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天黑時,就有兩個小鬼擡著轎子來接他上班;他就睡得像死人一樣,叫也叫不醒,天快亮時,小鬼就把他送回來。所以,他很辛苦,白天上班,晚上也要上班,日夜不停。這樣上班大概上了一個多月(那時已經出了監獄)。
這是朱老居士親自告訴我的,有一天他想作個試驗,他的老嶽丈用黃紙寫了一張請假條,黃昏的時候就在門口把假條燒了,果然那天晚上小鬼就不來接他,大概是東嶽大帝准了他的假。他跟朋友們講鬼道的生活,社會狀況跟人間差不多,但是鬼的壽命長。他在鬼道裏見到韓愈、柳宗元,唐朝時的人,還有漢朝時的人。但是漢朝以前的人不多,唐宋的人很多。章先生平日常常讀古文,一些古人的文章都很熟,到鬼道去上班,也有機緣見了面。有一天他忽然想起來,地獄裏有炮烙,這種刑罰太殘酷。“炮烙”是鐵柱子燒紅了讓受刑人去抱,非常殘忍;于是他向東嶽大帝建議,能不能把這種刑罰廢除。東嶽大帝不說話,就叫兩個小鬼帶他到刑場去參觀。走了很遠才到,小鬼指給他看,他看不到,于是他恍然大悟,知道佛經裏所講的“地獄”是唯心所變的。不但地獄的刑罰是自己心裏變現出來的,地獄裏那些小鬼也都是自心變現出來的,就像我們作夢一樣。作惡夢,夢到壞人要殺你、要整你,壞人從那裏來?自己變現出來的。這才知道無法廢除,是罪人自己作,自己變現的境界,並不是閻羅王設了刑具來整人的。
“後受殃罰”。“殃罰”是自己境界變現的。地獄也是變化所生的。我們再想想,餓鬼道是不是變化所生的;畜生道是不是變化所生的;我們今天在人世間是不是變化所生的?
佛在經上講,“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果我們能把這個世間看作是一場夢,而且在夢裏覺悟了“我是在作夢”,則一切順逆境緣自然就不會計較。得意也不會歡喜忘形,失意也不會煩惱;因爲是假的,一場夢,不是真的。我們要作好夢、要作美夢,要使美夢成真,唯有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作美夢的方法。這個美夢會成真!
一切殃罰都是自心業力變現的;除了業力變現之外,真的什麼都沒有。我這個說法就是唯識宗的講法。唯識宗講的是“萬法唯識”,除了識之外,什麼都沒有。“識”是“能變”,一切萬法是“所變”。只有“能”,除了能之外,沒有“所”。所是假的;能變是真的。這個能變就是“業力”,可以說,十法界都是業力變現的。叁惡道是我們惡業力變現出來的;叁善道是善業力變現出來的;四聖法界是淨業力變現出來的。我們今天念佛就是修淨業,是淨業裏的淨業。純淨之業,變現西方極樂世界。諸位一定要懂得這個原理,理論清楚之後,才真正不怨天不尤人。事實真相搞明白,現象清楚,道理也明了,還能怪人嗎?什麼都不怪了。下文在“殃罰”裏舉幾個例子,此是現世的花報:
故有窮乞。孤獨。聾盲。喑啞。癡惡。尪狂。
“窮乞”是貧窮的乞丐。“癡惡”就是白癡。“尪狂”是指精神分裂這一類的病人。要知道這皆是果報。不幸遭遇這些果報的人,我們同情他,憐憫他;特別是現在的社會,鼓勵照顧傷殘,這也是修善。我們看到別人的果報,自己心裏要警惕,知道是什麼因,得什麼果。他自己不清楚;要想改善,有沒有辦法?有。問題是他明不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懂不懂道理,肯不肯認真修。果然認真修,身體傷殘,體質可以改變。《觀音靈感錄》裏有,《地藏菩薩靈感錄》裏有,《法華經靈感錄》裏也有。依照大乘方法修行,修到心地真的清淨,真誠慈悲,惡業消了,清淨慈悲現前,就得佛菩薩加持,感應道交。
“喑啞”是啞巴。夢見觀音菩薩拿甘露水給他喝,喝了之後,他一覺醒來就會說話。跛腳不能走路的,夢到佛菩薩來扶持他,第二天起來就能走路。我們在許多《靈感錄》上看到的,爲什麼他能,你不能?他修行的功夫到家,你的功夫還不及格。雖然修了,功夫不及格、不到家。你的功夫要是到家,一定也能得到這樣的果報。“一切唯心所造”,我心造惡業,心也能作善。心能使我生病,心也能使我複原。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不要靠別人,得靠自己。
佛法的叁皈依,是皈依“自性叁寶”,不是靠釋迦牟尼佛,是靠自己。
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爲善。
這句是說明原因,非常重要。切記!
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
這一段針對前面所說的,前世善惡的報應。世尊在經典裏真正的重點是教我們斷惡,因爲惡的報應非常可怕。因此,在大小乘經論裏,苦口婆心,再叁的提醒我們,造惡業容易,受果報非常痛苦,時間很長。總而言之,經上講得很清楚,惡報都是“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爲善”。這兩句是總結。因此,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小心謹慎。
佛法的修學,決不是每天要念多少部經,念多少聲佛號。這是形式、是手段、是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真正把妄想習氣改正過來。藉這些方法、手段把我們過去、今生不好的習氣都改過來。改變心理,首要的功夫就是“信”。淨宗“信、願、行”是往生的叁資糧,叁個重要的條件,“信”是第一。我們相信念佛會往生,但是“不信道德,不肯爲善”,念佛能不能往生?一樣不能往生。念佛往生是沒錯。念佛的時候,心像不像佛心?果然念得心像佛心,願像佛願,行像佛行,才能往生。口裏念佛,心裏有是非人我,貪嗔癡慢,這個人不能往生。因爲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跟諸上善人天天吵嘴打架,搞得西方極樂世界也不太平,必然是如此。惡習氣沒有改,念佛也不能往生。
本經的好處是經文不長,性相、理事、因果,面面都講到。一定要信道德。什麼是道?倫常是道,念佛是道。什麼是德?往生不退成佛是德。淨宗學會行門的基礎,是以孔夫子的德行爲典範。“溫、良、恭、儉、讓”即夫子“五德”。能將倫常道德都做到,這是善。違背倫理道德,就不肯爲善,所造的都是惡業,一定受經上講的這些果報。佛在這裏講的,已經相當明顯。以五德的基礎,進修叁福、六和、叁學、六度、至于普賢大士之德,此乃諸佛菩薩圓滿的道德。
反過來看,世間能得善報的。“尊貴”是指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爲大衆所敬仰的。尊貴是從道德來的。假如只行善,而沒有道德,有沒有果報?當然有。果報是很複雜的,不是單純的,發心、因緣、境界,種種差別。今天我們看到有“貴”的,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但是一般人對他不尊敬。他不是尊貴,只有貴,而沒有尊,因爲大家對他不尊敬。現在諸位在社會上,中國、外國都看得到。由此可知,善與德很重要。“德”能使人心服口服,有德大家敬重。行大善,在社會上有地位。社會上也有尊而不貴的。有些很清寒的教授,僅僅靠一些鍾點費過日子,過得很清苦;而他在學術上有地位,得到大衆的尊敬,但在社會上沒有地位。既尊又貴,是要具有道德。
“豪富”是財布施得的果報。“賢明”是智慧,法布施得到的果報。布施是修善,果報得財富、得聰明智慧、得健康長壽。這叁種是果實,但是一定要記住,要相信“道德”;不相信道德,這叁樣還是得不到。雖“貴”而人家不尊重你,所以“富”也不能得人心。“長壽”有許多病痛,也許有其他的折磨,還是得不到自在。因爲德與善都要修養,才能得到真實的果報。
“長者”是佛在經上常講的,長者必須具足“十種德能”,才能被尊稱爲長者。長者是通稱,在社會上不一定有很高的地位。沒有很高的地位,在地方上是紳士,被大家所尊重的,這也稱長者。“智勇、才達”。“才”是才藝,通達才藝,像現在的科學家。“智勇”如同今天所講的哲學家。這些人在世間得到名聞尊敬的福報,“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得這樣善果之人,不是一生修來的,是多生多世善德累積所成的果報。
真正得這樣的善福,一生中沒有什麼缺陷,在中國曆史上只有乾隆皇帝。他的善福,不知道是多少生多少世修積的。生生世世只修積而不享受,世世累積,才得這麼大的福報。不但在中國曆史上沒有,在世界曆史上也找不出第二位。當了六十年的皇帝,還做了四年太上皇,所以他自稱爲“十全老人”。十全十美、五代同堂,這是世世累積的善因,不是偶然的。我們也不要羨慕,自己肯修,也能得到。自己不肯修,只是羨慕別人,妒忌別人,是造罪業,來世更苦。佛法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把“因緣果報”的真相搞清楚。“福”是自己求的,“禍”是自己造的,不可以怨天尤人,這是我們要記住的。
下文是教我們觀察這個世界。佛所講的這些事情,在這個世間,我們眼看得見,耳聽得到,身體可以接觸到的,可見這是事實,不是學說。
世間有此目前現事。
這些事實現象擺在眼前。如果仔細反省一下,自己本身所受所造的又如何?跟經典一對照,就完全明了。如同佛在經上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曉得前世我們造的是什麼因,這一生所過的日子就是果報。“欲知來世果”,要想知道來世怎麼樣,則看“今生作者是”。我們這一生中,心裏所想的、口裏的言語、身體的造作,就是來生果報的業因。此事不要問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智者要從事實上觀察。
壽終之後。入其幽冥。
人死了,來世再得人身,很不容易。佛說十法界的業因,當然,業因非常複雜。十界業因有沒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有,所以佛就很簡略的講十法界最重要的業因。由下而上,“嗔恚”是墮地獄的因素。當然還有很多其他複雜的因素,但這是最主要的。“悭貪”墮餓鬼。貪是餓鬼道的第一個業因。悭、貪是合在一起說的。“悭”是悭吝,自己有的舍不得給人,“貪”而無厭,這是餓鬼道的業因。所以,世間人常講“人死了都變鬼”。明明是六道輪回,人死了怎麼會一定變鬼,可是大家都這麼說;然而仔細想想,也似乎有…
《無量壽經講記 濁世惡苦 第叁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