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證極果第二二
這一品總結“清淨莊嚴”。西方世界的境界是“般若智慧”。智與境是一不是二;從事相上看,是因果如如。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皆是內斷取舍的意念,心真正達到了清淨莊嚴。如經中所說,都是“住正定聚”,決定在一生中證得圓滿菩提。這才真正圓滿彌陀在因地所發的大願,也就是四十八願,願願都究竟圓滿。
複次阿難。彼佛國土。無有昏闇火光。日月星曜。晝夜之象。
稱當機名字,是提醒他注意,下面將有重要的開示。
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是一真法界,沒有生滅變異之相。我們這個世界,人是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總而言之,都是生滅相。有白天、有晚上,不斷的交替,這也是生滅相。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爲什麼沒有?前面我們曾經讀過,西方極樂世界不但每個人身上放光,一切萬物沒有一樣不放光明。它是光明世界,不需要日月。佛在大乘經上常講的“大光明藏”,極樂世界確實是大光明藏,所以它沒有夜晚,沒有黑暗,沒有“晝夜之象”。
亦無歲月劫數之名。
我們世間人有時間的概念,空間的概念。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我們的時間概念從那兒産生的?從地球自轉一周,一個白天、一個晚上是一天。這是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實。諸位若到北極圈住,加拿大最北方就入北極圈,那個地方是半年白天、半年晚上。若以爲一個白天、一個晚上算一天,則南北極地區一年就是一天。南極、北極,一個白天、一個晚上就是一年。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時差就這麼大,他方世界更不一樣。
西方極樂世界是不生不滅的世界,因此沒有時間觀念。諸位同修要理解,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生到那裏是不是像小孩一樣?如果像小孩慢慢長大,就有生有滅。西方世界是化生,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身體就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不是從小慢慢長大。如果從小慢慢長大就有衰老、死亡。西方世界的人皆是化生,不是胎生,故不生不滅。前面我們念過,西方世界人的身體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佛在四十八願也跟我們說明,皆得“金剛那羅延身”。金剛那羅延身就沒有時間觀念,這是真的。沒有時間才是真的;有時間觀念是假的。“唯識”把時間、空間列在“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類,就是現代人所講的“抽象概念”,完全不是實有。
說到此,也許有些同修就産生持午問題。“持午”,時間一定要很准確,決定不能過“中”,一定要在日中以前吃飯,日中以後就不能吃東西,否則就“破齋”。所以,“齋”是持午,不是吃素。過中不食是持齋。持齋的功德是修清淨心,對于“修定”有很大的幫助。中國世俗講究“養生之道”,很懂得飲食,所以早晨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出家修行人,晚上根本不吃;靜坐用功的時候,心地格外清淨。生理可以幫助心理,真正功德意義在此。但每個地區時差不同,臺北的晚上,美國是白天。因此,持午在每一個地區要認定當地的“日中”;可是旅行的時候就很麻煩,時差算不准。
我們必須懂得,佛製定“持午”這一條戒律,真正的精神、用意在那裏,然後才知道應該如何遵守。戒律條條都是活活潑潑的,不是死呆板的。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時間觀念,也不需要持午。“持午”這個名詞,西方世界人沒有聽說過,因爲他們根本就不需要吃東西。我們日中一食,他們一食也不要,這是心地清淨到極處。我們爲什麼要飲食?因爲這個身體不是清虛之體,是四大五蘊和合之體。這個身體不幹淨,非常脆弱,時時要刻意保養。一不保養,就出問題,就壞了。身體就像一部機器,而且是很蹩腳的機器,很脆弱的機器。飲食是能量的補充,每天需要消耗這麼多的能量,若是不補足,就會出毛病。
諸位要懂得我的意思,就曉得“持午”不是每一個人可以學的;不要勉強,不要充面子,否則是自欺欺人。身體每天需要這麼多東西補充,補充不足,身體會壞。佛當年在世,出家的弟子日中一食。他們心清淨,身清淨,身心清淨,消耗的能源少。我們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體力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五都消耗在妄想上。佛與弟子們一天到晚都在禅定中,沒有妄想。阿羅漢有妄想,但很少很少,所以他每天補充一點就足夠。像汽車一樣,它是輛省油的車;我們是耗油的車,不一樣。耗油的車,若用省油的方式對待它,跑不了幾天車就壞了。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不能跟自己開玩笑。看到人家持午,好像持午才算修行,不持午就不是修行人,錯了!必須自己心地清淨,需要量少,自然就減少飲食。多吃是浪費,都排泄出去;身體所吸收的,只需要那麼多,這一點要明了。愈是需要用腦、用體力的時候,愈要注意營養。
最健康的食物不是色、香、味俱全的,那些不見得是健康的食物。健康的食物是簡單、清潔。中國人講求色、香、味,外國人不懂這些。外國人吃東西非常單調,天天吃一樣的;中國人吃兩餐一樣的,就覺得吃不下,要變變花樣。中國人跟外國人比較體力,確實不如外國人。運動場上就看到,打籃球,第一場的上半場,體力差不多;下半場,體力不夠就輸給外國人。所以,健康的飲食,並不是調味好,而是單純。
複無住著家室。
這一句說明,不執著居住的相狀,不著相。
于一切處。既無標式名號。亦無取舍分別。
標式名號是說我們這個世間,那一個城市,那一條街道,門牌號碼是多少;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這些。那麼大的世界沒有城市名稱,沒有街道名稱,也沒有門牌號碼,我們聽起來,這可麻煩!假如我們兩個都往生,到底你住那裏?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姓氏,也沒有名字,我們要找一個好朋友,或者從前往生的,或者跟我們一同往生的,到那兒去找?其實此事前面已經說得很清楚。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六種神通都具足。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那裏還有找不到的?心裏一動念想看什麼人,就看到那個人。不但看到了,立即就見面。念頭一動,兩個已經見面了。西方世界奇妙,論科技,我們這世界的科學技術跟人家比,是小巫見大巫,簡直不能比。我們今天藉著電視,東半球和西半球可以面談,但是只能看到影像,不能接觸。西方極樂世界是能接觸的,完全跟面對面一樣。他不來,我也不去,兩個已經在面談了,決定是實體而不是影像。這就是所謂“千百億化身”。一動念頭,化身就現前,彼此之間感應道交,因此世界再大,沒有距離。不但在本國沒有距離,盡虛空遍法界也沒有距離。
從我們的分別、執著來看,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國土”。我們看,有距離;西方世界的人看,沒有距離。因爲一動念就現前,那有距離?我們這裏念佛念到心清淨,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需要多少時間?經上常講“一彈指頃”。“一彈指”是一秒鍾都不到,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已經現身。這個世界距離西方極樂世界十萬億佛國土,還有比這個距離更遠的。有沒有距離?沒有,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空間沒有距離;時間沒有過去、現在、未來。西方世界沒有時空,非常奇妙!唯有時空沒有了,才是真正的無量壽。
西方世界的人,容貌永遠不變,不像我們這裏,一年比一年老。爲什麼老?大乘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把這句話參透了,就知道我們爲什麼老。心裏想,又過一年,我一年比一年老,就老了。如果把年月日時都忘掉,就年年十八,永遠都不老。這就說明,從那一天起把時間觀念丟掉,永遠就是這個年齡。在二十歲丟掉,沒有時間觀念,永遠是二十歲;于四十歲丟掉,便永遠是四十歲。真的如此。要是念念想著,又過一年,又過一個月了,老得就很快。誰叫你老?自己念念想著老,就變老;想病就真的有病。“一切法從心想生”,明明有病,但心理很健康,決定沒有病;那個病不要醫療,過幾天就好了。這就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麼多妄想,爲什麼不轉過來想佛,想蓮花?想佛就成佛!天天想佛,將來相貌就變得跟佛一樣。念佛成佛,也是心想生的。
一個人常常存善念,相貌就慈悲;常常有惡念,相貌就凶狠。“相隨心轉”,整個體質也是從心轉變的。現代人時髦的術語是“改變體質”,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世間人講改變體質,用運動、藥物。藥都是“毒藥”。真正改變體質就是念頭,善念、惡念、淨念,最殊勝的是“淨念”。大家要想改變體質,只要“淨念相繼”,體質在一年到叁年的時間,全部都改過來,不需要很長的時間。要是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改造,一定會得到滿意的成果。
“亦無取舍分別”,這句話就是永離四相、四見,達到心境一如。四相、四見都是《金剛經》上說的。《金剛經》前半部講“四相”,“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有不少同修受菩薩戒,是不是菩薩?用《金剛經》的標准對照對照,是不是菩薩?《金剛經》的標准,是諸佛肯定承認的菩薩。達不到這個標准,自己稱菩薩,佛菩薩不承認。後半部的境界提升了,講“四見”。“相”是講外表;“見”是講內在。如果還有“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就不是菩薩。由此可知,最低的標准是破四相,不能著相。
“亦無取舍分別”,內心跟外境一如,對于一切境界,決定沒有分別、執著。諸位聽懂了,從現在起不分別、不執著,人家叫我名字,我也不答應,因爲我不分別;這樣學佛豈非學得呆頭呆腦,變成佛呆子。所以,佛法很難講,怕發生誤會。教你不執著,實際上還是執著,執著「一切都不執著了”。佛是教我們不執著,不能執著一個“不執著”,把執著的對象換了,還是執著。錯了!不解如來所說義。真正到一切不執著,解脫自在,得大自在,在日常生活中一定得到真正的快樂。在內心裏確實沒有分別、執著,可是跟大衆在一起,隨著…
《無量壽經講記 決證極果 第二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