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遍至十方。作種種佛事。若不一時。則是往來。若有往來。則非不動。
◎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贊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
54、佛見有佛土。菩薩人天志趣不廣。不能遍至十方無窮世界。供養諸佛如來大衆。故願我成佛時。國土一切菩薩聲聞天人大衆。遍至十方一切諸佛大會處所。雨天樂天華天衣天香。以巧妙辯辭。供養贊歎諸佛功德。雖歎穢土如來大慈謙忍。不見佛土有雜穢相。雖歎淨土如來無量莊嚴。不見佛土有清淨相。以諸法等故。諸如來等。
55、若于佛土起優劣心。假使供養如來。非法供養也。
◎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
56、我土菩薩。皆慈悲勇猛堅固志願。能舍清淨土。至他方無佛法僧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示如有佛。使佛種處處不斷。
◎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衆生。往生安樂國。
57、此四句。是論主回向門。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衆生。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
◎無量壽修多羅章句。我以倡頌總說竟。
58、無量壽經。佛告阿難。十方恒河沙諸佛如來。皆共稱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諸有衆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59、觀無量壽經。有九品往生。下下品生者。或有衆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曆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爲說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60、以此經證。明知下品凡夫。但令不誹謗正法。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61、作十惡五逆等罪。以不謗正法故。是故得生。但令誹謗正法。雖更無余罪。必不得生。以誹謗正法罪極重故。此愚癡人既生誹謗。安有願生佛土之理。
62、業道經言。業道如稱。重者先牽。輕重之義。在心。在緣。在決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也。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是名在心。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生。是名在緣。依止無後心。無閑心生是名決定。
63、但言憶念阿彌陀佛。心無他想。十念相續。名爲十念。但稱名號。亦複如是。又但積念粕續。不緣他事便罷。複何暇須知念之頭數也。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昙注節要卷下
◎論曰
解義十重:一、願偈大意。二、起觀生信。叁、觀行體相。四、淨入願心。五、善巧攝化。六、離菩提障。七、順菩提門。八、名義攝對。九、願事成就。十、利行滿足。
◎一、願偈大意。
1、此願偈明何義。示現觀彼安樂世界。見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國故。
◎二、起觀生信。
2、雲何觀。雲何生信。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
3、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贊歎門。叁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回向門。
4、雲何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爲生彼國意故。
菩薩之法。常以晝叁時。夜叁時。禮十方一切諸佛。不必有願生意。今應常作願生意。故禮阿彌陀如來也。
5、雲何贊歎。口業贊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6、如實修行相應者。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衆生一切無明。能滿衆生一切志願。
7、雲何爲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有叁不相應。(1)信心不淳。若存若亡。(2)信心不一。無決定故。(3)信心不相續。余念閑故。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
8、雲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不淨觀止貪。慈悲觀止嗔。因緣觀止癡。
9、奢摩他叁義。(1)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此如來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2)彼安樂土。過叁界道。若人一生彼國。自然止身口意惡。(3)阿彌陀如來正覺住持力。自然止求聲聞辟支佛心。此叁種止。從如來如實功德生。
10、雲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
毗婆舍那雲觀者。亦有二義。(1)在此作想。觀彼叁種莊嚴功德。此功德如實故。修行者亦得如實功德。如實功德者。決定得生彼土。(2)一得生彼淨土。即見阿彌陀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
11、彼觀察有叁種。何等叁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二者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叁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
12、雲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惱衆生。心常作願回向爲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以己功德回施一切衆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淨土。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衆生共向佛道。
◎叁、觀行體相。
13、雲何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彼佛國土莊嚴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議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對法故。
14、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種。(1)莊嚴清淨功德成就。(2)莊嚴量功德成就。(3)莊嚴性功德成就。(4)莊嚴形相功德成就。(5)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6)莊嚴妙色功德成就。(7)莊嚴觸功德成就。(8)莊嚴叁種功德成就。(9)莊嚴雨功德成就。(10)莊嚴光明功德成就。(11)莊嚴妙聲功德成就。(12)莊嚴主功德成就。(13)莊嚴眷屬功德成就。(14)莊嚴受用功德成就。(15)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16)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17)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
(1)莊嚴清淨功德成就。偈言。觀彼世界相。勝過叁界道。
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叁界系棄。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
(2)莊嚴量功德成就。偈言。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彼國人天。若意欲宮殿樓閣。隨心所成。人各如此。又十方世界衆生願往生者。一時一日之頃。算數所不能知其多少。而彼世界常若虛空。住如此量中。志願廣大。亦如虛空無有限量。
(3)莊嚴性功德成就。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生彼正道世界。即成就出世善根。入正定聚。
(4)莊嚴形相功德成就。偈言。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忍辱得端正。一得生彼。無嗔忍之殊。人天色像。平等妙絕。淨光之力也。光非心行。而爲心行之事。焉可思議。
(5)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偈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百千種寶。隨心稱意。無不具足。若欲令無。倏焉化沒。心得自在。有踰神通。
(6)莊嚴妙色功德成就。偈言。無垢光焰熾。明淨曜世間。
其光曜事。則映徹表裏。其光曜心。則終盡無明。光爲佛事。焉可思議。
(7)莊嚴觸功德成就。偈言。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
觸樂應著。而此增道。事同愛作。何可思議。有菩薩字愛作。形容端正。生人染著。經言。染之者。或生天上。或發菩提心。
(8)莊嚴叁種功德成就。一者水。二者地。叁者虛空。此叁種所以並言。以同類故。
[1]莊嚴水功德成就。偈言。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
經言。彼諸菩薩及聲聞。若入寶池。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頸。水即至頸。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複。水辄還複。調和冷暖。自然隨意。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清明澄潔。淨若無形。寶沙映徹。無深不照。微瀾回流。轉相灌注。安詳徐逝。不遲不疾。波揚無量自然妙聲。隨其所應。莫不聞者。或聞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或聞寂靜聲。空無我聲。大慈悲聲。波羅蜜聲。或聞十力無畏不共法聲。諸通慧聲。無所作聲。不起滅聲。無生忍聲。乃至甘露灌頂衆妙法聲。如是等聲。稱其所聞。歡喜無量。隨順清淨離欲寂滅真實之義。隨順叁寶力無所畏不共之法。隨順通慧菩薩聲聞所行之道。無有叁途苦難之名。但有自然快樂之音。
[2]莊嚴地功德成就。偈言。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
隨心稱意。莊嚴具足。如淨明鏡。十方國土淨穢諸相。善惡業緣。一切悉現。
[3]莊嚴虛空功德成就。偈言。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
經言。無量寶網。彌覆佛土。皆以金縷真珠。百千雜寶。奇妙珍異。莊嚴校飾。周匝四面。垂以寶鈴。光色晃耀。盡極嚴麗。自然德風。徐起微動。其風調和。吹諸羅網及衆寶樹。演發無量微妙法音。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皆得快樂。
(9)莊嚴雨功德成就。偈言。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經言。風吹散華。遍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雜亂。柔軟光澤。馨香芬烈。足履其上。陷下四寸。隨舉足已。還複如故。華用已訖。以次化沒。清淨無遺。隨其時節。風吹散華。(又)衆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赫然。一一華中。出叁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叁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爲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衆生于佛正道。
(10)莊嚴光明功德成就。偈言。佛慧明淨日。除世癡闇冥。
彼土光明。從如來智慧報起。觸之者。無明黑闇。終必消除。光明非慧。能爲慧用。
(11)莊嚴妙聲功德成就。偈言。…
《往生論節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