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壽經講記 如貧得寶 第叁七▪P4

  ..續本文上一頁,轉煩惱爲菩提。“煩惱”是迷惑顛倒;“菩提”是覺悟、是智慧。最低限度也收到這樣的效果。再往上提升,就是作賢人、作聖人。佛門講,開悟的、得禅定的、證果的,接受教學,不斷向上提升他的成就。從凡夫到聲聞、菩薩,沒有不蒙佛陀教化的,因此感應到“天下和順”。

  學佛的人多了,漸漸就成風氣,我們常講轉移風俗。他在這個社會裏,不知不覺,自自然然就成爲大衆的榜樣、典型。佛教我們五戒、十善、六和、六度。儒家教導我們五德、五常、八德,都是爲社會帶來良好的風氣。

  “天下和順”,“天下”是指天下之人,都能和睦相處,都能順從佛陀的教導。“順”是隨順自性,隨順性德。“和”是和睦相處。這是講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是外在的環境。人心轉了,天時、地利也就轉變,所以“日月清明,風雨以時”。

  我們看看今天社會失去了祥和,天空都是灰瞢瞢的,看不到藍天白雲,是什麼原因?現代人說,這是工業汙染。有沒有說錯?也不能說他錯。工業汙染是“緣”,還有“因”。“因”是世間的人心汙染,再加上工業汙染之“緣”,日月便喪失了清明。因此,今天講求環保,工業環保做得再好,清明的景象都不能恢複到正常,原因是人心的汙染沒有洗刷幹淨。佛在大經裏常告訴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正報”是人心。佛家講,大宇宙、大環境是隨著我們人心而轉。心清淨,外在環境就清淨;心不清淨,環境一定不清淨。這個事實,現代科學家及大衆還沒能普遍認識。

  “日月清明,風雨以時”,這兩句講天候。當我們需要雨水的時候,就降雨;不需要雨水,就放晴。這樣的風雨多好!應該來的時候,就來;不應該來的時候,就不來。風雨是自然的現象,誰在控製?不是鬼神,也不是上帝,更不是佛菩薩,而是此一地區衆生的心在控製。只有明了佛法,深入經藏的人才能明了,才能體會,佛陀教育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災厲不起,國豐民安”,這是天時、地利、人和,所有一切災難都不會發生。災難的發生與人心的善惡有密切的因果關系,與人性的清濁有密切的關聯。現在放眼全世界,災厲之頻繁,一天勝過一天,一年勝過一年。一般人看到這個現象,依然不能覺悟,非常可怕!絕對不是好現象。

  西方古老的預言說,一九九九年是人類的末日。今年九二年,距離九九年還有七年。七年之後世界末日就要來臨,他們說耶稣基督下來審判世人。七年轉眼就到。中國古老的傳說,也說在這段時期有災難,有很大的災難,但是沒有說末日。東西方的預言家,我想他們沒有會商過。預言雖不可全信,但也不是空穴來風,不是事出無因,一定有它的道理。我們看世界,現在災難頻繁;叁、四十年前沒有這樣的現象,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有了警覺心,就要知道如何“趨吉避凶”。佛教我們斷惡修善,“改往修來,灑心易行”,才能消災免難。

  想到這些不幸罹難的衆生,我們今天能積極做到的,就是把自己修學的功德回向給他們。我們這個小道場做的功德可不小,現在我們每月終的念佛會裏都做一次“叁時系念”佛事。叁時系念的目的就是超度這個月中,全世界發生不幸事故死難的衆生。我們在叁時系念裏爲他們超度,這個功德非常大。這種超度在《地藏經》上講,七分功德,他得一分;我們參與誦經念佛的人自己得六分。這個道理,佛在《地藏經》裏講得很清楚。

  佛陀教育能真正推行,大衆皆能依教奉行,必然“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國豐”是指物産豐富,年年豐收。同時精神生活水平不斷向上提升,精神與物質生活都天天進步。“國豐”則人民生活自然安定,沒有憂慮,過太平日子。“兵戈無用”指世間沒有戰爭。“兵戈”是指軍事。沒有用兵之處,顯示天下太平。“崇德興仁,務修禮讓”。這個國家地區的教育,社會教育普遍的推行,收到圓滿的效果,大衆推崇的是“道德、仁慈”。佛法教人應以諸佛如來爲模樣,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就在自己本分工作上,日常生活中,一切時,一切處,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生活工作,都要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衆生作好模樣。雖然是上求下化,心中恒若無其事,這就是行菩薩道。人人皆知行菩薩道,則此國家地區必爲世界人民所尊敬、所推崇,社會自然美好。

  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守禮。“禮”是節度。人人知道守法,社會上對守法的人最尊敬;不守法的人是社會不能容納的。不守法就是不守秩序,破壞社會秩序,危害公共安全。這樣的人必定受到製裁。人人受到良好的教育,當然守法。守法是自己的光榮,守法才自尊。佛法講“莊嚴”,守法才是真正的莊嚴。要知道忍讓,人與人中,沒有證得聖賢的果位,自然不能十全十美。小小的磨擦,小小的隔閡,只要能忍、能讓,就沒事;小不忍就要出大的災難。現在的社會也逐漸意識到這個問題,一定要忍耐,顧慮到公共安全問題。

  最近一年來,美國的公共場所決定不可以吸煙,全面禁煙。前兩年還沒有,最近一年多才推行全面禁煙,以免危害別人。飛機上、巴士上、火車上,凡是公共場所,現在都全面禁煙。中國大陸上雖然也提倡,但是沒有人遵守。他們也有禁止吸煙的,可是吸煙的人很多,好像都沒有看見,也許不認識字。在外國已經做得很有效果,從前飛機上有吸煙區,現在也都沒有了。大家知道香煙對身體健康有妨礙,對別人也有妨害,自、他都不利。只要能忍、能讓,彼此尊重,就相安無事。對人、對事、對物都要講求“禮讓”。

  “國無盜賊”,這不僅指治安良好,實際說明大衆守法,而無竊盜之事。“無有怨枉”,此句是說政治司法公正廉明,法官判案沒有冤枉人。此處經文所講的,實在是社會安全重要的因素。最近我們在報紙新聞裏看到美國黑人動亂,起因是法官判案不公平。如果判得很公平,大家心服口服,動亂就可以避免。這樁事不僅在美國發生,古今中外,凡是司法冤枉人,都會引起不平,引起嚴重的後果,危害國家社會。

  “強不淩弱”是指社會衆多的人群,每個人過去生造的業不一樣,現在所行的也不同,自然就有貧富貴賤的差異。富貴之人,絕不欺負貧賤之人。雖然富人雇用他們來做工,但是對他們也知道尊重,主仆才能相安無事。

  現在社會有許多公司、財團,資方與勞方常常有糾紛,起因多半與“強淩弱”有關系。如果雙方互助,都能合情合理,勞資本是一家人,事業才會蒸蒸日上。今天在商場上,在工商業,全世界沒有不推崇日本人的。日本人的特長在那裏?日本人沒有中國人聰明,日本人的工藝沒有中國人那麼巧,爲什麼它能成爲世界工商王國,就是勞資和睦,盡可能避免磨擦。資方對于勞工,面面照顧周到;不但照顧你一生,照顧你家庭,還照顧你的子女。所以,勞工把資方當作自己的家長,當作自己的父兄,視爲一家人。縱然有不滿意,有抗議,只在頭上綁一條白布表示抗議,照常工作,絕不罷工。老板看到員工頭上紮布條就很緊張,趕緊找時間召集會議解決問題,這是資方負責。所以,他的工商發達,世界第一。不像其他國家,不滿就罷工;罷工,勞資雙方都蒙受重大的損失,沒辦法與日本人抗衡。

  日本勞資雙方爲什麼處置得這麼好?因爲他們接受中國儒家與大乘佛法的教育。儒佛教學裏,他們只做到少分,就收到這麼好的效果;如果多做幾成,那還得了。日本人果然能照顧全世界每個國家民族的人,都像照顧自己勞工一樣,世界上誰不服從他。這就是中國儒家講的“王道”,不是霸道,是以仁慈攝受衆生,感動人心,不是以強權欺壓人。末後一句達到最圓滿、最究竟,“各得其所”。佛陀教育達到的效果是“各得其所”,就是儒家理想中的大同世界。男女老幼、智愚、貴賤,人人各得其所。這才是美滿,祥和的世界;這是佛教教育化導衆生最高的目標。

  我哀汝等。甚于父母念子。

  “我”是釋迦牟尼佛自稱。釋迦牟尼佛對世間一切衆生,慈愛關懷超過父母。父母對子女雖然非常的關懷慈愛,但智慧不圓,往往還有誤導。釋迦牟尼佛有圓滿的智慧,決沒有絲毫的誤導,指給衆生的路,教給衆生的方法,必然能達到究竟圓滿。佛的恩德超過父母。

  我于此世作佛。

  此句的“佛”是師的意思。佛是天人師,佛的職責是教化衆生。他在此世“作佛”,就是在這個世間教學。教化衆生要講求緣分,看機緣有沒有成熟。什麼是緣分?衆生喜不喜歡接受他的教化,這就是“緣”。衆生喜歡,緣就成熟。那個地方衆生喜歡,佛就到那裏教化。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安居過,沒有在那個地方安安穩穩住下來一段日子。佛一生勞碌奔波,到處說經講道從無休息。他的學生很多,修行證果的學生也不少。這些學生也有代佛到四方弘法,佛才有較長的時間住在一個地方講一、兩部大經。如果沒有這些弟子幫忙,佛就連講大經的機會都沒有。這是史傳裏記載,釋迦牟尼佛一生的生活,及教學的狀況。下文就是他教學的方針。

  以善攻惡。

  “攻”是對治的意思。衆生有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爲,還有許多惡習氣。這些習氣,是多生多劫累積的,有些是這一生中從小養成的,養成了壞習慣。今天遇到佛,佛教人們許多善法,對治這些惡法。惡習、惡行要是不改,必定嘗到惡報,這一生生活就很痛苦。如果能改過自新,斷惡修善,就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使生活愈來愈美滿。佛陀的教學法,目的就是教我們在這一生得到真正的幸福快樂,家庭美滿、社會和諧、國家富強、世界和平。這些確實是每個人心裏都有的願望。願望要能實現,一定要靠教育;唯有教育能把許多人的見解、行持拉近。教育的功能、效果就在此。今天講的建立“共識”,使人們的見解思想差距不太大,就能維系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這是佛陀現前的教學方針。

  …

《無量壽經講記 如貧得寶 第叁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