佛威神加持,才能夠遇到淨土法門,一生圓滿成就,他的確是盡虛空、遍法界最有福報的人。
◎現在全世界到處都有災難,沒有一個地方是真正安穩處,只有念佛求生淨土最吉祥,無論到那裏,都有諸佛護念,不會遭遇一切的災難,非常安全。
◎佛經上告訴我們,上從等覺菩薩,下至地獄衆生,只要信願持名,“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所以信願持名者,是盡虛空、遍法界第一等的大福德、大智慧的人。
◎阿彌陀佛的光明相好,可以使我們離苦得樂、身心舒暢、智慧開啓、清淨光明,絕對不是世間的日月可以比得上的,所以稱爲“超日月光佛”。
◎經上說:“佛佛道同”,十方諸佛本性的光明完全相同,但是在因地所發的願不同,所以跟衆生結的緣也就不一樣。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要救度法界一切衆生,法緣特別殊勝,所以世尊和諸佛都贊歎他是“佛中之王”。
◎淨土法門是佛專門爲我們這些沈淪叁惡道的衆生而說,附帶爲大乘菩薩、小乘羅漢而講。我們冷靜想想,自己除了五逆重罪以外,其余的惡業都已經造盡,即使不墮地獄、餓鬼、畜生,也絕對不能脫離六道輪回,所以世尊大慈大悲,特別爲我們五濁惡世的凡夫,宣講這個不可思議的念佛法門。
◎十方諸佛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衆生趕快成佛。在無量法門裏面,只有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是最快速的成佛方法,簡單、容易、穩當,成就無比殊勝,所以十方諸佛都共同贊揚。
◎“定”是念佛叁昧的基礎,念佛叁昧包括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以及功夫成片。我們要把所有的念頭統統舍掉,統統放下,專心想念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只要功夫成片,一定可以往生,這個境界人人都能夠達到。
◎修學其他法門,碰到冤親債主來擾亂是在所難免,但是我們只要發心念佛,佛光就會注照、加持我們,一切妖魔鬼怪不敢接近,在修行道上非常安穩。念佛人心心念念都在“道”上,“道”就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叁業清淨,就絕對不會有魔事,著魔都是因爲我們心不在道上。
◎衆生無始劫來生死輪回,苦不堪言,無法脫離。雖然過去生中我們也曾經學佛、修學淨土法門,但總是放不下,功夫不得力,所以到現在還在六道受苦。今生善根成熟,又遇到淨土法門,千萬不要再馬虎,當面錯過。
◎我們曆劫的冤親債主,常常想來找麻煩,念佛人有阿彌陀佛保佑,觀音、勢至擁護,魔怨沒有辦法障礙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佛光普照,就是修行的增上緣。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殊勝,但是念佛人有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攝受,所以超越其他法門。我們想念阿彌陀佛的時候,阿彌陀佛也正在想念我們。凡夫智慧淺,妄想多,對于事實真相不明白,所以總是放不下,盲目的向心外求法,事實上,一句“阿彌陀佛”,已經具足圓滿的福德和智慧。
◎我們一生到極樂世界,無始劫來沒辦法解決的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多少菩薩、羅漢長時間的勤苦修行,沒有辦法圓滿成就。我們業障凡夫在這一生,仰仗彌陀大悲願力,就能夠立刻超越他們所有的修行,所以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都教我們專精念佛,求生淨土。
◎彌陀經說念佛一日到七日就可以往生,但是我們念這麼多年,連個消息也沒有,問題不在佛菩薩,在于我們自己沒有做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對于世間許多牽腸挂肚的事放不下,所以沒有感應。
◎見到阿彌陀佛,就是見到十方諸佛,當我們見到阿彌陀佛的時候,佛的光明、願力、神通就會加持我們,讓我們也有像大菩薩的能力,見到一切諸佛。這樣的大神通力,佛在大乘經上說,必須是七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夠證得,但是念佛人,即使是下下品往生,承蒙佛力加持,也可以有這樣圓滿的神通威德。所以說淨宗是難信之法,讓我們能夠快速超越諸佛菩薩曆劫的修行。
◎佛的心量廣大、慈悲,我們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就是大慈悲心的圓滿流露,真正求生極樂世界,就能夠與佛的心願相通,感應非常快速。
◎倓虛老和尚說,他一生遇到學禅的,有人得定,卻沒有人開悟;但是親眼見到念佛往生的人,卻有幾十個,可見得參禅非常不容易。六祖大師說,參禅必須是上上的根器才有資格,即使是上中根器的人都不能夠開悟,因爲禅宗的標准必須要明心見性,才算成就,只有定功沒有辦法出叁界。但是,如果我們以參禅的定功來念佛,很容易就可以得到上品往生。由此可知,淨土法門的確是“難信、易行”的不可思議法門。
◎密宗持的是“心戒”,所有宗派裏面,以密宗的戒律最嚴格,殺、盜、淫、妄樣樣好像是在作,但是心地清淨無染,所以成就最殊勝,這是佛法中的“博士班”,必須經過這一段修學才能夠成佛。事相上不做,心裏不一定清淨;事相上樣樣都做,但是心地沒有染汙,事事無礙,這是真正的清淨。
◎阿彌陀佛有廣大的德能和受用,我們每個人的自性,也跟阿彌陀佛一樣有廣大的德能受用,只是阿彌陀佛的自性圓滿流露,而我們卻被障礙蓋覆住,不能透露,這是衆生的苦處,所以佛法幫助衆生離苦得樂,就是教我們去除所有的障礙,也讓自性圓滿的流露。
◎佛是老師,菩薩是學生,所以每尊佛旁邊,都有很多菩薩圍繞著,而且其中有許多是古佛示現來幫助佛陀教化衆生。“一佛出世,千佛擁護”,諸佛教化衆生,都是彼此密切合作、圓滿無礙,令大衆生起敬仰之心,願意親近佛、跟佛學習。
◎阿彌陀佛的本願,與十方諸佛的大願,都是希望衆生快快念佛往生,親近彌陀。因爲下從地獄衆生,上至等覺菩薩,都只有念佛,才能成佛。
◎“阿彌陀佛”是我們真心本性的名號,念這個名號,真心本性就自然現前,不僅是阿彌陀佛加持,十方諸佛都歡喜護念,贊歎保佑。
◎“心開”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心開的時候,到處都覺得自在安樂,因爲我們的自性本來就具足無量的智慧德能、才華富貴,所以樣樣都會稱心如意。
◎我們念佛把目標放在西方極樂世界,縱然沒有得到心開,也一定會見佛。
◎論語說:“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藝”,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美”,佛法講“莊嚴”。我們的生活要美化,環境也要美化。但美必須以高尚的道德爲根基,才是“真善之美”。沒有道德的美,就像花瓶裏的花,很快就枯謝。
“仁”是仁慈,推己及人。人之所以跟禽獸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能夠將心比心,處處能爲別人著想,所以這是一個會意字,二人爲“仁”,不但想自己,也要想到別人。
“道”,是“諸法實相”,用現代話來講,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志于道”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有正確的了解、真正的覺悟。但是宇宙森羅萬相,絕對不是憑思惟想像可以理解的,必須要心地清淨,舍除一切妄想、執著自然明白。心地不清淨,迷惑顛倒,就算事實真相擺在眼前,我們也看不清楚。
“德”,是一個人心裏有“道”,外表自然流露的行爲,不是假裝的。凡夫對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迷惑顛倒,所以要學佛,學佛身、語、意叁業的行爲。佛菩薩的德行,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我們凡夫要刻意去模仿;等到模仿得很純熟,心性也會自然流露。所以佛菩薩是由內向外的表現,我們則是從外向內學習。明白這個道理,讀書就懂得活用而且會有心得,覺得很快樂,所以儒家說“不亦樂乎”,佛家講“法喜充滿”。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會讀死書,讀得再多也沒用。
◎生老病死,一切衆生都無法避免,所以佛陀教我們只有念佛,才不會被病苦惱害。一切病痛都是從妄想、執著産生的,尤其現代醫學講究“心理健康”,我們只要想佛、念佛,接受佛力加持,身心世界都會美好莊嚴,這是最圓滿的心理健康。
◎凡夫都有業障,沒有業障就不會來此世間。有業障就有病苦,消除業障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念佛。
◎“建國君民,教學爲先”,建立國家首先要把教育辦好,教育的目的是“思無邪”,也就是讓大家都能夠有正確的思想和見解。第一個要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知道自己的身分以及應盡的義務,這樣才能達到社會和諧、天下太平。中國古代教育的功能,就在于防患未然、防微杜漸,讓大家都有共識的標准,避免大逆不道的事情發生。
◎中國人講“倫常”,“倫”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和君臣五種。君臣,在現代社會,也就是老板和員工、上級與部屬的關系。“常”,是作人的基本德行,一時一刻都不…
《淨空法師法語(續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