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現在爲什麼變得這麼惡?造作極重的惡業,把一真法界變成阿鼻地獄?所以阿鼻地獄是一真法界的變相,怎麼變的?你的惡念變的,本來沒有!
所以我們要記住佛在大乘經上常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爲什麼不想佛?爲什麼不想菩薩?你要是常常想佛、想菩薩、想本善,永遠都在本善上;佛法法門雖然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任何一個法門修行的總原則、總綱領就是觀想。「觀想」用現代話講,「改變你的觀念」,你的觀念決定一切,這個一切就是決定變化,要用佛法講,決定是因緣果報,是從你觀念上決定的,沒有一個人能做得了主宰。你念善,你相貌善,一看你相貌好,像佛菩薩一樣,身體好,善;如果你心不善,相貌就很凶很惡,人家不喜歡看,看了害怕,你的身體也不會健康,現在好象健康,裏面有嚴重疾病。
什麼嚴重疾病?貪瞋癡慢是病根,佛家講叁毒,什麼毒?病毒。內裏面有貪瞋癡嚴重的病毒,外面有煩惱是非在感染。現在你這個身體還不錯,那是什麼?仰仗你過去生中所修的福報,你今天在盡情享受,無惡不作,福報享完了罪報就現前,那個時候麻煩大了,你的災難來了。這一生你受的災難,佛經上講花報;像植物開花,後頭還有結果,果報在叁途,地獄餓鬼畜生。將來你就是墮畜生道,也沒有現代畜生過得這麼舒服,爲什麼?大災難的時候畜生沒得吃,互相殘殺。畜生也要生在有福報的時候,它能夠得到食物。當餓鬼比現前餓鬼要痛苦百千萬倍,爲什麼?過去那些人墮餓鬼道的,是叁毒煩惱墮去,墮地獄道;但是他們造作的惡業,他們那個惡的念頭沒有現代人這麼嚴重,所以同樣是地獄,受的痛苦輕重不一樣。過去那些地獄佛經裏面寫得很清楚,不能不相信,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決定沒有妄語。
所以人不能不懂得「觀念決定九法界」,那也可以說十法界。我們的前途不是上帝決定的,不是閻羅王決定的,不是佛菩薩決定的,是我們的觀念決定的。念一定要純正、一定要純善。死不怕,你要真正明白了,有沒有死?沒有死!死生跟諸位說,是一個不相應行法;換句話說,是個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實。我們這個人身怎麼生的?四大五蘊和合現這個相就生了,四大要分散了,這個人就死了。你仔細想想,這個人到底有沒有?我們現在這棟房子,這個攝影棚新造的,這一次來我才開張才啓用,原來沒有。現在我們看了,這房子很好看,我們把這個房子當作身體,房子蓋好了生了,這個身體生了,怎麼生的?磚頭、瓦塊、鋼筋水泥,建築材料把它照著圖樣放到它這個位置上,一個房子就現出來了。如果把這些磚頭、瓦塊、鋼筋統統拆下來堆成一堆,這房子沒有了,試問房子是真是假的?
人沒有智慧被這些假相迷惑了,房子沒有。怎麼有的?是這麼多的東西聚集起來,這些建築材料聚集,它就現這個相;拆開了,就沒有了。所以你才曉得這些材料聚集起來,房子沒有生,統統拆下來堆成一堆,房子沒有滅,根本就沒有房子存在,你怎麼會迷惑!你要把這個道理參透了,回過頭來再觀察我們身體,身體就是這樣的。四大五蘊是建設這個身體的材料,它聚合就現這個相,分散相就沒有了。聚合這個身不生,分散這個身不滅,哪裏有生死?現在一般人貪生怕死,全是錯誤觀念!所以你仔細想想我剛才講的房子建築,特別是現在高科技建築材料統統都是拼裝組合的,更容易明了。我們在美國看到這種房子,我就參觀過,什麼樣的房子型式,你可以買回家去,一大片牆是牆,柱子是柱子,梁是梁,他都給你弄好了。回去之後你找一塊地,把它拼裝起來,房子就起來了,不需要懂得建築。他有圖,你照著這圖拼裝起來,房子有了;拆掉之後一塊一塊,房子沒有了。
一切萬事萬物就是這麼一個真相,你要是把這個真相參透,恍然大悟,沒有生死。了生死,這個「了」用得好,了是明了,明了生死是一回什麼事情,你對生死,生沒有貪戀,死沒有恐懼,爲什麼?一切正常的。我這個身體四大五蘊散掉了,馬上又去組合一個新的身體,所以沒有生死。但是有業報,業報從哪裏來的?都是從心想生,所以人心不可以想反常的事情,不可以想壞事,不可以想惡事,你要牢牢記住這個原則。聖人的書多讀,多讀是什麼?我們親近聖賢,天天以聖賢德行熏陶自己,久久不知不覺自己就變成聖賢了。天天熏陶,你會在這裏面得無窮的受用,你會在這裏面得到真善美慧,得到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不但這一生幸福美滿,生生世世,永遠生活在美滿的境界裏。
自己生活美滿,像釋迦牟尼佛福慧都圓滿,但是我們法身裏頭還有一部分麻木不仁,一定要幫助那個部分趕快恢複健康,這就是大慈大悲普度衆生。幫助他們,全心全力的照顧他們,舍己爲人。其實你真通達、真明白了,舍己哪有己?無己可舍!幫助人,無人可助!爲什麼?你真正契入境界,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契入這個境界不舍世間,不舍世間就是記住不舍我法身麻木的那一部分。我們是個健康的人,全身的健康決不有一點小毛病,還是要趕快幫助他恢複。這是法身藏。
「出世間上上藏」,出世間上上藏,這就是明心見性,恢複了,這病痛完全恢複健康了。出世間上上藏就是明心見性,也叫做「出纏如來藏」,你離開了貪瞋癡慢,離開了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完全恢複健康,完全恢複,一點毛病都沒有,就是我們佛法裏常講的「究竟的佛果」,你已經證得究竟佛果。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還有一點小小毛病,沒什麼大妨礙。
「法界藏」,法界跟法身實在講是融通的,但是我們平常講,好象法界比法身的意思還要廣,你這個說法就錯了,法界跟法身是一不是二。說法身,是一,「共同一法身」;說法界,那就不一樣,法界它有界限。我們來舉個比喻說,大家好懂,譬如我們一個身體,講我身,全體包括了;我講身的界,那就不一樣,頭是個界限,手是個界限,身體是個界限,腿是個界限。說法界就是說法身的某一個部位,各各部位都有界限,你們去想這個意思。所以講法身是講整體,盡虛空、遍法界講整體;講法界,有佛的法界,菩薩法界,聲聞法界,緣覺法界,有天法界,人法界,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所以法界跟法身是一不是二,但是意思不一樣。
法界裏面那就要講因果,法身裏頭因果都沒有,真的是一。換句話說,法身裏頭一個念頭都沒有,清淨法身。起個念頭,法身就變成法界。一念才生,十法界就現前,這個念是什麼?這個念叫妄念,有念皆妄。再告訴你,無念也妄,爲什麼?無念是無明,無念是不覺,這個事情真的是難,又很難懂。所以大乘佛法裏常說,諸佛法身菩薩,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前面「眉間光」表中道,有念無念兩邊都沒有,這是中道。要斷有無兩邊,有念是妄想,無念是無明,如何兩邊都不住?所以菩薩應化在九法界,他不住無念。應化在九法界幫助一切衆生,用現在的話說,盡心盡力爲一切衆生服務,雖然跟衆生在一起和光同塵,自己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一塵不染,不住有念;跟大家在一起天天爲大家服務,講經說法教化衆生,不住無念。釋迦牟尼佛做出來給我們看,你看他怎麼樣行中道。實在說「中道」的念頭都不能有,你有這個念頭你還是住了,你心有住,有住就落在法界裏頭,不住就恢複法身,有住就有界限。
《金剛經》上說得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是心地幹淨。《六祖壇經》裏面所講的「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就是無住,那就是本善。心裏頭有一個念頭就不善,有一個念頭你有住了。心不能有念,有念,心就病了,心就不正常;有念,心就變成識。大乘法的教學,是要幫助一切衆生轉識成智,你就曉得識是有念,智是無念;換句話說,離一切妄念就是正智。不可以說離一切妄念之後,我還要去求正智,錯了!你求正智這個念頭又是個妄念,這個事情《楞嚴經》上講得透徹。這是我們把五藏的大意說出來了。
請看第四大段「現瑞表法」第叁句:
【此光名一切菩薩智光明普照耀十方藏。】
名號的含義深廣無盡,前面把『十方藏』,「藏」的意思跟大家介紹過,現在我們來看這個名號裏面的內涵。五藏:如來藏、自性清淨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法界藏,「藏」的意思都是含藏著無量無邊的性德。在自性清淨藏,這是在纏,這是本有的含藏。出世間上上藏,這是出纏的,也就是完全恢複了,其他的都是講含藏的意思。實在講,就我們一般世間來說,在正報裏面,佛在經上常講一毛端、一毛孔,比喻正報最小的;依報裏面常說一微塵。我們現在人很少講毛孔毛端,講細胞,一個意思。正報裏面一個細胞,依報裏面一粒微塵,裏面都含藏圓滿的性德。
性德是什麼?性德就是無盡的智慧、無盡的德能、無盡的相好,我們沒法子見到。這個微塵、細胞會放光,光中能現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剎土衆生,一一毛孔細胞又放無量無邊的光明,重重無盡。我們今天見不到這個現象,體會不到這個現象,原因是什麼?原因是我們妄想分別執著太重。妄想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妄想分別執著是《華嚴經》上說的,叁種煩惱是一般大乘經上說的。我們今天煩惱習氣太重太重了!這是本有的自然現象,我們見不到了。我們今天發心學佛,學佛目的何在?恢複我們本有的德能而已,不是爲別的。我們恢複,確實要靠佛菩薩加持,一定要靠佛菩薩幫助,離開佛菩薩我們自己決定沒有能力恢複。爲什麼?迷得太久,不曉得事實真相,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恢複。佛菩薩是過來人,他的經驗、他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佛菩薩在哪裏?經典就是。佛光在什麼地方?佛光我們接觸不到,我們讀了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八六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