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P5

  ..續本文上一頁種,決定墮阿鼻地獄。能不能得救呢?能!如果有五逆,沒有誹謗,可以得救。誹謗佛法,他根本不相信,當然不能往生。這個意思,我們如果把《觀無量壽佛經》展開來仔細對照一下就明白了。《觀無量壽佛經》中講:五逆罪人,臨終忏悔,一念十念,都可以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平素修行、積功累德去那裏;另一種人一生當中造了很大的罪孽,到臨命終時才後悔,才忏悔,叫忏悔往生。這在中國曆史上有記載,確確實實可以得到。

  讀了這段經文,千萬不要發生誤會,誤認爲臨命終時忏悔還可以往生,現在多做一點壞事沒有關系,到臨終時還來及得啊!如果你有這個妄念,那就錯了,必定害了自己。爲什麼呢?因爲這是指造作罪業而一生從未聽到過佛法的人;你已經聽到佛法,機會就沒有了。這個,諸位千萬注意,不可存有僥幸之心,念佛人心地要真誠,怎麼可以投機取巧呢?我要鄭重地提醒諸位,凡是臨終忏悔往生的,一定要具足叁個條件,缺一不可:第一,臨命終時頭腦要清清楚楚;第二,在這個關鍵時刻,有一個人提醒你念佛;第叁,一聽到阿彌陀佛,真正忏悔,從今以後,永不再犯。這樣的人,億萬當中難得一兩個。怎麼可以心存僥幸呢?

  “我作佛時,十方衆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複以善根回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衆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

  最重要的是第十八願,“十念往生”。“發菩提心”,也很重要。本經裏講,叁輩往生,無論是上品上生,還是下品下生,統統要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就不能往生。不發菩提心,你就是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可見菩提心的重要。什麼叫菩提心?菩提是梵文,翻譯成中文,意思是覺悟,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如果你對世出世間一切法迷惑顛倒,分別執著,就是不覺悟。不覺悟就不能往生。

  覺心是什麼呢?覺心就是一切萬法統統放下。佛在《金剛經》上說的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世出世間法他都看破了,他都放下了,一絲一毫都沒有牽挂,沒有留戀,他的心清淨,清淨心就是菩提心,清淨心就是覺心。用這個心求生淨土,心淨則國土淨,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蕅益大師給我們說的更好,假如我們一生中只有一個念頭──見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除此一念之外,更無二念,這一念就是無上菩提心。因此,我們千萬不要小看一些老太婆們,她不認識字,也不會念經,甚至很窮,什麼也沒有,可是她就是死心塌地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想見阿彌陀佛。她念個叁年五載,成功了!居然可以坐著往生,站著往生。講經說法的法師比不上她啦!千萬不要瞧不起人啊!

  民國五十七年,佛光山剛建立不久,慶雲法師請我去幫忙,在山上住了十幾天。一天晚上,我們二十幾個同修坐在放生池邊聊天,在山上做工的一個工人走到我們中間,給我們講了個把小時的開示,我至今不忘。這個工人是臺南將軍鄉人,他的鄰居有位老太太,念佛叁年,站著往生了。所以他勸我們也念佛,講的很懇切,我們很受感動。他告訴我們,他鄰居那位老太太,非常厚道,待人很好,也不識字,不曉得什麼是神,什麼是佛,她是有會必到,有廟必拜。叁年前,她娶了個兒媳婦,多少懂一點佛法,勸她不要到處亂拜,教她專門拜阿彌陀佛,專門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位老太太很了不起,居然能聽兒媳的話,那裏也不去了,在家裏設了一個小佛堂,天天念,念了叁年。往生的那天晚上,她叫兒子媳婦們先吃飯,不要等她,說她要洗個澡。兒子媳婦很孝順,就等著她。可是等了好久,沒見她出來,到她房間裏一看,她確實洗了澡,也換了衣服,但人不在。又到小佛堂一看,見她穿著新換的海青蘭衣服,站在佛像面前,一面看著佛像,手裏還拿著念珠,叫她也不答應,走近仔細一看,老太太已往生了,是站著往生的。這是民國五十六年發生的事。她往生前不告家裏人,就避免了家裏人找麻煩,不然的話,一耽誤,就去不成了。這老太太多聰明啊!

  這樣成功的例子,我在美國舊金山也聽到一個。舊金山有位阚老居士,她一位親戚的老太太,也是念佛人。平時在家裏燒飯,照顧孫子。每天都早早地起來把飯燒好。有一天早晨,老太太沒有起來,家裏人起來後見沒有人燒飯,到她房間裏一看,她正在打坐。叫她也不應。仔細一看,她已往生了。什麼時候往生的也不知道。奇妙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老太太把遺囑都寫好了,擺在面前,後事交待得清清楚楚。不僅如此,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她把兒孫們的孝服都親手縫好了,一人一身,還寫了名字,也擺在她面前。你說這個妙不妙!看來,這位老太太數月之前就知道自己要往生了,預知時至!于是她就把自己的後事料理得清清爽爽,不讓後人操一點心,她老人家打坐往生了。這件事情是阚老太太親眼看到的,絕對不是假的,絕對不是騙人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覺悟,若把這個法門看輕了,疏忽了,那真是一生當中無比的憾事。所以,我們要把這一件事當成我們一生中唯一的一件大事,認真地去做。

  無始以來,我們在這個世界裏生死輪回,沒有辦法超越。我要告訴諸位實實在在的狀況:決定在叁惡道的時間長,在叁善道的時間短。這是肯定的。如果你不相信,你從今天早晨起,到晚上反省一下,我在這一天當中,究竟是善的念頭多,還是惡的念頭多?一天當中如此,何況一年,何況一世,何況生生世世,必定是惡念多、善念少啊!善念感叁善道,善念既然少,住叁善道的時間就短;惡念感叁惡道,惡念既然多,那麼決定住叁惡道的時間長。這是一定的道理。有因必有果!非常非常可怕。所以,人不能死啊,死了就不得了啊!一定要在這一生當中把這個問題解決,決定在這一生當中永遠超越六道輪回,以後再也不幹這些迷惑顛倒的事情了!我們做到做不到?決定能做到。眼前這些人能做到,我們爲什麼做不到呢?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以後,你放不下心,想見眷屬並不難。阿彌陀佛非常開放,絕對不會找你的麻煩。你向他老人家請假,他老人家一定點頭:好,你去一下,再馬上回來。你馬上就可以回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真正得了自由自在。不但我們這一生的家庭眷屬能見到,從今以後,生生世世的眷屬都能見到。你的宿命通、天眼通、他心通等本能恢複了,智慧恢複了,你就有能力度你的世世代代的眷屬。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實利益。真正明白的人不多,真正明白的人沒有一個不認真的去修學,不認真去做的。眼前縱然吃點苦頭也要忍耐一下,眼前再苦時間也是有限的。這個有限的短時間的苦能夠忍受,才能得究竟之樂,得永恒之樂。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的,這個覺悟就叫作菩提心。真正覺悟了,就要修諸功德。

  一個真正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要依照這部經的教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只念這部經,一天念一遍、兩遍,念的遍數越多越好。念這部經就不打妄語了,不打妄想了。離開妄想,心就清淨了。清淨心不但生智慧,而且福報也漸強了。所以,用讀誦這部經典的方法修清淨心,求福求慧。早晚功課,在臺北華藏圖書館,我們同修早課就念四十八願,提醒自己,希望把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變成我們自己的本意。我們跟阿彌陀佛學習,使我們的心跟佛的心一樣,我們的願跟佛的願一樣,我們的解跟佛的解一樣,我們的行跟佛的行一樣,還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現在就滿像阿彌陀佛了,已經很像了。晚課我給他們選的是本經第33章到第37章,這五章完全講因果報應,特別提醒我們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哪些是惡,哪些是善,這五章講的清清楚楚。

  諸位要曉得,早晚課的功德在那裏。早課是提醒我們自己,這一天不要違背佛的教訓;晚課是反省這一天有沒有做錯事、說錯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早晚課的功德在這裏。早課是提醒,晚課是反省,這個是功德啦!絕對不是早晨念一遍經給佛聽聽,晚上又念一遍給佛聽聽:佛菩薩啊,我是你的乖徒弟呀,一堂功課也沒有缺啊!其實惡念頭照樣來。這樣的早晚功課做的是有罪的。怎麼有罪呢?佛菩薩不是人啊!泥塑木雕的,你都忍心早晨去騙他一次,晚上又去騙他一次,你想想你這個心是何等居心啊!連泥塑木雕的、彩畫的,你都早晚去騙他一次,何況真的活菩薩。這是個佛弟子嗎?不是的!學佛絕對不能錯用了心,要知道佛門確實的真正含義。

  今天你們來找我,要我給大家傳授叁皈依。前面已經講過,叁皈依是佛法修行的道理。叁寶在那裏?在你自己的心裏面。是皈依自性叁寶,不是皈依外面。外面沒有佛法,如果到外面去求法,這叫外道。佛法裏面講外道是心外求法。傳授叁皈依就是把佛法修行的綱領、指導的原則傳授給你,所以佛法裏面沒有迷信啊!這個諸位一定要搞清楚。如果說皈依叁寶是皈依某個法師,你就誤會了。諸位記住,若有人問你皈依什麼人,你說你皈依淨空法師,你一定墮阿鼻地獄,這個我不負責任。爲什麼呢?僧團是個整體,你說你皈依這個法師,這個是我的師傅,那些都不是我的師傅,你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是五逆罪之一,你不墮地獄,誰墮地獄啊!現在叁皈依不如法,傳戒不如法,製造小團體,把整個佛法破壞掉了。所以,什麼人在破壞和合僧呢?僧團四衆弟子,大家在破壞呀。這個罪很重,希望諸位特別注意。

  “奉行六波羅密”,菩薩行很多,可以把它歸成六大類,六大類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

  “複以善根回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這幾句話很重要,一再地提醒。“願生我國”,是發願,這就是大菩提,因爲真正覺悟了,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所以,我對蓮池大師的那兩句話真正明白了。我…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