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十四卷▪P3

  ..續本文上一頁滿,“妙”是叫我們作用得到妙。智慧圓,作用妙,完全要靠法寶,法寶也是自家的。

  “僧寶”,這是講“理智不二”,因爲僧是和合的意思,“僧”是清淨的意思。“理”,如如之理呀!“智”是如如之智。“理”,與如如理與如如智,是一不是二,可見得這是真的和合,決定不相違背,所以說萬法皆如啊!天臺大師講:“百界千如,無有一法不如。”這個是僧寶的意思。那麼由此可知,此地所講的一體叁寶,是我們自性的叁寶。我們現在是把自性叁寶迷失了,所以才搞出這個六道輪回,生死疲勞,搞得是苦不堪言。如果你要問,我們爲什麼會這個樣子?那麼我們依據大乘佛法來回答你,你迷失了自性叁寶。換一句話說,你迷失了你自己;自性叁寶、一體叁寶,就是你自己的本來面目。禅家參話頭裏面有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一體叁寶,就是自性叁寶,那麼這是諸位要曉得的。別相呢?這是相;相呢?就是一體之相。一體是性,就是自性。而性呢?就是相中之性,性相一如,二而不二,這個意思,諸位一定要了解。這個是相,這個是體。或者體,我們叫它做本性也可以。性跟相是一不是二。體是相之體,相是體之相,是二而不二。因此,在我們現在已經迷失的人,我們要借重別相叁寶,去悟去證得一體叁寶。所以學佛的人,不可以把心住在別相叁寶,而把一體叁寶給忘掉了。那麼諸位想想,大多數學佛的人,著相了,著相就是著在這一點;對于這個,還是迷,所以他不能得一心,所以他不能夠明心見性,他不能夠證得一心不亂,甚至于他功夫成片都沒有辦法做到。原因在那裏呢?他只曉得這個叁寶;這個叁寶忘掉了。所以要懂得真正的叁寶,則用叁觀之心,這是比什麼都重要。前面這段經文,裏面包含的義理非常地豐富,所以我們講解時間也占得比較多,那麼到這裏,就告一個段落。

  請看下面的經文,下面經文是給我們解釋疑問,看底下一段經文。“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叁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衆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一段經文要好好地把它記住。前面我們看到極樂世界有那麼多鳥在說法,大家也許會想到極樂世界鳥是畜生,極樂世界還有畜生道啊?此地告訴我們,極樂世界沒有叁惡道,那來的畜生呢?所以佛在此地,知道我們有疑問,所以他老人家就給我們在此地作一個解答,爲了斷除我們的疑惑。

  因爲阿彌陀佛,他老人家在因地的時候,也就是他示現出家,作這個法藏比丘,我們在大本經裏面讀到。那麼他向世自在王面前發了四十八願,第一願裏頭他就講,如果我將來成佛,我的國度裏面如果還有地獄、惡鬼、畜生,我決定不取正覺。四十八願有這一願,那麼他現在成佛了,他成佛,他的這個國度,他的教化區裏面怎麼會有叁惡道呢?那不是與他的本願相違背了嗎?所以在此地必須要解釋這一個疑問。

  所以佛又叫著舍利弗,給他說,給他說明。你不要以爲這些鳥,真真實實是罪報所生的,爲什麼呢?畜生道是業報之身啊!譬如像這個,它雖然是說法,天上的鳥也會說法,但是天上的鳥,它是業報之身。極樂世界這些鳥,不是業報之身。所以佛就講,彼佛國度無叁惡道,這才解釋我們的疑問。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叁惡道,那麼鳥從那來的呢?這個鳥都是阿彌陀佛,他老人家的願力,他老人家教學的方法,教學法,所以確確實實是屬于西方世界的功德莊嚴所成的。因爲惡道的衆生,他是造作惡業,才感得的惡報。我們這個地方簡單的跟諸位提一下,像這一些,也都相當重要。剛才講了,這個四十八願裏頭第一願,第一願就有這麼幾句話“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所以阿彌陀佛現在已經成佛了,他這個國度裏頭,決定沒有叁惡道。那麼這邊跟諸位解釋的是“諸天也有鳥”天上鳥也能夠說法,“雖能說法”但是它“沒有離業報”。那麼與此地當然是不能相比。

  “惡道的業因”,這個地方要記住,“地獄—五逆十惡。餓鬼—悭貪嫉妒。畜生—愚癡暗昧。”那麼這個都是希望大家要把它記住,如果你要是願意記筆記的話,可以把它抄下來,多看一看。爲什麼呢?如果我們自己不想墮叁惡道,那就不造這個業因;如果你要造這些業因你想不墮叁惡道,那是辦不到的。前面如來十力裏頭,是處非處之力,就是講什麼樣的因,感什麼樣的果報,這是一定的。如果你造這些惡因,你想將來得好的果報,那是無有是處,決定做不到的。

  什麼叫五逆呢?我們在此地簡單地說說。“逆”是橫逆不順,這個五條,第一個是殺父親。第二個殺母親。諸位想想,我們自己這個生命,得之于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最大,有生育、養育之恩,所以殺害父母是大逆不道,這個是墮阿鼻地獄的罪業。第叁殺阿羅漢。阿羅漢是善人,也是大衆的老師,不一定是我的老師,他一定是別人的老師。所以他是一個大善知識,他住在世間,是爲了教導大衆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所以你殺阿羅漢,阿羅漢不會怪你,他大慈大悲,他不會記恨在懷的。那麼這個罪業從那來?罪業從大衆當中結的。因爲你殺害他了,有許多人失去了破迷開悟的機會,有很多人得不到佛法的教學,所以他這個罪是從這個地方結的。這個罪很重,也是墮阿鼻地獄。第四條叫出佛身血。佛在世的時候,佛的福報,佛的智慧,世出世間沒有人能夠相比的。所以有人要存心害佛,想殺佛,是殺不了的。佛的福報太大了,但是能夠叫佛皮膚上碰破一點,流一點血,這是可能的。所以這個出佛身血,惡意向佛,那麼這個是阿鼻地獄罪業,這個是第四種。第五種破和合僧團。就是修道人,真正修道人,他這個道場,你要把它破壞,這個罪惡也是地獄罪業。這個五種罪就是阿鼻地獄的業因,最重最重的罪業。那麼這個五條我們想一想,在世間人,不管他怎麼壞,殺父親、殺母親,畢竟是太少。殺阿羅漢,阿羅漢在那裏?你也不認識,你無從殺起。出佛身血,佛不在世間了,佛已經滅度叁千年了,所以這個罪業不會造的。但是有等流的罪業,等流就是什麼呢?與這個相等、差不多,可以同一類的。雖然沒有阿羅漢,如果這個世間有真正修道的,弘法利生的這些善知識,你要是殺害他,也就等同殺阿羅漢。佛雖然不在世,佛的形象在世,佛的形象雖然是泥塑、木雕、彩畫,他有他殊勝的功德。他功德在那裏呢?叫人家一看到佛像,就生恭敬心;一看到佛的形象,就能夠回光返照,就能夠覺而不迷,他就能夠想到這一點,這個是他殊勝的功德利益。所以我們要是毀壞了佛像,這個有等流的罪。這個毀壞講惡心、惡意,才有罪。如果要不是惡心,不是惡意,是無意當中損壞了佛像,那是沒有這麼重的罪過。那麼曉得這種情形,你也就反過頭來也就能夠想到,我們要是造佛像,這個功德就殊勝了。所以世間有很多人,求福的人,都願意造佛像,曉得造佛像的這個功德不可思議。可是諸位要明白一點,如果這一切衆生,對于叁寶的真正的意思明白,佛像才能發揮很大的功德利益。假如他不曉得叁寶的真正意義,他把佛像當作神明去膜拜,那反而提倡迷信。你們想想,那有什麼功德呢?就沒有功德了。由此可知,衆生要想造一切福,沒有善知識大力地弘揚佛法,換一句話說,縱然想修福,沒有真實的福田,到那裏去種福去呢?那麼這樣你也就曉得了,佛不在世,這個時期最值得我們尊敬、最值得我們擁護的,就是那些真正修行、弘法利生的善知識。他們之存在,世間才有真正的福田,衆生才有種福的機緣。和合僧團,因爲它是一個真正修行的道場,是一個弘法利生的大本營,是一個基地,你要是把它破壞了,那麼你就是破壞了一切人天的法身慧命。因此,這個罪業非常之重,這個是墮阿鼻地獄的。

  十惡是講身、口、意這個叁業,我們講十惡罪。身造殺身、偷盜、邪淫,這是身的叁種惡。口業裏面,妄語;妄語是欺騙人。惡口,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绮語是花言巧語,愚弄別人,自己圖非法的利益,這是口的四種惡。心裏面,貪,貪欲;嗔恚,愚癡,意的叁惡。這個合起來十惡,十惡要是全都具足了,也是地獄的業因,那麼這個是我們要記住。已經有的要斷除,沒有造作的,我們要牢牢地記住,從今以後,決定不可以造作,那麼我們把這個地獄的緣就斷掉了,我們這一生就是報終之後,決定不墮地獄。

  這個惡鬼的業因:悭貪嫉妒。“悭”,我們世間人講吝啬,自己有財、有法,不肯布施別人,舍不得。貪心,是自己沒有的,希望得到,貪求,貪而無厭啊!嫉妒是別人得到了富貴,或是名聞利養,別人得到了,人家福報裏頭有,我們沒有得到,看到心裏很難過,去嫉妒他,甚至于還去破壞他、障礙他。這一些從嫉妒心裏生起來的,都是餓鬼道的業因。凡是這些業因,要是重的話,墮在那個鬼道裏,就愈苦。輕一點的話,墮在那個鬼道裏頭,還能夠得一點飲食。那麼這些也是一般人都是免不了的,我們自己要認真地反省,我們有沒有這些業?如果有這些業,趕快改過自新,我們才能夠免餓鬼道,就是我們將來不會再墮餓鬼。畜生道,愚癡。所謂愚癡呢,世出世間法,那些是正法?那些是邪法?他辨別不清楚。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他搞不清楚,顛顛倒倒,把正法看作邪法,把邪法看作正法,這就是愚癡暗昧。他來生的果報,畜生道,墮在畜生裏。所以像這些,我們都要把它辨別得清楚,我們自己將來才能夠決定不墮叁惡道。這是說明了惡道的業因。

  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造惡業的,所以他沒有惡道。不但沒有惡道,連惡道的名字都聽不到。所以經上說:“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那麼這些鳥啊!是諸衆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是阿彌陀佛作的,阿彌陀佛變化作的。這個事情,在今天科學昌明的時代,我們沒有懷疑了…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十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