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壽經講記 惑盡見佛 第四一

  惑盡見佛第四一

  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獄。王子得罪。禁閉其中。層樓绮殿。寶帳金床。欄窗榻座。妙飾奇珍。飲食衣服。如轉輪王。而以金鎖。系其兩足。諸小王子。甯樂此不。

  這一品經文緊接前品而來,世尊在此舉喻說明,使我們更易體會。“轉輪聖王”是世間大聖人,大福德之人。世間人有福,他才會出現。福從那裏來?福是修來的。世間大多數的人都知道修善,都知道積德,這世間人就有福,所以才出現聖賢,出現聖王,此乃互爲因果。中國古人常說,“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一個國家出現聖賢的領導人,施政總是念念考慮老百姓的幸福。他一個人修福,全國人都享他的福報,都得好處。諸位細讀曆史,冷靜觀察,才能體會到。轉輪聖王出現在世間,以“十善業道”作爲教化衆生、治國平天下的准則。自己奉行十善業道,勸勉全國人民皆修十善業道,這是聖賢事業。

  “輪王”,佛經上講,“金輪王”出現世間,他所統轄的範圍是一四天下。“一四天下”是一個單位世界。從前說法是一個太陽系,以太陽系爲單位。若依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後附“再記”中所說,就是一個銀河系,比太陽系大多了,統轄這麼大的範圍。“銀輪王”統轄四分之叁。佛經裏講,一個單位世界四周,東、南、西、北,北面是北俱盧洲;東南西叁洲有佛法,都屬他統轄。“銅輪王”統治兩大洲。“鐵輪王”統治一洲。這一洲,依過去的說法,以爲是一個太陽系。

  今天在我們地球上,還沒有出現過輪王,展開曆史,自古至今沒有一個帝王曾經統治過全世界。我們只有在佛經中見過,事實上,在我們世間曆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這就說明地球上的衆生修的福報還不夠。

  爲什麼稱之爲“輪王”?佛說他有輪寶。輪寶有兩種作用:一是它的武力。以這武器征服世界,這是他的威德。另外,輪寶是他的交通工具。他乘輪寶,在一天之中,從早晨到晚間,十二小時就能遊遍一四天下,他所管轄的範圍皆可達到。他的寶很多,以輪寶最殊勝,所以稱他爲“輪王”。

  此事我們過去都有懷疑,經上這樣說,但從來沒見過。近些年來,有人見到飛碟,飛碟是圓形的,是不是輪王到這兒來巡視?很有可能,它的速度非常快。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飛碟,我親眼見過一次,大概是在一九五一年的時候,那時我住在石牌,就是現在的榮民醫院附近。我見到的形狀,像軍中的信號彈,綠色的光,圓圓的,很大,停在空中不動。我非常好奇,旁邊還有好多朋友,大家都看了很久,大概有四、五分鍾之後,它就開始移動。剛開始移動速度很慢,愈來愈快,刹那間就不見了,才知道那不是信號彈。第二天報紙登出來,很多人看到,是個不明的飛行物體,它有能力停在空中不動,大概有四分鍾到五分鍾,時間相當長。走的時候速度很快,就消失了。看到時好像距離很近,根據以往報章雜志所記載的,有人甚至看到落在地面上。美國空軍曾追逐過他們,確有其事,可能就是經上講的輪寶,不一定是輪王,也許輪王派遣人來巡視。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就證明外太空外星人的智慧、科技的能力,遠遠超過我們。我們今天做的太空梭,往來月球,其笨無比,那有人家那麼自在!我們的科技跟他相比,相差太大。輪王所有一切珍寶中,以此最爲殊勝,它是武器,也是交通工具。佛在叁千年前就講得這麼清楚。

  佛在此作個比喻,說輪王有“七寶獄”,這牢獄是七寶造的。“王子得罪”。王子犯罪,要把他囚禁起來,關在七寶獄裏。七寶獄裏所有一切物質設施、享受,跟轉輪王差不多。把七寶獄比喻西方極樂世界的邊地;把犯罪的王子比作帶著疑惑心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用這比喻他們的不自在。用金鎖系其兩足,就是帶起腳鐐手铐。腳鐐手铐是黃金做的,也不自在,也不舒服。“諸小王子,甯樂此不”。獄中小王子喜不喜歡過這種生活?當然不喜歡。這是比喻疑惑心往生淨土的人。

  慈氏白言。

  慈氏就是彌勒菩薩。

  不也。世尊。彼幽絷時。心不自在。

  小王子們犯了罪,被關在牢獄裏。監牢獄裏享受再好,心裏總是不自在,因爲失去自由。

  但以種種方便。欲求出離。求諸近臣。終不從心。輪王歡喜。方得解脫。佛告彌勒。此諸衆生。亦複如是。

  他們希望早日出來,恢複自由。“近臣”沒有權力,無權開釋他們。此地的“近臣”比喻什麼?“近臣”比喻你求外面,求佛、求菩薩都不行。“輪王”比喻什麼?“輪王”比喻自己的心。心要真正忏悔,你就出離邊地了。前面世尊說過,阿彌陀佛沒有這意思讓你不見叁寶、不得自在;完全是自己的業障,必須自己真正忏悔才能解脫。生到邊地這些人,就像這比喻所說的一樣。

  若有墮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由聞佛名。起信心故。雖生彼國。于蓮華中。不得出現。

  他們是因有疑惑,雖疑,他們還信罪福,還深信西方淨土,還能具足“信、願、行”叁個條件,也能往生。這種人也相當難得,也非常可貴,往生淨土不過耽誤五百年時光而已。過了五百年,他一樣見佛聞法,不退成佛,依然是非常的殊勝。

  彼處華胎。猶如園苑宮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淨。無諸穢惡。

  他在蓮華裏生活的狀況,就像輪王的七寶獄,忉利天、夜摩天王的宮殿一樣。他所居住的環境的確是淨土,跟西方極樂世界毫無差別,就跟九品往生的人生活環境完全相同。只是不見佛、不聞法,受用沒什麼兩樣。

  然于五百歲中。不見叁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爲苦。不生欣樂。

  他們的苦處就在這裏,這讓他們感覺到非常苦。“不生欣樂”是法喜生不出來。不像九品往生的人,都能見佛聞法。理一心不亂,往生實報土,見阿彌陀佛的“報身”;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余土,見阿彌陀佛的“應身”;功夫成片,生凡聖同居土,見阿彌陀佛的“化身”,皆能見佛聞法。唯獨此處,連佛的化身也見不到,必須真正忏悔,才能見到叁寶,才能見到無量壽佛。

  若此衆生。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

  這就好像“輪王歡喜,方得解脫”。“輪王”是喻自性。即真正覺悟,知道自己錯了,改過自新就見到叁寶。可見西方這些菩薩不是不加持你,是自己真的有障礙。業障輕的人現在也有機會見佛,經上說,“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能見佛,或是在定中,或是在夢中,見佛是感應。即使見佛,見到西方世界依正莊嚴,不能生歡喜心,不能著相。一生歡喜心,一執著,就墮魔境,又變成障礙。

  雖然見到,想著佛在經上的教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到了,增長自己的善根,增長自己的信心,除此之外,不可執著,也不要告訴別人,避免魔障。而且佛菩薩感應,不可能常常讓你見到;常常見到,就有問題。因爲佛示現瑞相讓你見到,有兩種原因:一是增長你的信心。初學佛的人,常常有感應,因爲善根現前,增長你的信心,使你不能不信。信了之後,就沒有了。你不要以爲,從前我常常有瑞相,現在沒有,大概功夫退了;其實不是退轉。常常現相,是魔,不是佛。再要遇到的時候,一定是你功夫提升一層,是來爲你作證明的,決不是無緣無故。無緣無故常見就不是好事。假如無緣無故常常見,怎麼辦?不理會它,就沒事。你愈執著,愈歡喜,愈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就會常常見到。這就是你的正念被破壞,煩惱現前,妄想、分別、執著都增長,決定障礙你往生。

  在此,雖然說的是往生邊地的衆生,其實佛陀真正的用意是教誡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之人,決定不能有絲毫疑惑。我們有疑惑,有罪障,一定要忏除。拜《梁皇忏》、《水忏》、《大悲忏》,能不能忏除罪障?應知此是形式,不一定真正忏除得了。我得罪叁寶,向叁寶忏悔;我得罪某人,向某人忏悔。這是真正忏悔,因爲把冤結解開了。

  如果我得罪很多人,在佛菩薩形像前求忏悔,那些人不知道,對你報複怨恨的心永遠存在,將來還是你的障礙。必須找他來,在他面前認錯,求他原諒,或改過自新,永遠不犯同樣的過失。得到他們的諒解,心開意解,冤結就化解,他再不會找你麻煩,再不會障礙你。所以,要有勇氣,要有膽識,真正敢在大衆面前、叁寶面前,說出自己的過失。這是佛法講的發露忏悔,解除外面的糾纏,解除外面的冤結。其次就是內心真正改過自新,這是從根本忏。本末兼修,這樣忏除業障的力量非常大。

  下面說明疑、信的利害。

  即得往詣無量壽所。聽聞經法。久久亦當開解歡喜。亦得遍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

  他們忏悔之後,就能見到佛,就能聞法,也能開悟,得真正的法喜。“開解”就是開悟。也能跟九品往生的菩薩們一樣,可以每天供養一切諸佛如來,修習功德。

  汝阿逸多。

  凡是經上佛叫諸菩薩的名字,下面的開示都非常重要。叫名字是提醒他,也就是令我們注意。

  當知疑惑。于諸菩薩爲大損害。爲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這一句經文,在本經裏的確非常重要,因爲這部經典是諸佛如來所稱的“難信之法”。什麼人難信?菩薩難信,二乘難信。反而我們普通的六道凡夫很容易相信。爲什麼說這些人難相信?這些人是高級知識分子,所知障重。他們知道的太多,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他沒見過,也沒聽說過,乍聽之下,他不能接受。十方世界沒有這種事,沒有這種情形,爲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有這些事,這平等法界真是奇怪。等覺菩薩跟六道衆生,依信、願、行一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受同等待遇,怎能令人相信!菩薩、二乘不相信,他就不會修這法門,這樣就錯過一生成佛的機會。由此可知,疑惑于諸菩薩,真正造成非常大的損害。

  “圓證叁不退”是最大利益。一生圓滿成佛,是菩薩們念念希求的,把機會當面失掉,損…

《無量壽經講記 惑盡見佛 第四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