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四十二卷)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四十二卷)

  淨空法師主講

  新加坡淨宗學會錄影室

  請掀開經本《科注》卷下第四十四面,請看經文:

  【非但汝獨護是人故,亦有釋梵眷屬,諸天眷屬,擁護是人。】

  經文是接著前面堅牢地神護持供養、轉讀、依照本經理論方法修行的人,世尊在此地又告訴我們,不僅僅是地神護法護持,“釋梵”,“釋”是帝釋天王,中國人講的玉皇大帝,外國宗教裏面講上帝、天主,凡是大梵天王,這些天王與這些天神,“眷屬”都是屬于天神,沒有一個不擁護這個人。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在前面第四十二面,今天有些新來的同修沒有聽到,四十二面最後一行,我們念一遍:“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菩薩,及轉讀是經。但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者”,就是這種人。經文裏面未來世就是指我們現在,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說的未來世、說的末法,就是我們現在的時代。關鍵“善”,善男子、善女人,善是一個標准,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善?最簡單的標准,《觀經》上講的叁福,世尊在總結裏面告訴我們,“叁世諸佛,淨業正因”。第一福裏面給我們講了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話統統做到,才是善男子、善女人,這是“善”字最低的水平。如果這四句做不到,不能稱爲善男子、善女人,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要明白。爲什麼我們讀經,依照經典的方法修行,所得的結果不是經上所說,原因在哪裏?都在這一個字上,經上講得很清楚,善男子、善女人,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依照這個方法修行,果報就要差很多,沒有這麼殊勝,這是一定要懂得。

  昨天晚上我們在《華嚴經》讀到,“叁十叁天王”代表初地菩薩—歡喜地;叁十叁天王就是忉利天主,他代表什麼意思?五戒十善。換句話說,還是淨業叁福裏面的第一福;孝親尊師,以大慈悲心修十善業道,這歡喜地。如果我們不能夠依教奉行,我們連最低的善男子、善女人標准都達不到,一生學佛只能說是跟佛結個善緣而已,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最殊勝的成就也不過是來生得人天福報,沒有辦法了生死、出輪回,這個道理一定要懂。經上,一切經論都講“善”字,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要達到經典“善”的標准,這裏面講的果報太殊勝了。這樣的標准能不能獲得這樣殊勝的果報?不能,爲什麼?你這個善是剛剛達到標准,這初級的善,小善。《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大乘經,它不是小乘經,所以這個善的標准還要向上提升,叁福裏面第二福:“受持叁皈,具足衆戒,不犯威儀”,這比前面高多了,這是二乘善,阿羅漢跟辟支佛的善。他們修行能不能得這個果報?還是不能,還差一截。再向上提升是大乘善,還要加上:“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那就是此地善的標准。

  你以這樣的善心善行,供養地藏菩薩,轉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依照這個經典的理論方法專修專弘,“一事修行”是專修專弘,你才能得到堅牢地神的擁護,你才能得到欲界天、色界天的天王、天神擁護。他憑什麼擁護你?因爲你是菩薩,善男子、善女人不是別人,是菩薩,他怎麼會不擁護?叁福你做到第一條你只是世間善人,欲界裏面一切善神會保佑你,你這一個地方土地神會保佑你;堅牢地神是全世界的總地神,用不著他來,派幾個小土地來就夠了。如果你的善達到二乘善,聲聞、緣覺,你已經不是凡夫,在小乘上你已經入了聖流,你就能夠感得天神來擁護你,這些天王尊敬,天神擁護你。你是菩薩,天王也尊敬你、也擁護你。

  前面堅牢地神說過,注解裏面《光明經》上所說,就是注解第四十叁面最後一行,最後一句看起,“堅牢白佛言”,堅牢地神是全世界的總地神,不是普通地神。“說法比丘,坐法座時,我常晝夜,衛護不離,隱蔽其形,在法座下,頂戴其足”,所以這不是小善能夠感得的。堅牢地神的地位比閻羅天子還高,閻羅天子是統治一國,是一個國家,堅牢地神是統治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間還沒有,全世界統一,那個國王才是堅牢地神。堅牢地神在你座位底下,頭頂著你的足,你有多大的福報!所以善男子、善女人,那是大善,不是小善。小善感得一個小土地公,在你足下頭頂戴你,你已經很了不起;小土地公就是鄉長、村長。所以經上講的字字句句都要了解它的意思,才不至于産生誤會。由此可知,你不發大心怎麼行?菩薩跟凡夫不一樣是心量大。諸位參加許多佛事法會,念疏文一開頭都念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一發,那個心量就是虛空法界,心量很小的人菩提心沒發,你那個心是迷;菩提是覺悟,覺心是盡虛空、遍法界。量周沙界,量大福大,感動得諸天天王、天神來擁護你,感動得堅牢地神以頭頂戴你的足,對你這麼恭敬。

  注解裏面這一段很重要,我們把它念一遍,“初句,謂不但汝地神獨護”,這是釋迦牟尼佛口氣。汝是指堅牢地神,說這一個供養、讀經、依教修行的人,不但是你地神你來護持他,你發願護持他。“若果如上修爲”,若是假設的話,果然你能夠像經上所講的依教修行,現在的話說你落實了,你都能把它做到,那個護持的人就多,“亦有釋梵諸天眷屬皆來擁護”。下面青蓮大師引經據典來證明這句話,“如四天王白佛言”,這是欲界四大天王,“是人若得聞是經典,能得未來現在種種無量功德。我當隱蔽,不現其身。爲聽法故,當至所止講法之處”。這是說明四大天王,比丘升座講經,四大天王率領八部鬼神來聽經聞法,他們護持道場。這裏面最重要是我們自己要想一想,我們憑什麼能夠感動這些天神、這些護法神祇?憑自己的德行。什麼德?自性的性德,性德流露出來這是德行,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與佛經論上所說的相應,佛經論所說都是如來從自性裏面流露出來,與經典相應就是與自性性德相應,所以才能感動天地鬼神,道理在此地。

  底下又說“大梵天王”,色界天王,初禅天,“釋提桓因”,忉利天主,“大辯天神,功德尊天,散脂鬼神,大將軍等,二十八部鬼神大將,摩醯首羅,摩尼跋陀鬼神大將。鬼子母,及五百鬼子”,下面“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鬼神諸天,如是等衆,爲聽法故,悉自隱蔽,不現其身,至是人所止講法之處”。我們今天自己修學達不到這個水平,上善的水平達不到,中善的水平也未必達到,最低的限度要做到下善的水平。孝親尊師,慈悲修善,這是最低的水平,我們過去講得很多,這些錄音磁帶諸位可以做參考。這裏面有一個總原則,就是要用真心、真誠心,不欺騙自己,不欺騙別人,“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你才能達到善的標准,你才是經上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

  末後他又舉“《金光明》、方等圓經”,這一句裏面含的經論很多,圓是圓教的經典。“天龍神鬼擁護若斯。況今開顯最上之典”,這一句話古德承認,《地藏菩薩本願經》是最上的經典。開顯兩個字,跟《無量壽經》上所說,“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一個意思,這部《地藏菩薩本願經》也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其梵釋天等擁護之力,奚俟更言哉”,何必還多說?一定感得色界天、欲界天的天王、天神來擁護。發心學教的人,無論在家、出家,弘法利生的人,對于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知,你明白了解這樁事情,要全心全力認真去做,你要是不認真,草草率率的做這個工作,不但對不起人,得罪這些鬼神,這個一定要曉得。下面這段經文意思就更好:

  【何故得如是聖賢擁護。】

  釋迦牟尼佛先提出一個問題,提醒大家注意,什麼原因、什麼緣故,你得到這些聖賢擁護?佛說聖賢這兩個字,就說明這些天王、天神,包括堅牢地神,他們不是凡夫,他們是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在六道裏面,得他們的擁護,就是得諸佛菩薩的擁護,你爲什麼能得到?下面說:

  【皆由瞻禮地藏形像及轉讀是本願經故。】

  “瞻禮”,是不是供一尊地藏菩薩像,天天給他磕頭作揖?每一天把《地藏菩薩本願經》從頭到尾念個幾遍?這樣你就能得到這麼大的利益。記住前面一句話,專修專弘,依教修行,這才行。“瞻禮”裏面不僅僅是形式,見賢思齊,學地藏,見到地藏菩薩的形像,我要學地藏菩薩,我要效法地藏菩薩,以地藏菩薩做爲我自己學佛的一個模式、一個榜樣,我要學得跟他一模一樣,這叫瞻禮。“轉讀”關鍵在“轉”,我們今天會讀,不會轉。轉是什麼?轉我們自己的境界,沒有讀經之前,我們很多想法看法、說法作法,全都錯了,現在展開這部經,讀了之後恍然大悟,明白了,把一切錯誤轉過來,跟佛菩薩一樣,這叫轉。轉這個字簡單來講轉變,平常我們常講轉凡成聖,讀這個經你要會轉,那功德就大了。你這一轉非同小可,你不是小聖,不是阿羅漢、不是辟支佛,不是普通的菩薩,地藏菩薩,那還得了?

  所以經要常讀,天天讀、天天轉,你不讀你怎麼個轉法?淨業叁福裏面“讀誦大乘”這句話重要,天天要讀,要讀得很熟,起心動念你才能轉得過來,這個道理在此地;讀經境界轉不過來,白讀了。所以經典展開有會讀、有不會讀,不會讀的讀給佛菩薩聽,與自己不相幹,會讀的人是讀給自己聽,與別人不相幹,決定轉變自己的境界。《壇經》裏面法達禅師念《法華經》念叁千遍沒開悟,悟了以後他很感慨跟六祖大師說,過去雖然天天讀《法華經》,讀了叁千遍是被《法華》轉,今天開悟則轉《法華》,這叫做轉讀,法達給我們做了一個明顯的好榜樣。什麼時候你能轉經,而不被經所轉?被經所轉是死在句下,你讀死書,你不開悟;你能夠轉經,你在經裏面開悟。悟了之後字字句句都是活的,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你爲衆生解釋,長說短說、深說淺說,無不自在。所以讀經是不是修行?是修行,會讀的人是修行,不會讀的人不是修行。古德教我們“隨文入觀”,那是修行,隨著佛所說的我們觀念就相應、就契入,這…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四十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