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記▪P26

  ..續本文上一頁到色界天去了。財斷掉了、色斷掉了,這個色是講男女的情欲,斷掉了,沒有了。名,他也不要了。食,他也不要吃東西了,他也不要睡眠了。

  色界天人沒有飲食,也沒有睡眠。你想想看,他沒有飲食,他要錢幹什麼嘛!所以他不貪財。

  那他的生命用什麼來維持呢?

  禅悅爲食。這是我們凡夫無法想像的,他自自然然精神飽滿,壽命長久,青春永駐,他不老啊!這色界天人,他得的是禅定,禅定就是清淨心。由此可知,這五樣東西你沒有離開,你決定在欲界,你不是在色界。也由此可知,這五樣東西統統可以舍的。不要說佛、菩薩、阿羅漢,世間的高等的凡夫(色界天跟無色界天人),他們都舍棄掉了。所以佛教給我們修道的人,這個五欲愈少愈好,知道它是煩惱,它不是好東西啊!睡眠要少、飲食要少。飲食少你的身體才會健康啊!千萬不要迷惑,認爲一定要吃好東西、吃什麼補品,你的身體才會好,騙人的啊!沒有這個道理。你翻開曆史看,中國古代的這些帝王、大臣、豪門、貴族,天天都是進這世間最好的補品,壽命都不長,這不是很明顯的例子嗎?你仔細去觀察,就不會受騙了。

  佛教給我們是真的,不是假的,最好的營養——清淨心。最好的補品——少欲望,愈少愈好。

  飲食,你能夠一天吃一餐最好了,你說你多省事啊!

  一餐夠不夠呢?

  絕對夠了。

  你今天爲什麼不夠呢?

  你的念頭覺得不夠,那就沒有辦法了。佛法裏面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裏想:我一天一定要吃叁餐。你一餐不吃就會餓了。如果你一個念頭:我一天只吃一餐,不需要吃叁餐。唉!你吃一餐,這一天就不餓了。就是這個觀念的問題,念頭一轉,這個事就斷掉了。

  我常常在外國講經,人家一看到:“法師,你到底用什麼補品啊?看你身體不錯,容光煥發。”

  我說:“我的確有好的補品——臺灣自來水公司的自來水。”

  我是有人沏茶我就喝茶,沒有人沏茶,我自己不泡茶。

  爲什麼呢?

  麻煩啦!

  一杯開水就可以解渴了,少麻煩省事。有很多人以爲我很會喝茶,其實我不會喝茶,好茶、壞茶我分不出來,所以你們供養那個好東西,冤枉啊!真是,我不懂啊!外行啊!不過,我知道大家送給我的茶葉都是好茶葉,我就當禮物轉送給別人。所以你只要心清淨,不要分別、不要染著,就健康長壽。

  飲食愈簡單愈好。李老師以前常常囑咐我:不要到館子裏吃東西,館子不衛生,你沒有到廚房去看,你曉得他做些什麼,所以有人請我到館子吃東西,回來我們要吃個解毒藥。最好不要到外面去吃,愈簡單愈健康,愈簡單愈長壽。

  ②重頌

  下面我們看也有二十首偈頌。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身重無儀檢。懈怠少堪任。顔色無光澤。是樂睡眠過。

  喜歡睡眠的,身體沈重。“儀”是威儀,那當然沒有威儀了,這真的談不上了。“檢”,是自己檢點,這個他也沒有了。所以“懈怠少堪任”,“堪任”是擔任工作的能力,他失掉了,沒有做事情的能力,這裏面當然包括修道,修道的能力也沒有了。“顔色無光澤”,這是講他的體質。

  彼人常病惱。

  多病多煩惱。

  風黃多積集。

  這是說身體不健康。

  四大互違反。

  “四大”是我們常講的地、水、火、風,四大不調就是常常生病。這都是由于多睡眠而引發的。

  飲食不消化。身體無光潤。聲嘶不清徹。是樂睡眠過。

  “聲嘶”就是音聲沙啞,說話不清楚,這是多睡眠的過失。

  其身生瘡皰。晝夜常昏睡。諸蟲生機關。是樂睡眠過。

  “蟲”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微生物跟寄生蟲。多睡眠的人,確實他身體內髒裏面多少都是有寄生蟲的,有些寄生蟲對我們的身體並沒有害處,也有有害處的,這些常識一般人都有。“機關”用現在的話,就是機會,給這些寄生蟲生長的機會。

  退失于精進。乏少諸財寶。多夢無覺悟。是樂睡眠過。

  “睡眠”多的人,當然談不上精進了。喜歡睡眠,工作的能力比別人差,這個賺錢的機會也不多了,這是“乏少諸財寶”的原因。昏沈多的人就“多夢”,多夢就不覺悟啊!所以睡眠好的人,心地清淨的人,夢就很少。這個夢境凡人都會作夢,如果你要是留意,這夢境能夠考驗自己的工夫。我學佛這麼多年有沒有進步,大概在沒有學佛之前常常作惡夢,這個夢的境界非常混亂。學佛之後這個妄念少了,心逐漸清淨了,雖然作夢,惡夢少了,甚至于惡夢沒有了,這是你的工夫提升了一級。如果夢少了,到沒有夢了,那你的工夫就更往上提升一級了。到沒有夢境的時候,那就是如佛所說四個小時的睡眠,你的精神一定能恢複到很飽滿。常常作夢,你睡都睡不穩,身體雖然在休息,你的精神沒休息,所以你起來的時候,依舊感到身體很乏、很疲倦,道理在此地。我們一般人睡得不沈、睡得不好,這就是夢太多了。

  癡網常增長。

  “網”是比喻多,比喻複雜的意思。愚癡增長。

  樂著于諸見。

  “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你的想法、看法很多。就是胡思亂想。

  熾盛難療治。

  你的妄想、執著太多了,很不容易對治。

  爲什麼不容易對治呢?

  你睡眠太多了。

  損減于智慧。增長于愚癡。

  智慧減少了,愚癡增長了。

  志意常下劣。是樂睡眠過。

  這個人沒有高尚的志向。

  彼住阿蘭若。常懷懈怠心。非人得其便。是樂睡眠過。

  這個貪睡、懈怠、懶惰的人,要是住阿蘭若,那正好,沒有人去打擾,睡覺的時間可以長。

  有沒有呢?

  有這種人。

  我曾經見過兩位閉關的,閉什麼關呢?

  睡覺關的。閉關出來之後,信徒們大家尊重、供養——了不起,閉過關的;但是閉什麼關他不曉得!

  閉睡覺關,在關房裏頭睡大覺。

  這個法師年齡跟我差不多,過世很多年了。他去閉關的時候,向我借經書,我收藏有很多好版本的經書,他也借到關房裏用功,我也很歡喜。在我這裏借了一套《中觀論疏》,木刻線裝本十二冊。到了第二年,他在關房裏過了一年了,我去看他,他告訴我佛教界裏頭,這寺廟裏法師種種情形,講了好多好多,我都不知道。他在關房裏頭什麼事情都曉得,我天天在外頭不知道。

  我再問他:你《中觀論疏》看完了沒有啊?

  他告訴我:十二本才看了半本,第一冊還沒看完。

  這不是在關房睡大覺嗎!不但睡大覺,大概平日常常去看他的人,他還包打聽,所以外面什麼事情他都知道。這就失去閉關的意義了。

  “閉關”是尋找一個清淨的場所,真正用功啊!勇猛精進,離開一切閑雜事務。

  我見過這麼兩個人。這是說“住阿蘭若,常懷懈怠心,非人得其便”。“非人得便”就是容易著魔;妖魔鬼怪看到他的心思、念頭、行爲,容易掌握他、控製他,這是我們常講,這人著魔了。著魔之後,被魔利用了,這是睡眠的過失。

  蒙愦失正念。

  “蒙愦”是現代人所說的糊塗;愚癡、糊塗失去正念。

  諷誦不通利。

  這是指讀經不明了經的義理,常常忘失經文(經文忘掉了)。

  說法多廢忘。是樂睡眠過。

  講經說法的時候,也常常把佛的意思錯解、曲解,忘失了真實義。

  由癡起迷惑。住于煩惱中。其心不安樂。是樂睡眠過。

  這是必然的現象。因爲愚癡,由愚癡起迷惑,于世法、佛法都不能夠通達明了。不能通達明了,必定是疑惑重重,當然就生煩惱,不能得到輕安啊!這個“心得安樂”,是我們學佛第一步所得到的利益。

  學佛有什麼好處?

  第一個得到的好處,就是身心安樂。如果這一條得不到,那你要認真去檢點、反省,你學佛一定有偏差、有錯誤,否則的話,這個利益是決定可以得到的,這是很淺的工夫,不是很深的。最淺的工夫,最少的利益,是必定可以得到的。所以不學佛煩惱少,愈學煩惱愈多,愈學壓力愈重,那錯了,你走上魔道了。

  魔是什麼?

  折磨你啊!給你壓力、給你痛苦,那你是學魔不是學佛,佛是一定得安樂的。這個人得不到安樂,是因爲他犯了過失——貪睡啊!

  功德皆損減。常生憂悔心。增長諸煩惱。是樂睡眠過。

  這也是喜歡睡眠的過失。“功德”跟福德不一樣,這是諸位必須要記得清清楚楚的。“功”是工夫,一分工夫你就有一分收獲,那個叫德。譬如持戒有功,禅定就是德。修定有功,開智慧就是德。假如你持戒,你不得定,那個戒是福德,就不是功德了,因爲底下沒有德了。持戒是要得定的。

  許許多多持戒持得很好啊,戒律很精嚴,但得不到定。

  爲什麼會得不到定呢?

  他心散亂。自己持戒比別人好,看到別人就感覺自己值得驕傲啊!這一驕傲定就沒有了。這錯了。所以佛在這部經裏頭,第一句就是教給我們,“不求他過,不舉人罪”,很有道理啊!六祖所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持戒持得很好,不見別人的過失,你就得定了,你的清淨心就現前了。自己戒律很精嚴,看到這個人不持戒,那個人破戒,那個人犯罪,你就完了,你怎麼會得到定呢!縱然持戒持得好,也是六道裏頭一點癡福而已,那個不叫功德,功德都沒有了。貪睡的人不能成就功德啊!“常生憂悔心,增長諸煩惱”。

  遠離諸善友。亦不求正法。常行非法中。是樂睡眠過。

  “善友”多半是勇猛精進的人,你貪睡眠,怎麼能跟他合得來?不同類嘛!善友自然就離開你了。你自己遠離善友,你也難求正法了,那麼你所行的,必然是與佛教誨相違背的,這叫“非法”。

  不欣求法樂。損減諸功德。遠離于白法。是樂睡眠過。

  不能夠歡喜學佛,不能夠歡欣的求法,法樂、法喜他得不到。因此,所修學的一切都沒有功德,沒有功德用現在的話說,沒有效果、沒有成績。“功德”就是現在人講的效果、成績。雖修學,拿不出成績出來啊。你所學的達不到你預期的目標。

  譬如我們念佛的功德是什麼呢?

  不是說我每天念十萬聲佛號,我每天念十部《無量壽經》,這就是功德了。不是的,這…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空法師訪問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