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記▪P2

  ..續本文上一頁這第一條。“亦不舉人罪”,這是第二條。“離粗語悭吝,是人當解脫。”在末法時期,這四條最重要了,一定要遵守、要做到。佛說了這四法,又說另四法,就是第七段講的,“當舍于懈怠”,這是第一。“遠離諸愦鬧”,“愦鬧”是熱鬧,喜歡熱鬧這是很大的障礙。“寂靜常知足”,要守住這四法,“是人當解脫”。這是告訴我們在末法時期修行,必須具備這兩種四法,就是八種法,我們才能夠平平安安得到修學的效果,達到修學的目標。

  第八段,“次明無希望心行法施時,成二十利,又二十利。”這二十利,是兩種二十利,共四十種利益,要以無希望心去修法布施才能得到。

  第九段,是說明末法時期種種的過失、惡業,完全是說明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的現象,以及修行人的狀況,讀了之後,真的是毛骨悚然啦!世尊距離我們叁千年,叁千年前就把我們現在修行的狀況,看得這麼清楚,這正是所謂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第十段,說明“慧行菩薩與初業菩薩不同之相”。這個“慧行菩薩”,我們要明了,學不得,決定不能學他。

  什麼是“慧行”呢?

  開了智慧的,禅宗裏面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我們大乘法裏面常常講的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才是慧行菩薩。也就是常說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樣的人才是慧行菩薩。沒有到這個地步不行。因爲慧行菩薩所做、所爲、所表現的很特殊,我們不能學;要學他,人家是上天堂,我們還是要墮地獄,佛在此地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很明白。

  第十一段,是說明“初業菩薩應當觀察利養之過”。“初業”是初學的菩薩,我們現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曉得利養的過失,只要沾著利養,不但你道業不能成就,必定會被拖累到阿鼻地獄。學佛,沒成佛,反而墮到阿鼻地獄,這不是佛菩薩願意見到的。但是末法時期,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這一段經文很長,說明了利養的過失。

  第十二段,是“亦當觀察愦鬧過有二十,世語過有二十”。到後面再跟諸位詳細解釋。“睡眠過有二十,衆務過有二十。”這個“衆務”,就是做種種與修行不相幹的事情,現在很普遍哪!

  大家都忘掉了,百丈大師曾經說過:“佛門以無事爲興旺”啊!

  道場什麼叫興旺?

  沒事叫興旺啊!

  事情太多了,香火鼎盛,信徒很多,那是佛門衰相,不是盛相。

  爲什麼呢?

  沒有一個人成就!人雖然很多,沒有一個開悟的,沒有一個證果的,甚至于是沒有一個能往生的。它盛在哪裏!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的。

  第十叁段,佛說“不修諸行,不斷煩惱,不習禅誦,不求多聞,非出家者”。這個形式上出家,實在講諸佛如來不承認他是出家弟子。

  第十四段,說明戲論的過失有二十。

  正宗分的最後,說明發十種心能生極樂世界。所以這一部經也是最後導歸極樂,我們想在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彌陀淨土,那麼這一部經對我們就非常重要了。

  末了第十六段是流通分,蕅益大師《閱藏知津》裏面只講到十五段,後面還有一段是本經的流通分。以上是本經大意簡單跟諸位做一個說明。

  

  伍、簡釋經文

  一、序分

  (一)佛在鹿苑·與千比丘·五百菩薩俱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離奈城。仙人住處。施鹿苑中。

  這是六種成就裏面的前五種,我想我們可以省略,這個“處所”就是常講的鹿野苑。我想我們同修當中大概也有一些人到印度去旅遊過。到印度朝聖,如果是看佛教的名勝古迹,鹿野苑是一個重要的地方,釋迦牟尼佛最初度五比丘,就在這個地方。以後在這個地方建立了精舍,佛在這個地方也講了許多經典。

  與大比丘衆。滿足千人。複有五百諸菩薩衆。

  這是六種成就的衆成就,當時參加法會有一千五百人。

  

  (二)有諸菩薩業障深重·具足不善之行·疑惑退轉·彌勒菩薩慰問令喜

  第二段是別序,就是本經的發起。

  是時衆中。多有菩薩。

  這就是講這五百菩薩裏面的多數。由此可知,這些菩薩不是普通菩薩,大概都是古佛再來的,故意做這個示現,好讓彌勒菩薩來請法,釋迦牟尼佛爲我們教誨。他們所犯那些過失,就是我們現在人所犯的,他們來表演,這是慈悲到了極處啊!

  那麼有哪些過失呢?

  業障深重。諸根暗鈍。

  這一句是總說,總而言之一句話,業障重啊!

  業是什麼呢?

  業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活動、造作。這一些活動障礙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就叫它做業障。這個業障太深太重了,所以我們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啊!“諸根暗鈍”,“諸根”是指六根,六根不聰明,眼雖然能見,往往把事情看錯了;耳雖然能聽,真正意思沒聽出來,這是指這根性不利。下面別說有十二句,這十二句就是本經的內容,每一條後面佛都給我們細講。第一、

  善法微少。

  什麼是善根?

  世法善根,無貪、無瞋、無癡;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如果我們貪、瞋、癡都具足,那我們根本沒有善根啊!他們還有善根,善根少就是了。我們沒善根啊!這怎麼得了呢!菩薩善根是精進,而我們每一天懈怠、懶散。

  好于愦鬧。

  這個“愦”是昏愦,我們一般講糊塗啊!“愦鬧”就是現在講胡鬧啊!

  你們曉得什麼叫愦鬧的場所?

  現在這個社會許許多多娛樂的場所就是。唱歌、跳舞那是胡鬧啊!他們是喜歡搞這些。

  談說世事。

  這是第叁。“世事”的範圍包括太廣了,世事裏面有邪,還有正。哪些是正呢?

  孔子、孟子所講的是正,都是世事啊!

  世事不好嗎?

  世事不能出叁界。諸位要曉得,佛法的標准是教我們了生死、出叁界,所以儒家的教育雖然是好,能幫助我們得人身,甚至于幫助我們生天,不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叁界。所以

  “世事”什麼呢?

  是六道以內的這些事;喜歡談論這些東西。今天外國人講科學、技術也是世事;講到外太空,外太空還是在六道輪回之中,也沒有超越六道輪回。這個世事裏頭有正、有邪,邪的就是墮叁惡道了,正是叁善道啊!第四、喜歡睡眠,貪睡啊!第五、

  多諸戲論。

  “戲論”的範圍也非常廣泛,通常我們講開玩笑這一類的,都叫戲論。

  廣營衆務。

  這個現象在現代的社會裏太多太多。“營”是經營,“務”是事務,“廣”是多啊!剛才說過了,百丈禅師講“佛門以無事爲興旺”啊!那怎麼可以多事。

  哪些是多事呢?

  我們舉一個普通的例子來說,法會就是多事,何況其余啊!這些地方,向下世尊廣說,諸位一定要深深體會佛的意思。

  佛法修學的是什麼?

  《無量壽經》經題上告訴我們“清淨、平等、覺”。這個事情搞得太多了,心怎麼能得清淨呢?應酬太多了,不能“清淨”啊!事務太多了,哪裏能“平等”呢!一天到晚迷惑顛倒,怎麼可能有“覺悟”呢!這一些都是廣營衆務的過失。第七句是——

  種種貪著。

  這個範圍太大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放不下啦!第八、

  爲所不應。

  他所做的都是不應該做的,都是佛不許可的,他偏偏去造作。第九、

  妄失正念。

  妄是虛妄,成天幹虛妄的,把正念失掉了。第十、

  修習邪慧。

  “邪慧”就是佛法當中常講的世智辯聰,不是真智慧啊!第十一、

  下劣精勤。

  他也很努力,一天到晚不休息,忙得不亦樂乎!

  忙的什麼呢?

  忙的是叁途事業。這個“下”就是叁惡道,不是叁善道啊!

  “下劣”是什麼呢?

  搞貪、瞋、癡的,爭名奪利;搞這些事情,他勇猛精進,在那裏幹。末後一句:

  行迷惑行。

  這是末法現前佛門的現象啊!包括在家、出家。如果我們仔細反省,要有這些毛病,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不能成就,念佛也不能往生;往生的條件要心清淨——心淨則土淨。西方世界是淨土,不是穢土啊!所以心不清淨怎麼能往生呢?迷惑,不清淨啊!與淨土不相應。誦經再多、念佛再多,古人所謂的“喊破喉嚨也枉然”,只能跟淨土結一個善緣,這一生不能往生。

  這樣的事情不足爲奇,我們過去生中不曉得幹了多少次啊!我們跟西方淨土的緣很深很深,爲什麼沒去得了呢?大概都是犯了這些錯誤,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犯這些錯誤,所以念佛不能往生。這一生當中遇到這一部經,這個因緣稀有,想一想看,如果還犯這些過失,那這一生勢必要空過了,如果能夠認真反省,改過自新,回頭是岸,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功。

  再看下面經文: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在于會中。見諸菩薩。具足如是不善諸行。

  “具足”,前面所講的十二條他統統都犯了,全都有。彌勒看這些菩薩,他有這麼多的過失啊!

  作是念言。

  他心裏面這樣想著:

  此諸菩薩。于無上菩提。圓滿道分。皆已退轉。

  古人常說:初發心成佛有余。“初發心”都是發的善心、好心啊!由于業障深重,諸根暗鈍,所以很容易退轉、很容易迷惑,特別是名聞、利養。這個初發心出家的人,沒有人供養他,生活很清苦,道心很堅定。修行幾年了,稍稍有一點成就了,名聞、利養來了,這一來就墮落了。內有煩惱,外有誘惑,他怎麼不墮落呢!所以于無上菩提退了。彌勒菩薩看了起慈悲心:

  

  我今當令。是諸菩薩。覺悟開曉。生歡喜心。

  彌勒菩薩來幫忙啊!幫忙這一些愚癡菩薩。

  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到的,什麼叫做大慈大悲?

  什麼叫做救濟貧苦?

  修行人沒有道,那是貧啊!

  修行人依舊還犯過失,那是真苦啊!

  彌勒菩薩在此地行慈悲救濟啊!你看看他是怎樣救濟這一些迷惑顛倒的菩薩們——叫他“覺悟開曉”,就是破迷開悟啊!幫助一切衆生破迷開悟,這就是大慈悲,這是真正的救濟。

  作是念已。

  彌勒菩薩動了這個念頭。

  即于晡時。從禅定起。

  “晡時”是午後;中午用過齋之後,他從禅定起來。

  往到其所。共相慰問。複以種種。柔軟言詞。爲說法要。令其歡喜。

  彌勒菩薩的確很有智慧。我們今天講,高度的智慧啊!他並不責備他們,…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空法師訪問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