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个三句很重要。
自隐其德。安住头陀。功德之行。
他并不标榜自己,绝对不会作自我宣传,他知道“自隐其德”。“安住头陀”,用现在的话就是他的生活是很平凡的,也可能他的生活是相当清苦,并不表现着很富有,他修学的是真实的功德。
在在所生。舍家为道。已于无量阿僧祇俱胝劫中。积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此可知,善根非常深厚啊!这其中有一句“在在所生”,就是生生世世,他所示现的是舍家为道,“舍家”就是出家的意思。
大家把“出家”要搞清楚,“出家”不一定说是你舍离家庭,到寺院这边来作和尚了,那你把这个意思就搞错了。这个“舍家”是心里面绝不把家事挂在心上,所谓是“心出家,身没有出家”,这叫真出家啊!身出家了,心里面所想的跟世间人没有两样,这“身出,心没出”,那不是出家,那是骗人的。所以佛法着重的,是你心出家,不注重身出家。因此,在家这些菩萨,都是心出,身不出,他们示现的是这个;但他确实心在道,心不在家业,这个意思要很清楚、很明了。
护持正法。不惜身命。
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一定与法相应,绝不违背佛陀的教诲。
住阿兰若。空闲林中。常勤精进。不求利养。
也就是他居住修学的环境很清净。“阿兰若”、“空闲林中”,就是他的环境很幽静。即使在城市里面、在闹区里面,像我们这种算公寓房子里面,外面很闹热,他里面居住的小环境里头依旧是清净、依旧一尘不染啊!所谓是闹中取静。他能够静下来,能够闲得住。
善入一切。众生心行。
这个就是教化众生,一定要契机。对于一切众生的思想、见解、爱好,他很清楚、很明白,所说之法能够得到大众的信仰,能给大众真实的利益,这也就是讲得契机。
咒术言论。悉能了知。于诸义理。少闻多解。
这是讲智慧开了。咒术、言论悉能了解,这是讲常识丰富。是指世间人所知道的,他都能够知道,他并不是不知道。义理、世法、出世法一接触,他就能了解,叫智慧开了。
辩才智慧。皆悉具足。彼诸菩萨。于是法中。精勤修习。得陀罗尼。无碍辩才。
他要不具备上面所说的这些条件,他怎, 么可能在佛法当中得大成就。“陀罗尼”就是抓住佛法的总纲领啊!加上他的智慧辩才,所以这才能说法。
于四众中。宣说正法。
这是说他本身所具备的条件。本身有这些条件还不够,一定要得佛力加持,如果不得佛力加持,本身这个条件不敌众生的烦恼、不敌众生的邪见,这才知道弘扬正法不是一桩容易事情。所以下面讲:
以佛威德。加被力故。
这就是得佛的佛力加持。
我们要问:“他凭什么得佛力加持?”
凭上面他所具备的条件。这个条件,无量劫的善根是因,这一生的德行是缘,有善因又有善缘,才能得佛菩萨加持;得佛力加持,道场之中佛光注照啊!
大家入这个道场为什么会生欢喜心呢?
因为你沐浴在佛光之中。
这个不是我讲的。人有什么能力?没有啊!你们在这里生欢喜心,是佛光注照啊!得诸佛的加持啊!讲的人得佛加持,听的人也得佛加持。没有佛的加持,我们说不出来;没有佛的加持,你也听不懂意思。讲者、听者都是得佛的加持。
于佛所说修多罗。就是契经。
祇夜。就是重颂。
受记。伽陀。是讽颂,我们也叫做孤起颂。
优陀那。是无问自说。像《阿弥陀经》,就是属于优陀那。
因为此地这十二句都是梵语音译,我们把意思说出来。
尼陀那。就是因缘。
阿波陀那。是譬喻。
伊帝越多伽。是本事。
阇多伽。是本生。
毗佛略。是方广。
阿浮陀达摩。是未曾有。
优波提舍。是论议。
这个十二句就是通常我们讲的十二分教,也是释迦牟尼佛一生宣说一切佛法,把它归纳起来,总不出这十二类,这十二种的方式。
皆得辩才。无碍自在。
因为佛力加持,对于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他没有障碍,他得自在了,一接触他就能通达。这是自己善根是因,得佛力加持为缘,才有这个成就。凡是发心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这一段经文就非常重要,如果不具足此地所说的条件,你从事弘法的工作必定障碍重重,所以一定要认真去学习。也许你说:看到这个地方所讲的,他们是“已于无量阿僧祇劫”积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恐怕我没有啊!你不必忧虑,你若是没有这样深厚的善根,说实在话,你在这一生当中闻不到这个法门,你在这一生当中读不到这部经典,你有缘分接触到这个法门,读到这部经典,换句话说,你过去的善根就很深厚啊!这个我们在《无量寿经》、《金刚经》上看到,所以大家都有非常深厚的善根,问题就在现前有没有善缘,如果能遇到善缘,也许你就是世尊所说的,这二十个菩萨里头的一个啊!这个与出家不出家没有关系,在家菩萨一样肩负起弘法利生的工作。我们再看下面这段,
弥勒。彼诸二十善巧菩萨。从于和尚。阿阇梨所。得闻无量百千契经。皆能受持。当说是言。我此法门。从某和尚阿阇梨所。亲自听受。无有疑惑。
这个两行经文,就是古时候所说的师承。很重要啊!你的法是从哪里得来的?谁传给你的?这个很重要。无师自通,没有这个道理。这是讲求师承,这一点在现在这个时代非常困难了!现在这个时代师道没有了,师承,不要说是你见不到,听也没听说过。可是如果不得师承,纵然有天分,你得不到诸佛如来的加持。这个话是真的。如果你也能说法,也说得天花乱坠,也能够吸引大众,说实在话是有人加持,不是佛,是魔加持你。魔的能力也很大,所以魔的徒众那么多啊!道场建得那么大,可见得他的势力也不小。他有邪智慧,他也有邪善巧、方便,也能够摄受广大的众生,但是,他不是正法。这就是说我们学佛,一定要有老师,你是跟哪一个老师学的。“和尚”、“阿阇梨”这两个名称都是老师。“和尚”叫亲教师,跟自己关系最密切,也就是传承的老师。“阿阇梨”是值得我们模仿、效法的老师,他的言行可以做大家的榜样。闻经、受持是说他的能力,这个能力也要求感应、也要求佛加持。
“当说是言”,这他常常宣说的。“我此法门,从某和尚、某阿阇梨所,亲自听受,无有疑惑。”说明他的师承。
弥勒。于彼时中。当有在家出家。诸菩萨等。无有智慧。善巧。方便。
这是说有很多在家、出家的菩萨,看到前面少数菩萨,有师承依教修行的,不免生起嫉妒、障碍。所以当有出家、在家菩萨等,无有智慧、善巧、方便。
于此受持正法菩萨所说之法。却生讥笑。轻毁。
轻是轻视;毁谤。
谤言。如是之法。皆由汝等。善巧言词。随意制造。实非如来之所宣说。我等于中。不能信乐。发希有心。
这个事情在现在有没有出现呢?
有,我们在国内外,也常常听说,还有人写信告诉我,说某某人(都是很有地位、很有声望的)否定了佛经,认为佛经都是古人假造的,都不是真的。什么经是真的呢?《阿含经》是真的。连《大方广佛华严经》,他们都认为那是龙树菩萨假造的,用来骗人的。这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他们自以为有智慧,认为我们是迷惑颠倒,没有智慧。这些事情将来会愈来愈明显、愈来愈显著,使一切修学大乘的人信心动摇。这是魔难啊!
弥勒。当尔之时。无量众生。于是法师。皆生诽谤。
听了人这么说,都起疑心了。
舍之而去。
都不来修学了。
互相谓言。是诸比丘。无有轨范。多诸邪说。不依契经。不依戒律。犹如倡妓。戏弄之法。汝等于中。莫生信乐。发希有心。非正法也。
这是末世的魔难。魔来障道啊!愈是真修行的,就愈会遇到这些灾难。所以佛在前面讲,真正修行人要“自隐其德”、“住头陀行”。尽可能避免这些麻烦。
下面佛就说得很清楚,
弥勒。彼诸愚人。为魔所持。
魔所摄持,也就是说被魔控制住了;魔迷了他的心,他自己作不了主。
为什么会被魔所控制呢?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喜欢神通、喜欢感应。前面所说的,给魔的把柄啊!你有贪、瞋、痴、慢、怀疑,魔就抓到了把柄,很容易在不知不觉当中被他控制。有少数的人在这个里面觉悟了、回头了,那个脱离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也要经过很痛苦的挣扎,这才摆脱魔掌啊!有些人胆小、没有智慧,明知道被控制,还是无可奈何,一生都脱离不了魔掌,这种人非常可怜。所以“彼诸愚人为魔所持”,这个“持”就是控制。
于是法中。不能解了。谓非如来之所演说。
特别是指大乘法。
于是持法诸比丘所。生于诽谤。作坏法业。
专门做破坏正法这些事。
以是因缘。当堕恶道。是故弥勒。若诸智慧。善巧菩萨。欲护正法。当隐其德。
你看,佛在此地做第二次的嘱咐,可见得这一桩事情非常重要啊!
于多分别。诸众生所。应须护念。莫令于汝。生不善心。
自己要护持自己,也要护持对方啊!不要让人家怀疑、不要让人家嫉妒、不要让人家造恶业。所以自己要尽量把姿势放低,免得遭这些魔难啊!愈是高姿势,愈容易惹是非,这个是必须要明了的。佛在三千年前就苦口婆心的教诲我们,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要知道怎样去做。
尔时。弥勒菩萨。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有诸菩萨。甚为无智。于大众中。诽谤正法。及持法者。
“持法”就是依法修行的人。真的叫谤佛、谤法、谤僧,愚痴无智的菩萨,他们干这些事情。
复于其中。当于辩才。及陀罗尼。而于是法。不能信受。
这个“当”念破音字,念(dang3),就是阻挡的意思。想方法障碍别人得辩才、障碍别人得陀罗尼。“陀罗尼”就是佛法的纲领、修行的原则。用种种方法来障碍、来破坏、来阻挡。“而于是法,不能信受。”对于大乘深妙的法门不能够接受。
这下面弥勒菩萨举一个比喻,说得非常好,我们把它念一念。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