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二十九卷)
淨空法師主講
新加坡淨宗學會錄影室
請掀開經本卷中一百零二面,從第二行看起: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衆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這是世尊答覆這些閻羅王們,說明爲什麼地藏菩薩在世間教化衆生,衆生接受地藏菩薩的教誨能夠脫離苦道,但是很短的時間他又墮惡道,原因是“其性剛強”;“性”是講習性,不是說本性。我們在儒家書籍裏面所看到,像孟子他說性善,荀子說人性是惡的,這兩種說法都是向兩個極端,說得都有道理。而孔夫子所講就不是他們的講法,夫子所說人的性是非善非惡的,所以聖人的見解跟賢人確實就不同,他說的性相近、習相遠。相近大家都是一樣的,非善非惡,這是相近;說善惡都是講習性,不是本性,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清楚,習性。習性也就是佛法裏面講,阿賴耶識裏面含藏的習氣種子,這是有善惡的。善也是惡,爲什麼?它不是本性。佛家特別是大乘佛法裏面講的善,善的標准是自性,自性本具的那是善,所以他的善不是善惡之善;善惡之善也是不善,我們必須要清楚。
說到六道衆生,講閻浮提可以涵蓋六道。六道,他爲什麼不能夠脫離輪回?爲什麼不能超越叁界?就是無量劫來習氣太深、習氣太強。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一切有情衆生舍身受身,我們講投胎受果報,是什麼道理?佛講習氣裏頭強者先牽。每一個衆生十法界的習氣統統具足,即使是地獄衆生他也有佛的種子,爲什麼他不能作佛?他雖有佛的種子,這個種子力量弱,而貪嗔癡慢煩惱的種子強,強的種子先受報,所以這樣才墮惡道。佛把原因說出來,我們自己冷靜的思惟,確實是如此。六道衆生“難調難伏”,調是講調理調順,不容易,伏是降伏他習氣,降伏貪嗔癡慢的習氣,相當不容易。這是把原因說出來了。
【是大菩薩,于百千劫,頭頭救拔。】
“是大菩薩”這一句就是指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實在講無量劫中沒有離開六道。六道是一切衆生最苦的地方,尤其是叁途:地獄、餓鬼、畜生,地藏菩薩沒有離開這些地方。他也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用千百億化身,“頭頭救拔”。地藏菩薩化什麼樣的身?沒有一定,隨類化身。我們在一生當中,有沒有遇到地藏菩薩?常常遇到地藏菩薩,我們自己不能夠覺察。我們起一個惡念,想做一個壞事,有人來勸告我們,來勸導我們,那個人就是地藏菩薩化身,我們哪裏曉得?所以地藏菩薩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他勸導我們,我們能不能相信?肯不肯接受?不一定,所以罪業還是照做。
我們要明白這一個事實真相,一切諸佛菩薩化身都沒有一定,我在前面跟諸位舉出例子說明過,感應往往就是刹那之間幾分鍾。諸佛菩薩見我們周邊的人,諸位曉得鬼神可以附身,大家知道,佛菩薩怎麼不能附身?佛菩薩附身就是佛菩薩的化身,在那幾分鍾當中,藉著任何或者是人身、或者是物身,依報、正報都行,只要能夠觸動你,讓你覺悟、讓你回頭,都是佛菩薩。妖魔鬼怪附身都是幫助你作惡,看到你作惡喜歡,看到你作惡贊歎,那是妖魔鬼怪,那不是佛菩薩。所以我們了解這個道理,知道這些事實真相,《華嚴經》上講的還會有錯嗎?凡夫只有我自己一個人,除我之外全是諸佛菩薩的化身、全是諸佛菩薩的示現來度我的,度我這個剛強難化的衆生。無論是善人、是惡人,是順境、是逆境,統統是諸佛菩薩應化的。如果你能夠作如是觀,能夠這樣回頭,那真的就回頭是岸,我們這一生當然能得度。這一段這一句經文就是講這樁事。
【如是衆生早令解脫。】
這是佛菩薩對一切衆生的期望,希望一切衆生早一天得度。“解脫”就是得度,“解”是解除你的妄想、分別、執著,解除你的煩惱習氣;“脫”是脫離六道輪回,脫離生死苦海。這是諸佛菩薩對一切衆生的期望。
【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
“罪報人”是泛指六道衆生。六道如果就覺悟的人來看,六道的天人都是罪報人。不但六道都是罪報,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釋迦牟尼佛說這些小乘人也是罪報。他的標准是見性,明心見性,那才是正常的人,沒有見性都是罪報。由此可知,依照《華嚴》的標准,依照本經的標准,這部經跟《華嚴》沒有兩樣,十法界裏面的衆生都是罪報。“乃至墮大惡趣”,這一句就是專指叁途,在十法界裏面餓鬼、地獄、畜生,這是大惡趣。所以地藏菩薩度化衆生的對象我們就了解,他的範圍是涵蓋十法界,十法界裏面都有地藏菩薩的應化身。“菩薩以方便力”,“方便力”前面講得很多,交待得很清楚。
“拔出根本業緣”,菩薩用什麼方法來救拔衆生的苦難,我們一定要曉得。菩薩不是用神通,神通救不了衆生,菩薩用教學、勸導,衆生造的罪業,他自己一定要受果報,佛菩薩不能代他受。佛菩薩如果有能力,代這一切衆生受這些苦報,他大慈大悲應當代我們受,我們何必還要修行?不需要了。佛家是跟你講理的,不是像宗教你信了就得救,佛家不可能;你信了佛你也不能得救,你信菩薩、敬菩薩、拜菩薩,你也不能得救。怎樣才能得救?你要回頭就得救。佛給我們說這個道理,你是怎麼樣迷惑的?怎麼樣造罪業的?怎麼樣受苦報的?佛把這些事情給你講清楚、講明白,你恍然大悟了。覺悟之後你能夠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那不就得度?我們在經典裏面看得太多,地獄衆生才生一念忏悔之心,才生一念善心,他就離開地獄。可見得極重罪業之處,只要有一毫的善念生起來,就破地獄了,就超生了。我們在人間這一念微善不行,人間是善惡混雜的一個地方,這一念微善那真是微不足道。爲什麼地獄裏面一念微善就那麼可貴?地獄純惡,那一念善就非常非常希有,就難得,物以稀爲貴。地獄衆生很難得有一個善念,真的是不容易,這就是每一個法界差別不一樣,善惡果報不相同。
我們從這個地方來觀察,佛法是教化、是教導衆生。衆生接受佛菩薩的教導,覺悟之後就能夠變化氣質,能夠變化他的行業惡報。下面這一句可以說是佛法教學的內容,佛教衆生教什麼?“遣悟宿世之事”,最低的限度佛教我們認識叁世因果,肯定善惡的果報。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決定有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這是很淺顯的因果。更深的因果,這是大乘經上所說,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于是我們就明了,佛對于十法界一切衆生講經說法,無非是幫助大家開悟而已。“開示悟入”,《法華經》上這四個字,將諸佛如來教化一切衆生的綱領,一句話就說出來了。開示有淺深廣狹不同,悟入亦複如是。再看底下經文:
【自是閻浮衆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自是”,這是指這些六道的衆生。他們“結惡習重”,“結”就像我們世間人所講的總結、歸結。造惡不是一生一世,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總結惡習。“惡”歸納起來就是貪嗔癡叁毒,所有一切的惡業都從這叁條發生出來的、發展出來的,當然就要隨業受報。“習”是習氣,習氣非常重。所以在惡道裏面,這還不是講六道,叁善道跟叁惡道“旋出旋入”,“出”,出離叁惡道,你生在六道裏面的叁善道。我們今天得人身,人、天、修羅都算是善道,地獄、餓鬼、畜生這叁個是惡道。“旋出”,出離叁惡道,“旋入”,又回到叁惡道;旋是很快。而實在說墮入叁惡道之後,出來沒那麼容易,這經上講得很清楚,這個道理很深很廣,大乘經裏面給我們說得很多。菩薩在叁惡道教化衆生,諸位一定要曉得,如果這一個衆生,墮在惡道的衆生,他的善根福德因緣要不足,這一些諸佛菩薩在惡道裏面,對這些衆生也無可奈何,他不接受,他不肯聽。這一個事實現象我們並不難懂,爲什麼?諸如諸佛菩薩在我們世間應化,人道比這些畜生道要殊勝太多,諸佛菩薩苦口婆心示現在世間,世間人幾個人相信?
佛教從釋迦牟尼佛開始,就以外國人計算的方法也二千五百多年,代代相傳。善知識當中出家、在家,大家都曉得有不少身分暴露,是諸佛菩薩應化再來的。曆史上所記載,永明延壽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善導大師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智者大師釋迦牟尼佛再來的,寒山、拾得諸位都曉得文殊、普賢再來的,近代的印光法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這是身分暴露的。身分沒有露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他們示現在世間,沒有一絲毫是爲自己,都是爲衆生,爲佛法久住世間,幾個人相信?今天世界人口,昨天報紙上登,到兩千年之後世界人口已經到六十億。六十億人當中有幾多人遇到佛法?現在末法時期,佛法有假的,不但商品裏頭有很多仿冒,佛教裏頭也有仿冒,有幾個人遇到真佛法?縱然遇到真佛法,你能不能相信?這又淘汰了很多。你信了之後,你能不能理解?理解之後,你能不能依教修行?給諸位說一層一層淘汰下去,剩下來的恐怕一百個人都不到。在人間佛菩薩教化衆生,就這樣子難度,何況惡道?佛在惡道裏度化衆生,比人道不曉得困難多少倍,這麼好的東西他不相信,有什麼方法?他不願意接受。
縱然是像中國佛法黃金時代—隋唐時代,高僧大德、長者居士人數可以說衆多,我們在《高僧傳》、在《居士傳》裏面所看到的,可是如果與整個人口比例來說,那還是太少了。在我們中國曆史上,可以說法緣最殊勝的,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師,他老人家當年在世親近他的人,我們做一個概略的估計應該有一萬人,經常在他周邊的應該有一兩千人。可是真正成就,《壇經》上記載四十叁個人,真正得度的四十叁個人,其他的雖然接受他的教化,還是要旋出旋入,真正超越六道只有四十叁個人,你才想這個事情難,不容易。佛講的這話沒錯,“南閻浮提衆生,習性剛強,難調難伏”。我們仔細去思惟、去想一想,然後不要去管別人,想一想自己,自己是不是難調難伏?我們自己在一生能不能得度?因此淨宗法門就非常可貴,所以一切諸…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二十九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