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壽經講記 發大誓願 第六▪P35

  ..續本文上一頁除五逆,誹謗正法”。《觀無量壽佛經》裏講,五逆十惡,臨終遇到勝緣,也能往生。五逆罪不是不能往生,可見這裏“五逆”是陪襯的一句話,重要的是末後這一句“誹謗”。誹謗的人根本不信,那怎麼能往生?換句話說,如果不誹謗,能信受,五逆罪也能往生。善導大師說,此地講的“十念”即是十句佛號,不是普通講的十念法(盡一口氣是一念),這裏是十句佛號。臨終十念,是這個人一生中從來沒有聽過佛號,甚至從來沒有學過佛,直到臨命終時才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勸他求生淨土,他一聽就相信,就接受,就真的發心。自聽到佛法一直到往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完全符合經典所講的標准,他怎麼不往生?當然往生!不過念的時間短而已,當然時間愈長愈好。

  講到念佛,善導大師說得很清楚,上根之人是盡形壽,一生念佛。像這樣臨終十念的人,算是下下根,一生沒有緣分遇到佛法,到臨命終時才遇到。各位要曉得,臨命終時遇到,最低限度要具足叁個條件才能往生。

  第一個條件是臨終時神智清楚。如果臨終病得人事不醒,則一點機會都沒有。你念一生的佛,臨終害一場大病,往生都不可靠,這要記住。所以,人不能不修福!修福就在現前,到臨終的時候想修福來不及了。要認真修福,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要求臨終的時候,清楚明白。這是第一個條件。

  在這關鍵的時刻,來了一位善知識勸你念佛。如果在關鍵時候,沒有人提醒,往生也不可能。所以,第二個條件是在關鍵的時刻,遇到真正的善友,提醒你念佛。

  第叁個條件是你一聽,立刻就信受奉行。如果不立刻信受,你快要斷氣了,還來得及嗎?來不及!要快,不能猶豫,絲毫的猶豫都沒有,馬上就信受,立刻就念佛發願求生。

  像唐代的張善和往生,是中國曆史上人所衆知的,他是臨終十念往生的。這樣往生的人,萬萬人中難得有一二個。叁個條件都具足,缺一不可,所以這絕對不是僥幸的事。臨終十念,到底他的品位怎樣,是不是就是下下品往生?不然!善導大師跟我們講,“通于叁輩,攝于九品,莫不往生”。這話使我們非常驚訝,真正是不可思議。

  我們平常人往生,品位高下,是看念佛功夫的淺深,是以淨業程度的淺深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不同。五逆之人,他的往生是在臨終那一刹那,忏悔力量的淺深,決定他的品位。如果他是至誠心忏悔,徹底忏悔,他的品位一下就提升到上上品。你不要認爲他一生不相信佛,造作罪業,臨終念幾句佛號往生,說不定他是上上品往生。《觀無量壽佛經》裏,阿阇世王殺父、害母、破和合僧,和提婆達多合作出佛身血,造作五逆罪。《大藏經》裏有《阿阇世王經》,就是阿阇世王的傳記。他臨死的時候忏悔,念佛往生,佛說他是上品中生。因忏悔的力量強,知道過去真正做錯了,一念悔改之心,真的從地獄一下就超到上品中生,真的不可思議。因此,我們對于造作罪業的人絕對不能輕視,說不定他在臨命終往生,品位比我們高,我們還不如他。所以,一是念佛功夫淺深往生;一是忏罪淺深往生。忏悔的功德不可思議。

  我們學佛要想符合經上的標准,就要一心專念,要“專”。專禮阿彌陀佛,每天拜佛,特別是中年以上的人,拜佛是很好的運動。現代人運動量少。我們跟大陸人比,不一樣。大陸人比我們健康,他們生活水准不如我們,運動量多過我們。他們出門沒有車,要走路;離開都市,他們沒有自來水要挑水。他們的勞動量超過我們,身體比我們健康,比我們長壽。衣食住行種種條件不如我們,爲什麼他們會健康長壽?我們在富裕的社會環境裏生活,學佛的人除了拜佛之外,也很少運動。拜佛,實在講,拜得愈多愈好,至少一天要拜一百拜,當然能拜叁百拜是最好的。叁百拜需要一個半小時,分叁次拜,早晨拜一百拜,中午拜一百拜,晚上拜一百拜,對于你的身體健康一定有好處。

  身專拜阿彌陀佛,口專念阿彌陀佛,心專想阿彌陀佛。我在這裏常常提醒同修,務必使我們的心、我們的願、我們的解、我們的行,一一同佛無二。佛的心、願、解、行,我們怎麼知道?這一部《無量壽經》所講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的願、阿彌陀佛的見解、阿彌陀佛的行持,全在這部經上。

  這一部經好!分量不多,很容易受持。要把它做到,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行持,這樣才是修行。這種修行法就是古大德所說的“萬修萬人去”。所以,經不是叫你念給佛聽的,佛就歡喜,那是自己欺騙自己。佛還要聽這個東西?佛不要聽!是要念給自己受用,提醒自己依照經典的教訓去做,這樣修行就是《觀經》所講的“是心作佛”。這就是作佛,具體實踐佛的心行。在一切修行法門中是最極玄妙,只在平常老老實實、綿綿密密,一句佛號接一句佛號,不要中斷,自然就相應。如同古德所說的“暗合道妙”,就是相應的意思,自然相應。“道”就是“是心是佛”;“妙”就是“是心作佛”。我們這樣做就是“是心作佛”。“是心作佛”自然就是“是心是佛”。《觀經》上講的這兩句是非常重要的經句。我們做到了,功夫念得好的,念得純熟的,念念離念,功夫成片,就是古人所講“以凡夫心入諸法實相”。在其他法門、其他宗派裏,這是非常不容易達到的境界,唯有念佛法門最容易。

  “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是善導大師講的。佛出現在世間,就是爲我們介紹阿彌陀佛,介紹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因爲衆生業障太重,跟他講念佛作佛他不相信,所以才講他能相信的法門,才說出無量無邊法門,那是對不能相信念佛法門的衆生所說的。能相信這個法門的,是第一善根。就像經上講,過去生中行菩薩道,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才能相信。

  四十八願從第十二願到第十八願,是整個大願裏最重要的部分,我們要特別留意。如果沒有十念必生,就不能普度法界一切衆生。

  我初學佛的時候,常常有個念頭,找不到答案。經上常常贊歎佛是萬德萬能。既然萬德萬能,我就想,如果這個人必墮阿鼻地獄,佛能不能使他立刻成佛?如果他能使地獄衆生立刻成佛,佛即是萬德萬能,我們可以相信。若說地獄衆生這樣重的罪,不可能叫他立刻成佛,要他慢慢修,修上叁大阿僧祇劫才成佛,這有什麼希奇!我曾爲此事請教過很多法師;法師們都說不可能,修行要經叁大阿僧祇劫,不可能立刻成佛。所以,我對于佛的敬仰,打了很大的折扣,認爲經上贊歎佛,是誇張的,不是真的。以後念《無量壽經》,念到這一段經文,才恍然大悟,佛的德能是真的。五逆十惡,臨終一念、十念皆得往生不退成佛,這不就是立刻成佛嗎!這才回想到古人講的話,一點都沒有誇張,句句都是實在的,叫人不能不佩服。佛法確實不同于世間法,正像《金剛經》上說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祖師大德跟佛都做到了,言語句句真實,我們不能不佩服,事實確實是如此。

  衆生所以不能立刻成佛,不是佛沒有方法,而是衆生不肯接受,那有什麼法子?你要肯接受,真的不難。《阿彌陀經》跟本經所講的,都是若一日到七日。你需要修多久?少的一天,多的七天就成佛。這不假,曆史上確實有這樣的人物。我們今天修了這麼多年,還沒成佛,爲什麼不成佛?沒有認真修。修是修了,展開經典看一看、比對一下,不合標准,毛病就出在這裏。對于這個世間還留戀,還舍不得,怎麼能去得了。

  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裏看到,宋朝的瑩珂法師,念佛叁天往生,證明了經上講的一日到七日沒錯。他是一位出家人,不守清規,破戒造作罪業。但他有一個好處,深信因果報應,想想自己一生所作所爲,必墮地獄,就生大恐怖,請教同參道友,有沒有救。同參道友給他一本《往生傳》,他看了痛哭流涕,有很深的感動。《往生傳》看完之後,他發心念佛求生淨土。他把寮房關起來,不睡覺、不吃飯、不喝水,一句佛號念到底。他拼命念了叁天叁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告訴他,你的陽壽還有十年,好好的修行,到臨命終時佛來接引你。瑩珂法師很難得,他就向阿彌陀佛要求說,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誘惑,這十年,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受誘惑又不曉得造多少罪業,恐怕將來往生靠不住,十年壽命我不要了,現在我就跟您走。阿彌陀佛聽了他的話,也就點頭同意說,“好!那我叁天以後來接你好不好?”瑩珂就答應了。

  他把寮房門打開,興高采烈向全寺大衆宣布,叁天之後阿彌陀佛接引我往生。寺裏的人都認爲他發神經,這樣一個惡人,怎麼可能叁天往生?好在叁天的時間不長,大家等著瞧!到第叁天,他洗了澡,換了新衣服,早課的時候,要求大衆不照平常的早課,念《阿彌陀經》、念佛,送他往生。他沒有生病,跟大衆一起課誦,經念完了,佛號再念了十幾聲,他就告訴大衆,阿彌陀佛來接引我,我現在要跟他去了。說完,他就走了。沒有病,叁天!是曆史上記載宋朝的事。我們看了、聽了也許不相信,恐怕是古人編造的。

  前年(一九八八)在美國首都華府,有位周廣大先生,也是在臨終前叁天念佛往生的。他得的病是血癌,醫生放棄治療,這時他的家人慌了。他家裏沒有一個是信仰宗教的,一家人在華府開一間面包店。此時家人才到處求神求佛,希望有奇迹出現。也算他運氣好,因緣殊勝,遇到華府佛教會的一位龔振華居士。龔居士是念佛最虔誠的人,他專修淨土,講話心直口快,容易得罪人。周先生碰到這麼一個人。龔居士一看,他的病不可能好,所以直截了當勸他不要求病好。他說,人在世間太苦,你好了之後還不是一樣更苦,有什麼意義?不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裏去作佛、作菩薩,回來再度你的家親眷屬,這多好!周廣大一聽很有道理,立刻就相信,就接受,要求他的太太兒女都幫助他念佛,…

《無量壽經講記 發大誓願 第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