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壽經玄義講記 叁 一經宗趣▪P8

  ..續本文上一頁別教是初地菩薩。菩提心一發就是這個階位。聲聞、緣覺沒有發菩提心。這才曉得發菩提心的重要。

  修行就是修菩提心。說得再具體、再落實一點,對自己要清淨,對別人要慈悲、要平等。你只要這樣做下去,就是菩提心現前,久而久之把“我”忘掉了,就漸入佳境。今天菩提心爲什發不出來?即是起心動念,先想到“我”,我的利益、我的好處,因此菩提心永遠發不出來。爲什麼不把念頭轉過來,起心動念的時候,想一切衆生。今天這些衆生這麼苦,生一個弘揚佛法的念頭,幫助一切衆生。這是真正發菩提心。絕對不能有一念爲自己。有一念爲自己,菩提心就受到障礙,就不能現前了。信、願、持名,就是修菩提心。

  “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大覺”是成佛。這兩句就是常說的“即身成佛”,就是現在這個身體成佛,不必等到來生,當生成就。關鍵就在你能不能發菩提心;你能不能把自私自利舍掉。要曉得,自私自利是無始劫以來生死輪回的根本。若不肯放棄,是愚癡、迷惑到家了。一切衆生,生生世世就是受它的害。過去不曉得,現在聽佛說,才知道自私自利害得我好慘,我還要自私自利嗎?不要了。“我”與“我所”,都要舍得幹幹淨淨,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換句話說,在這個世間沒有得失心,得到的並不歡喜,失掉也沒有懊惱。爲什麼?得到是空的,失掉還是空的,根本就沒事,得失不關心。如果自己再好好想想,我生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帶來,死的時候一樣也帶不去,那樣東西與我有關系?都沒有!很多人會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既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還爭什麼?不要爭。這兩句話,真正想通了,這個人就會開悟,身心清淨,一塵不染。凡夫雖然聽了也會說,但是理事不明也做不到。佛法的好處就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

  今天這個社會,問題很嚴重。佛經裏講“五濁惡世”,這四個字描寫現代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實在是太恰當了。釋迦牟尼佛有智慧,用這麼簡單四個字,把這個社會描寫得淋漓盡致。“濁”就是染汙。“惡”就是造惡業。現在不但環境染汙,人心染汙、精神染汙、物質染汙都到了極處。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值得我們留戀。這麼一個肮髒的世界,一切衆生心之所思,言之所及,身之所作,都是穢。李老師往生之前說的“佛菩薩神仙來了,都救不了”,沒法子救。佛教給我們一條道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勸我們移民,從這個世界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因爲西方極樂世界是五清環境,我們這裏是五濁惡世,我們到那邊去,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四句說得非常之好,教導我們修學當從那裏下手。

  (八)《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故發心之要,不可言喻。

  佛在《華嚴經》裏,給我們提出一句非常重要的警示,“沒有菩提心,修一切善法都是魔業”。“魔”是什麼?折磨。爲什麼說修善業還有折磨?善業得善報。我們現在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聽到的,作大官的、發大財的,都是過去生中修善業。他現在的果報好不好呢?發大財的,黑社會目標都對著他,一天到晚提心吊膽,怕人家謀殺他,怕人家奪他的財産。心裏恐懼,這是魔,折磨自己,生活過得很苦。在臺灣作大官的尤其可憐,天天被立法委員指著鼻子,罵得簡直不像人樣。這樣看來,佛果然沒有說錯。

  “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你不修善業,不能發大財,也不能作大官。善尚且是魔業,惡業就墮叁惡道去了,那更糟糕。所以一定要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而不迷。有菩提心,修的善業稱“淨業”。清淨心修的是淨業,就是真實的善業。

  你今天是善心修善業,惡心造惡業。善心善業,果報在叁善道,惡心惡業,果報在叁惡道,都出不了輪回,超不了叁界。問題在此。只要不出叁界,都是魔業。由此可知,淨業多重要。菩提心太重要了,“故發心之要,不可言喻”,這兩句是結論。“發菩提心”這一句,就介紹到此。

  (九)“一向專念”,即專恒依止持名念佛法門之義也。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之大願,故行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淨土,圓證不退之妙果。

  這段經文,把一向專念的功德利益宣說出來。本經的修學綱領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介紹過了。“一向專念”非常重要,我們能不能往生,關鍵就在此。

  “一向專念”的意思就是“專恒依止”。“專”是專一;“恒”是永恒。這一生就修這一個法門,不要更改也不要摻雜,專門依止持名念佛法門,就是專念“阿彌陀佛”。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門像這麼簡單、這麼容易。誰都會念這句“阿彌陀佛”,關鍵是“專念”。一生專念這句不容易。凡是往生的人,都是一生專念這一句佛號,確實不必再加楞嚴咒、大悲咒、《金剛經》。摻雜就是雜念,而不是專念。

  “雜念”不一定能往生,“專念”絕對能往生。因爲第十八願“十念必生”是四十八願的核心,是阿彌陀佛因地所發大願最重要的一願。“一向專念”就是從這一願而來的,決定不錯,所以發心念佛,求生淨土,一定要“依教奉行”。第十九願是“聞名發心”,第十八願是“十念必生”,所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必得往生淨土”,語氣十分肯定,沒有絲毫疑惑,“必定得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得“圓證不退之妙果”。“圓”是圓滿。大乘裏講叁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圓教初住菩薩證得,別教初地菩薩也證得,但是不圓。此是“圓證不退”,必至等覺菩薩才圓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等于圓教等覺菩薩,這真是不可思議,我們很難相信。往生就跟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菩薩平等,這稱“妙果”。太奇妙,真正不可思議。凡夫修到等覺,依《華嚴經》上講,要“無量阿僧祇劫”。佛在一切經裏說“叁大阿僧祇劫”,是方便說,《華嚴》是真實說。人家要修無量劫才能證得,你才念幾天佛,一往生就證得了。所以,這個法門真是難信之法,不但普通人難信,菩薩都不相信。有很多菩薩不信這個法門,不肯依照這法門來修學;這樣殊勝的利益,他得不到。凡夫在這一生,遇到念佛法門,必要知道珍惜,必要知道世間苦,要認真的修學。知道世間苦,知道世間無常,如夢如幻,我們對這世間才無留戀,往生西方的心才會懇切。

  我們從人心染汙的程度上看,世界必定有災難。諸位如果稍微留意一下,都應該知道。最近這幾年,全世界氣候不正常。不應該冷的地方冷了;不應該熱的地方熱了;不下雨的地方下雨;會下雨的地方不下雨。氣候爲什麼會反常?科學家研究原因,是環境染汙,生態均衡失調。佛法說“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人心。人心反常,就是儒家講的“父不父、子不子、臣不臣、君不君”,倫常道德沒有了。如果從染汙上來說,今天人性的汙染、精神的汙染,已到了極處。由心地汙染,感應外面環境汙染。淨土講“心淨則土淨”,心汙染則土就汙染。這是佛法裏的解釋。

  從衛星對地球的觀測,最近科學家發現,地球上的綠地一年比一年減少,減少的幅度很大,這是危機。將來如果沒有綠地,人類就無法生存。現在科學家知道,誰能去製止?人類大量砍伐森林,不知道種樹;只圖眼前的利益,不顧將來全世界人類的生死存亡。心地汙染何其嚴重!

  今天用什麼方法都不能對治眼前大病。如果人人都能相信因果報應,不敢存惡心,不敢做壞事,快快回頭還有救。如果不能相信,就沒救。佛法有很多好的理論,眼看是來不及了。救急就這一付藥了,可是這付藥,不但不學佛的人不相信、不能接受,學佛的人也半信半疑、陽奉陰違。將來他該怎麼死,還是怎麼死;該墮地獄,還是墮地獄。遇到念佛法門是大幸,但是還得深信因果,斷惡修善,老實念佛,決志求生。

  爲什麼要“斷惡修善”?因爲不斷惡修善,這句佛號不能做到一向專念。你雖然念,是雜念。要求往生就得專念,就要把一切惡斷掉。要怎麼修一切善?每天讀經、念佛,就是修一切善。老實念佛就是修一切善。一心修善,果報才“圓證不退”。

  《往生傳》要多念,每天看一段、兩段,能激勵自己。看到人家往生,得圓證不退之妙果;我們還在造生死輪回業,怎麼得了!所以《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近代往生傳》,都應該常讀。人家能往生,我也應該要去。這一生不去,來生沒指望。我們在這短短幾十年中,感受非常嚴重的染汙。自己冷靜的想一想,五戒十善可不可以達到八十分?要能達到八十分,來生才保得住人身。如果能達到滿分,可以升天。若不足八十分,恐怕得不到人身。得不到人身,就去叁途了。叁途的時間長,幾時才能翻身,非常可怕。這一生不能不成就!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是迷幻不實,不可不放下。不放下,就必定入叁惡道。要真正覺悟,徹底覺悟。下文跟我們說明一向專念的具體方法。

  (十)一向專念者,古雲:“上盡形壽,下至十念。”上盡形壽,指從發心念佛之日,終身念佛,直至命終之最後一念也。

  念佛有上、中、下叁品。上品人,“盡形壽,一向專念”。“形”是身體,“壽”是指壽命。換句話說,活一天就念一天佛,只要身體還在,這句佛號就不間斷,這是上等功夫。二六時中佛號不間斷,沒有一個妄念,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這是專念。那些人做到了?《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與五十二同倫做到了。他們的方法就是“盡形壽,一向專念”。

  “憶佛念佛”、“淨念相繼”,不夾雜、不間斷,就是大勢至菩薩修行的方法,是最上乘的。如果要學,從發心求生淨土這一天開始,一生就修這個法門。堅定信心,無量法門都放下不學了。一個法門就是一切法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堅守這本《阿彌陀經》,或者是《無量壽經》,受持、讀誦、爲人演說,不再看第二部經。這是上上根性人,真…

《無量壽經玄義講記 叁 一經宗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