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記▪P34

  ..續本文上一頁。互相是非。聞說如是。甚深義趣。殊勝功德。雖複受持。讀誦。演說。由是菩薩。業障深重。不能得生。殊勝功德。

  是說還有許多的菩薩,這占多數。這個多數就是善根、福德很薄的,妄想、分別、執著很重的這些人。“剛強難化,不相尊敬”,這是表現在外面的相狀。我們學佛要想這一生成就,最要緊的是真誠心,對待任何人真誠、恭敬。別人瞧不起我們,不尊重我們,是他的事情,決定不要責怪。爲什麼呢?他是凡夫,業障深重。我們如果責怪于他,那你也是凡夫,跟他沒有兩樣。菩薩跟凡夫不一樣的,凡夫咒詛菩薩,菩薩慈悲凡夫,這個不一樣啊!所以學佛在哪裏學?從這裏學起啊!“懷增上慢,互相是非”,這個好懂啊!“聞說如是甚深義趣,殊勝功德”,這就是指這一部經上所說的;確實義趣深廣無邊,功德不可稱揚。這一些剛強難化的菩薩,他也受持、讀誦,甚至于演說。“由是菩薩業障深重,不能得生殊勝功德。”換一句話說,他受持、讀誦、演說,不能依教奉行;他做不到啊!想做,往往煩惱習氣現前了,正如經中所說的,修積一切善業都有障礙,這就是業障啊!

  便于是經。疑惑不信。不複受持。爲人演說。

  煩惱現前,佛這些話他也不信了,生起疑惑,從此以後也不說了。這樣的事、這樣的人,我們冷靜的去觀察,有,還蠻多的。我們常講退心、退轉了,就是屬于此地所說的。

  時魔波旬。見是事已。爲诳惑故。作比丘像。來到其所。

  人要退心了、要對經教懷疑,很不好啊!這妖魔鬼怪在旁邊看得很清楚,你的信心一動搖,他就來了。魔化作比丘,這是一種。另外一種,魔也投胎到這個世間來,應化到這個世間來出家做法師。《楞嚴經》上所說的,“邪師說法如恒河沙”,也是講這個時代啊!

  那些邪師是誰呢?

  波旬的子孫,魔王的子孫。當年世尊在世的時候,波旬(魔王)也很護持世尊啊!但是總不願意這一些衆生都出了叁界;都出了叁界,他認爲他統治的人民減少了,都移民跑出去了,這個很不高興。于是乎有一次就跟佛說:“我要破壞佛法。”

  佛就告訴他:“佛是正法,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壞佛法。”

  魔笑笑說:“等到你末法時期,我叫我的子孫統統出家,披上袈裟來破壞你的佛法。”

  世尊聽到之後一句話不說,流眼淚。所以說了個比喻:譬如獅子蟲,還食獅子肉。這不是佛弟子,是魔王的子孫來消滅佛法的。我們在這裏看到了,他作比丘像,出家了。

  來到其所。說如是言。此諸經典。皆是世俗。善文詞者。之所製造。非是如來。之所宣說。

  現在在這個社會上,到處可以聽說這個法不是佛說的、那個經不是佛說的,甚至于整個大乘經都不是佛講的!不但說這些話,還有好多著作啊!讓人看了對佛的正法生起疑惑;不僅退失信心,障礙一切衆生修學正法、信解正法,這個罪就重了。

  何以故。此經所說。功德利益。汝皆不得。

  他們說的也很有道理。你細細去聽,他說一百句,九十九句都很合理,毒只有一句,那一句毒就足夠害死你啊!所以在這個末法時期,你能遇到正法、真善知識,是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緣。

  由魔波旬。如是诳惑。

  “诳”是欺騙;“惑”是迷惑。

  于此空性。義利相應。甚深契經。心生疑惑。起諸诤論。不複受持。讀誦。演說。

  這一句裏面含蓋著諸大乘經論,對大乘經論生起疑惑了,彼此诤論。現在诤議最多的是《楞嚴經》、《大乘起信論》、《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們讀了這一段經文,就知道其中的原因。末法時期我們看到這個現象,也知道這是正常的。

  爲什麼?

  佛說過了嘛!如果沒有這個現象的話,那佛在這部經上說的豈不是妄語!所以現在這個時節破壞佛法的、诤論佛法的,是正常的現象,佛都講過。最要緊的我們自己應該如何修學,這一點很重要。

  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他的目的是度各種不同根性的衆生,這一定要清楚啊!這一切經,就是教材、課本啊!佛教學就像一所完整的大學,裏面各種科系統統都有。我是什麼程度,我學哪一個學系,這個要搞清楚啊!我學的學系,這個課本是我主修的,我一定要把它學好。不是我的科系,我不要去學它,它與我不相幹啊!

  我是個學文學的,我文學的科目不念,去念醫學部門的功課,能畢得了業嗎?能學得成功嗎?

  所以,大乘佛法到隋、唐時代,一些高僧大德們揀別衆生不同的根性建立宗派,宗派就是分科、分系。你學某一個宗派的,某一個宗派有一系列經論。我們淨土宗的經論最少啊!原來只有叁經一論,到現在由于祖師大德們再加了兩樣進去,所以是五經一論。我們這一個科系,只有五部經一部論,修學的標准就在五經一論裏頭。

  今天下午有同修問我,說是有人講,我們念佛要不吃素就不能往生,他來告訴我是不是一定要吃素。我沒有聽說。佛教給我們依法不依人,我們這個科系裏面,五經一論裏頭沒有這個說法。有人說《楞伽經》裏頭說。我們不學《楞伽經》,《楞伽經》是別的科系學的,我不是學《楞伽經》的。你要明白這個道理啊!本宗的經論裏頭沒有這個說法。當然素食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啊!所以不忍食一切衆生肉啊!他的目的在此地。

  念佛人什麼叫老實念佛?什麼叫老實呢?遵循五經一論就老實。五經一論再搞別的經論,你就不老實了。本科的東西,你拿其他科系的東西摻在這裏面,你就不老實嘛!這跟在學校念書沒有兩樣啊!我們今天選擇的是淨土宗,不是選其他的宗。

  其他宗當然也可以做參考的,參考的原則在哪裏?

  與我本宗經論相應的,我拿它來做參考;與我本宗不相應的,我把它撇開,不提它,這才叫老實啊!不是就所有經論,像一個學校所有科系你都要去念,哪有這個道理呢?明白這一個原則,至少可以幫助你斷除疑惑,一門深入啊!我們會得到成績,成績這是共同的。無論修學哪個科目,成績一定是煩惱輕,妄想、分別、執著一年比一年少,智慧一年比一年多,這智慧生啊!表現在外面,身體一定一年比一年好。爲什麼呢?境隨心轉,你的心真誠、清淨、慈悲,相貌、體質會隨著你的心去變。這個東西不能騙人家。一看到你,再看到你的言談舉止,你到什麼境界,修行有沒有工夫,都表現在外面,決定瞞不過人。瞞是瞞愚癡的人、瞞沒有智慧的人。有學問的人、有德行的人,一看就明了了。

  彌勒。彼諸愚人。不能了知。

  愚癡的人不知道啊!

  由自業故。不能獲彼。殊勝功德。

  經上講的甚深義理,殊勝功德,爲什麼你得不到呢?

  得不到是業障深重障礙著。

  自業消已。決定當得。如是功德。

  你業障消了,就得到了。

  我在早年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他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他說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你求的時候,求不到,沒有應!

  那是什麼原因呢?

  你有業障啊!你把業障消除了,感應就現前了。這個經就作印證。

  那業障要怎麼消除呢?

  一定要修忏悔法,這是章嘉大師教給我。

  怎樣忏悔呢?

  是不是要去拜個梁皇忏、水忏呢?

  不是的。大師教給我的——發現自己的過失,從今而後再不可以造同樣的過失,這就是忏悔。他教給我這樣忏悔、這樣消業障。這真忏悔啊!那個法會是搞熱鬧形式,如果你不明其義,不能斷惡修善,改過自新;那只有形式,與忏悔法毫不相幹。這一定要知道。

  我們在倓虛法師傳記裏面,也看到一個很好的例子。《影塵回憶錄》就是倓老的傳記,倓老口說,大光法師記的。裏面有一段八載寒窗讀《楞嚴》,你去看看那一段,那居士也沒有出家,每一天讀《楞嚴經》,研究《楞嚴經》的義理,八年他有一點心得。中午打瞌睡的時候,有幾個鬼魂來求他超度,都是他認識的,已經過去的人。

  他就問他們:“你們找我幫你們超度,可以,怎麼個超度法?”

  “只要你答應就行了。”

  “好,我答應你。”他看到這些鬼魂踩到他的膝蓋,再踩到肩膀,升天了,一共四個。沒有什麼形式。

  什麼形式都沒有,憑什麼呢?

  憑他自己修持的工夫。所以這個地方講,業障消除,這經上的功德利益你一定可以得到啊!

  (十一)發十種心能生極樂世界

  我們再看末後這一大段,第十五大段是全經的總結。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德利益。若有衆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于。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

  彌勒菩薩這幾句話,爲我們顯示出世尊介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常常講的;叁經是專說啊!除了叁經之外,時時講經都講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中國人沒有這個耐心,不如日本人。日本人所編的淨土全書裏面(可能現在臺灣也有出版),他們真的去查大藏經,發現經裏面有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總共有二百多種,有很明顯的文字是講得很清楚,像這部經上就講得很清楚。所以古德說:“千經萬論處處指歸。”世尊四十九年說許許多多經論,我們可以說到最後都總歸淨土——殊途同歸。“如佛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德利益。”佛常講的。那麼這十種心,佛一定也曾經說過,否則的話,彌勒菩薩怎麼會問?“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于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下面這十種心,是什麼心呢?

  給諸位說,就是菩提心。講“發菩提心”這一句叫總說。

  菩提心怎麼個發法?

  什麼樣的心才是菩提心?

  這十條就是菩提心具體的事相。我們修念佛法門有沒有這個心,如果有,那你就真的發菩提心了。若沒有這個心,趕緊要發啦!

  世尊。何等名爲。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

  彌勒菩薩慈悲代我們啓請。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之所能發。

  釋迦牟尼佛這一句話,跟《彌陀經》上所講的“不可以少善根…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空法師訪問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