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四卷▪P2

  ..續本文上一頁多大乘經論裏面,我們都看到的,所以說這一切的一切,無非都是實相正印所印,換句話說,與實相完全相應,一點都沒有違背實相的原理原則。

  那麼這是說明本經理論、方法、境界之依據,釋迦牟尼佛不是憑空說出來的,不是他自己的理想,與西方哲學家柏拉圖的理想國,決定不相同;與孔老夫子的大同世界,也不相同。爲什麼呢?那是他的理想,不是事實,不與實相相應。本經完全是事實,所以與事實真相完全相應,所以這個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釋迦牟尼佛的理想國。這一點千萬不可以誤會,如果一誤會,在這個大好的機緣,你必定錯過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那麼再講到修行的要領,修行要領,“本經以信、願、持名,爲修行之宗要”,宗旨跟要領,或者是講綱要,宗旨跟綱要,那麼講的信、願、行。“信”這個裏面,首先“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我們一條一條地來跟諸位介紹。

  那麼信自是怎麼講呢?這一條是最重要的。我們曉得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裏面,對于這個意思特別地強調。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己真心變現之物。所以實相就是真如本性,體就是真如,真如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己的本體。禅家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這個。經論上常說,終日隨緣,終日不變;隨緣有染緣、有淨緣,隨緣是隨真心之緣。如果是從起信論裏面所講,隨順本覺。隨順無明,就是不覺,所以才有十法界依正莊嚴。隨順本覺,這個一念真心不變,真心裏面沒有覺想。隨順不覺,這是六道凡夫,或者我們也可以把小乘包括進去,小乘人沒有見性,都可以算是不覺;但是這一念真性也沒有改變,爲什麼呢?真性裏面亦無不覺,換一句話說,就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啊!真如本性裏面,覺與不覺,這兩個意思都沒有;可是覺與不覺這兩種現象是存在的,但是在真心理體裏面沒有這個東西。因爲這個東西存在,這個東西是虛妄的;虛妄沒有,又怎麼會存在?這個事情難懂。

  佛在經典裏面給我們舉了個比喻,好像我們眼睛害病了,這個眼睛害病是個普通事情,有許許多多同修有這個經驗,我自己也有這個經驗,爲什麼呢?眼睛害過病,眼睛有了病了,我們看到燈上會有一層圓影,無色的圓影,那麼試問問,燈上有沒有影?燈上沒有。好眼睛的人看燈上沒有圓影,這個病眼看燈上有圓影;那麼我問問你,那個圓影到底有沒有?不能說它有,不能說它沒有;眼睛病了真有啊!事實呢?事實沒有;這個圓影就好比無明,所以無明本來是沒有的。病眼好比是迷,迷了本覺,就現那個虛妄不覺的圓影,就現這個境界。那麼這個迷的程度有淺深不相同,所以才有六道。從迷再覺悟,覺的程度不相同,所以才有四聖法界,有這種種差別。但是不管它是覺也好,迷也好,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六根根性,從來沒有改變過,從來也沒有染汙過,正是心經裏面所講的,“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生不滅。”

  十方虛空恒沙世界,原本就是自己一心所現之物,這個事情難懂。十方虛空、恒沙世界,那是我心變現的;我不相信,心怎麼會變現這麼多東西來?給你講真話,你不相信。可是如果從比喻當中,你要是能夠悟到了,還算是聰明人。佛在經上常常舉這個夢境,當我們作夢的時候,這夢醒過來了,那麼你好好想想佛在經裏講的話,你夢裏頭有沒有虛空?有虛空。你夢裏面有沒有世界?有世界。夢裏面影沒有芸芸衆生?有衆生。夢從那裏來的?是不是你自己一心變現的境界?不錯啊!是自己一心變現的境界。心能變,心是體,因爲它能變,所以不可說它是無,它能變,它有這個作用。所變現這個夢境,你在作夢沒醒的時候,你覺得這個夢境好像是真實的,樣樣都不假,不能說其有。夢境,不錯,是不能說無,作夢的心不能說無,夢的境界不能說有,這個容易懂,爲什麼呢?時間短暫,你一下就醒過來了。

  你就不曉得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在作大夢啊!這個大夢與小夢的道理相仿佛,你要從小夢當中覺悟到大夢,你就會清醒過來。真正能夠承認,能夠接受佛給我們講的十方虛空無邊國度,一切衆生,都是我們自己真心隨染淨緣變現的幻想,因此所變這些幻相,不可以說其有。

  金剛經,佛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能變非無,所變非有,非無非有,這是事實真相。那麼這個道理,確實我們在一切大乘經論裏面能夠體會得到,這個事情不難。真正體會到,真正聽佛這一開示覺悟了,自己真相信,真接受了。可是我們要想證得這個境界,證得什麼,證悟啊!我們能夠體會到,能夠感受得到,這是解悟。

  證悟呢?那就不是個容易的事情,爲什麼呢?因爲我們過去無始劫以來,這個時間太長了,都是在迷惑顛倒,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所以我們累積的習氣太深了;習氣不除,就沒有辦法證得這個境界。要想把這一些習氣除掉,當然不是一個簡單事情,但是能不能除掉?能除掉。我們自己也有這個信心,相信自己能除掉;雖有信心能除掉,可以除一部分,要想把它除得幹幹淨淨,還是不容易,這個就是習氣太深、太厚、太廣泛了。

  那麼佛給我們講的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一個除習氣,親證不二法門,最理想的一個環境。我們要發心去往生,相信自己決定可以往生,相信自己決定可以見得到阿彌陀佛。相信見了阿彌陀佛,一切成就。這個才是信自己,所以我們講到信心,信自己這是親因緣啊!你這個修行能不能成就,這根本就在此地。

  第二呢?再講信他,他指誰呢?指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佛決定不騙人。那麼諸位想想,那個世間人,如果跟你沒有利害關系,他不會騙你。有利害關系了,他想騙你,他當中得到某些便宜,得到某些好處,他才會騙你啊!如果跟你毫無利害關系,他要騙你,那這個人所謂是神經有了問題。那麼諸位想想,佛有這麼大的智慧,他的神經不會有問題,我們能夠信得過的。而我們這個衆生與佛的確沒有利害關系。

  佛當年在世間,他把國王的位子,他都舍棄掉,不要了。世間人所追求的名聞利養,功名富貴,他統統都具足,全都不要了,舍掉了。那麼我們想想,這個世間人的時候,跟他有什麼利害關系?他有什麼理由來騙人呢?沒有理由。

  所以佛說的話,正如同在金剛經裏面所講的,“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不诳語者。”我們要相信釋迦牟尼佛啊!佛給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寓言啊!那麼佛經裏面我們要問,有沒有寓言?有。有沒有假設的?有。寓言、假設,只能夠說個一次、兩次,不能常講,爲什麼?那不是真實的。西方極樂世界在一切大乘經論裏面佛都說,這個事情千真萬確,不是寓言,不是假設。華嚴經裏面,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法華經裏面,悲華經裏頭,智度論裏,這個淨土叁經更不必說了;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那怎麼是假的呢?所以我們要相信釋迦牟尼佛,這是信他。

  還有一個呢?要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直接跟我們說過法,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過,在無量壽經裏,佛說阿彌陀的因地,修因證果的種種事迹,我們要相信。世尊給我們介紹的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都圓滿了,我們要相信他。釋迦牟尼佛話真實,絕無妄語,阿彌陀佛的願決定真實。不但我們要信釋迦,要信阿彌陀佛,而且十方諸佛,在我們本經是六方佛,六方,無量無邊恒沙諸佛的贊歎,,這個也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絕不是虛假的,這叫信他。

  信因,因是因地,有因才會有結果。散亂持名都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作主的種子,何況專心持名?何況一心不亂?那怎麼會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信因。

  信果,深信西方極樂世界環境殊勝,親教師是阿彌陀佛,同學都是諸上善人,老師都是十方世界諸佛菩薩,所以到那個地方,果報很容易就成就了,不是個難事情。在我們這個世界,最苦的,沒有好老師,沒有好同學,沒有好的修學環境,苦在這個地方啊!在本地還有一些法師,在這裏講經說法,在別的些處所,想求一個法師來講經說法,很難很難啊!那法師比起菩薩,差得太遠了;菩薩比佛,又差得太遠了,所以你要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給你講經的這些法師,都是諸佛如來啊!這是我們應該要相信的,所以蓮池大師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老師好。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裏面,告訴我們學佛的第一個條件,就是明師受戒。諸位想這個明師,還有那一個老師能比得了阿彌陀佛呢?還有那個老師能比得上十方諸佛呢?觀音、勢至,都是古佛乘願再來的,這是第一流的明師,西方極樂世界處處都遇得到,我們這個地方遇到一位,很不容易啊!遇到了必定成就。

  信事就是相信確實在我們娑婆世界西方以外,十萬億個佛國度的那一邊,真的有極樂世界,這在事上相信。那麼這個事,從前人相信,比較上容易,現在人信這個事,麻煩大了。爲什麼呢?你說西方,那個地球是圓的;地球既然是圓的了,你說南方北方還有一點兒可以相信,爲什麼呢?那個方位變化不大,東西沒有啊!那個圓球是這麼轉的,西方在那裏?變成什麼了?變成沒有方向了,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有許許多多同學,提出這個問題來。如果在理上講,的確沒有方位,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你自己一心所現的境界,佛講西方只是一種善巧方便,叫我們這個心能夠專注,能夠成就一心不亂。如果你這個心沒有一個方向安住,你要得一心不亂就難了,所以這是善巧方便的法門。

  可是佛說這個西方,是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西方,沒有講我們地球的西方,那要講娑婆世界的西方,在事上講。講得通啊!娑婆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這個大千世界仿佛我們今天所發現的銀河系。如果以銀河系這個範圍來講,我們講西方,那就很正確,是銀河系的西方,不是我們地球的西方。當然整個銀河系都在那裏動,釋迦去我們才…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