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五七九卷)
諸位同學,請看「如來現相品」,現自在用,助佛揚化第八句:
【念念中,以光明普照十方國土周遍法界示現神變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衆生。】
『念念中』,念念不舍。我們在這裏看到法身菩薩他們的大仁大德,我們雖然是在初學,應當知道如何來效法,向他們學習。『光明普照十方國土』,他們確確實實做到了,毛孔放光,光中化菩薩,無量無邊的菩薩,念念都幫助佛教化衆生,這就叫做學佛,這樣做才是真正成佛之道。學佛學得不像佛,那怎麼能成就?總得學得像。什麼是「光明」?在我們現前分上,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當中待人接物,顯示出聰明智慧是光明,光明多!誠懇老實是光明,待人有分寸是光明,處事有條理是光明,然後你就想想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點點滴滴無一不是光明。法身菩薩光明普照十方國土,我們的光明沒有那麼大,爲什麼?佛在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心量很小。這個光明,就是我們的影響力,你心量愈大影響就愈大,心量小影響就小,你的光就小。一般不要說聖者,就是以天神、鬼神來看我們,我們有沒有光?有,很小,光不大,心量愈小的人光愈小,真的佛講的話沒錯,「一切法從心想生」。
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要想盡虛空、遍法界,常常這樣想,想久了這個心胸自然開闊,自自然然把小心量變成了大心量。我們常講拓開心量,大乘佛法是幫助我們拓開心量最好的教學。我們想到這個地球,心量還是不大,起心動念能夠想到全世界整個地球上的衆生,是不錯了,但是科學家常常跟我們講的星際戰爭,可能!如何能夠化解星際戰爭,那我們起心動念一定要包括其他的星球,不但是爲我們這個星球想,爲整個太空當中所有星球著想。那些星球裏頭有沒有衆生?學佛的人肯定有,有些衆生我們見不到。這個國土是凡聖同居土,我們這個地球上面有沒有聖人住?有,有菩薩住,有阿羅漢住,有鬼神住,這些衆生跟我們是不同空間維次,雖然跟我們住在一起,我們看不到他。高維次能夠看到低維次,低維次看不到高維次,這些事情經典裏面說得很多。古人筆記小說也記得很多,甚至于正史《二十五史》裏面記載這些事情就不少,史書裏頭記載的,肯定是事實,不是事實不能寫在曆史上。古德真正是有心人,把中國曆史上所記載的這些事情,節錄下來編成一本書《曆史感應統記》,那不是僞造的,每一條都有根據。
早年我們追隨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老師常常講,我們在講臺上引用古人的公案因緣,他給我們叁種參考資料,佛門裏面的《經律異相》、《法苑珠林》,加上《曆史感應統記》,他老人家一生講經說法,引用許許多多的公案故事,大概不出這叁種書。爲什麼?這是證據,這是可信的。可是引用這些公案因緣有個原則,愈是近代的愈好,爲什麼?大家相信,報紙上登出來的、雜志上登出來的,距離我們非常近,確有其人,確有其事,你可以去調查的,這是最有力的證明。在佛法裏面所謂叁轉*輪,這是作證轉,現在人常講「拿證據來」,這是證據。業因果報,因果輪回,種善因得善果的證據。證據在你面前,你不相信就沒有法子,不能教了。佛教導我們有理論、有方法,所以有示轉,指示你,有勸轉,勸導你,最後真的是拿出證據來。現在人的根鈍,上根人佛一指示立刻就明白,就接受,鈍根的人還差一截,必須得佛勸導他,「這是對你說的、是教你的」,他才恍惚覺悟。下等根的,「對我說,我未必相信」,拿出證據給你看。古人所留下的這些證據,現在人很難接受,認爲是古人的寓言、小說,未必是真的,所以必須要搜集現前的證據,本地的證據。
過去我在美國,我托美國許多同修們替我搜集,搜集之後把它翻成中文,我們也搜集了一些。在國外許許多多地區這些靈鬼的事情,我們接觸不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每一個地方都有。你怎麼能不信?你要不相信,最後吃虧的是自己。這個事情怎麼叫你相信?一定要親身經曆。早年最初對我學佛有影響的朱鏡宙老居士,朱老居士親身經曆的很多很多,常常給我們講故事,他不是講別人的,自家親身經曆的。尤其是他講他學佛的因緣,看別人業因果報不敢說沒有,也不可能完全相信,總感覺得這個事情很希奇,我們一般常識不能解釋,不能說它沒有,也不敢肯定它真有;到他自己真正遇到,證實決定不是幻覺,他才肯聽話,他才肯回頭。這些沒有一樣不是諸佛菩薩「念念中以光明普照十方國土」,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明白的人感恩,示現無量無邊種種神變法門,讓我們覺悟。
所以許多人視爲迷信的這一類書,它是事實真相。今天許多人偏重在理論,學佛實在講羨慕經典上所講的理論,也佩服經典裏面所說的一些方法,但是對于果報這樁事情他就不相信,到他相信的時候後悔莫及,太遲了。我們很冷靜的去觀察,理論不太懂得、方法也很模糊的相信因果報應這些人,往往有厚福。爲什麼?他起心動念決定不敢爲惡,縱然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放下,他怕報應,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自然然他會收斂。我這一生今年七十六歲了,在動蕩不安的社會當中還能夠平平安安度過,靠什麼?深信因果。我相信,我爲什麼相信?我也是親身經曆,小時候看到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七、八歲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城隍搬家。我們家鄉有個城隍廟,小時候常常到城隍廟裏面去玩,家裏老人帶著,城隍廟的教育功德不可思議。父母教導我們,那時候我們很小,四、五歲就到城隍廟燒香,父母指著閻王殿: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刑罰,造什麼樣的業因,將來得什麼樣的果報。
現在一般人看作是迷信,我們從小深受這個教育,一生不敢爲非作歹,不敢做違背良心的事情,不敢害人。現在人不相信這些,這是鬼神所謂的膽大妄爲,敢造惡業,他敢,以爲造惡業沒有報應,看到我們這些相信因果的人,指著我們鼻子罵「迷信!」說老實話,我這個迷信有什麼不好?我這個迷信平平安安幫助我度過一生;你不迷信,你究竟占了多少便宜?得多少好處?我們兩個要好好做個比較,我感覺到不迷信的不如迷信,造業不相同,果報不一樣。哪一樣不是諸佛菩薩神變的示現?我們學佛之後,懂得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就是佛法裏面所講的善根。這個善根最重要的是要從小培養,那個時候非常單純的時候,古人所說的「先入爲主」,我們從這叁四歲、五六歲種下的這個善根,影響一生!縱然遇到一些人說我們是迷信,我們也不會動搖、也不會改變,你信你的我信我的,我並不糊塗,我並不盲從,我相信那些事實,然後再去尋求理論上的依據。
在中國經史裏面找到了,佛法裏面講得更徹底、更清楚。現在這個社會爲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中國古人所講的一句話,失教!這一句話的意思是從小你沒有受到好的教育,這個教育是中國幾千年相傳的家庭教育,你的父母沒有把你教好。因果教育西方不是沒有,跟東方沒有兩樣,時有所聞,但是西方人沒有重視,不像中國人這麼重視。古時候東方人對這個事情非常重視,把這個當作教育,特別是教育兒童、教育少年主要的題材,讓他從小佛家講阿賴耶識裏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就是東方古人跟西方古人對于教學理念上不相同的地方。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過去胡秋源先生講的話沒有錯,他說中國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善良的老百姓,他給我們講過好幾次,這是近代的一位學者。我覺得他這句話講得非常中肯、講得很公道,爲什麼中國老百姓是世上最好的老百姓?那就是中國兒童普遍都受到因果教育。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的中國西化了,跟著西方人走,把中國自己古老的東西拋棄,人心變了,這是比什麼都可怕。
挽救之道我們就想到印光大師,這一位是西方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我們看他一生的行誼,他一生極力提倡因果教育。用叁種教材,他用的教材很多、很普遍,這叁種是最常用的:《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大力的提倡。這叁種教材的內容非常豐富,如果真正有有心人,把它編成連續劇本,那真是無量功德,幫助這一個世界衆生,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回頭,這是最好的方法。講理論,確實如果沒有相當深厚的根性他不能接受,你讓他聽,聽上幾句他沒興趣就跑了,不願意再來了;你現相,現什麼樣道德端莊之相,他看不慣,他認爲是你太古板,你不是現代人,你是十八世紀的人,他恥笑你。所以佛度有緣人,什麼有緣?他有善根,而且有相當深厚的善根,你跟他講因果報應他有感觸,如果沒有這些基礎,那就難了,真的是太難太難了。我們一定要能體會印光大師的用意,大師離開了我們,他的精神、他的教導,我們應當繼續努力,踏著他的足迹努力精進,自行化他。我們自己決定服從善因善果的教誨,打念頭上不起惡念,肯吃虧、肯上當,真正能夠理解、落實「吃虧是福」。
現代的教育,從小大人教小孩競爭,好象不競爭你將來就不能夠生存,這個教導錯了,這個教導是違背因果的。你命裏有,你爭什麼!不需要爭它也來了,命裏沒有怎麼爭也爭不到。《了凡四訓》就說明這樁事情,真正明白了,心是定的。了凡先生在沒有遇到雲谷大師之前,那個二十年,你看他悠哉遊哉,爲什麼?他完全相信孔先生給他算的命真的,算他的流年,你每年能拿到什麼樣的地位,能拿到多少的俸祿,絲毫不差,這才真正相信「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你努力斷惡修善,你的命會改,會向上提升;你要是作惡折福,你命裏的福祿折損,打折扣了。這個道理如果現在人要能夠搞清楚、搞明白,哪一個不回頭?各個都回頭了,爲什麼?利害當前,趨利避害,修福才得利,造惡就有禍害。所以他心是定的,他心是善良的,果報是吉利的。我們今天讀這個經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七九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