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二卷▪P3

  ..續本文上一頁能夠“往生”,這是不可思議之處啊!我們前面講過了,這是想不通的一個道理。理太深了,事情也太奇怪了,所以說理事都特別,這稱之爲特別的法門,理事都特別。

  往生,我們要在本經跟諸位細細地討論,這是一回什麼事情?這是什麼個道理?經上常說,這一個法門叫二力法門,兩種力量;一種是阿彌陀佛的力量,他幫助我們;另外一種力量,就是自己的力量,自己力量跟阿彌陀佛力量集合起來,這個法門它特別在這裏。除這個法門之外,在佛法裏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我們所謂說佛菩薩的力量,那就是佛菩薩講的這些經典,這些道理,這些法門,來教導我們,來幫助我們,這如此而已。

  唯有這個法門,是阿彌陀佛他的神力確實能夠幫助我們,臨命終時帶業往生。那個不帶業往生的,我們不必說,爲什麼呢?那個通途法門裏頭有,那個不稀奇,事理都是很正常的,都是不難明白的,我們不談它。我們今天要談的就是帶業往生,這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那麼也許諸位要問了,到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佛才來接引,如果我們這個壽命不要了,現在我就想去,佛來不來接引呢?給諸位說,佛也來接引。靠得住嗎?決定可靠。有證據嗎?古今來的實證很多。像宋朝瑩珂法師,將來到經文裏頭,我再跟諸位詳細地來說這個公案。他求往生,念佛念了叁天叁夜,阿彌陀佛現前了,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十年以後,你那個時候壽命盡的時候,我一定會來接你往生。這個等于說授記了,可是瑩珂法師,他自己不願意。他說我還有十年壽命,我不要了,我現在就想跟你去,可不可以呢?阿彌陀佛笑笑說,好吧!叁天以後,我來接你。哦!他高興得不得了,于是乎向大衆宣布,叁天以後,佛來接引我往生了。寺院的大衆,聽了他這個話,半信半疑。如果對他修持上來說呢,大家對他懷疑,而聽他說話語氣那樣肯定,那麼樣地果斷,不像是妄語,所以大衆也就姑且聽之,也替他作了准備。到了第叁天,瑩珂沐浴,把身體洗得幹幹淨淨,換上新衣服。早課的時候,要求大衆給他誦彌陀經,念阿彌陀佛的佛號,送他往生。佛號剛剛起,還沒有念幾聲,瑩珂就告訴大衆:“阿彌陀佛來了,我已經看到了,我現在要跟他走了。”向大衆告別辭行,他就在大殿上坐化了。這是在史傳上有記載的。可見得這個事情,這個帶業往生真實不虛呀!

  瑩珂法師是個業障很重的人,他都能夠做得到,所以怕的是你不曉得這個道理,你不曉得這個方法。如果理,這個道理明白了,方法也曉得了,真是永明延壽大師所說的“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遺漏的,這是我們應當要好好地記住。

  這是一個實實在在了不起殊勝的法門,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法門。有理論,有方法,有數不清的例證;我們如果說再要不相信,那就像佛在經裏面所說的,對于這個法門不相信,多半都是過去生中由惡道中來,他帶著惡道的習氣,與如來的正法不能接受、不能夠信受奉行。這是自己錯過了機會,自己耽誤了自己,諸位想想,這多麼可惜的事情啊!那麼這是說的帶業往生。

  其次,往生還有一樁不可思議的,那就是“永不退轉”。我們曉得通途的修行,無論是什麼人,在修學過程當中,總是有進的時候,也有退步的時候,所以是進進退退。這種現象,也許我們自己有,可是不必著急、不必害怕,爲什麼呢?自古以來,人人都有。如果說只有進沒有退,他這一生當中,必定成佛,那裏要叁大阿僧祇劫?這個要叁大阿僧祇劫,就是因爲他有退,所以這個時間才會拖長了。初學的時候,總是進得少,退得多,所謂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這種現象太普遍了。

  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情況特殊,剛才說了,六塵說法,清旦供佛,我們不要講別的,就講這兩樁事情,所以他沒有退墮的因緣,只進不退。其實這個事情也並不很難懂。像我們現在這個學校的教學,學生的成績,我們念書在學校裏頭,學生成績,每個月考試,有進步、有退步。可是諸位要曉得,在我們從前私塾的教學,有進步沒有退步,那是什麼原因呢?私塾教學,它不是同一個標准。像我們現在這個教學,學校教學,它是同樣一個標准。在這個標准,有超過的就進步;有不及的就退步。以前私塾教學,每一個人個個有他自己的標准。譬如說甲這個學生,他的能力很強,他一天可以背一千字,這樣地一個進度,老師每一天叫他背一千字,他不退呀!乙就笨一點,沒有這個能力,一天只能念一百字,老師每一天就叫他背一百字,他也不退。如果要是講,這個乙也要叫他每一天背一千字的話,那他就要留級了,甚至于被開除了,跟不上啊!

  西方極樂世界的衆生個,人以個人自己善根、福德、因緣,個個蒙佛加持;所以只要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證叁種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念不退,那麼這個也是不可思議。因此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爲他不退轉,所以他“分段”生死就“盡”了。真的超越了六道生死輪回,這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如果在通途上來說,要想超越叁界六道輪回,分段生死要了,必須要煩惱障斷盡,要修成阿羅漢,要修成九次的定,這個很難很難。佛在小乘經上講,證得須陀洹果之後,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才能夠把煩惱障斷盡,超越六道生死輪回。那麼諸位曉得,人間壽命不長,天上壽命長,這個七番生死要多少時間啊!所以不能一生成就。這個法門是一生成就,一生往生的,一生成佛,所以這個法門叫當生成就的法門。那麼這是講到我們從“因緣果”上來說,諸位一看也就明白了,這講分段盡了。

  這兩條是因,煩惱盡,煩惱障盡了,所知障盡了,這是因,這是成佛之因。這個分段盡,就是往生,帶業往生,這是緣,這個是緣。正報,變易生死盡了,這是果報,這是成佛,一生補處就是成佛。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的確確具足了“圓滿菩提”的因緣果,我們要是把這一點看清楚了,我們對于這個法門就相信了,決定不會再有懷疑了。爲什麼呢?因爲他爲什麼能夠成佛?圓滿菩提就是成佛,爲什能成佛?因爲因緣果,他統統具足,那他怎麼不成佛?而這個因緣果,我們自己具不具足?具足。今天我們最重視的這個緣,“因”是我們真如本性裏頭,阿賴耶識,十法界的種子沒有一個人不具足的。確定就是這個緣,今天我們只要把這個往生的緣具備了,我們能夠帶業往生,永不退轉。那麼我們成佛,也就是一生決定可以做到,這是淨土不可思議之事。

  底下再給諸位介紹“淨土之理”。有事必有理,理論的依據是什麼?我們也從這個四層上來看。先說“依報”,就是環境。剛才說過了,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的質能轉變,他都做得到。不像我們今天,把少數的物質轉變爲能量些科學家還需要用特殊的設備,像核子反應爐,要用這個設備,才能夠把質轉爲能。西方極樂世界不必要,每一個人都有這個能力,因爲能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想要什麼物質,能量就轉變什麼物質。

  像大本經裏面講,極樂世界的人,他想吃飯了,這一念之中,他這飯菜都現前,想吃什麼,什麼菜就現前,而且這個餐具,想用金的碗,這個餐具都是金的,想用銀的,餐具就是銀的。隨心所欲,變化所現。吃完之後,也用不著去洗碗、洗碟子。因爲這些物質一轉變又變成能了,化爲烏有。諸位想想,這是我們科學家一天到晚也在想的;想的什麼,理上是講得通,事情辦不到,不知道怎麼變法。他那裏懂得這個方法,所以他得大自在。所以說這一個原理,我們科學家已經承認了。

  那麼“說法”,爲什麼他六塵說法,何以有“清旦供養十萬億佛”這種能力。說老實話,這種能力,連光速都趕不上,我們今天曉得最快速度是光,一秒鍾叁十萬公裏。一秒鍾叁十萬公裏,說是一個清早晨要是遊曆十萬億個銀河系,做不到;他的速度比光的速度,大得太多太多了。這種能力從那裏來的?他這個說法就是離“言慮分別”故說法無有窮盡。這一個道理在我們這個地球上,佛法教學,兩叁千年來,見到過一點迹象,有一些聰明絕頂的人,他也是因離言慮分別故産生的能。像六祖大師,他的能力之所以産生,是靠他的清淨心,“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清淨了,心清淨所示現的萬德萬能。

  在經典裏面我們看到舍利弗尊者,辯才無礙。有人請問釋迦牟尼佛,舍利弗尊者何以有那麼大的智慧?佛告訴他說,舍利弗的心,就像一個鼓一樣。鼓裏面空空如也,但是大扣則大鳴,小扣則小鳴,不扣則不鳴。這就說明了心清淨至極則生智慧。這一種智慧爲他受用的時候,則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就是說法無盡之理,顯示在極樂世界六塵說法,及清旦供養十方諸佛說法中,是根據這個道理。

  第叁是“正報”,就是前面講的轉識成智,轉阿賴耶成大圓境智,所以叫光壽無量!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不能夠轉識成智,我們的光明壽量就是業報所顯現的,時間就不長;如果業報是善,則身相好,健康長壽,有福氣。業力不善,所示現的這個身相醜陋,壽命不長,不很健康,而且還造惡業,受業力的支配,不自在。

  第四就是“往生”,往生是由“性具”,由“事造”。說法,就是要離言,言語就是思惟,離言語思惟,就是離一切分別,故無盡。“正報—識性轉”轉成大圓境智,所以說“光壽無量”。往生,是“性具”,我們本性,真如本性裏具足,這是因。“事造”是緣,我們今天要修往生之事,是要依據彌陀經裏面所講的理論、方法來修學,這就是事造。將來佛接引我們往生,這就是“成就”,也是結果。所以是因緣果統是“自然”的,我們還懷疑什麼呢?所以諸位從這個事理上來看,你承不承認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科學世界”?我們今天講科學發達,跟西方極樂世界比一比,真是小巫見大巫啊!差得太遠了。

  末後,我們作一個總結勸勉。首先我們對這事情要把它認清楚。“淨土”就是我們所…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第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