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個叁句很重要。
自隱其德。安住頭陀。功德之行。
他並不標榜自己,絕對不會作自我宣傳,他知道“自隱其德”。“安住頭陀”,用現在的話就是他的生活是很平凡的,也可能他的生活是相當清苦,並不表現著很富有,他修學的是真實的功德。
在在所生。舍家爲道。已于無量阿僧祇俱胝劫中。積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由此可知,善根非常深厚啊!這其中有一句“在在所生”,就是生生世世,他所示現的是舍家爲道,“舍家”就是出家的意思。
大家把“出家”要搞清楚,“出家”不一定說是你舍離家庭,到寺院這邊來作和尚了,那你把這個意思就搞錯了。這個“舍家”是心裏面絕不把家事挂在心上,所謂是“心出家,身沒有出家”,這叫真出家啊!身出家了,心裏面所想的跟世間人沒有兩樣,這“身出,心沒出”,那不是出家,那是騙人的。所以佛法著重的,是你心出家,不注重身出家。因此,在家這些菩薩,都是心出,身不出,他們示現的是這個;但他確實心在道,心不在家業,這個意思要很清楚、很明了。
護持正法。不惜身命。
起心動念、所作所爲一定與法相應,絕不違背佛陀的教誨。
住阿蘭若。空閑林中。常勤精進。不求利養。
也就是他居住修學的環境很清淨。“阿蘭若”、“空閑林中”,就是他的環境很幽靜。即使在城市裏面、在鬧區裏面,像我們這種算公寓房子裏面,外面很鬧熱,他裏面居住的小環境裏頭依舊是清淨、依舊一塵不染啊!所謂是鬧中取靜。他能夠靜下來,能夠閑得住。
善入一切。衆生心行。
這個就是教化衆生,一定要契機。對于一切衆生的思想、見解、愛好,他很清楚、很明白,所說之法能夠得到大衆的信仰,能給大衆真實的利益,這也就是講得契機。
咒術言論。悉能了知。于諸義理。少聞多解。
這是講智慧開了。咒術、言論悉能了解,這是講常識豐富。是指世間人所知道的,他都能夠知道,他並不是不知道。義理、世法、出世法一接觸,他就能了解,叫智慧開了。
辯才智慧。皆悉具足。彼諸菩薩。于是法中。精勤修習。得陀羅尼。無礙辯才。
他要不具備上面所說的這些條件,他怎, 麼可能在佛法當中得大成就。“陀羅尼”就是抓住佛法的總綱領啊!加上他的智慧辯才,所以這才能說法。
于四衆中。宣說正法。
這是說他本身所具備的條件。本身有這些條件還不夠,一定要得佛力加持,如果不得佛力加持,本身這個條件不敵衆生的煩惱、不敵衆生的邪見,這才知道弘揚正法不是一樁容易事情。所以下面講:
以佛威德。加被力故。
這就是得佛的佛力加持。
我們要問:“他憑什麼得佛力加持?”
憑上面他所具備的條件。這個條件,無量劫的善根是因,這一生的德行是緣,有善因又有善緣,才能得佛菩薩加持;得佛力加持,道場之中佛光注照啊!
大家入這個道場爲什麼會生歡喜心呢?
因爲你沐浴在佛光之中。
這個不是我講的。人有什麼能力?沒有啊!你們在這裏生歡喜心,是佛光注照啊!得諸佛的加持啊!講的人得佛加持,聽的人也得佛加持。沒有佛的加持,我們說不出來;沒有佛的加持,你也聽不懂意思。講者、聽者都是得佛的加持。
于佛所說修多羅。就是契經。
祇夜。就是重頌。
受記。伽陀。是諷頌,我們也叫做孤起頌。
優陀那。是無問自說。像《阿彌陀經》,就是屬于優陀那。
因爲此地這十二句都是梵語音譯,我們把意思說出來。
尼陀那。就是因緣。
阿波陀那。是譬喻。
伊帝越多伽。是本事。
阇多伽。是本生。
毗佛略。是方廣。
阿浮陀達摩。是未曾有。
優波提舍。是論議。
這個十二句就是通常我們講的十二分教,也是釋迦牟尼佛一生宣說一切佛法,把它歸納起來,總不出這十二類,這十二種的方式。
皆得辯才。無礙自在。
因爲佛力加持,對于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他沒有障礙,他得自在了,一接觸他就能通達。這是自己善根是因,得佛力加持爲緣,才有這個成就。凡是發心從事弘法利生的工作,這一段經文就非常重要,如果不具足此地所說的條件,你從事弘法的工作必定障礙重重,所以一定要認真去學習。也許你說:看到這個地方所講的,他們是“已于無量阿僧祇劫”積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那恐怕我沒有啊!你不必憂慮,你若是沒有這樣深厚的善根,說實在話,你在這一生當中聞不到這個法門,你在這一生當中讀不到這部經典,你有緣分接觸到這個法門,讀到這部經典,換句話說,你過去的善根就很深厚啊!這個我們在《無量壽經》、《金剛經》上看到,所以大家都有非常深厚的善根,問題就在現前有沒有善緣,如果能遇到善緣,也許你就是世尊所說的,這二十個菩薩裏頭的一個啊!這個與出家不出家沒有關系,在家菩薩一樣肩負起弘法利生的工作。我們再看下面這段,
彌勒。彼諸二十善巧菩薩。從于和尚。阿阇梨所。得聞無量百千契經。皆能受持。當說是言。我此法門。從某和尚阿阇梨所。親自聽受。無有疑惑。
這個兩行經文,就是古時候所說的師承。很重要啊!你的法是從哪裏得來的?誰傳給你的?這個很重要。無師自通,沒有這個道理。這是講求師承,這一點在現在這個時代非常困難了!現在這個時代師道沒有了,師承,不要說是你見不到,聽也沒聽說過。可是如果不得師承,縱然有天分,你得不到諸佛如來的加持。這個話是真的。如果你也能說法,也說得天花亂墜,也能夠吸引大衆,說實在話是有人加持,不是佛,是魔加持你。魔的能力也很大,所以魔的徒衆那麼多啊!道場建得那麼大,可見得他的勢力也不小。他有邪智慧,他也有邪善巧、方便,也能夠攝受廣大的衆生,但是,他不是正法。這就是說我們學佛,一定要有老師,你是跟哪一個老師學的。“和尚”、“阿阇梨”這兩個名稱都是老師。“和尚”叫親教師,跟自己關系最密切,也就是傳承的老師。“阿阇梨”是值得我們模仿、效法的老師,他的言行可以做大家的榜樣。聞經、受持是說他的能力,這個能力也要求感應、也要求佛加持。
“當說是言”,這他常常宣說的。“我此法門,從某和尚、某阿阇梨所,親自聽受,無有疑惑。”說明他的師承。
彌勒。于彼時中。當有在家出家。諸菩薩等。無有智慧。善巧。方便。
這是說有很多在家、出家的菩薩,看到前面少數菩薩,有師承依教修行的,不免生起嫉妒、障礙。所以當有出家、在家菩薩等,無有智慧、善巧、方便。
于此受持正法菩薩所說之法。卻生譏笑。輕毀。
輕是輕視;毀謗。
謗言。如是之法。皆由汝等。善巧言詞。隨意製造。實非如來之所宣說。我等于中。不能信樂。發希有心。
這個事情在現在有沒有出現呢?
有,我們在國內外,也常常聽說,還有人寫信告訴我,說某某人(都是很有地位、很有聲望的)否定了佛經,認爲佛經都是古人假造的,都不是真的。什麼經是真的呢?《阿含經》是真的。連《大方廣佛華嚴經》,他們都認爲那是龍樹菩薩假造的,用來騙人的。這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他們自以爲有智慧,認爲我們是迷惑顛倒,沒有智慧。這些事情將來會愈來愈明顯、愈來愈顯著,使一切修學大乘的人信心動搖。這是魔難啊!
彌勒。當爾之時。無量衆生。于是法師。皆生誹謗。
聽了人這麼說,都起疑心了。
舍之而去。
都不來修學了。
互相謂言。是諸比丘。無有軌範。多諸邪說。不依契經。不依戒律。猶如倡妓。戲弄之法。汝等于中。莫生信樂。發希有心。非正法也。
這是末世的魔難。魔來障道啊!愈是真修行的,就愈會遇到這些災難。所以佛在前面講,真正修行人要“自隱其德”、“住頭陀行”。盡可能避免這些麻煩。
下面佛就說得很清楚,
彌勒。彼諸愚人。爲魔所持。
魔所攝持,也就是說被魔控製住了;魔迷了他的心,他自己作不了主。
爲什麼會被魔所控製呢?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喜歡神通、喜歡感應。前面所說的,給魔的把柄啊!你有貪、瞋、癡、慢、懷疑,魔就抓到了把柄,很容易在不知不覺當中被他控製。有少數的人在這個裏面覺悟了、回頭了,那個脫離也不是簡單的事情,也要經過很痛苦的掙紮,這才擺脫魔掌啊!有些人膽小、沒有智慧,明知道被控製,還是無可奈何,一生都脫離不了魔掌,這種人非常可憐。所以“彼諸愚人爲魔所持”,這個“持”就是控製。
于是法中。不能解了。謂非如來之所演說。
特別是指大乘法。
于是持法諸比丘所。生于誹謗。作壞法業。
專門做破壞正法這些事。
以是因緣。當墮惡道。是故彌勒。若諸智慧。善巧菩薩。欲護正法。當隱其德。
你看,佛在此地做第二次的囑咐,可見得這一樁事情非常重要啊!
于多分別。諸衆生所。應須護念。莫令于汝。生不善心。
自己要護持自己,也要護持對方啊!不要讓人家懷疑、不要讓人家嫉妒、不要讓人家造惡業。所以自己要盡量把姿勢放低,免得遭這些魔難啊!愈是高姿勢,愈容易惹是非,這個是必須要明了的。佛在叁千年前就苦口婆心的教誨我們,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要知道怎樣去做。
爾時。彌勒菩薩。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于後末世。五百歲中。有諸菩薩。甚爲無智。于大衆中。誹謗正法。及持法者。
“持法”就是依法修行的人。真的叫謗佛、謗法、謗僧,愚癡無智的菩薩,他們幹這些事情。
複于其中。當于辯才。及陀羅尼。而于是法。不能信受。
這個“當”念破音字,念(dang3),就是阻擋的意思。想方法障礙別人得辯才、障礙別人得陀羅尼。“陀羅尼”就是佛法的綱領、修行的原則。用種種方法來障礙、來破壞、來阻擋。“而于是法,不能信受。”對于大乘深妙的法門不能夠接受。
這下面彌勒菩薩舉一個比喻,說得非常好,我們把它念一念。
…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