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比丘尼,所以佛的正法打了對折,本來有一千年,結果只有五百年,可見確實是有障礙。
到今天末法時期,都顛倒了。黃念祖居士講的,我同意,我也承認。實在說,大家都看到這個事實,也不得不承認。已往學佛成就的排列順序,是出家男衆第一,出家女衆第二,在家男衆第叁,在家女衆最少,排在最末的。現在這個時代,恰恰顛倒。學佛的人數之多,態度之虔誠,學佛真正有成就,是在家女衆第一。你要不相信,看看我們現在講堂的聽衆,證明就擺在眼前!這是事實。你看看在家女衆多少,還用得著辯嗎?第二多的是在家男衆,第叁多的是出家女衆,最末尾的是出家男衆,沒幾個!所以末法整個顛倒。在家女衆成就的,確實占第一位。你要不相信,你看看《往生傳》,大陸上最近也出了一本《念佛往生見聞錄》,女生非常多。所以,女衆讀了佛經不要灰心,也不要歎氣,末法女生實在很幸運,現在是女生第一。在家的女生第一,成就之殊勝不可思議。
我們要知道,爲什麼西方極樂世界佛不收女子,其中有很深的道理。一般說來,古今中外,女生由于生理上的關系,比較重感情。“情”是地獄之根,情要不斷,出不了叁界,所以情是迷情。只要是情就迷,情愈重,迷得就愈深,它跟理智恰恰相反。佛法教我們要有理性,有智慧,把感情化成理智就對了。智是覺、是悟,情是迷、是惑。
第二十叁“厭女轉男願”,經文是“若有女人,聞我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即化男子,來我刹土”。這幾句的經文都不難懂。“發菩提心,願生我國”,前面已經講過。只有一句“得清淨信”,前面沒有看過。什麼是“清淨信”?
第一、決定沒有懷疑,第二、決定沒有染汙,信心才是清淨。“懷疑”好懂。什麼是染汙?染汙很可怕。今天在社會,所接觸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接觸之後,你心裏落印象,就是染汙。你接觸的愈多,換句話說,你心裏落的印象就多,就雜,洗都洗不幹淨。所以,中國古來的教學,都是以孔孟爲教學的主流。從七歲到十二、叁歲,是小學的階段。小學老師教你什麼?教你灑掃應對,完全著重在生活、德行的教育。這是很有道理的,使他在很小的時候就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從小就養成尊重道德習慣,知道人與人的關系,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怎樣對待父母,怎樣對待兄弟,怎樣對待朋友,這是教育,要從小養成。“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著重在品德上的修養。
除此之外,讀書不著重講解,就是教他熟讀。讀的時候計算遍數,老師只教句讀,一句一句教清楚,每一個字的音念正確,不講解的。教你念,教你背,會背了還要背一百遍,兩百遍,一天的時間就打發過去。因爲小朋友背經就不會胡思亂想。還要背得大聲,老師要聽得見;如果老師聽不見,小朋友又在胡思亂想。小朋友就想玩,他也會胡思亂想。
小學教育,就是佛家講的“戒定慧叁學,一次完成”。從小就教他修“定”,所以到十二、叁歲就很有威儀,像一個成年人一樣,一舉一動都有規矩。中國從前的教育,好像比不上西洋教育。西洋教育,小孩很活潑、很可愛。中國的是少年老成,年紀輕輕就像老頭子一樣穩重,但是社會的長治久安,全靠這種教育。雖然西洋教育小孩很活潑,一切動亂的根源都從這裏發生的。所以,中國人看得深,看得遠,從小修戒定慧叁學。利用年幼的時候,記憶力最好,所有的東西教你背過,你永遠不會忘記。到了八十、九十,無論應付什麼事情,寫文章引經據典,隨手拈來不要去查書。這是我們現代人沒有想到的。
從前教育方法非常之好!佛法教學也是用這個方法,這是真正的教育。小學完成了,就入大學,跟佛門裏參學的意思相同。大學是著重于講解、研究、討論。這個時候學生智慧開了,有能力辨別是非,辨別邪正,辨別善惡,可以參加研究討論。老師講解,講完之後,學生提出意見,研究討論,教學相長,這是完全著重後得智的圓滿成就。
智慧的教學跟現代學校不一樣。現代教育徹底失敗,才招致社會動亂不安。我們過得這麼辛苦,想想還是從前的教育方式好。現在把倫理道德完全舍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知道,這怎麼得了!再高的科技也不會帶來幸福。個人、家庭、社會都沒有幸福可言。現在人與人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利害”。這太可怕!今天有利,互相利用。明天無利可圖,就是冤家,就是敵對。這是什麼社會?實在講,連畜生道都不如!老虎、獅子吃飽了,小動物在它面前走,它理都不理會!它沒得吃才抓一個來吃。我們人吃飽,穿暖了,沒事還要製造動亂,這怎麼得了!所以連豺狼虎豹都不如,這是真的,原因就是心身備受染汙。
從前教育不讓你染汙,不准你胡思亂想,絕對遠離一切邪知邪見。言論出版由國家管理,你要是說邪法,違背倫理道德,你的言論是犯法的,國家會判刑的,最重的是死刑。寫出的文字也要國家審查,決定不能違背人倫道德,不能有邪知邪見,染汙一般人的心性。國家政府有責任來監督,保護國民的身心清淨。所以,我不喜歡民主,民主,實是自由過分。
現在邪知邪見到處都是,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這不得了!今天我們頭腦裏,阿賴耶識八識田中,染汙的毒素不知道有多少種,真的是洗都洗不幹淨。這是一切罪孽、一切動亂、一切苦報的根源。人生真正的幸福是身心清淨。對于諸佛菩薩聖賢人的教誨,我們要學,因爲他們的心清淨,言清淨,思想清淨,見解清淨,文章也清淨。我們讀他們的書,淨化自己的心理,淨化身心。對聖教不懷疑,絕對不夾雜其他的知見。
我要求諸位學一本經,才真正能達到清淨,我們思想見解上的染汙,逐漸逐漸把它洗掉。佛經也是如此,你要學十部八部就不清淨。因爲佛的經典是對各種不同的人說的,都不一樣,我們只能在一切經裏選一兩種,一門深入,這樣才對。經典的目的就是恢複我們的清淨心,心地清淨,世出世間一切法,自然就通達。爲什麼會通達?因爲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你恢複自性的本能,就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才藝,無量的德能。佛法沒有別的,恢複自己本能而已。
本能從那裏恢複起?從清淨心恢複起。一切唯心造,心是主,先要恢複它。這部經的經題好,我們所求的“無量”,壽命是無量的一種。無量的智慧、才藝、德能、福報、財富,樣樣都無量。一切無量之中壽命第一,如果沒有壽命,那些無量誰享受?還不是落空。所以,一切無量裏,壽命是最重要的。有“無量壽”才能享受一切的無量,這是我們所求的。“莊嚴”是美好到極處,沒有絲毫缺陷。從那裏求?“清淨”裏求,“平等”裏求,“覺”裏求,從“清淨平等覺”裏求。清淨平等覺就是自己的本心,真心本性。你的心性原來是清淨的,原來是平等的,原來是覺而不迷的。佛這樣教導我們,這才是清淨信。所以,一門深入才能得清淨信。
善導大師說過,有阿彌陀佛本願力故,“本願力”就是此地經文上所講的,是彌陀的本願力。所以,女人稱佛名號,臨命終時一定化爲男子。男身變成女身,在六道輪回裏很容易,女身再想轉變成男身就不容易。可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的時候就轉成男人,彌陀接引,受菩薩身,隨佛往生。
“十方世界,諸衆生類,生我國者,皆于七寶池蓮華中化生”,這是第二十四“蓮華化生願”。清淨受生,沒有生苦。不像我們這個世界是胎生,胎生之苦,苦不堪言。我們每個人都受過了,但很健忘,都忘得幹幹淨淨。佛在經典裏形容,神識去投胎是跟父母前世有緣,所以他才找到。
“緣”很複雜,約歸四大類:
第一、報恩。兒女是來報恩的,天性就很好,孝子賢孫,對父母照顧得很周到、很孝順。
第二、過去世的冤家對頭,他來報怨的。這個小孩長大之後會搞得家破人亡。
第叁、來討債的,有債務上的糾紛。如果父母欠他的少,大概叁歲、五歲就死了;債討完,他就走了。如果欠得多的,可能到十幾歲、二十歲大學畢業,博士學位剛剛拿到,他就走了。這麼多年的培養,債還清了,他走了。這類的兒女大都是很可愛的,也很聽話,父母很喜歡,他討完就走了。
第四、還債的,他前世欠父母的。這種人對父母沒有恭敬心,但是對父母的物質生活他會照顧到,每個月會送生活費用給你。他對父母欠得多,物質生活,他供養得很周到,很豐足。如果欠得少的,每個月日子過得去就算了,不會給你多的。縱然他發大財,他大富,每個月給父母的還是有限,因爲他欠得少。所以,緣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四種。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父子、兄弟、親戚朋友,都是這個關系。親戚朋友的緣分比較淡一點,能成爲一家人是深的緣分、也很複雜。此事阿彌陀佛看得清楚。西方極樂世界不用胎生,蓮華化生,這才沒有家親眷屬感情的負擔。這種構想設計非常巧妙,把世俗的情愛、愛欲,都用這個方法化解。西方才是一個清淨的世界,我們在經上看的九品蓮華,無不清淨。古德告訴我們,“舉體皆是最勝秘密吉祥”。“體”是蓮花,蓮花是七寶。這個“秘密”是講深密,理與事都很深,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這是“蓮華化生願”。
“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這一句總結前面叁願,也都圓滿成就。
我作佛時。十方衆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
這一段文是第二十五願“天人禮敬願”。
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
這是第二十六“聞名得福願”。
常修殊勝梵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句是第二十七“修殊勝行願”。這一段經文共有叁願,也是說聞名功德,但是比不上前面殊勝。前面聞名皆往生極樂世界,此之聞名,還沒打算生極樂世界,沒有求生淨土的意念。換句話說,他不想往生…
《無量壽經講記 發大誓願 第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