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六0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五六0卷)

  

     諸位同學,請看「如來現相品」,大衆念請第五句:

  

  【雲何是諸佛力。】

  

  清涼大師在注解裏面給我們說:「佛力者,即佛大力自在,廣有無量,略說有十」,就是前面曾經講過的是處非處智力。「又有十種,謂廣大力等,如不思議品。」不思議品就是《華嚴經》第四十七卷,這個經總共有八十卷,第四十七卷裏面說有十種。第一種「 廣大力」,實在講,前面說的是處非處智力已經包括了,這個地方不過說得更詳細一點,「最上力,無量力,大威德力,難獲力,不退力,堅固力,不可壞力,一切世間不思議力,一切衆生無能動力」,我們講到向下經文的時候,會詳細爲諸位介紹。清涼大師說到「大那羅延幢勇健法」,說一切諸佛身不可壞,這個我們可以提一提,使我們對于修學能夠堅固信心。詳細說明都在以後經文之中,這個地方只把它的名目提一提。

  

  第一,「身命不可壞力」,他有這個大的力量。人生在世,最大的痛苦就是身命很容易消殒,特別是中年以後,對這樁事情就有很深刻的感觸。在過去,四十以後對于生命的無常感觸很深,現代的社會,一般人說醫藥發達,對身體健康壽命的延長,好象是與過去有顯著的不同,這個說法我們學佛的人懂得,似是而非,爲什麼?如果醫藥的發達能夠延長壽命,因果律就被推翻了。如果說醫藥發達,能減少疾病,這個能說得過去,減少哪一方面的疾病?生理上的疾病,保健可以減少生理上的疾病,這個在因果律上講得通的。

  

  可是病,疾病的因緣,總的來說至少有叁種。第一種是屬于生理,這是世間醫藥能幫助改善的。第二種是冤業,冤家債主,這是醫藥辦不到的,換句話說,醫藥不能解決的。你的冤家債主附身,像這一類的疾病很多,不但古時候多,現在也不少,我們在中國、在外國,常常看見、常常聽說冤親債主找到身上來,這個人發狂,神經錯亂,醫術再高明對他束手無策。

  

  冤業病在佛法裏面還可以調解,我們一般人誦經、拜忏、開導,給他做調解,如果對方接受,他離開了,你病就好了。像《慈悲叁昧水忏》悟達國師的故事,這是學佛同修很多人都熟知的,過去生中的冤家債主,他那個怨恨生生世世都不舍,他要報複,你有什麼法子?諸佛菩薩來調解,他接受了,這個問題解決了,他要不接受,那還是沒有辦法。但是一般調解,大多數都能接受。調解的人要有德行,要有修持,一定令雙方面都敬佩,他才能夠聽從調解。所以,調解的人如果沒有德行、沒有修持,那個效果就差,人家對你調解,他未必相信你,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悟達國師遇到的是阿羅漢迦諾迦尊者,梁武帝超度他那個妃子是寶志公,寶志公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遇到這樣的大德,那就容易,事情就好辦。由此可知,我們凡夫身不是聖賢人再來的,我們遇到這個事情調解,只有用真誠慈悲,也能夠有幾分感動雙方。佛弟子在這個世間,調解糾紛也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服務項目,範圍真的擴展到九法界衆生。而人與鬼神、與妖魔産生的糾紛最多,糾紛的原因都是過去今生所結的業,這裏頭有恩有怨也有債務,討債還債糾纏不清,這一生當中遇到了,這個病苦醫藥達不到,再好的醫生也沒有辦法解決。

  

  第叁類是業障病,不是冤家債主,是自己造的惡業太多太重所感得來的,這個佛菩薩也沒有法子調解,真正叫自作自受。有沒有辦法來救?辦法是有,問題是你要相信。什麼方法?真正發心忏除業障,從內心裏面改過自新,斷惡修善,行,能救。這一類是最普通、最明顯的,我們現在世間人稱爲老人病,半身不遂,躺在病床上一躺若幹年,十幾年二十年,那一口氣不斷,這個多痛苦!

  

  往年我在臺灣講經,臺灣當時有個煤礦大王李建興,以後他皈依了。他在晚年就是得這個病,我跟他見過面,跟他的家人也都很熟,他那個病,病了十幾年。他們全家只有他的大媳婦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其他的兒女都不相信。他那個大媳婦曾經來問過我,有沒有辦法幫助她的公公。我說辦法是有,但是你們不會接受。我也不能說,說了說是我們出家人騙你。什麼方法?要斷惡修善。你現在得這個病,在因果裏面講,他的福祿沒有享完,壽命可能已經到了。壽命到了,他的福祿沒有享完,必須他享完之後才能走。躺在床上十幾年,他家有錢,叁班護士照顧,日夜二十四小時的伺候,你說他那個醫藥費要花多少錢?我給他媳婦分析,如果能夠把這筆錢拿出來,救濟這個世間苦難的衆生,他的結果就會有兩個現象:一個是壽命還沒有完,他還有壽命,他的病會好;如果壽命完了,他就走了。她聽得懂,她們家裏人不相信,不同意這種作法,那就讓他躺在病床叁班護士照顧了。所以,佛教裏頭確確實實對于宇宙人生一切理事因果,觀察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遇到什麼事情,怎樣用合理的方法來做。

  

  佛家講的叁種布施,那是非常有道理。財布施得財富。世間人已經得到財富的人,不肯布施,他不懂這個道理,他盡情享受他的財富,財富享盡,沒有了,來生就沒有福報。修福,還要認識什麼是真正的福田,你要有智慧,你要能辨別。舍財消災,那個財要是舍錯地方,不但災消不掉,還增加惡業。所以舍財要有智慧,換句話說,修福沒有智慧,往往修錯了,自己以爲是修福,孰不知是造業。如何辨別?印光大師教我們念《了凡四訓》,很有道理,你要是把《了凡四訓》念熟,參透了,你就有能力辨別是非,有能力辨別善惡,有能力辨別利害,你就會修福了。印光大師一生極力提倡這個小冊子,不是沒有道理,老法師真正是慈悲到極處,到這個世間來幫助這個世間苦難衆生。

  

  法布施得智慧。所以我們自己有知識、有才藝,要歡喜教別人,有人肯學的,誠心誠意去教導,去傳授,不要吝法。你愈肯教,你自己的智慧愈增長,你的技術能力也一年比一年高,提升了。不肯教別人,教別人留一手,叫吝法,吝法來生得愚癡果報。

  

  無畏布施,果報是健康長壽。哪些是無畏?別人有災難、有病痛、有生命危險的時候,你幫助他,你救拔他,你讓他身心得到安全,這一類叫無畏布施,無畏布施果報是健康長壽。在過去的環境,放生是無畏布施。放生如果是有意的,克定在哪一天,做什麼法會,大量去買這些鳥獸魚類那一天放生,還通知這些小販們:「你們去抓,我這一天要買多少來放生」,這不是放生,是害生,這些販賣的人知道這一天有生意,拼命去獵捕。如果捕來的這些沒有人買,他就不去獵捕這些禽獸了。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智慧。

  

  往年我在臺中求學的時候,有一次有幾個人抓了一只大海龜,這個大海龜賣給誰?聽說佛教徒他們很慈悲,他們會放生,就找到慈光圖書館。正好李老師那一天講經,星期叁晚上講經,有人把這只大海龜拖到慈光圖書館門口。有人告訴李老師,李老師就吩咐大家:「你們發心買下來,明天送到海邊去放生。」過了一個星期之後,又抓到兩叁只大海龜,又送到這個地方來了。李老師笑笑,搖搖頭:「不要理他。」如果你還發慈悲心,他每個星期都去抓,那就不是放生的意思,那是鼓勵他們去獵捕,這裏頭要有智慧。

  

  所以佛門的放生,是在你平常。一般在家的居士,你每天到市場去買菜,看到很活潑的這些小動物,鳥也好,魚也好,獸也好,你仔細觀察,你把它放了,它還能夠活得下去,這是正確的。如果你看它受了傷,縱然放的時候也活不了幾天,那就不必了,要有智慧。遇到這些動物,一定要給它做叁皈依,念佛給它回向。你在它旁邊站一會,不必做任何儀式,也不必合掌,你心裏頭默念,不要出聲,我們一般講金剛持,口裏可以動,不要念出聲音,給他念叁皈依。對它們傳授叁皈,叫它「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旁生」,念叁遍,然後念佛給它回向,教它求生淨土。這是我們遇到這些動物,它還沒有死,但是看到它受的傷很重,它沒有辦法活下去。

  

  但是在現代的都市,這些活的東西幾乎遇不到,你們到市場去買,買的肉食都是冰凍的。所以今天我們勸人采取素食,這是屬于無畏布施,不食衆生肉,這比什麼都好。這個世間吃肉的人少,當然宰殺也就少,不但自己可以能夠獲得健康長壽,而且能消除世間的災難。提倡素食,要把素食的形象端出來給大家看:你們吃肉,我們吃素,我們在一塊比一比,我的體力身體不比你差。而且真的比他好,讓他在這個裏面覺悟:素食不錯,素食對健康真的有幫助。中年以上的人,哪一個不注重自己身體健康?誰願意生病?所以我們布施醫藥費,看到老人、病人,我們去攙扶他,幫助他,都是屬于無畏布施。這些作法,都能夠得身命不可壞。如來已經證得這個果報,我們今天懂得它的道理,它的因由,我們發心修因,特別注重無畏布施,我們在這上努力去做。世間確實有少數很貧窮的人,衣食不足,天冷缺少穿的,荒年缺少吃的,我們看到了,隨時幫助他一些,都是屬于無畏布施,都是修身命不可壞的業因。

  

  第二,「毛孔容持力」。這是如來果地不思議的事事無礙境界,我們做不到,他一毛孔當中能夠現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第叁,「毛持大山力」,這一毛孔當中能容須彌山。這些果德,它的因緣是法性。我們應該怎麼修法?我們應當特別重視斷煩惱、斷習氣。性體、性德、性用,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一切衆生本來具足」,佛果地上所有這些能力,我們統統都有。現在爲什麼沒有?到哪裏去了?我們是被業力障礙住。業力也是廣無邊際,佛把它歸納爲兩大類,一類是煩惱,一類是所知,如果我們真的把這兩種業障斷掉了,我們的性德就現前了。所以,在這部經上看到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不思議的境界,我們要知道:他這個果報是從哪裏來的,我們應該如何修學…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六0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