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十卷▪P2

  ..續本文上一頁常飲用,六根不但是健康而且是一天比一天殊勝。而不像我們這邊的水,你要是長期泡在水裏,我們的六根就要壞了;常在水裏頭,就得許多病症。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沒有這個事情的。我們這個地方的水,水深了,不會遊泳的會被水淹死;西方極樂世界不會,爲什麼不會呢?那個水會隨人的意,你要多深就多深,要多淺就多淺,它隨意的。如果你要是掉下去,不會遊泳的時候,覺得這個很難過,你可以叫水淺一點,它馬上就淺了。那麼像這些都是不可思議的。不是我們常識所能夠想像得到的。我們這邊的水向下面流,西方極樂世界的水可以往上面流,這很奇怪,所以這個地方講它輕軟,它有道理啊!我們這邊的水,最美的也不過是做成噴水池子,那麼再加上光與色,所以叫水表演,能夠看到水的非常美的景色。西方極樂世界這種美色不必要人工,無需要人工來設計,完全是自然。所以在大經裏面看到水柱繞著屋梁,繞著柱子盤旋,這個景觀多美,那是自然的;而且是有香、甜,有很美的色彩,都不是我們今天科學能夠做得到的。

  所以佛經在這些境界裏;如果說他的想像,那實在是太豐富了。所以有一些文學家對佛經佷欣賞,實際上他並不相信,他認爲釋迦牟尼佛想像太豐富,一般人想不到的他都想到。其實並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想像豐富,而是那一邊世界上事實如此。佛的言語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就是事實什麼樣子就說什麼樣子,一點也不增加也不減少。那麼這個地方七寶,我們也寫在此地,諸位在裏面看一看,如果不明了,這剛才都講過了,那麼這是說出八功德水。

  那麼我們要問,這個世界的美好實在是不可思議,沒有法子能夠說得盡。釋迦牟尼佛在此地只給我們作一個很簡略的介紹,說明在我們那個太虛空裏面,有這麼一個星球;佛經裏面講的世界,我們現在講星球,有這麼一個地方。而且我們都可以到達這個地方,不必藉任何交通工具,而且是千真萬確可以達到的。那麼西方世界有這樣地華麗,這樣殊勝美觀,是不是阿彌陀佛與那邊諸上善人,爲了貪圖享受而建立的?諸位想想,假如他還有貪圖享受,還有這個貪心在,我想他居住的環境不會有如此地莊嚴。爲什麼呢?因爲貪心是有漏煩惱的心所,怎麼能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所以他不是貪心,他們貪、嗔、癡、慢,都斷掉了,完全是無漏淨業所感。所以古德講,諸上善人清淨行業所感,也是彌陀大願所成,並不是經營造作的。換句話說,是福報自然。這個說法非常地合理。但是十方世界,就以我們娑婆世界來說,許多煩惱還沒有斷的這些衆生,那麼換句話說,他們這個心地依然是被五欲六塵所染汙的,佛說法會不會把這些人舍棄呢?當然不會!因爲大經裏面常講,“佛氏門中,不舍一人。”一個人都不舍棄,常不輕菩薩,常精進菩薩,縱然是爲了度一個衆生,生生世世都不舍棄,何況這個一切衆生呢?那麼對于這些人怎麼個度他呢?經裏面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先以欲塢牽,後令入佛智。”我們在菩薩行門裏面常常看見。

  經裏面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先以欲塢牽,後令入佛智。”我們在菩薩行門裏面常常看見。先以欲塢牽,後令入佛智。這是一種方便法,雖然是方便,但是他並不脫離真實,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注意到。千萬不要以爲佛的方便法是哄騙兒童的,那就錯了。佛的方便法也不離開真實。沒有證得無漏的衆生,就是煩惱沒有斷盡的衆生,他的心必定有趨吉避凶,必有舍苦求樂的願望。所以佛在教初學的弟子們,他的教學重點是在擇善固執。這個意思就是說,你這個心還是染汙,既然是染汙,如其染汙一些惡法不如多染善法,人天這個兩乘就是從這一個基礎上建立的。教我們斷惡修善,不墮惡道啊!因爲惡因所感的這個果報是叁惡道,善因所感的果報是叁善道,這是人天佛法,以這個爲基礎,再要把你修學的境界提升,那就要破執著了,不能叫擇善固執了。善惡兩邊都不執著,兩邊都超越,達到真正的清淨。小乘人的清淨是相似的,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的清淨才是真正的清淨。

  那麼西方極樂世界裏頭就有這個意思了,對于一般衆生來說,的確他有相當誘惑的力量。那個地方一切享受那麼樣地殊勝,那麼樣地自在,很能叫人生起向往之心,發心求生彼國,這個就是先以欲塢牽,後令入佛智。到西方極樂世界再破執著,這一種接引,多半是接引根性比較上劣一點的衆生。如果根利的衆生那就不一樣了,他在我們現前這個世界必定要求得一個一心不亂,尤其是要求理一心不亂,然後往生才是上上品生,那多自在啊!這才是佛開啓這個法門真正的目的。

  那麼下面要跟諸位介紹的,那就是這個蓮花,其中蓮花大如車輪。我們講這個花輪,花輪作用就大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就生在這個花裏面,蓮花化生。那麼生到那個花裏頭,並不是像我們這個世界,出生的時候像個嬰兒,慢慢地再長成,他那裏不是的,他那個地方是一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就是個成年人。因爲他是化生,他不是胎生的。那麼這個花,就是他自己居住的所在。這個花前面講過了,相當之大,因爲它大小並不一定,所以它隨著個人功夫淺深而顯現的不一樣;功夫深的人花大,色彩也好,功夫淺的人花就小,色澤上那就比較上要差一點。

  我簡單在這裏給諸位介紹一點。花輪,我們先說這個世間輪王有七寶。學佛的人曉得佛在經上講的,這個世界,衆生有福報的時候,輪王出現在世界,最有福報的人。那麼他在七寶裏頭,第一個,他有金輪寶。多大呢?四十裏,這是講它的直徑,有四十裏這麼大。這個就是輪王的交通工具,實際上呢,很像我們現在所說的飛碟。你們想像那個金輪王,這個金輪寶像不像個飛碟,交通工具。佛在經上講,輪王乘他的金輪寶,在一日之中,從早到晚,他就可以遊曆一世天下了。所以實際上講,這是太空船一類的呀!速度非常之大,等于說是在十幾個小時,他就可以把整個太陽系都到達了,都遊覽遍了。那麼我們想想,這個交通工具,這是講世間輪王的。

  西方極樂世界的花輪,就是蓮花,它的作用就像輪王的金輪寶一樣。經裏頭講“極樂世界的花輪,大小不可限量,由同居淨土身相不等故。”那麼這就剛才說了,雖然是同居土,每個人的福報不相同,每個人的功德也不相同,所以它大小不一樣。經典裏面講,小者有十由旬。由旬是印度度量衡裏頭一個單位。這個由旬它有小、中、大叁種。“小的合我們中國過去華裏四十裏,中的六十裏,大的八十裏。”那麼一般當然都是指大由旬來說。如果照目前,我們這個裏程單位來算,中國這個華裏八十裏大概相當于四十公裏。你們想想這個蓮花多大?四十公裏的數要乘上十倍,這一由旬。十由旬,那就四百公裏。所以我剛才講最小的蓮花,把我們臺灣省放在裏面都綽綽有余,可見得那個世界的衆生福報之大,不可思議呀!

  在觀無量壽經、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品裏面所講的,他說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中,因爲這個世界有凡有聖,那麼福德因緣懸殊就相當之大。地上菩薩身相高大,那個一般凡夫那是不能跟他相比的。而觀經裏面講,這個一一池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花。諸位想想這個數字太可觀了,六十億的七寶蓮花,每一朵蓮花有多大呢?他說有十二由旬。這個都是小的。大本經裏面說這個蓮花,從一由旬乃至于百由旬、千由旬,真正是不可思議。

  那麼此地我們要注意的一樁事情,剛才也透露了一點消息,蓮花何以有大小?蓮花究竟是怎麼生的?底下這個“微妙香潔”裏面就把這個意思都說出來了。它的妙,妙在十方世界,這一些念佛的衆生,只要你發心念佛,七寶池裏面就生一朵蓮花。更奇妙的是,這個蓮花裏面就有你的名字在,實在不可思議啊!這一朵蓮花,蓮花上面就有你的名字,一點都錯不了。你念佛的功夫深,蓮花愈長愈大,光是愈來愈殊勝。如果你念佛退了心了,或者改修別的法門了,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那麼你這一朵蓮花漸漸就枯掉了,消失了,沒有了。由此可知,七寶池中蓮花有那麼多,就說明了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數不可思議,太多太多了。

  那麼如果我們要曉得這麼一個道理,要相信這個事實,我們已經發心念佛求生,七寶池中必定也有我們自己一朵花。只要我們功夫勤,像我在前面跟諸位所講的,念佛的時候必須要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這個時候,你七寶池中你那朵花必定是非常非常地殊勝,別人比不了你啊!所以諸位要跟世間人比一比,不比別的呀!決定不要跟人家比名聞利養,如果要比的話,比極樂世界七寶池中蓮花的大小。爲什麼呢?這是真的呀!求遠不會失掉的。名聞利養是假的,是會失掉的。假的,會喪失的,有什麼比頭?真的,永遠不會喪失的,這個值得一比。這也是先以欲塢牽,後令入佛智的意思。

  那麼蓮花比作于“輪”,“輪”有運載的意思,所以此地說的“輪”,實際上講不是車輪。車輪,當然車沒有輪就不能行動,這個地方這個輪的確像飛碟一樣,像太空船。現在科學家也證明了,這個飛行器最理想的,就是一個碟形,就是最適合于太空飛行。那麼由此可知,它在飛行當中,這個蓮就變成像飛碟一樣,所以它有運載的功能。阿彌陀佛當念佛人在感應道交的時候,譬如說此方這個業報身,舍報的時候,因緣成熟了,阿彌陀佛就拿到這一朵花來接引你往生。所以對于往生,西方在那裏?我們怎麼個去法?你總算是放了心啦!你是乘座你自己花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在太空飛行的時候,遙控你這個花輪的,那個人就是阿彌陀佛。所以這個花輪也叫做阿彌陀佛的大願船,太空船啦!接引十方世界念佛衆生同赴蓮池海會。我們千萬不能把這個當作神話來看,我們要相信佛語千真萬確,這樣殊勝的機會不可以當面錯過。如果你要是把它當神話看,把它當作釋迦牟尼佛理想來看,那你就是當面錯過了。所以一定…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十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