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壽經玄義講記 叁 一經宗趣▪P9

  ..續本文上一頁正是專修。這種修行法,十方如來贊歎。十方如來既然贊歎,當然護念。鬼神最尊敬的是心地清淨的人。此人心裏只有一尊阿彌陀佛,其他什麼都沒有,這是清淨到了極處。如果念阿彌陀佛,還想到觀音菩薩、藥師如來,心的清淨程度就不是純淨。

  《金剛經》上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是禅宗裏講的“明心見性”,就是淨宗講的“理一心不亂”。修行人最高的境界,是由“一心”、“一向專念”得來的。很少人知道這個秘訣,即使知道,也不認真學習。這是煩惱、業障、習氣太重。雖然知道這個法門,還是要學別的法門,這就是沒有福報。有福報的人心地清淨,沒有業障,必能做得到。

  臺灣林看治居士所寫的《念佛感應見聞記》,你看多少人土裏土氣的,沒人瞧得起,他們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裏什麼事都沒有。鬼神恭敬他們,諸佛護念他們。我們自以爲很了不起,諸佛菩薩不護念我們,鬼神瞧不起我們,我們不能跟他們比,他們是上等盡形壽。我們果然明白了,這一句佛號念一生,一直念到阿彌陀佛來接引。果真這樣念,無量劫來的業障習氣,都會消除,所以能自在往生,沒有病苦,預知時至。佛菩薩來接引他,什麼業障都消除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有經典理論的依據。自古至今,多少往生的人做了榜樣給我們看。我們還信不過,還不肯發心去修學,實在是業障太重了。

  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因事繁,未暇多念,則于每日行十念法,亦符于“一向專念”。

  若是外緣多,擾亂你,使你沒法子一心一意去念佛,這也是業障。“未暇多念”,怎麼辦?“則于每日修行十念法,亦符于一向專念”,于一向專念也不違背。這是說事情多的人,特別是在現代社會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念佛,認真去修“十念法”。十念法的時間最少,是清初慈雲灌頂法師所傳的,盡一口氣是一念。每個人體質不一樣,有的人肺活量很大,氣很長,有的人氣很短。一口氣不拘念多少聲,只是盡一口氣爲一念。念六個字也行,四個字也行。念十口氣的時間很短,大概叁分鍾課就做完了。要緊的是一次不能缺,每天早晨、晚上,從初發心到臨命終時,一天都不缺,也符合“一向專念”。這都是教我們平常修學的方法。上者的功夫綿密,跟大勢至菩薩的法門無二無別。我們修十念法,到將來退休後空閑時間多了,佛號可以增加,增加的時間愈長,愈有利益。

  更下,則如《觀經》所說惡逆之人,臨欲命終,得聆聖教,至心悔改,十念稱名,亦得往生,故雲十念必生也。

  這是《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章裏所講的,說明五逆十惡之人,罪報是要墮地獄的,在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他就接受了,回心轉意,一心求生淨土,也能成功。這十念是念十聲,不是我們平常的十念法。一句佛號,乃至十句佛號都能往生。在曆代《往生傳》裏確實有這種人。最近在南洋,也有七、八位是在臨終前遇善友勸告,念佛兩叁天,有一位的確是臨終十念往生,瑞相不可思議,見聞者均由此深信發願求生。“十念必生”得到了明證。

  諸位同修念到這一段要特別留意,不可誤會,認爲臨終時還有救,現在多做一點壞事沒有關系。認爲五逆十惡,什麼罪業都可以造,臨命終的時候還來得及。若存這種僥幸的心理,就糟了。因爲這種人往生,是一生中從來沒有聞過佛法,他沒有存僥幸心。我們已經聞到佛法,存錯誤僥幸的心,是投機取巧,決定不能往生。你在此地聽了經,就沒分了。最低限度,你要早晚修十口氣的十念法,往生才有指望。這是要知道的。

  這一條還有更深的意義。凡是造作重罪,臨命終聞到佛法,一念十念往生的,都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淨土,因緣很深。這一生不幸迷惑顛倒,沒有機會遇到這個法門,所以做了很多錯事。臨命終時一聽到念佛求生,他從前的善根發現了。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緣一下現前,才能往生,絕對不是無緣無故僥幸往生的。佛門裏沒有“僥幸”這兩個字,他也要具備叁個基本條件。

  第一、臨終的時候頭腦清楚。臨死的時候,如果頭腦不清楚,幫他助念都沒有用處。我們自己敢保證將來死的時候頭腦會很清楚?要像上乘人那種修法,二六時中佛號不間斷,就可以保證自己臨終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爲念佛把無量劫來的罪業都消幹淨了,所以臨命終時沒有障礙。要這樣做才行,必要佛號真的一天念到晚不間斷,這才可以保證自己修得到。臨終十念,我們不能保證。盡形壽念佛,決定可以保證,走的時候不生病,預知時至,坐著走、站著走,隨自己的意思。所以,臨終神智清楚不容易,是大福報。

  第二、在這關鍵的時刻,要遇到一位善知識勸你念佛,提醒你。沒人提醒,頭腦清楚也沒有用處。所以,要有善友提醒,來勸你念佛,勸你求生淨土。

  第叁、你一聽到人勸,立刻就接受、就相信、就發願,忏悔自己一生所作的惡業。痛改前非,以後再也不造惡業,至心忏悔。這叁個條件少一個都不行,這是“忏悔往生”。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兩種人:第一種是平常修行積功累德去往生的;第二種是忏悔往生。臨終時至心悔改,十念稱名亦得往生。彌陀第十八願,主要的就是這個意思。這才顯示念佛法門,是一切諸佛度衆生成佛道的圓滿法門。沒有這個方法,沒有這一願,佛度衆生不能圓滿。有這一條才真正圓滿,也就是造作極重罪業,立刻要墮地獄,佛的這一願就是叫他立即成佛。極重罪業的人還能立刻成佛,何況罪業還不重的人。我們看到這個事實,就想到自己往生有分,我們的罪業沒有這麼重。問題就是我們能不能深信,肯不肯依照這本經典的理論、方法去做。只要你肯去做,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行者應知,一向專念,指從初發心念佛,直至最後一念也。而其關鍵實在最後。

  “行者”就是發心修學念佛法門的人。應當要知道,加上“應知”,底下的話就很重要。

  “一向專念”是關鍵,這一句非常重要。我們往生在這一生的最後,如果念了一生,到快要往生時不念了,這一生不就白念了!所以關鍵在最後,愈是最後愈要緊。就是我剛才說的,現在你年輕,生活很緊張,工作很繁忙,你不得已修早晚十念。將來你退休了,年歲老了,距離往生愈來愈近,關鍵的時刻到了,要修二六時中“淨念相繼”。要擴展到這樣,才是正確的。一個念佛人,如果不弘法利生,就應該老實念佛。弘法利生是舍己爲人,犧牲自己的品位,幫助別人,這是菩薩發心。可是,犧牲是有底限的,最低限度也可以下品下生,總能往生。如果沒有底限,去弘法利生,來生墮叁途,這不是冤枉嗎!

  弘法利生的人,來生墮叁途,大有人在。你要不相信,你去看慈雲灌頂法師《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疏鈔》。《疏鈔》後面說出念佛人的一百種不同的果報,第一個果報是墮阿鼻地獄。我過去學經的時候,看到這一條就很疑惑。念佛弘法利生的人怎麼會墮地獄?我去問李老師,李老師說:“這個問題嚴重,我不給你一個人講,我要在講經的時候跟大衆講。”念佛弘法利生目的在求自己的名聞利養,這就是墮叁惡道的原因。所以說,裨販如來,拿著佛法當作求個人名聞利養的工具,在佛門裏造罪業,這是墮叁途的業因。

  所以,關鍵在最後,愈是最後愈要緊。

  反之,如有人念佛數十年,或于最後階段,輕視持名而改行他法,或于臨終不欣極樂,而戀世間,未能念佛,是則不名一向專念也。

  這種情形大有人在,我親眼看到的。我在臺北圓山臨濟寺出家。一九五九年臨濟寺有一個念佛會,副會長是林居士。念佛會中他常常擔任維那,領衆念佛,平常也很懇切的勸人念佛。他是臺灣銀行的襄理,事業也做得不錯。到臨命終時,他不念佛了,聽到念佛,他就生氣。因他是寺院的大護法,病重的時候(他得的是癌症)非常痛苦,同修們幫他助念,他就趕我們出去。他是念佛會的副會長,勸人念佛,到最後業障現前,他不念了。這是我親眼看到的。這就不是“一向專念”,不能往生。還有不少,念佛法門學了十來年,聽說密宗法門更快速,不念佛去學密,或者去參禅了。這都是“不名一向專念”,中途改學別的法門。他爲什麼會改學別的法門,就是不明究理,“輕視持名”。實在是業障現前,沒有福德。

  我常常和同修們說,修學念佛法門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大福報。有些人念佛念了幾年,不念了,學別的去了。我們看了不足爲奇,他的善根福德因緣未成熟,這種人中途必然退心。因爲念佛是一生成佛的法門,前面講“圓證叁不退之妙果”,一般菩薩沒有福分來承當,何況普通的凡夫。能理解這法門,接受這個法門,依這個法門修學,爲什麼諸佛護念、菩薩贊歎、龍天擁護?你的智、福太大了,他們不能不贊歎你,實在是福慧圓滿,才會歡喜認真修學這一法門求生淨土。

  真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實實在在不容易,我們對于這點要珍惜。也許自己福報還不夠,現在很歡喜,過幾年碰到學密、學禅的,給你一表演,他會放光、會離地叁尺,你看到,不得了,馬上就跟他走了。其實這些小神通一點都不希奇,中國、外國那些變魔術的都會表演。妖魔鬼怪就更不必說了,個個都有小神通。所以,學佛修道,心術要正,心要清淨。絕對不好奇,絕對不做非分之事,就是“嚴持戒律”。

  明天有位同修要超度,要求在我們這裏作一堂叁時系念。聽說這小孩很年輕,剛剛退伍,二十五歲,中了邪術死的。他去拜神回來之後,一家人都病了。我就問他,拜什麼神?他去求六臺彩的號碼,聽說神給他指示,他馬上可以發幾百萬的橫財。拜了神回來,把香爐丟了,回家就得神經錯亂,好像是車禍意外死亡。還有一個在精神病院,一家人都很痛苦。起因是貪財,希望不勞而獲,這就是“非分”。

  佛教我們“持戒”。持戒就是絕對不超越本分。希望不勞而獲,結果白白…

《無量壽經玄義講記 叁 一經宗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