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德號說出來。末後這首偈:
【毗盧遮那大智海,面門舒光無不見,今待衆集將演音,汝可往觀聞所說。】
大會的主席是毗盧遮那如來,毗盧遮那是梵語,翻譯成華文的意思是遍一切處、遍一切時,用現代的話來說,遍一切時空。諸位要記住「一切時空」,時空裏面爲什麼有一切?有不同維次空間的時空,所有一切不同維次的時空全都包括了,一樣不漏,所以在佛法裏面稱他爲法身佛。近代天主教、基督教講他們的上帝,也說這個意思,上帝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個有形的東西,祂是遍虛空的,無所不在。這個說法很像佛經裏面講的法身,如果他們肯定這是上帝,這個宗教可以統一了。爲什麼?確實是一樁事,不過就是名稱不同而已,在佛教裏面稱爲法身佛,在他那個地方稱爲上帝。原來上帝就是法身佛,法身佛就是上帝,宗教之間的沖突應當沒有了。基督教不可以稱佛教是魔鬼,稱魔鬼那不是變成上帝是魔鬼了?那講不通;佛教也不能把基督教看成外道,他們所追求最高的是法身,跟佛法所求的沒有兩樣。只可以說形式不一樣,方法不一樣,方向、目標都是相同的,最後都達到同一個目標,這個事情是好事,我們舉雙手贊成。法身如來圓滿的大智,能現虛空法界,能現剎土衆生,這不是『大智海』嗎?大智、大德、大能。
『面門舒光無不見』,「光」是從毗盧遮那佛口齒之中放出來的,這是放光。『今待衆集將演音』,今天佛在那裏等待,等待大衆統統集會,將要爲大家演說妙法。演說什麼妙法?說明宇宙人生真相。這一樁事情只有他能說,爲什麼?他是能現,他也是所現,他是能變,他也是所變,所以到他這個境界才是真正的究竟圓滿。世尊在此地勸大衆,『汝可往觀』,你可以去參觀、可以去聽教,你去看看。「往觀」是示相、現相,根性利的一看就明白、就覺悟了;中下根性看不出來,沒有關系你再聽講,佛會有詳細的說明,這就是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向下的經文,就要爲我們介紹新集的大衆,前面在第一品裏面那是當會的大衆,華藏世界裏面的大衆,同生衆、異生衆,這個地方是講十方世界,不是華藏世界,十方世界的新集衆。
佛放光,這些菩薩有緣看到這光明,知道佛要說法,說究竟圓滿的大法,光召集他們。這一個殊勝的機緣不能錯過,真是希有的因緣。我們是凡夫,沒有這個機緣參與盛會,但是龍樹菩薩在龍宮裏面得到這個下本《華嚴》,下本實在講是《華嚴經》的提要,流傳到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中文譯本。經文雖然不足,這個緣分也是希有難逢,我們從這個本子裏面得到一些訊息,歡喜贊歎。這一段經文我們就講到此地,偈頌這是光中的贊頌,這十首偈贊歎如來十號,十號將如來大智、大德、大能完全表示出來了。
如來現相品,第叁段「所召雲奔」:
【爾時十方世界海一切衆會,蒙佛光明所開覺已,各共來詣毗盧遮那如來所,親近供養。】
這一段是總說。『爾時』,贊頌結束之後。『十方世界海一切衆會』,見到毗盧遮那如來放光,光中贊歎佛的十種德號,十首偈贊頌佛的十種德號。有緣的菩薩見到光明,聽到贊頌的勸請,于是都來到毗盧遮那如來所,親近供養,來聽佛教誨。下面這是別說,「十方」就是十段,第一段是東方,每一方都有十樁事情,這個介紹是很有體系的。
【所謂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東。】
這是把方向說出來了。這個地方我們要留意,前面「世主妙嚴品」裏面所講的,都是華藏世界裏面這些菩薩們,無論是同生、異生都是菩薩,我們必須要曉得全都是菩薩。這個地方所講的是華藏世界以外,我們講的「他方世界」,這個他方不是娑婆世界的他方,是華藏世界的他方,在華藏世界海的東面。
【次有世界海,名清淨光蓮華莊嚴。】
這是介紹剎土,我們講的剎海,那個範圍跟我們這個華藏世界海同樣的,這是講的大世界。現代天文學家還沒有這些說法,換句話說,今天科技的發明,科學工具依舊沒有辦法突破華藏世界。這是華藏世界之外,『有世界海,名清淨光蓮華莊嚴』,世尊爲我們介紹,這是講的剎海。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摩尼璎珞金剛藏。】
名詞都有表法的意思,從這些名詞當中我們能夠概略的了解那個世界的狀況。我們這個世界叫華藏世界,他們那個世界叫「清淨光蓮華莊嚴」世界,跟我們這個華藏世界不一樣。那個世界裏頭有國土,佛住的地方『名摩尼璎珞金剛藏』,這些名詞都不必細說,表法的意義前面都說得很多,摩尼代表什麼,璎珞表什麼,金剛藏表什麼,我們都有了概念。這是佛國土,一尊佛的剎土。
【佛號法水覺虛空無邊王。】
這是佛的名號。諸佛菩薩名號都是爲了教化一切衆生而建立的,一定要曉得,諸佛菩薩沒有名號,名號是隨衆生的需要而建立的,所以顧名思義就曉得那個世界衆生的狀況。有佛,一定有幫助佛教化衆生的菩薩,「主菩薩」。像我們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成佛,也有兩位尊者傳法的、幫助他的,一位是迦葉、一位是阿難。迦葉傳禅宗,阿難傳教下。在娑婆世界這個大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兩位助手是文殊、普賢,文殊菩薩表慧,代表解門,普賢菩薩代表行門,一佛二菩薩。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主佛,兩位主菩薩,一位是觀音、一位是大勢至,觀音表行門,大勢至表解門,這是佛法裏頭一般的表法。換句話說,一位菩薩代表自性本具般若智慧,一位菩薩代自性本具的德能,所以他不需要第叁位。自性本具的相好,佛跟菩薩的色相就代表了。摩尼璎珞金剛藏世界,也有一位主菩薩:
【于彼如來大衆海中,有菩薩摩诃薩,名觀察勝法蓮華幢。】
經文爲了簡略,諸菩薩只介紹一位,其他的菩薩都在底下「眷屬數」裏面。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這是東方清淨光蓮華莊嚴剎土,這是一個大世界。觀察勝法蓮華幢菩薩與他們國土裏面有緣的菩薩,這個一定要記住,光召有緣。
【來詣佛所。】
都到華藏世界毗盧遮那佛法會的場所,到這邊來集會。下面是他們攜帶的禮物,我們這樣講法大家好懂,就是供品,供養的物品。當然菩薩多,這麼多的菩薩,每一位菩薩所帶的禮品說不盡。經文裏面把它總歸納爲十大類,這個說話就方便了。經文有十句:
【各現十種菩薩身相雲,遍滿虛空而不散滅。】
這一句是總說,『各現十種菩薩身相雲』。第一種是以身相供養,普賢菩薩講廣修供養裏頭最重要的一條,是如教修行供養。「十種」是表圓滿,就菩薩來說是十波羅蜜,是修德。十種波羅蜜圓滿的身相,『遍滿虛空而不散滅』。有緣的人沒有一位不是如教修行的,陽奉陰違與佛無緣,依教奉行與佛有緣,希望我們同修們要明了,學佛一定要跟佛菩薩做個有緣人,這就對了。叁福六和、叁學六度、十大願王一定要奉行,這就是以「身相雲」供養。「而不散滅」,永恒不變。
【複現十種雨一切寶蓮華光明雲。】
這裏面表法的意思,說十種都是講的圓滿。『雨』是從上面落下來,散華供養。菩薩飛行在道場上空,散『寶蓮華光明雲』。「蓮華」表法的意思前面說過,清淨無染。
【複現十種須彌寶峰雲。】
「須彌」是山的名字,意思是妙高。這是以大地來供養,須彌表大地,表妙高,也是表法。今天毗盧遮那如來要給我們說究竟大圓滿的法,用『須彌寶峰』來表示。
【複現十種日輪光雲。】
在我們這個世間最明亮的發光體就是太陽,它表智慧,十種圓滿的智慧,表圓滿。
【複現十種寶華璎珞雲。】
『寶華璎珞』,在古時候印度無論是男子女人,都歡喜用花來莊嚴自身。花環戴在頭上叫鬘,穿成一串放在頸子上面就叫璎,我們叫璎珞,花環璎珞,「寶華璎珞雲」。身上的裝飾,都是表福慧莊嚴。
【複現十種一切音樂雲。】
音樂是古聖先賢教化衆生重要的方法,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所以文化從哪個地方發源的?從音樂、從歌唱,這是文化的根源。佛教化衆生不離音樂,所以佛門非常重視梵呗。樂能調心,消除妄想分別執著,也就是消除煩惱習氣。
【複現十種末香樹雲,複現十種塗香燒香衆色相雲。】
香跟香料都是日常生活當中不能缺少的。『末香』是現在我們講的香粉,香做成粉末,這一類的稱爲末香。『塗香』現在一般用液體,香水;還有做成濃一點的膏,像雪花膏,這是塗在身上的,叫塗香。第叁種『燒香』,燒香現在在佛門裏面用得最普遍。香表戒定,香贊裏面有戒定真香,也表五分法身,五分法身裏面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所以我們見到香、聞到香,要想到五分法身是真香。
【複現十種一切香樹雲。】
「香樹」是所有一切衆香的來源,以這個爲供養。香表善法,『一切香樹』表一切善法。後面這一句總結:
【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諸供養雲,悉遍虛空而不散滅。】
清涼大師在注解裏面給我們說,東方供養雲應有十種,但是這裏只有九句,九句裏頭有一句塗香、燒香合在一句,所以還是十種,十代表圓滿。經文上說「各現」,所有與會的這些菩薩,主菩薩帶領衆菩薩,各個都現供養,不是推一個代表,每一個人都現,重重無盡,各遍虛空而不散滅。我們看這個供養的莊嚴,供養完全是表法,顯示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不思議的妙法。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爲供養。】
『現是雲已』這一句是說他們攜帶的禮物,把這些禮物概略的做一個介紹,這些菩薩見到佛,向佛行禮。『以爲供養』,把自…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七六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