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晚上又打妄語騙他一次,一年叁百六十天,天天騙佛菩薩,這是否有罪過,你還有什麼功德!所以鬼神瞧不起你。要知道,念了要照做,諸天世人才會尊敬你。
這五個科目是不能再少,一定要做到,才是修菩薩行。更具體的,更圓滿的,就是本經所講的,講得很多,更具體、更圓滿,五科只是綱目而已。現前所得的利益,天龍鬼神尊重你,一切邪魔鬼怪決定不會侵犯你。念佛的人著魔,你們想想,是怎麼回事?妖魔鬼怪沾到身上。諸天善神遠離你,妖魔鬼怪接近你,控製你,我們說著魔了。你的修學與佛所說的完全相違背,天天念的是佛經,心裏想的是歪歪曲曲,你的思想、見解、所作所爲,全是邪知邪見,損人利己。佛菩薩講的話,你一句也沒聽進去,一句也沒做到,念經欺騙諸佛菩薩,還自以爲有功德,還想得福報,那有這回事!學佛的同修要明了,絕對不是經典上的話不靈,是自己誤會,錯解了。
“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前面得福是這一生的福報,廣得他人的禮遇尊敬是福報。此(第二十六)願是說來生的福報。學佛的同修眼光總比別人看得遠,要看到來生。這一生很短暫,幾十年寒暑一刹那就過去了,過去之後尚有來生。來生怎麼辦?這個問題嚴重。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當然選擇西方淨土,這是最有智慧的選擇。這樣的選擇,十方諸佛都贊歎,因爲你選擇的太殊勝、太好了,沒有比這更好的。還不想往生西方世界,覺得人生還不錯,人天兩道也很好。你不願意升天,來生再來人道,“生尊貴家”。這個尊貴絕對不是他的父母地位很高,家裏有很多財富。假如沒有道德,生到他家裏去,還沒長大,家裏就發生變故,那不是福。福報第一是德行。祖宗父母積德,這個家庭才是尊貴之家。生在好善積德的家庭裏,從小接受良好教育的薰陶,一生不會有災難,這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諸位要曉得,財富不一定是福報。
佛經上講的“財爲五家共有”,你沒有福德,財富保不住,不過眼前給你看看而已。我們同修雖然天天在這裏聽經,天天在這裏念阿彌陀佛,但是心不在西方極樂世界,也不在阿彌陀佛;他的心在股票上。還有幾個很坦白的告訴我,做了好幾年,賺了四五千萬,可是去年一年賠光了。四五年的光陰空過,一片空白,所以錢是給你看看的。四五千萬太少,沒有我多。如果錢財看看就算是自己的,那銀行的鈔票我去看看,也就算是我自己的,這是假的,不是真的。
我往年在香港講經,有一位居士的金銀珠寶很多,放在銀行保險箱裏,我說,“你就只有這麼一點點?”他心裏就很不痛快。他有那麼多的金銀珠寶,這些珠寶不敢拿回家,拿回家怕小偷,不敢戴在手上,怕人搶劫,只有放在銀行保險櫃,一個星期去打開看一下。我說,“如果這樣算是自己的,那香港所有銀樓都是我的。”爲什麼?我到那裏,叫人拿出來給我看看、摸摸,好,收起來,給我保管好。這有什麼兩樣?和他沒有兩樣!也不敢戴,也不敢放在家裏,怎能算是自己的。人迷惑顛倒,愚癡到這種程度,有什麼法子。不開竅!如果鈔票看看就是自己的,銀行的鈔票就是自己的,我比他多得太多,五千萬算什麼!愚癡可憐,不開竅。雖然念佛,心裏還挂念股票,你說糟糕不糟糕!這樣的人,諸佛菩薩、龍天善神不會向他致敬的。
學佛就是要頭腦清楚,這些事實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財富有沒有?我跟你說真話,每一個人連一文都沒有。你們想想對不對?你們晚上睡熟了,人家把你身體擡走,你都不曉得,那一樣是你的?不要說死了以後才一樣帶不去,睡覺的時候都沒有。每天晚上都要死一次,還不警覺。要警覺沒有一樣是自己的。佛在《金剛經》中說得很好,叁心不可得;萬法緣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能所皆空,唯獨因果不空,此是世出世法的真相。有福的人就是有得用,要用的時候樣樣都有,這就很自在。佛教人離相、離念,修一切善法,就是這個道理。
我常常講,我們要有使用權,不要有所有權。金銀財寶,我能使用,我不必擁有,這多自在,這多快樂。需要用的時候,一點都不欠缺;不需要的時候,讓銀行去保存,何必要自己保存。你才會真正得到身心自在,快樂無比!
“尊貴之家”是好善好德,積善之家。“諸根無缺”,六根聰利,是來生的果報。“常修殊勝梵行”。“梵”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譯成中文是清淨的意思。梵行就是清淨行。心清淨、身清淨、生活環境清淨,這是真正有福報。“梵”在我們叁界,就是梵天。梵天屬于初禅,在叁界裏並不很高。初禅有叁天: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經上常講大梵天王,就是初禅天的天主。要想生到初禅,也就是往生梵天,要修清淨行,要修梵行。
清淨的標准是什麼?最低限度要斷五欲。五欲是財、色、名、食、睡,這五樣,心裏要是執有一樣,就沒有資格生梵天,你就曉得生梵天不容易。生初禅,五欲要斷掉。此事,自己要很冷靜的去想一想,能不能斷得掉,有沒有能力修禅?我自己想了很久,沒有能力斷財色名食睡,修禅不能成就,這才回頭專修淨土。淨土不需要斷,可以帶業往生,我可以辦得到。五欲要斷掉,不是形式上斷掉,要在心裏放下。財、色、名、食、睡,擺在面前,還會起心動念,色界天去不了。可見你修得再好,真正得定也是欲界定,生欲界六層天。欲界上四層: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是修禅定,五欲沒有斷幹淨。五欲斷幹淨就不在欲界,超越欲界到色界。梵天是色界。
要修殊勝的梵行。殊勝的梵行,就不是世間的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叁界之內的,雖然是梵行,並不殊勝。殊勝的梵行是大乘佛法,目的是超越叁界,永脫輪回,了生死,成佛道。念佛人這一生,沒有決定願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生得人天果報,因念佛善根還會遇到佛法,遇到了你真能把握住,發願就能往生。如果還不想往生,那就再等來生!大家不要笑,我們每個人就是這樣的,過去世中生生世世都遇到這個法門,因爲不想往生,所以混到這個樣子。你要想往生,早就成佛菩薩,還會到這裏來輪回,來受苦難嗎?這個事實就是說自己,不是說別人。
這一生我們又遇到了,遇到這殊勝梵行,就是指這部經,念佛法門。問問我們要不要把握住?你能把握住,這一生就生淨土;不能把握住,來生繼續輪回。可是來生能不能得人身?此地是講念佛有相當功夫的人,念到身心清淨,當然得人身。身心清淨,要發願求生淨土,決定往生。有往生的資格不願意往生,當然得人身,這沒有話說的。真正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亂,願不願意出叁界,就在你一念之間。所以,五欲障礙梵天,何況菩薩!這要覺悟。
我常講,學佛的人有四大魔障:財、色、名、利。我跟經上講的不一樣,我講的比較清楚。財色名利四大魔障,這四樣你不能遠離,佛念得再好,不要說一天《無量壽經》念十二遍,念二十四遍也沒有用處,也不能往生,決定要遠離。利害得失這個帳,要算得很清楚。我把財、色、名、利舍一舍,忍一忍,咬緊牙根也不過是幾十年,成了佛之後得大自在,得永恒的快樂,是值得的。眼前這一點小小的,世間人認爲是樂,不曉得那是苦。他以爲是樂,爲什麼佛說是苦?後頭是苦,佛在經上譬喻“刀頭舐蜜”。非常鋒利的刀刃上面塗了一點蜜要你去舔,是滿甜的,舌頭一舔,已經被它割斷。財色名利的甜頭,就像鋒利刀刃上那一點點蜜一樣。你想想,那一個聰明人會幹這傻事情?迷惑顛倒的糊塗人才幹,聰明人不幹。念佛雖然把這些舍棄,好像是苦,其實裏面有真樂,世間人沒有法子體會。你能把妄想分別執著舍棄,得心地清淨,清淨是真樂。世出世間一切法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大樂。
你不入這個境界,這樣的真樂你享受不到。換句話說,這種樂趣你從來沒有享受過,你那裏知道?你曉得刀頭舐蜜那一點甜頭,你沒有嘗到純淨的蜜,那是真甜,後面沒有禍害。真正修行人才知道,他才能得到。
“聞我名字”這一句是貫穿這一段的叁願,皆是“聞我名字”。第二願就是“聞名得福”。第叁願是省略了,“常修殊勝梵行”,也是“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常修殊勝梵行”。須知文字有省略,意思是圓滿的。“聞”,一定兼“信、受”。如果沒有信受,不能叫聞。換句話說,一定要真正做到,如果沒有做到,聞等于不聞。一定要做到,才能得現前的福報、來生的福報、後世的福報。如果真正發無上心,必得究竟圓滿的福報。所以在這一段裏,我特別提醒諸位同修,一定要遠離妖魔鬼怪。
“魔”,跟諸位講了四種。什麼是妖怪?現在在街頭到處都是,只是你們不認識,我認識。《左傳》把妖怪的樣子很清楚、很明白的告訴我們,“人棄常則妖興”,人把常道舍棄了,就是妖魔鬼怪。“常”是什麼?“五常:仁、義、禮、智、信”。不仁、不義、不講禮、不講信用,就是妖魔鬼怪。你們看看社會上、街道上、巷弄上,妖魔鬼怪有多少,到處都是。妖興,妖就興旺,興盛了。妖魔鬼怪興盛,這個社會還能好嗎?在佛法裏,不守五戒十善,就是妖魔鬼怪。你說這多可怕!所以現在社會上妖魔鬼怪多。
世界要亂,妖魔鬼怪勢力大,人衆多,影響力很大。所以,現在善良的大衆迷惑在這個境界裏,邪正不能不辨別!爲什麼?“信正”的人少,大衆看到人少,心想這事大概靠不住。“信邪”的人多,大衆看到人多,總以爲有點道理,于是都跟去了。這就是我常說的,現在的人信邪不信正,聽騙不聽勸。勸他,他不相信;騙他,他很容易就信。
我們要多從這些地方反省。在這個時代,遇到正法修正行,實在是非常難得。心正、行正,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尊敬。彌陀大願,決定不虛,我們要深信不疑。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所有衆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永離熱惱。心得…
《無量壽經講記 發大誓願 第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