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要說六道他不受,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不受。
我想同修們從開講一直聽下來,應該能體會到,西方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也圓證叁不退。他來六道示現度化衆生,還是圓證叁不退,所以講“示現同彼”。他示現人身來教化衆生,是應以人身得度者,即現人身而爲說法,他們是示現的。他本身是不退菩薩,怎麼會墮到人道來。應以聲聞身得度者,他就現阿羅漢身而爲說法,決不是墮到阿羅漢。他永遠不退轉,一直到成佛都不退轉,這才與四十八願講的相應。
不僅如此,“生生之處,常識宿命”。雖然隨類化身,他在西方極樂世界天眼、天耳、宿命的能力也不喪失,他都知道。爲什麼看他好像不知道?他是裝作不知道,不是真的不知道。
印光大師到晚年,才有人知道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你看他裝作我們世間人,裝得很像。我們現在了解他是假裝的,他不是真的不知道,其實他樣樣都知道。從迹相上看印光大師的一生,他是個平凡的普通人,他年輕的時候,念孔子的書,對孔老夫子非常崇敬,排斥佛法、毀謗佛法,造作罪業,眼睛幾乎失明。他示現“造作惡因必得惡報”,都是唱戲、表演,那裏是真的?他裝得很像。裝得沒有神通,其實他的神通太大了!你要是從西方極樂世界來,你也很會假裝,也不在印光大師之下。這是平凡之中的極不平凡。
由此可知,他們的能力決定不喪失。他所裝的那個樣子,對于教化衆生有決定的好處,必然能讓正法久住世間。這一段是說明極樂世界的菩薩,在十方世界應化的狀況。
我們雖然是真的凡夫,不是裝的,西方極樂世界沒去過,可是要學習,要學菩薩的榜樣,這給我們很好的啓示。爲什麼要學習?下面經文說出,我們真正能體會佛度生的抱負、佛度生的願望,要全心全力幫助佛,使佛的願望能圓圓滿滿實現。這就是爲什麼要效法,道理在此。
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衆生類。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薩者。令悉作佛。
這是彌陀無盡大願的結歸,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的目的就在此。所以佛弟子,尤其是阿彌陀佛的學生,必須建立相應的弘願,參贊彌陀化育衆生的大業。這是彌陀了不起的事業,我們非常榮幸能參與。“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他的心願、他的抱負,就是要度脫十方世界一切衆生。無論衆生是善、是惡,是染、是淨,是菩薩、還是在惡道,他都要度。不但度,而且平等度脫。我在講經題時說過,令一切衆生平等成佛。
念佛法門不可思議,所以感得十方一切諸佛贊歎,一切諸佛協助。每一尊佛都勸衆生念佛,每一尊佛都爲大家講《無量壽經》。不僅爲我們說,勸導我們,每一尊佛還作榜樣給我們看。諸佛皆念阿彌陀佛,何況我們。這話是真的嗎?怎麼知道的?發起序裏不是講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念阿彌陀佛的時候,身相光明悅豫;阿難尊者是佛的侍者,他從來沒有見過。佛的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已經非常莊嚴;佛再念佛,得到阿彌陀佛加持,十方諸佛的加持,相貌變得格外的好。
大家要相貌好,愛漂亮,靠化妝美容是沒有用的。用什麼方法?“念佛”。念佛則相貌就變成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相隨心轉”,心變成佛心,相自然就變成佛相。美容、化妝都有副作用。化妝品有毒,副作用很嚴重,不可不知道。爲什麼不從心理改變,從體質改變?學佛就是改變體質,要從這個地方下手,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知道彌陀的本願,我們參加、贊助,參贊彌陀的事業。這樣的人那有不往生的?跟阿彌陀佛是一家人,志同道合,決定往生。
現前社會奇怪的事很多,什麼怪事?著魔,被鬼纏身。我見到很多,在國外見到,回國之後也常常見到。這些是不是真的?真的,一點不假。現在妖魔鬼怪纏人的事比從前多得太多。心地稍不清淨,魔鬼就附身,因爲跟他相應。妖魔鬼怪的心不清淨,人心不清淨,他就很容易招惹附在身上。如果你是真正的念佛人,這些妖魔鬼怪不但不敢來惹,反而對你很尊敬。即使他不來保護你,也躲得遠遠地,不敢惹你,因爲你是念佛人。念佛人是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護念,一切護法善神保佑,這是一定的道理。
這樣才真正理解,參贊彌陀度生的好處太多了。你要是破壞彌陀度生的大業,必墮地獄。佛菩薩會原諒你,而護法神不會原諒你。這一句經文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彌陀希望一切衆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許我們聽了這句話會懷疑,西方世界人口豈不是要爆炸了嗎?西方世界究竟有多大,怎麼容納得下?這都是凡夫讀經文打妄想;打妄想就不老實,自作障礙。
我在講席上也常常向諸位同修報告這個事實,西方世界是“法性土”,跟地球不一樣。我們此地,土有大小,西方世界沒有大小,所以它的境界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跟我們的境界完全不同。如果想了解,不但我沒有能力說得讓人了解,一切諸佛也做不到,因爲這是“境界”的問題,必須自己親證才能了解。自己不入這個境界,人家怎麼講,你也無法體會。要怎樣親證?只要“老實念佛”,愈念愈相應。念到“功夫成片”是初步的相應,念到“一心不亂”就見到。不要說理一心,念到“事一心不亂”就見到。可見這是真實的境界,絕對不是虛妄的。
彌陀希望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還有一類人有一種奇怪的想法:大家都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地球不是沒人了嗎?(他操心操得可真多!)再想到大家都念佛,這世界沒人種田,豈不是沒飯吃?這些人想得太多,妄念太多。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一是根本不可能。你去勸勸看,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肯聽勸念佛?這不是打妄想!再一種可能,假設這個世界人都念佛,一時就跟西方極樂世界一樣,心想事成,衣食資具隨念現前,不必經營造作。
唐朝終南山道宣律師,持戒精嚴,感得天人供養。自己不要燒飯,到時候天人送供養來。道宣律師不會打妄語。同時代,作《華嚴經合論》的李長者傳記記載,他寫《華嚴經合論》時,那一段很長的時日也是天人供養。他的感應不可思議。他想找個清淨環境爲《華嚴》寫注解。他走到深山,路上遇到一只老虎,他就跟老虎說,“我要寫《華嚴經》注解,你替我找個清淨的地方。”老虎很聽話,走在前面,他就跟在後面。老虎帶他走到一個石洞,確實非常理想。石洞很寬敞,像個房子一樣,住著一窩老虎。他去了之後,老虎就搬家,把石洞讓給他。石洞外面有個小池塘,他住在那裏之後,有兩個年輕的女孩子,從池塘裏出來,每天爲他灑掃,供養他文具,他所需要的東西都爲他准備,飲食也爲他准備好,晚上就不見了。李長者專心寫大經注解,雖然每天看到兩位女孩子照顧他,但從來也沒跟她們說過一句話。一直到注解經完成,兩個女孩子再也不來了。這時他才想起來,要問她們從那裏來的,天天照顧我,也得說謝謝,于是到鄰近村莊打聽,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見過,才知道是天人供養。感應不可思議!我們著什麼急?不要著急、不要操心,“老實念”就好。
彌陀希望大家往生極樂世界作佛,“悉令得泥洹道”。“泥洹”就是大涅槃,是如來果地所證得的。
“作菩薩者”,不是指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菩薩,這是指他方世界的菩薩(就是四十八願最後五願,佛爲十方世界菩薩所發的)。前面所講的“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道”,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作菩薩者,令悉作佛”,就是四十八願的最後五願。十方世界的菩薩如果有機緣聽到念佛法門,生仰慕之心,也能發願、稱念、供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以神力加持,使他們在十方世界的六道中教化衆生,也能永不退轉,直到成佛。
既作佛已。轉相教授。
這些人成佛之後,“轉相教授”。十方世界有不少諸佛如來,都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的。成佛之後,立即就以這個法門教化衆生。
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複計。
佛門常講“轉法錀”,是怎麼一回事,是什麼樣子?這叁句經文描繪得非常具體,這就是轉法錀。法錀要隨時轉、時時轉、處處轉、念念轉,即是現代所講的“機會教育”。
昨天簡居士告訴我一樁事,他現在有一點智慧,很難得!他說,過年期間一些朋友請他吃飯(他沒有吃長素),朋友喜歡吃海鮮,海鮮都是吃現殺的。朋友們曉得他學佛,他看到這道菜送上來,就說:“我們過年很歡喜,你們看這些衆生犧牲多少生命,活生生的把它殺掉,我們怎麼忍心吃它們,我們先念往生咒,超度超度它們。”他就念七遍往生咒超度它們,結果那一桌的人都不敢吃。機會教育目的達到了,以後他們再不敢吃活的。機會教育就是時時刻刻因人、因事,有一個利益衆生的心,有一個幫助人覺悟的心。這很難得!須知盡量利用機會教育,讓大衆認識佛法,讓大衆理解佛法。
有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佛法。我常說,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說法,中文翻譯的《大藏經》分量那麼多,是他一生所講的。這一部《大藏經》的內容究竟講些什麼,如果明白了,才曉得佛法之可貴,佛法不能不學。一部《大藏經》說的是什麼?用佛教名詞來講,就是“諸法實相”,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人生是我們本人。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的是什麼?是說明我們自己跟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這樁事要緊不要緊?太重要了!不明白真相就是迷惑顛倒。因爲迷惑顛倒,才胡作妄爲,才造罪業,才感苦報。如果都清楚明了,所作所爲決定正直,怎麼會有惡報,怎麼會有不如意的事情。這才知道佛法之可貴。
有人說佛法是哲學,其實佛法不是哲學。歐陽竟無先生講得很好,“哲學是世界動亂的根源,不是好東西”。這一句話,我們仔細想想,很有道理。哲學屬于妄想。這一些人打的妄想,跟那一些人不一樣,兩邊沖突就發生了,皆是妄想。歐陽先生說,“佛法就是佛法”,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也不是哲學。一定要把佛法認識清楚,這樣自己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也能使別人得到好處。這些地方我們要學,要牢牢記住。
十方世界。聲聞菩薩。諸衆生類。
這是把十方世界中的九法界衆生都說盡了,上自菩薩,下至六道衆生。
生彼佛國。得泥洹道。
“彼佛國”即是西方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泥洹道”。
當作佛者。不可勝數。
這一句經文的意思說明,阿彌陀佛所度的那些衆生,在西方極樂世界證大涅槃,成佛的數量,無法計算。
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爲增多。所以者何。猶如大海。爲水中王。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甯爲增減。
大概自古以來許多衆生就有這個疑問,一直到現在,我也常遇到。就有些人懷疑,十方世界這麼多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人口會不會爆炸?會不會有人滿之患?此段經文告訴我們,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所以“彼佛國中,常如一法”。十方世界的衆生都往生極樂世界,也不會看到人口增加。西方世界的菩薩,常常到他方世界度化衆生,也沒有看到人口減少。法性土的世界是不增不減。佛比喻說,如大海一樣,所有河流的水,都流入大海,海水有沒有增加?沒有看到海水增加。當然,現在這些物理現象,我們明了。佛用這個比喻,對當時的人是容易體會。現代人頭腦複雜,知道的事情多,曉得海水是被蒸發了。西方世界的人口不增加,到那裏去了?這個問題剛才已經說過了,就不再重複。
八方上下。
“八方”是四方、四維,加“上下”就是十方。
佛國無數。
諸佛國土無量無邊,就是指太空中無量的星系。佛在當時沒有說地球是圓的,沒有說地球懸在空中,但是佛講經,這些話的意義都包含盡了。所以,佛講我們這個世界,也講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這就說明地球是在虛空之中。
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爲獨勝。
這是極樂世界跟其他諸佛國土不一樣的地方。諸佛國土都有成住壞空,諸佛國土裏的人都有生老病死。西方世界的人沒有生老病死,也沒有成住壞空,“常如一法”,所以這個世界非常特殊。“明”是光明。極樂世界是他方一切諸佛世界不能相比的,所以是“最爲獨勝”。“勝”是殊勝;“獨”是沒有相類的。這樣的世界,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爲我們介紹的。我們相不相信?怎樣是真信?真正發願,決定求生,這個人是真相信;還不想去,是沒有信心,沒有接受佛的勸導。真正相信,那有不願意去的道理!
阿彌陀佛的世界爲什麼這樣好?爲什麼一切諸佛國土比不上?理上講是一個道理,“一切法從心想生”。諸佛沒想到這一層,他想到了,因此他現這個境界就如同他所想的。
本其爲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
這叁句就是總說德遵普賢、大教緣起、法藏因地、至心精進、發大誓願、必成正覺中所講的因行果德。我們在前面看到,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怎樣發願,怎樣修行,怎樣求學的。他是我們的模範,是我們的典型,這才是真正“孝順父母,奉事師長”。他真做到了,不辜負父母師長的教導期望。他真正成就,是積功累德,斷惡修善,參訪諸佛刹土,取人之長,舍人之短,成就這樣的道場,以這個道場供養十方一切有緣衆生來求學。
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
這是無比的大恩德。提供我們修行的場所,讓我們在這裏什麼都不操心。到這個場所來,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這場所是阿彌陀佛提供我們的,所以末後這一句顯示佛對我們的恩德。
“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彌陀的恩德,即使諸佛如來異口同聲贊歎,也說不盡。幾個人知道?不是真正了解事實真相的人,是不知道的。跟他說,他也不相信。阿彌陀佛對十方世界一切衆生真正是大恩大德!
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
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佛都無法說盡,無法贊歎,何況我們。希望我們在這部經典裏,細細體會、細細認識。然後真正發心,信受奉行,參贊彌陀大業,這就與阿彌陀佛結成一家人。決定沒有絲毫的私心,幫助一切衆生認識西方淨土,明了西方淨土,接受西方淨土,修學西方淨土,求生西方淨土,我們對于這一品經就算沒有白念。這心若發不出來,也無可奈何,也不能勉強,只是“一曆耳根,永爲道種”而已,得一個遠益,近的利益就得不到。所以,都在自己真實發心。
《無量壽經講記 願力宏深 第二九》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